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诞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的著作小说,也是最被人们所熟知的黑色幽默小说之一。整部小说没有整体性的故事发展,结构松散混乱,对话滑稽,充满逻辑上的错误。由此产生的意义上的不明确使整部小说无论从具体的人物意象,还是对话行为等方面都展现出浓厚的象征意味。
关键词:象征;“黑色”;异化;《第二十二条军规》
引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数十年的时间,但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留给人们的痛苦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虽然本土没有遭受到直接的打击与破坏,但战争带来的阴影,特别是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带来的恐怖效果都给人们以极大的震撼。另外,虽然战后美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对外扩张,与苏联之间的军备竞赛,国内紧张的政治氛围,这种种的发展迹象都促使着一种怪像的产生——一方面美国的综合实力包括经济,政治以及国家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民众之间,却弥漫着紧张,沉重的气氛。
在充斥着恐惧,压抑,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变得不再稳定,曾经所信仰的国家,和平,乃至上帝都遭到了彻底的怀疑。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时时刻刻反映着当下的社会百态,因此,“黑色幽默”在此时的美国应运而生。“黑色幽默”一词本来是由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安德烈·布勒东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到了60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影响了一段时间的文坛风向。对于“黑色幽默”的定义,西方的批评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大英百科全书》中对“黑色幽默”的定义为“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而在这股文学热潮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就是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虚构了二战当中的一个美国的飞行大队,部队驻扎在意大利罗马附近的皮亚诺扎岛上,同时围绕着主人公尤索林及其岛上军官将士的种种荒诞离奇的行为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不同于以往小说所描写的战争世界。
首先是语言上的象征。“黑色幽默小说一方面以幽默的措辞、滑稽的调侃掩饰悲剧的本质,另一方面又在种种荒唐和可笑面前彻底暴露出黑暗的底色。”《军规》中人物对话语言经常意义不明,充满逻辑上的错误,有时会让人摸不到头脑,不知所指,但看似莫名的对话有时读起来却让人胆寒。例如小说一开头,尤索林和邓巴在发现同一个病房的病号死掉之后毫无理由地开始互相指责对方是杀人凶手。在执行任务中遭到攻击后,尤索林大聲指挥着领航员阿费,但后者不仅没有丝毫战斗意志,还不断地对尤索林重复着一句话“我听不见你在讲什么。”在另一场战斗中,队员斯诺登受了重伤,但不管周围人如何询问伤情,他只重复着“我好冷。”这三个字。通篇中大部分都是如此的对话,可以发现,一方面人物对话中经常出现的词语都极具负面意义,例如死亡,发疯,寒冷等等。另一方面,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也经常会发生自说自话的状况,这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总是处于失败的状态。语言上种种的迹象都象征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紧张,陌生,恐惧的关系,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生存状态的间接反映,同时也做出了无情的讽刺。
其次是事物的象征。事物的象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具体事物的象征,第二类是对历史上一些任务或事件的借用,改编,使其具有象征的含义。第一类具体事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全身雪白的士兵。“这个士兵从头到脚都是用石膏和绷带裹着,四肢都不能用了。”“黑沉沉地挂在上面,一动不动,那样子很奇怪。”“他们在这全身雪白的士兵身上真正看得清楚的地方就是嘴巴上方的一个黑洞,而且这个黑洞也不是完好无损的。”一系列对这个士兵外形,生存状态的描写,都使人有点毛骨悚然。同时周围人包括主人公尤索林在内的人都采取一种围观猎奇的态度。这个形象耸人,出现意义不明的人物充分展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此外还有尤索林回到自己帐篷时都会提到自己帐篷中有一个“死人”,虽然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对尤索林口中一直不断提到的“死人”进行的说明,但它所表达出来的意义已经不再纠结于帐篷中到底有没有死人以及这个所谓的死人到底是谁这些问题上了,与全身雪白士兵所表达的象征意味相似,都是在象征中对荒谬世界的揭示。第二类事物象征是一些历史上的人物或者小说中所描写的一些行为。例如小说中尤索林对检查信件的工作厌烦之后在所有文件上都随便签写上美国著名文学家华盛顿·欧文的名字,象征着对传统的颠覆和讽刺。大队中一些人物的行为也都奇怪,例如布莱克上尉发起的忠诚宣誓运动,到最后几乎发展成为荒诞的场面。上校谢司科普夫得以晋升的手段就是对部队进行严格的操练,甚至为了训练的效果想要用铜丝把士兵们的手腕给固定在胯部上,后来因为物资的短缺没有实施等等。种种的事物行为都揭露了战争的荒谬,透过战争对军队中的人物特别是上级军官的自私,不顾士兵安危行为心理的无情剖析,都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
