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ra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而作出的战略选择。通过整理和分析7个省(市、区)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发现,现有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存在“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定位不合理、建設世界一流学科方案不完整、地方院校建设“双一流”缺乏有效途径、大学文化建设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合理设定“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完善一流学科规划、引导地方院校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加强建设大学文化。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方案;七个省(市、区);方案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9-0041-06
  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计划”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我国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对接“双一流”建设,各地政府相继颁布地方版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截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广东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甘肃省、河北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等13个省(市、区)正式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地方版的建设方案是各地建设“双一流”的直接依据,决定着各地建设“双一流”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方案文本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选取了7个省(市、区)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作为样本,系统研究“双一流”建设的政策现状和问题。以上7个方案均匀地分布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区,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对这些方案文本进行研究,将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一、“双一流”建设方案的现状
  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双一流”建设的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双一流”建设的水平。根据传统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划分标准,7个省(市、区)的分布如下,东部地区:上海市、广东省;中部地区:河南省、山西省;西部地区:陕西省、贵州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每个地区都有2~3个省(市、区),可以代表我国各地区“双一流”建设的情况。7个省(市、区)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时间、名称、内容结构和主要内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在方案出台的时间上,上海和广东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在《总体方案》颁布之前就出台了“双一流”建设方案。陕西、山西、河南、贵州和内蒙古等5个省(区)在《总体方案》颁布之后,依次出台了“双一流”建设方案。第二,在方案名称上,7个省(市、区)根据各自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情况,建设重心有所不同。上海、陕西、山西和河南在现阶段启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一流学科;广东、贵州和内蒙古等则同时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第三,在内容结构上,7个方案文本基本相同。方案都包括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建设任务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第四,在主要内容上,7个方案文本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在 “双一流”的目标定位上,以建设具有明显优势特色的学科和国内国际一流大学为目标。二是在建设任务上,以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国际化交流、提升科研水平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主。三是在保障措施上,以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绩效考评、鼓励全社会多方参与为主。7个方案文本也存在不同点:一是7个省(市、区)对创新优秀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同,广东、贵州和内蒙古3个省区将创新优秀文化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山西省将“营造氛围,创建文化”单独列为一项保障措施,而其余3个省市则没有在创建创新文化方面作出规定。二是7个省(市、区)对学科建设的规划不同。上海、陕西、山西和河南都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但建设重点不同。陕西省统筹全局,坚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协调发展;上海、山西和河南以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为重点,通过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其他弱势学科的发展。其余3省(区)在方案中对学科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二、“双一流”建设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合理
  我国建设“双一流”刚刚起步,对“双一流”的目标定位缺乏深入认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双一流”内涵缺乏准确的界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这些方案设定的共同目标,但对于“双一流”的内涵,都没有明确进行界定。比如,河南省提出“建成一批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的特色学科”;广东省力求“建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双一流”内涵界定不清晰会造成建设主体对目标的不当理解,从而导致目标执行偏离发展轨道。
  第二,目标定位趋同。“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目标。各地区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纷纷向争创一流看齐,导致发展目标趋同化。目前,7个省市区的建设目标大致趋同。例如,贵州省提出“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和学科专业进入区域前列或接近全国一流水平”;内蒙古提出“内蒙古大学争取进入国内一流大学前列,有2~3所高等学校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从目标定位上两者都是争创国内一流,但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情况,部分地区的目标定位在其指定的时间内是很难实现的。而且目标的趋同化还可能会使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趋同,失去其原有的独特性,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言:“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除少数公办高职和民办高职外,争奔一条道,以办成国内(或省内)一流,国外(或全国)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学为制定发展战略的目标,”[1]最终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
  (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方案不完整
  “世界一流学科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机会也就越大。”[2]建设一流大学应以建设一流学科为基础。虽然7个方案文本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要加强学科建设,但对学科建设的规定却不够完整。   第一,部分地区缺乏专门建设一流学科的方案。广东、贵州和内蒙古的方案虽然均涉及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个层面,但以建设一流大学为核心,3个省(区)没有出台建设一流学科的专门方案。由此可见,这些地区在政策上更倾向于以建设一流大学为导向,而以建设一流大学为导向很可能使教育投资不均衡这些教育体制中久存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期以来,为推动“985”等重点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我国实施高等教育资源向重点高校倾斜政策。该政策虽然使这些重点高校得到快速发展,但却忽视了普通高校和一般学科的建设。以建设一流大学为导向和以建设“985”重点高校为导向对大学进行投资,从本质看两者都是高等教育资源倾斜于重点高校,其他普通高校难以获取有效的资源,导致教育投资在高校之间的不均衡。
