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并称为三大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支撑着土木工程专业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的实施。但是由于课程的特殊性,三大力学比较枯燥难学。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增加力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授课效果。
【关键词】:力学;教学方法;趣味性
前言: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并称为三大力学,是许多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土木工程是力学应用最早的工程领域之一[1]。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三大力学是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支撑着土木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实施。但是由于 “三大力学”课程本身偏重分析计算,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谈“力”色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如何提高力学课程的授课质量,增添力学课程的趣味性成为了授课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
教学方法:
(一)第一节课要有目的导向性
力学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开设,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方面了解比较少,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常产生 “学习力学能干什么”“现在工程计算都借助于软件谁还手算呢”“我们本科毕业后大多从事施工专业,用不到力学计算” 等种种疑问。因此,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不要急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先做好自我介绍,揭开老师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然后循序渐进的讲授我们这门课程学习些什么,有什么作用等,明确课程目的以及后续课程对力学课程的需求。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目标要求以及个人的授课习惯,学习的经验之法,便于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喜欢上所学课程。通过引入力学问题相关的工程实例,讲解力学知识与设计、施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比如悬挑梁的设计,根据荷载的分布情况计算出内力就能合理的配筋,但是如果设计人员配错了钢筋方向,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就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还有预制桩的堆放和吊装,垫木和吊点的位置设计;地基梁、板中钢筋截断和搭接位置;基础中长向钢筋在下,短钢筋在上;模板工程中拆模顺序;施工缝的留设位置等[2]。
(二)精心设计、上好每一节课
精心进行每堂课的设计,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引入多媒体动画讲解理论力学的运动学、材料力学的临界分析和结构力学的动力计算部分就显得形象生动,减少抽象信息在大脑中转换为形象信息的转换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而利用板书的方式讲解公式的推导和例题计算过程的演练则易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特别要考虑好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和反思的时间。
对于任课教师来讲,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做到平易近人、幽默风趣、情绪饱满,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和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状态。尽量把枯燥的内容讲的生动有趣,东南大学单建教授的趣味结构力学[3]给笔者很大的启发。在几何组成分析中通过一些例题结合三十六计的“顺藤摸瓜”“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欲擒故纵”等典故掌握了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寓教于乐,增添了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三)兴趣培养,化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力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阿基米德说过的“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陀螺、自行车以至于直升机的运动我们都可以用理论力学中的力矩来解释;铝合金窗子的窗格可以无限高吗,千斤顶的承载重量等可以用材料力学的知识来解释;臭氧层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充当我们的“防晒霜”、1940年美国全长860米的塔柯姆大桥因大风而塌毁这都可以用结构力学中的共振来解释。发掘力学课程的趣味性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力学授课过程中提出相应的力学例子或者激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什么现象用到我们的力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课余时间设置趣味性的结构设计实验,比如用身边常见的A4纸张、绳子、胶带或者胶水设计你心目中的结构,看谁的结构承重大;如何让抛出去的鸡蛋不坏等试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学生参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因为力学课程的前后逻辑性较为紧密,学生经常反映从某个知识点没掌握好以至于后面学习跟不上。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参与度,根据知识点的学习设置相应的课堂小测试,便于前后知识的贯通和老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浅出,把握重点,善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在课堂上恰当设置问题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用反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避免单方面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學。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在讲课的时候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不确定学生是否能听懂,可以适当提问题,要紧跟学生的思维,善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激发学生们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一切以学生为主。每堂课一定要留出足够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和老师们共同探讨问题,老师带头解决他们的疑问。鼓励学生提问题,并讨论问题,将这种氛围带到课堂中。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带头和同学们交流,并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参与人越多,课堂氛围越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越牢固。能讲到学生的心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勤于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循序渐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共同把力学课程学好,打下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培养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做到理论分析和软件计算同举并进。
参考文献:
[1]郝哲.土木工程专业中的若干力学问题剖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5,17(2).
