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里的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是在广西民族技艺行业职业教育教改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集“产、学、研、销”等职能于一体的“企业+教师+学生”合作共同体。民族掐丝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引领、共同发展、交流研讨、实践提高”为宗旨,探索民族掐丝技艺工作室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在全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关键词: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
一、建立健全的机制,确保运行有章可循
2018年《民族技艺名师工作室》获广西民族技艺行指委批准建设项目后,在行指委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根据项目申报方案,所有成员制定了《2018—2020年个人发展规划》,主持人在各成员个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室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相继拟定了2018、2019、2020年度工作计划。为保证个人发展规划和工作室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工作室强化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并通过了《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职责》《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成员职责》《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考核办法》。制度的制定,既规定了主持人、成员的工作职责,又明确了成员参与工作室各项工作的考核办法。同时,为加强交流,建立了名师工作室QQ群,搭建了微信交流平台。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确保成员技术水平提升
培养“青年教师”和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是工作室的最终培养目标。因此,依据成员的个人发展规划和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室积极组织开展了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课堂研讨、技能活动周、文化艺术节、社会服务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成员和学生的技术水平。
1、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促进成员在活动中成长
工作室运行之初,要充分发挥主持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先安排主持人向全校开设公开课,为其他成员树立榜样,并拉开工作室各项教学活动的序幕。一年多来,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先后有5000多人次在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参观学习交流,工作室辐射效应得到显现,各成员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加强日常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工作室要求各成员按照建设项目的要求,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工作室运行以来,全体成员按照要求参加“技能周活动、文化艺术节活动、八桂天工奖展览活动、大师精品创作组展览活动”等10多次活动,有效促进成员在活动中成长。
2、拓展空间,加强成员服务意识
(1)为加强工作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各成員的专业特长。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接待了澳门劳工子弟学校、澳门职业技术中学交流团,到我校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交流体验民族掐丝工艺品制作。主持人和成员教师从掐丝技艺流程、掐丝的起源及基本实操规范和掐丝工艺训练等方面做了系统培训。这是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典型对外拓展服务培训,交流效果显著,受到澳门同胞的一致好评。
(2)积极做好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工作。工作室专业课成员带领部分工艺美术专业专业学生来到广州蓝雀工坊艺术品有限公司,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学生在企业技师的指导下,参观了公司的生成环境,观摩了花卉掐丝工艺制品展示区、唐卡作品展示区,作品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三、建设内容
(一)内容实施
1、带一支团队: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在国家名师、大师、行业专家的带领下,有效推动师资技能提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民族技艺作品流程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管理岗位上出经验,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发展。
2、抓一个项目: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民族技艺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同仁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3、做一次展示:引领工艺美术专业学科建设,每年承担一次区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民族技艺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职业院校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建一个Q群或微信群:工作室建一个Q群或微信群,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Q群或微信群成为工作室工艺美术专业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同时也可以辐射到其他职业院校进行交流。
5、出一批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对外辐射、发表。
6、搭一个线上销售平台:工作室建立网上微拍平台,把成员和学生的优秀掐丝工艺品拍卖出去,为老师增加第二层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学生增加了成就感的同时,为将来自己创业也打下的基础。
(二)特色创新
1、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创新:企业创意项目引导、企业运营方式的引入,行业专家、大师和一线能手的介入,企业与学校的资源整合,使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运作机制全面革新,使工作室成为集展览与展示、创意实训与创业平台为一体的重要环节,实现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创新。
2、名师工作室教学方式创新: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实战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以创意实战项目为载体,在工作室的平台下,融合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学生创意创业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均通过创意项目引导、创新育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区位限制,扩大了课堂的形式和内涵,学生可在课堂与课外完成自己创意项目作品,与企业联动,实行创意项目引导、创业驱动,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3、名师工作室特色:引进行业专家、大师和一线能手,借助《陈良国家名师工作室》平台,立足广西、校企融合、大师引领、传承技艺建设成独具一格的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
