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哈萨克族铁尔麦多元化旋律发展手法研究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尔麦为哈萨克族群共享的歌唱形式,产生于19世纪中叶原沙俄统治下的哈萨克斯坦境内,20世纪70年代左右,借助无线广播的形式从国外传入我国.经过4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我国哈萨克族特有的地方性特征.其中,独特的旋律发展手法居于核心地位,不仅体现出我国哈萨克族铁尔麦文化持有者对历史"经典"形式的继承、吸收和选择性的挪用,而且展现了哈萨克族地方性传统歌种固有形式的延续及二者的融合.文章将以旋律发展手法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历史传承下来的"经典"铁尔麦,以及中国哈萨克族铁尔麦旋律的生成逻辑和特点.
其他文献
纵观百年中国音乐创作中和声的运用,可以说是一条由中西多声思维碰撞与融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河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在借鉴西方和声理论与技法的同时,吸取我国民间音乐的多声思维与实践特点,而形成的中西多声思维的碰撞与融汇.百年中国音乐创作中后70年(新中国70年)可分为两个部分:前30年(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在碰撞中追求风格与特点;后40年(20世纪80年代—本世纪10年代)在碰撞中趋向融汇与个性.论文分析了中西多声思维碰撞与融汇的原因和具体体现.
[目的/意义]以5G通信技术、多维技术以及数据仓库技术为依托,在智慧社会发展背景下,对智慧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框架进行设计与分析,以优化高校师生服务模式.[方法/过程]本文
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哈斯是当今国际乐坛炙手可热的作曲家,其创作多聚焦于"声音"本身,即在音响形态的变化过程中,力求以不同律制间的冲突碰撞和音高间的微分音差探索"声音"中丰富的可能性.论文以其代表作《置于虚空》(In Vain,2000)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内部呈现出的律制对峙现象,力求以此获得其探究音响世界的手段,走近其特殊的创作视角.
[目的/意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迫切需要更科学适用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发挥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评价的基本规律,阐述了中国
新宾满族扭秧歌活动原存于正月"撵鬼"习俗.秧歌音乐包括唢呐曲牌、秧歌柳子、打击乐,分别主要具有连接功能、表白功能、震慑功能.但整个习俗之所以具有撵鬼祈福功能,主要缘于秧歌隐含着的一种特殊身份.从秧歌队的脸谱中可以看到这一身份隐喻的线索.实际上,秧歌经历了"着戏为傩"的过程,是傩的世俗化.当下,伴随着信仰式微、人类力量增强以及民俗神秘性消失,撵鬼习俗逐渐成了一种文化表演.随之,秧歌音乐的撵鬼功能逐渐弱化,被用来塑造满族的文化认同和乡民的文化自信.其文化融合反映了满汉两族的双向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
[目的/意义]为得到与原文相关度高、冗余度小的摘要,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的无监督抽取式文本摘要模型.[方法/过程]在最大边界相关度(Maximal Marginal Relevance,MMR)模
[目的/意义]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同时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导致城市洪涝灾害突发事件频发.目前城市洪涝灾害突发事件存在各类洪涝灾害信息繁杂、决策需求信息混乱、响应
[目的/意义]在信息时代,对用户持续性反馈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有助于提高用户持续性反馈行为频率,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14名受访
[目的/意义]研究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过程中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产生及时滞性扩散特征,试图揭示虚假信息以及负面情感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疏通正确的防疫信息与民众之间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的量化分析有助于政府部门及时、有效地研判舆情态势.[方法/过程]本文从定性角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