  第二,学科建设措施不完善。一是特色学科的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结合不紧密。在河南省实施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中有25个优势特色学科,关于农业门类的学科只有4个[3]。特色学科建设与河南省以农业为特色的产业结构并不符合,这很有可能导致原有的特色优势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二是学科建设的开放性不够,国际化合作交流的渠道不宽。通过国际化交流,可以吸引借鉴世界知名大学的学科建设经验,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对于学科建设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有5个方案提出要加快推动国际化交流,然而在河南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方案中没有提到该项措施,山西省在方案中也只是提出要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化培养的简单措施,国际交流合作的渠道并不完善。
  (三)地方院校建设“双一流”缺乏有效途径
  我国的普通高校有两类:一类是由国家和地方共建的部(委)直属高校;另一类是地方高校,由各省、市、区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2560所,其中地方普通高等学校1709所[4]。显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院校积极加入“双一流”建设,必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总体方案》指出,“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为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在各地区的建设方案中,地方院校建设“双一流”遇到了瓶颈。
  首先,7个省(市、区)对地方院校在建设“双一流”过程中的发展和定位没有清晰规定。贵州省在方案建设任务中只是提出“推进高水平大学、学科和专业建设”,仅针对“211”工程以及省属重点大学如何成为区域一流大学,而对普通地方院校如何建设“双一流”则没有明确定位。地方院校作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需要建设双一流,如何建设双一流急需明确。
  其次,除上海市和河南省外,其余5省(区)只在方案中简单提出各个高校“分类推进”,缺乏完整系统的配套性高校分类细则。高校分类是高校定位的前提,一方面,能够反映高校所属层次、类型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状况;另一方面,重点高校在资源占有和身份定位上都远远优于地方院校,建设“双一流”也不可能存在“同一起跑线”。只有完善高校分类,才可以给更多的地方高校争取建设“双一流”的机会。
  (四)大学文化建设缺失
  大学文化是反映一所大学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塑造优良的大学文化,对于“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在7个省(市、区)的建设方案中,大学文化建设引领“双一流”发展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首先,部分省(市)没有意识到大学文化建设对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大学文化建设,既可以推动大学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的发展和优化,还可以凝练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完善学校制度设计,建设富有品味的校园风貌,进一步促进“双一流”建设。目前7个省(市、区)中只有广东、山西、贵州和内蒙古4个省(区)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改革任务或者保障措施列入方案,其余3省(市)没有体现。
  其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不完整。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制度和物质环境的总体,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的治校理念和办学风格”[5],“还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6],“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内各种规章制度的集合”,“大学物质文化包括大学科技成果的物质形态,一批高水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和学科专业”以及“健康向上又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7]。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整体,缺少任何一种都会对大学文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对比分析广东、山西、贵州和内蒙古4个省(区)的大学文化建设措施,广东省在方案中明确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学术自由、强化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以及增强青少年的创新精神等大学精神文化,缺少对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物质文化方面的规定;山西省在方案中粗略地提出,注重建设尊重知识、崇尚学术、鼓励创新等大学精神文化和完善学术规范等大学制度文化,缺少对大学物质文化方面的规定;贵州省在方案中突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学校校训等大学精神文化,以及加强大学物质文化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对大学制度文化方面的规定;内蒙古在方案中突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的大学精神文化,缺少对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物质文化方面的规定。
  三、“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改进对策
  (一)合理设定“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首先,有关部门要尽快界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内涵,为建设“双一流”确定指导依据。现行的界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常用方法是全球大学排名[8]。这种方法没有直接给出“双一流”的内涵,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只能评价可量化的指标数据,对于诸如科研成果是否被社会充分利用此类非量化指标还未完全应用在排名中,但是通过总结各项指标还是能够为明确“双一流”的内涵提供参考标准。因此,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各类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的重视,尽快确定能够为我国利用的具有权威性的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为各个地区建设“双一流”提供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地政府在统一的标准之下又要着重考虑高校和学科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一所大学和学科的产出质量和绩效)。只有明确双一流的内涵,设定“双一流”的目标才有一定参考依据。   其次,不同主体要结合实际合理制定目标。一方面,在各地政府制定方案的总体目标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其所处的外部环境,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还应紧密围绕地方需求和经济实力,扎根本地,清晰说明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一流大学和学科;另一方面,各个高校制定办学目标应立足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协调好目标的高度与自身的发展速度,以特色求发展。加州理工学院在此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其以其突出的科学成就享誉世界,学校发展一直以“小而精”著称,自建校以来,学校为确保一流,规模一直很小,不追求大而全[9]。
  (二)完善一流学科规划
