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和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新形式发展中落实地方院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研讨热点,在《和声学》课程的实行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改革是一项有益的探索。本文首先对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形式下《和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下《和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最后论述了《和声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涵义、理论基础和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涉及的内容。
  关键词:转型发展 《和声学》课程 非标准答案考试 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105-02
  在多声部主调音乐中,和声是表现音乐作品、加深和丰富音乐作品表现力的重要手法之一,在横向进行的过程中体现纵向音响的色彩,在纵横音响的运动中构建音乐作品的调式体系,体现作品的时代风格。在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中,即便是同一条旋律条件下,使用不同的和声配置也能获得不同的、多样的感情色调与色彩,《和声学》则是专门研究和声写作、和声应用的一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往往将其放在《乐理》课程之后。在音乐专业课程中,《和声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紧密,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课程,通过《和声学》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以西方大小调体系功能和声为基础上多声部音乐语言与风格运用的规律和逻辑,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易的乐曲的和声编配与创作,也为更深层次理论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形式下《和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
  一直以来,《和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从未停歇,许多专家、学者、教师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如2002年,张志海老师提出应以能力为基础建设《和声学》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可用能力展示代替传统考试,这个观点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王瑞年教授2003年在《对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对当时高师教育教学的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2010年,在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上,齐迪从传媒人的角度针发表了个人意见;2013年,李姣老师则提出借助计算机和专业软件的辅助进行“和声学”课程的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在音响中感受和声的魅力等。这些成果十分丰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和声学》课程的教学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并有一定的成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已经显现出滞后的趋势。为此,2014年,国务院提出要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随后,教育部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定位、地方政策、转型方式。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等又联合印发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和声学》课程的教学要怎样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发展,这是每个音乐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而言,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围绕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和声学》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的研究十分匮乏。与此同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情况就是,在《和声学》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仍不理想,教与学之间仍是矛盾突出。如何在新形式下调整《和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二、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下《和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和声学》课程是音乐专业的理论课程,其特殊的性质不仅有理论课程的严谨性也要体现音乐的生动性,使其既有别于一般理论课程又不同于演唱、演奏的技能、技法课程。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新形势下《和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型发展下进行《和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能突出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的办学理念。以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一直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音乐专门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己任。虽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的精神食粮,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显现出滞后的问题,能不能及时培养出地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音乐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好地实现“为地方服务”办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和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转型发展下进行《和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利于落实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国家转型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地方院校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出“应用型”的目的,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標,其蓝本便是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地方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将“创新”和“实践”的应用能力列为重点培养目标,因此,以突出“应用性”为目标的《和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将艰涩的和声理论知识化为动听的音乐,实现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第三,转型发展下进行《和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长期来,《和声学》课程主要以教师理论讲授、学生书面练习四部和声的形式进行,学生对和声知识的学习主要表现在对和声运用法则、声部进行规律、和弦连接规范等内容的背诵上。这种机械的背诵记忆很容易使学生陷入理论条框的仙之力,很难有自己的理解与应用,更谈不上创作和创新。这种方式对教师是乏味的,对学生是沉闷的,师生双方都难以唤起热情,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改革《和声学》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创作视野,提高学生对和声知识的实践应用和创作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三、转型发展下《和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非标准答案考试
  (一)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涵义   非标准答案考试指的是不采用传统标准答案闭卷考试的方式,改为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实行动态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估体系。与以往只根据做题的好坏来决定学生的能力的结果不同,那种方式很容易对学生“一棒子打死”,这种方式更科学、更合理,对学生也更公平。对教师来说,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对学生单一的评价,将观测点转变为学生独立思考了多少、领会了多少、在团队协作中成长了多少,是不是具有创新意识,有没有进一步创编、发展的能力。对学生来说,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改革将原先关注期末成绩调整为注重平时的课堂表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和声学》的课前预习、课堂讨论、随堂测验、课后作业等学习过程中,在过程中逐渐掌握和声知识,提高和声写作的运用及创编能力。
  (二)《和声学》课程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基础
  作为理论课程,《和声学》传统的考核方法是进行卷面的闭卷考试。这种单纯以写作试题为主的考试缺乏《和声学》课程特有的音响感知、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再加上和声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和声写作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采用一个标准答案来进行衡量评价。采用非标准答案的考试,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打破“标准答案考试、60分及格”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估体系,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评估体系。
  从转变《和声学》课程的考试方式、采用非标准答案的形式入手,由表及里,進而深入到《和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从授课形式到师生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三)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涉及的内容
  首先,改革《和声学》课程固有的教学思路,突出“应用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以往的《和声学》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收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实施情况,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改革《和声学》课程固有的教学思路,以“应用、实践”为教学导向,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其次,改革《和声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启发式、批判式的教学方式。以往的《和声学》课程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板书和声连接、声部进行等规律,方式单一枯燥。改革《和声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独立研究、大班讨论、小组发言、作品创作等多种形式学习,将单一的讲授变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再次,改革《和声学》课程以往的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往常的《和声学》课程进行授课时,突出的是一个知识点的传授,较少涉及其他相关知识,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和声学》课程强调的是知识面的扩展学生不仅开展各种交流讨论,更鼓励其在所学知识基础上进行模仿、创作等。
  参考文献:
  [1]李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和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2]谢和平.改革教学方法和开展非标准化答案考试的做法与打算[R].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会议,2015.