最后就是小说整体的象征。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描述上。“在这里面仅有一个陷阱,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已经对我们做出了暗示。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了这条军规,但都没有对军规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似乎一切荒谬都可以用这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解释,例如如果大队中一个人疯了,他就可以提出申请停止飞行,但是在他提出申请的时候,说明他还保持着理智,那么他就必须继续执行任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式的诡辩。又或者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了士兵自始至终都要服从长官的命令等等。这就使得这条军规没有了实质性的意义,变成了一个谁也无法逃出去的圈套。
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这几种象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在语言层面还是事物层面,以至于整篇小说,种种的象征都体现出了浓浓的异化的意味,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个人的生存状态也岌岌可危。下级与上级,普通士兵之间,士兵与平民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都变成了陌生,甚至敌对的关系,彼此之间没有信任可言,并且不能良好沟通。而这种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异化则直接指向当时的社会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没有使世界局势有所缓和,之后的美苏争霸所造成的紧张关系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使得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红色恐怖”,加上之后广泛的社会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例如青年反战运动,黑人运动,反主流运动以及存在主义这一思潮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流行渗透,都使人们的思想收到的巨大的冲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各种象征所展现出来的黑色幽默正是顺应了这股潮流,通过笑中带泪的调侃,突破了小说表面上描写的军事题材,揭示出异化所带来的现代生活的荒诞和人类生存的困境所在,成为美国“60年代的史诗”,也使人们对现实生存的世界产生加深刻和严肃的思考。
参考文献
汤永宽,黑色幽默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外国文学研究》
仵从巨,《第二十二条军规》技巧研究,《外国文学评论》
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Joseph Heller,Catch-22,New York
关键词:象征;“黑色”;异化;《第二十二条军规》
引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数十年的时间,但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留给人们的痛苦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虽然本土没有遭受到直接的打击与破坏,但战争带来的阴影,特别是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带来的恐怖效果都给人们以极大的震撼。另外,虽然战后美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对外扩张,与苏联之间的军备竞赛,国内紧张的政治氛围,这种种的发展迹象都促使着一种怪像的产生——一方面美国的综合实力包括经济,政治以及国家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民众之间,却弥漫着紧张,沉重的气氛。
在充斥着恐惧,压抑,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变得不再稳定,曾经所信仰的国家,和平,乃至上帝都遭到了彻底的怀疑。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时时刻刻反映着当下的社会百态,因此,“黑色幽默”在此时的美国应运而生。“黑色幽默”一词本来是由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安德烈·布勒东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到了60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影响了一段时间的文坛风向。对于“黑色幽默”的定义,西方的批评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大英百科全书》中对“黑色幽默”的定义为“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而在这股文学热潮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就是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虚构了二战当中的一个美国的飞行大队,部队驻扎在意大利罗马附近的皮亚诺扎岛上,同时围绕着主人公尤索林及其岛上军官将士的种种荒诞离奇的行为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不同于以往小说所描写的战争世界。