四、关注运行机制成效,注重反思
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实行活动申报、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的监控,以奖代补,鼓励、支持工作室多开展活动,多出成果。
1、运行成效的主要体现
(1)工作室认真细致、积极努力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至少3周开展一次民族技艺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每期至少为所指导的中青年教师展示3堂教学示范课。工作室要通过读书交流、组织研讨、专题讨论、公开课讲评、示范课、研讨课或送教课的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更新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辅导他们在市、级优质课评选及基本功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名师工作室在《陈良国家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与区内一到两所学校达成结对意向,指导该校的民族技艺学科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争取取得较好效果。
(3)工作室全体成员的课堂教学经验、课题研究成果应以论文、研讨会、报告会、教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展示,向其他学校辐射,引领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在本区及本市的加速实施。
(4)加强对青年优秀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名师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争取培养出一定数量的青年优秀骨干教师。
(5)组织学生创作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掐丝工艺品,以最好的水平去参加每年全国全区的学生技能作品比赛、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八桂天工奖”、百花奖全国艺术特长生展示活动、民族技艺展演比赛、创意集市展、南宁礼物展、启明星大赛争取获奖等。
2、问题的探讨和项目后续的思考
工作室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初见成效,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工作室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困惑,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1)工艺美术专业与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建立存在困难,需要深层次的研究。为进一步调动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应积极探索工作室活动规律,为成员提供更优越的成长环境。
(2)部分成员教学任务较重,加之工作室是教研活动团队,没有行政指令,全靠成员自觉为主,因此要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比较困难。
(3)注重保障,增加经费。工作室经费严重不足,部分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活动开展举步维艰。由于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不同于普通高中,因此,活动的领域比較广泛,经费明显不足。
总之,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立足广西民族,通过学理论、教学观摩、建立多方研讨交流,构建好工作室运行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培养工艺美术学科骨干教师,为我区民族职业教育事业高质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登尖. 践的张力:名师(发展)工作室建设研究,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 , 2018.09.
[2] 王珍 . 名师工作室的春天——优秀教师走向卓越的专业引领, 天津教育出版社,2019.07.
[3]谭念君.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08
关键词: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
一、建立健全的机制,确保运行有章可循
2018年《民族技艺名师工作室》获广西民族技艺行指委批准建设项目后,在行指委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根据项目申报方案,所有成员制定了《2018—2020年个人发展规划》,主持人在各成员个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室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相继拟定了2018、2019、2020年度工作计划。为保证个人发展规划和工作室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工作室强化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并通过了《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职责》《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成员职责》《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考核办法》。制度的制定,既规定了主持人、成员的工作职责,又明确了成员参与工作室各项工作的考核办法。同时,为加强交流,建立了名师工作室QQ群,搭建了微信交流平台。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确保成员技术水平提升
培养“青年教师”和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是工作室的最终培养目标。因此,依据成员的个人发展规划和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室积极组织开展了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课堂研讨、技能活动周、文化艺术节、社会服务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成员和学生的技术水平。
1、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促进成员在活动中成长
工作室运行之初,要充分发挥主持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先安排主持人向全校开设公开课,为其他成员树立榜样,并拉开工作室各项教学活动的序幕。一年多来,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先后有5000多人次在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参观学习交流,工作室辐射效应得到显现,各成员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加强日常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工作室要求各成员按照建设项目的要求,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工作室运行以来,全体成员按照要求参加“技能周活动、文化艺术节活动、八桂天工奖展览活动、大师精品创作组展览活动”等10多次活动,有效促进成员在活动中成长。
2、拓展空间,加强成员服务意识
(1)为加强工作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各成員的专业特长。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接待了澳门劳工子弟学校、澳门职业技术中学交流团,到我校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交流体验民族掐丝工艺品制作。主持人和成员教师从掐丝技艺流程、掐丝的起源及基本实操规范和掐丝工艺训练等方面做了系统培训。这是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典型对外拓展服务培训,交流效果显著,受到澳门同胞的一致好评。