  [3]谢秋菊.《和声学》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05).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民间剪纸在民俗文化以及它发展的价值作为出发点,以中国剪纸艺术产生的背景和林格尔剪纸为例,从和林地区文化传统、剪纸艺术的特征,归纳总结了民间剪纸术在承载民俗文化内涵,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由上面意义和含义,推动民俗文化活态传承中的价值。通过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关注,唤起对民间剪纸艺术保护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 民俗文化 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基于笔者对布努瑶音乐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从布努瑶音乐文化概述、布努瑶音乐文化现状调查、布努瑶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可能性、布努瑶音乐教材编写的构想及布努瑶音乐文化进课堂的策略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期望对布努瑶音乐文化在学校的传承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布努瑶 音乐文化 课堂 构想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123-03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在影视动画的艺术制作中后期特效和转场方式的地位不断加深。如何使影视动画做到思维逻辑上的连贯,视觉画面上的流畅,如何运用转场使镜头的连接、段落的过渡自然流畅,无附加技巧痕迹,这是影视动画后期剪辑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本论文就结合我们组的毕业作品《The Friend》对同体转场的基本概念、功能以及转场的准确选择做浅层次的论述。  关键词:转场 同体转场 动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古元从艺的经历过程和作品风格的转变,探究其作品在通过木刻技法及融合人文时代精神的精妙表达。另就《烧旧地契》进行深入解读并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画面的视觉性和精神人文性的传达。  关键词:古元 《燒旧地契》 木刻  中图分类号:J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034-02  一、作者介绍及风格探析  作为解放区的版画艺术家,古元在
期刊
摘要:对“美丽乡村”的正确认识,是合理规划配置乡村景观设计、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通过讨论了“美丽乡村”内涵、建设的原则,得出建设的方法,并以商洛市山阳县板庙村为例,详细介绍了“美丽乡村”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的营建策略,表达出“乡村景观建设应以构建适宜的乡村生活空间为重,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风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注重乡村生态建设”的规划设计观点。  关键词:美丽
期刊
摘要:学术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知识的维度和广度,决定了我们能否在学术实践中认清事物的本质。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也是如此,对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学术成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会发现音乐史研究从最初的文献到文献,再从文献逐渐走向田野,从音乐本体史料的分析到音乐外围史料的分析,从单一论证法到多重证据法,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交叉,都是随着学术观念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学术实践的不
期刊
摘要:根据花儿流传的实际情况,学术界普遍将花儿划分为洮岷花儿和河湟花儿。河湟花儿又可以称为“河州花儿”,本文主要以河湟花儿会中最具特点的“老爷山花儿会”为研究对象。老爷山花儿会作为河湟花儿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一场音乐盛会,还更是一项民俗活动。笔者通过对老爷山花儿会进行田野调查与对其国家级传承人马得林先生进行采访,并且对学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兹从河湟花儿会的来源及历史联系、河湟花儿会的活动形式、河湟
期刊
摘要:门德尔松的谐谑曲情感丰富、节奏鲜明、速度轻盈,饱含着作曲家热情奔放的气息。Op.16 No.4作为其谐谑曲的代表作品,旋律欢快、节奏律动,曲中带有一种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情感,给人以一种连续和运动的起伏。本文从创作特征的旋律、节奏、和声、曲式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对演奏中力度和音色变化、特殊音型弹奏及踏板的应用展开论述,以期能对门德尔松谐谑曲作品的演奏者有所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门德尔松
期刊
摘要:通过对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与舞蹈系的调研,进一步了解冬不拉专业在新疆的教学现状。此次调研主要针对该校冬不拉专业教师情况、教学大纲、教材使用、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时也发现了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并计划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完善。  关键词:冬不拉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哈萨克族 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103-0
期刊
摘要:广西是歌的海洋,十二个世居民族的山歌、小调、风俗歌灿若繁星。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的声乐作品突破原有的自然传承模式逐渐走向专业创作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广西声乐作品的创作主要是在原有的民歌基础上,加以整理创编而成。一批广西词作家、曲作家以及声乐表演艺术家等音乐人,他们在收集整理、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并在创作上加以继承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贡献。这一时期广西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