首先是语言上的象征。“黑色幽默小说一方面以幽默的措辞、滑稽的调侃掩饰悲剧的本质,另一方面又在种种荒唐和可笑面前彻底暴露出黑暗的底色。”《军规》中人物对话语言经常意义不明,充满逻辑上的错误,有时会让人摸不到头脑,不知所指,但看似莫名的对话有时读起来却让人胆寒。例如小说一开头,尤索林和邓巴在发现同一个病房的病号死掉之后毫无理由地开始互相指责对方是杀人凶手。在执行任务中遭到攻击后,尤索林大聲指挥着领航员阿费,但后者不仅没有丝毫战斗意志,还不断地对尤索林重复着一句话“我听不见你在讲什么。”在另一场战斗中,队员斯诺登受了重伤,但不管周围人如何询问伤情,他只重复着“我好冷。”这三个字。通篇中大部分都是如此的对话,可以发现,一方面人物对话中经常出现的词语都极具负面意义,例如死亡,发疯,寒冷等等。另一方面,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也经常会发生自说自话的状况,这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总是处于失败的状态。语言上种种的迹象都象征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紧张,陌生,恐惧的关系,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生存状态的间接反映,同时也做出了无情的讽刺。
其次是事物的象征。事物的象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具体事物的象征,第二类是对历史上一些任务或事件的借用,改编,使其具有象征的含义。第一类具体事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全身雪白的士兵。“这个士兵从头到脚都是用石膏和绷带裹着,四肢都不能用了。”“黑沉沉地挂在上面,一动不动,那样子很奇怪。”“他们在这全身雪白的士兵身上真正看得清楚的地方就是嘴巴上方的一个黑洞,而且这个黑洞也不是完好无损的。”一系列对这个士兵外形,生存状态的描写,都使人有点毛骨悚然。同时周围人包括主人公尤索林在内的人都采取一种围观猎奇的态度。这个形象耸人,出现意义不明的人物充分展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此外还有尤索林回到自己帐篷时都会提到自己帐篷中有一个“死人”,虽然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对尤索林口中一直不断提到的“死人”进行的说明,但它所表达出来的意义已经不再纠结于帐篷中到底有没有死人以及这个所谓的死人到底是谁这些问题上了,与全身雪白士兵所表达的象征意味相似,都是在象征中对荒谬世界的揭示。第二类事物象征是一些历史上的人物或者小说中所描写的一些行为。例如小说中尤索林对检查信件的工作厌烦之后在所有文件上都随便签写上美国著名文学家华盛顿·欧文的名字,象征着对传统的颠覆和讽刺。大队中一些人物的行为也都奇怪,例如布莱克上尉发起的忠诚宣誓运动,到最后几乎发展成为荒诞的场面。上校谢司科普夫得以晋升的手段就是对部队进行严格的操练,甚至为了训练的效果想要用铜丝把士兵们的手腕给固定在胯部上,后来因为物资的短缺没有实施等等。种种的事物行为都揭露了战争的荒谬,透过战争对军队中的人物特别是上级军官的自私,不顾士兵安危行为心理的无情剖析,都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
最后就是小说整体的象征。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描述上。“在这里面仅有一个陷阱,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已经对我们做出了暗示。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到了这条军规,但都没有对军规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似乎一切荒谬都可以用这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解释,例如如果大队中一个人疯了,他就可以提出申请停止飞行,但是在他提出申请的时候,说明他还保持着理智,那么他就必须继续执行任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式的诡辩。又或者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了士兵自始至终都要服从长官的命令等等。这就使得这条军规没有了实质性的意义,变成了一个谁也无法逃出去的圈套。
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这几种象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在语言层面还是事物层面,以至于整篇小说,种种的象征都体现出了浓浓的异化的意味,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个人的生存状态也岌岌可危。下级与上级,普通士兵之间,士兵与平民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都变成了陌生,甚至敌对的关系,彼此之间没有信任可言,并且不能良好沟通。而这种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异化则直接指向当时的社会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没有使世界局势有所缓和,之后的美苏争霸所造成的紧张关系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使得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红色恐怖”,加上之后广泛的社会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例如青年反战运动,黑人运动,反主流运动以及存在主义这一思潮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流行渗透,都使人们的思想收到的巨大的冲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各种象征所展现出来的黑色幽默正是顺应了这股潮流,通过笑中带泪的调侃,突破了小说表面上描写的军事题材,揭示出异化所带来的现代生活的荒诞和人类生存的困境所在,成为美国“60年代的史诗”,也使人们对现实生存的世界产生加深刻和严肃的思考。
参考文献
汤永宽,黑色幽默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外国文学研究》
仵从巨,《第二十二条军规》技巧研究,《外国文学评论》
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Joseph Heller,Catch-22,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