  政府作为制定地方“双一流”建设方案的主体,应分类制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一流学科建设措施。首先,在政策制定上可以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适当分离,使不同的大学针对建设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一流大学的整体水平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不排除存在个别弱势学科。同样,对于普通大学,也可以存在一流学科。因为学科发展是与独特的资源优势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藏医药研究和藏文化研究,完全可以在西藏大学实现超一流的发展,因为别的地方无法与之进行独特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竞争[10]。总之,对于清华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可以采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对于西藏大学等具有优势、特色学科但是学校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大学,可以采取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策略。
  其次,完善学科建设措施。一是统筹特色学科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现实需求,合理设置特色学科,拓宽特色学科领域,使其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紧密结合。比如,内蒙古医科大学立足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设立蒙医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学科已发展为科研学术水平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的一个特色优势学科。二是推动国际化交流,拓宽对外开放渠道,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在“引进来”战略上,可以借鉴贵州省在方案中提到的措施:积极引进国外已经形成的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从国外高水平大学引进一批优秀教师;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学科资源平台等。在“走出去”战略上,鼓励优秀教师尤其是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提升能力素质;设立专项留学基金,鼓励优秀学生到国外交流,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进一步扩大海外孔子学堂的规模,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利用基于互联网产生的“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模式,进一步宣传中国文化;积极与外国知名新闻媒体、报刊进行联系,加强高校对外宣传力度。
  (三)引導地方院校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政府要为地方院校提供参与创建“双一流”的机会,积极引导地方院校参与“双一流”建设。首先,各地政府要从认识和政策上引导地方院校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一方面,要引导地方院校正确认识“双一流”建设,摒弃“双一流”建设与地方院校无关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在政策文本中要明确规定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定位,鼓励地方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参与“双一流”建设。
  其次,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双一流”建设的配套性政策——高校分类发展。目前上海市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11];河南省按照培养人才的功能不同,将高校划分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12]。综合来看,两个地区的划分标准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可以使政府、社会公众和高校更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所以,制定高校分类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高校分类的需求主体有三个:政府、社会公众和高校,每个主体都会依据高校分类来理解和管理高校,因此,应依据政府、社会公众和高校三个维度进行分类[13]。二是各地政府制定分类细则时不仅要考虑当地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还要参照其他已出台分类细则的地区,进行综合评比,这样可以方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地区内部、地区之间进行比较。
  (四)加强建设大学文化
  地方政府和高校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不仅要意识到独特的大学文化对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更要从大学精神、制度和物质三方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首先,地方政府和高校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和大学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双一流”建设凸显的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要求大学必须采取内涵发展的模式。所谓“内涵式发展是指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学校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14]。可见,大学内涵式发展更加强调大学的质量和效率,与“双一流”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一致的。而大学内涵式发展依赖于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精神积淀,是大学人行动的精神指针;大学制度文化规范着大学的发展,为大学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对大学发展中的核心人物——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追求、情感陶冶和身心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综上所述,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其次,以大学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为抓手推动大学内涵发展,促进“双一流”建设。一是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无不拥有优秀的大学精神文化。哈佛大学的校训强调“以真理为友”,洪堡大学追求“学术自由”。因此大学必须回归大学精神,遵循培养人才、追求真理的精神。实现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就需要按照大学的规律和发展逻辑来办理大学,这就需要大学精神的回归,这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二是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章程是大学行动的基本依据,是高校内部的“宪法”。大学制度设计可以以章程建设为契机,综合规定大学内部各个利益主体的权力和义务;从国外大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自治是大学的基本制度,大学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大学自治的制度文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因此还可以以保障大学自治、凸显学术权力的地位为中心进行大学制度设计。三是加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在大学物质文化中重要的是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环境对天天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因此,大学需要系统规划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一方面对于物质建筑可以通过标牌等方式注明克勤克俭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空间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凸显本校特色的文化长廊、文化园地等,通过这些设计凸显物质的文化意蕴,增强大学的文化气息。   參 考 文 献
  [1]潘懋元. 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3(6):1-5.
  [2]张伟,徐广宇,缪楠.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潜力与对策——基于ESI学科评价数据的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16(6):32-36.
  [3]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公布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5-12-12)[2017-2-18]. http://www.haedu.gov.cn/2015/12/12/1449903821094.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EB/OL].(2016-10-17)[2017-2-18]. http://www.moe.edu.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 2015_qg/201610/t20161011_284372.html.