(2)积极做好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工作。工作室专业课成员带领部分工艺美术专业专业学生来到广州蓝雀工坊艺术品有限公司,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学生在企业技师的指导下,参观了公司的生成环境,观摩了花卉掐丝工艺制品展示区、唐卡作品展示区,作品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三、建设内容
(一)内容实施
1、带一支团队: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在国家名师、大师、行业专家的带领下,有效推动师资技能提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民族技艺作品流程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管理岗位上出经验,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发展。
2、抓一个项目: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民族技艺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同仁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3、做一次展示:引领工艺美术专业学科建设,每年承担一次区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民族技艺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职业院校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建一个Q群或微信群:工作室建一个Q群或微信群,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Q群或微信群成为工作室工艺美术专业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同时也可以辐射到其他职业院校进行交流。
5、出一批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对外辐射、发表。
6、搭一个线上销售平台:工作室建立网上微拍平台,把成员和学生的优秀掐丝工艺品拍卖出去,为老师增加第二层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学生增加了成就感的同时,为将来自己创业也打下的基础。
(二)特色创新
1、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创新:企业创意项目引导、企业运营方式的引入,行业专家、大师和一线能手的介入,企业与学校的资源整合,使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运作机制全面革新,使工作室成为集展览与展示、创意实训与创业平台为一体的重要环节,实现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创新。
2、名师工作室教学方式创新: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实战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以创意实战项目为载体,在工作室的平台下,融合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学生创意创业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均通过创意项目引导、创新育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区位限制,扩大了课堂的形式和内涵,学生可在课堂与课外完成自己创意项目作品,与企业联动,实行创意项目引导、创业驱动,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3、名师工作室特色:引进行业专家、大师和一线能手,借助《陈良国家名师工作室》平台,立足广西、校企融合、大师引领、传承技艺建设成独具一格的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
四、关注运行机制成效,注重反思
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实行活动申报、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的监控,以奖代补,鼓励、支持工作室多开展活动,多出成果。
1、运行成效的主要体现
(1)工作室认真细致、积极努力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至少3周开展一次民族技艺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每期至少为所指导的中青年教师展示3堂教学示范课。工作室要通过读书交流、组织研讨、专题讨论、公开课讲评、示范课、研讨课或送教课的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更新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辅导他们在市、级优质课评选及基本功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名师工作室在《陈良国家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与区内一到两所学校达成结对意向,指导该校的民族技艺学科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争取取得较好效果。
(3)工作室全体成员的课堂教学经验、课题研究成果应以论文、研讨会、报告会、教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展示,向其他学校辐射,引领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在本区及本市的加速实施。
(4)加强对青年优秀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名师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争取培养出一定数量的青年优秀骨干教师。
(5)组织学生创作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掐丝工艺品,以最好的水平去参加每年全国全区的学生技能作品比赛、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八桂天工奖”、百花奖全国艺术特长生展示活动、民族技艺展演比赛、创意集市展、南宁礼物展、启明星大赛争取获奖等。
2、问题的探讨和项目后续的思考
工作室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初见成效,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工作室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困惑,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1)工艺美术专业与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建立存在困难,需要深层次的研究。为进一步调动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应积极探索工作室活动规律,为成员提供更优越的成长环境。
(2)部分成员教学任务较重,加之工作室是教研活动团队,没有行政指令,全靠成员自觉为主,因此要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比较困难。
(3)注重保障,增加经费。工作室经费严重不足,部分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活动开展举步维艰。由于职业学校教研活动不同于普通高中,因此,活动的领域比較广泛,经费明显不足。
总之,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立足广西民族,通过学理论、教学观摩、建立多方研讨交流,构建好工作室运行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培养工艺美术学科骨干教师,为我区民族职业教育事业高质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登尖. 践的张力:名师(发展)工作室建设研究,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 , 2018.09.
[2] 王珍 . 名师工作室的春天——优秀教师走向卓越的专业引领, 天津教育出版社,2019.07.
[3]谭念君.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