[2]祁特,夏彬.浅谈力学知识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9,09(29).
[3]单建.趣味结构力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关键词】:力学;教学方法;趣味性
前言: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并称为三大力学,是许多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土木工程是力学应用最早的工程领域之一[1]。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三大力学是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支撑着土木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实施。但是由于 “三大力学”课程本身偏重分析计算,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谈“力”色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如何提高力学课程的授课质量,增添力学课程的趣味性成为了授课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
教学方法:
(一)第一节课要有目的导向性
力学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开设,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方面了解比较少,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常产生 “学习力学能干什么”“现在工程计算都借助于软件谁还手算呢”“我们本科毕业后大多从事施工专业,用不到力学计算” 等种种疑问。因此,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不要急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先做好自我介绍,揭开老师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然后循序渐进的讲授我们这门课程学习些什么,有什么作用等,明确课程目的以及后续课程对力学课程的需求。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目标要求以及个人的授课习惯,学习的经验之法,便于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喜欢上所学课程。通过引入力学问题相关的工程实例,讲解力学知识与设计、施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比如悬挑梁的设计,根据荷载的分布情况计算出内力就能合理的配筋,但是如果设计人员配错了钢筋方向,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就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还有预制桩的堆放和吊装,垫木和吊点的位置设计;地基梁、板中钢筋截断和搭接位置;基础中长向钢筋在下,短钢筋在上;模板工程中拆模顺序;施工缝的留设位置等[2]。
(二)精心设计、上好每一节课
精心进行每堂课的设计,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引入多媒体动画讲解理论力学的运动学、材料力学的临界分析和结构力学的动力计算部分就显得形象生动,减少抽象信息在大脑中转换为形象信息的转换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而利用板书的方式讲解公式的推导和例题计算过程的演练则易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特别要考虑好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和反思的时间。
对于任课教师来讲,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做到平易近人、幽默风趣、情绪饱满,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和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状态。尽量把枯燥的内容讲的生动有趣,东南大学单建教授的趣味结构力学[3]给笔者很大的启发。在几何组成分析中通过一些例题结合三十六计的“顺藤摸瓜”“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欲擒故纵”等典故掌握了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寓教于乐,增添了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三)兴趣培养,化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力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阿基米德说过的“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陀螺、自行车以至于直升机的运动我们都可以用理论力学中的力矩来解释;铝合金窗子的窗格可以无限高吗,千斤顶的承载重量等可以用材料力学的知识来解释;臭氧层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充当我们的“防晒霜”、1940年美国全长860米的塔柯姆大桥因大风而塌毁这都可以用结构力学中的共振来解释。发掘力学课程的趣味性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力学授课过程中提出相应的力学例子或者激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什么现象用到我们的力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课余时间设置趣味性的结构设计实验,比如用身边常见的A4纸张、绳子、胶带或者胶水设计你心目中的结构,看谁的结构承重大;如何让抛出去的鸡蛋不坏等试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学生参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因为力学课程的前后逻辑性较为紧密,学生经常反映从某个知识点没掌握好以至于后面学习跟不上。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参与度,根据知识点的学习设置相应的课堂小测试,便于前后知识的贯通和老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浅出,把握重点,善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在课堂上恰当设置问题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用反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避免单方面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學。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在讲课的时候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不确定学生是否能听懂,可以适当提问题,要紧跟学生的思维,善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激发学生们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一切以学生为主。每堂课一定要留出足够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和老师们共同探讨问题,老师带头解决他们的疑问。鼓励学生提问题,并讨论问题,将这种氛围带到课堂中。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带头和同学们交流,并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参与人越多,课堂氛围越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越牢固。能讲到学生的心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勤于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循序渐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共同把力学课程学好,打下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培养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做到理论分析和软件计算同举并进。
参考文献:
[1]郝哲.土木工程专业中的若干力学问题剖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5,17(2).
[2]祁特,夏彬.浅谈力学知识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9,09(29).
[3]单建.趣味结构力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