  [5][7]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34.36-38.
  [6]肖海涛.大学的理想与文化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8(5):19-23.
  [8]王琪,程莹,刘年才.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的目标[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
  [9]周婧. 我国高校办学目标定位趋同问题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8:55.
  [10]王洪才.“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 重庆高教研究,2016(1):7-11.
  [11]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EB/OL].(2015-12-28)[2017-2-18]. 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12344/u26aw45954.html.
  [12]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30)[2017-2-18]. 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5/12/18/010607661.shtml.
  [13]陈厚丰. 中国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设计[J]. 高等教育研究,2008(6):8-14.
  [14]刘朝马,吴敬,等.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6):932.
  Abstract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is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China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in China, by col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program texts of the 7 provinces,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se programmes,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target location of the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the incomplete programmes of building the world first class subject, lack of effective ways of building “double first-rate” for local universities and lack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o no.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e to set the goals of “double top class” reasonably, improve the first class discipline planning, guide local universities to participate in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actively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Key words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programmes; seven provinces; program texts
  Author Liu Junren, lecturer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0); Liu Lifeng,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其他文献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是一本基于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科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性、综合性双月刊([ISSN 2096-0115  CN31-2111/N] ),着力反映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博物馆行业有关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传播以及博物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加强自然科学博物馆运营管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公众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水平,提升我
摘 要 以北京天文馆“宇宙畅游”展览中的“宇宙灯塔”展项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专注于创新的TRIZ理论来解决展项设计中的工程技术难题。  关键词 展览 设计 TRIZ理论  0 引言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展览展示技术也随之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观众的参观需求也逐渐提升,不再满足于简单、静态的实物陈列,更希望在科技类博物馆里收获多样化的乐趣。因此,当今科技类博物馆的展览设计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在车辆2档降速滑行的工况下进行排气尾管噪声测试过程中,在发动机3 600rpm-3 700rpm转速范围之间,车内出现轰鸣噪声的问题。通过分析判断轰鸣声是由于排气尾管噪声出现了峰值,以及分析了尾管轰鸣产生的机理,提出了两种改善设计的思路。依据两种思路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传递损失的模拟分析找出最有效的方案进行整车尾管噪声测试,最终通过在排气尾管上增加一个赫姆霍兹共振腔
摘 要 现代性在创造辉煌物质世界的同时,给现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一个迥异于传统社会的历史新境遇:碎片化世界。其消解了工匠精神生成的“整体性”基础,却提高了对工匠精神的期待,造成了工匠精神培育的“整体性”需求与现实“碎片化”之间的矛盾。西方社会从17世纪便展开了克服“碎片化”困境的探索,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日本的“新学徒制”、澳大利亚的“合作教育”、美国的“企业培训”等,虽然实
摘 要 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目标设定、成就动机和创业关注度等方面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对高职生创业目标设定、创业关注度、成就动机和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不高;高职生目标设定与创业关注度、成就动机之间呈极其显著相关;创业关注度、成就动机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极其显著相关。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导向模式。  关键词 高职生;自
2015年4月的上海,因车展将再次惊动世界的目光,这里演绎了一个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折射出一个时代和一座城市发生的变化。相比世界其他车展,上海车展正方兴未艾,在庞大的产业和市场的支撑下,呈现出勃勃生机。  当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到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当中国汽车市场告别爆发式增长时期,当移动互联越来越深地渗透到汽车产业,当“互联网 ”时代不可逆转地到来,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步入发展的“新常态”。但随着限
Abstract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spends more than two months working with his Chinese colleagues in Shanghai Science
评选标准  对职业教育事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对当前职业教育工作指导作用突出  体现改革和创新精神  受关注度高并具有普遍影响  上 榜  1.《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2.《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3.《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4.《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5.《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6.《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由国务院正式立项,现已进入全面组稿阶段。中国博物馆协会负责组织“博物馆卷”的编纂工作。为保证该卷按时、顺利完成,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重大意义  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战略决策,该书将全面反映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全面覆蓋人类文明成果及基本知识,并以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手段加以呈现。博物馆和博物馆学作
2020年5月19日,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上海科技馆倾力打造的《自然趣玩屋》动手做类科普丛书荣获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   《自然趣玩屋》系列丛书由顾洁燕和徐蕾主編、11名展教服务处员工参与撰写,前后历时3年原创而就,分为昆虫、鸟类、植物、史前生物、地质科考5大主题,共计30分册。  在整合场馆优质课程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