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兴趣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只有学生对观察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并把观察当做一种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写好作文。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培养观察习惯入手。
  人们的生活是丰富的,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的。他们所处的学校、家庭和周围社会,有着大量的人和事,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交往更是异常频繁。那么,学生为什么会一到作文就感到“无米下锅”呢?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形成观察的习惯,缺少观察的方法和能力,由于常常视而不见,而让众多的素材白白地从眼皮底下滑掉。要想让学生懂得作文必须先有材料,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素材。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逐步形成观察习惯,具备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育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过多的给学生讲理论,他们是不好接受的。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要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让他们了解客观事物与人们的思想的密切关系,材料与文章的重要关系。让他们认识到生活是广阔的,作文素材是丰富的,只有对周围事物了解得越多,认识得越深,视野才能越开阔,感受越强烈,作文也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材料。
  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很好的办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好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认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与描写事物的关系。挑好的段落引导学生认真欣赏和仔细体会、了解。像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母鸡》、第11课《狼群》、第21课《我的老师》等课文之所以能写的那么具体形象,生动逼真,是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心组织材料的结果。
  还可以利用学生作文练习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观察不多则无话可说,观察不细致则写不具体。《莫泊桑拜师》一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使学生从反面认识观察的重要意义,要想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内容实在,必须要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学生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就会去重视留意周围生活中的人、事、物,去进行各种各样的观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了解观察的意义,也只是道理上的理解和接受。这样,还不足以使他们的自觉性得以持久,习惯得以养成。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呢?
  2.1 要明确观察目的,有计划地布置观察任务。要让学生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观察,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比较周密的计划。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去活动,避免盲目的粗枝大叶地转悠,他们的收获就会更大。收获越大,他们的兴趣也会越浓,在下次的活动中他们还会乐于去做,认真去做。
  2.2 观察的内容要具有吸引力。教师出的题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一般来说,题目不可要求过高或过于简单。要求高了,他们水平有限,一时理解不了,很可能使他们觉得太困难,而信心不足,兴趣受挫。题目太简单了,有可能使他们觉得观察是件极容易的事,养成观察事物不专心,马马虎虎的坏习惯,一定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特点。
  2.3 要保护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学生在实地观察中,常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他们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老师感到可笑就不屑一顾,或者他们提出的问题太深奥,老师一时解答不了就回一句“你长大了就知道了”的话,都会挫伤学生的求知积极性。相反,他们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合理的回答,或暂时得不到答案,但受到了鼓励,他们会感到快慰,观察的积极性将会持久。学生的兴趣是极其宝贵的,应该受到保护、鼓励和赞扬。
  3.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进行观察教学时,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观察的方法。要让学生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3.1 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练习观察的基本目的,主要在于自觉地养成一种习惯,不断提高认识水平。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主要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
  3.2 观察要有顺序,要具体、细致。在观察活动进行之前,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具体指导,要让学生观察得有次序、有条理。扎扎实实地把观察对象看清楚、看仔细,避免犯“走马观花”的毛病。
  3.3 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事物是为了认识事物,了解和掌握事物的特点。要教会学生懂得捕捉事物特点的道理、方法和好处。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少年闰土》等课文都抓住人物外貌、语言等特点进行深入刻画,使人物性格特点跃然纸上。都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3.4 学会记观察笔记。提高观察质量,记笔记是一个好方法。笔记常常记写得多了,写作文也就有了许多素材。
  总之,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作。学生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高中政治新课标新课改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这一模块式课程设置给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挑战,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的关注。新课程模块化设置给政治教师带来了以下挑战:  1.如何把具体的生活现象与抽象理论对应衔接  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人们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发挥思考作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小学生的后续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学校,要对英语教育引起高度重视,为英语教学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①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②小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③小学英语教育间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英语在人们的日
期刊
目前,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开展创新性教学的探索,大力进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疑是贯彻《大纲》和新课标之本。然而,我国当前对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实施创新性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体现在实施创新性教学的改革观念还未真正普及,健全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普遍适用的教学教研模式还未建立,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落实到教学实践也有待于加强。  1.初中数学教学教研的现状  当前,世界
期刊
【摘要】传统的地理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结果造成对学生的满堂灌。中学生有好动、不能持久、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是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久之久之,还会使学生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一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两者均不和谐,也就难求发展了。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师,挑战与对策  在如
期刊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课内或课外多与学生勾通接触,拉近师生之间的
期刊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1.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
期刊
背诵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它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十几年,我深切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需要积累知识,而积累离不开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记忆的方法和规律,对背诵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本文首先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接着查找了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待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期刊
在当前新理念下,如何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构建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的体系,教师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1.加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充分发挥数学学科育人功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
期刊
在教学中,人们往往注重课前的准备,而往往忽视了“教后记”。其实,我觉得,如果“教后记”记的合理、适时的话,它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的。  “教后记”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写“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的依据。“教后记”有助于教师积累资料,促使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后记”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