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要点
某杂志刊发的报道《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刷屏,该报道以“伤仲永”的基调,讲述了“数学天才”付云皓,从连续两年夺得国际奥数满分金牌,到大学物理挂科无法毕业,再到如今在一所学院担任数学老师的人生经历。随后,付云皓回应“并未觉得自己在坠落”,并表示“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
观察角度
按照惯常思维,既然是数学天才,并且曾就读于名校,就应该在学术研究上大有作为,成为“国际数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在一所普通学校当老师,并不等于坠落。记者在报道中可以流露出惋惜之情,但不应该俯视,更不能贴标签,甚至道德“绑架”付云皓。
什么是成功?有人认为当大官是成功,有人认为发大财是成功。还有人认为当明星、做名人才是成功……不同的人对成功或有不同的定义,但可以断言,界定成功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具体到付云皓身上,不能认为搞学术研究、在数学界研究出有价值的东西才是成功,除此之外的道路都叫做不成功。这样的认知,是窄化了成功,显然不可取。
马克思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付云皓目前正做的事,一方面很适合自己,更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富有现实意义。正如付云皓所称,“我只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初等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有水平,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正确的引导”。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只要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上奔跑,就不该受到非议乃至干涉。曾经,有名校毕业生选择回乡创业备受质疑。这恰恰说明一些人的价值认知过于偏激。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即便不认可也不应该去嘲弄。名校毕业进入大企业是种选择,回乡带领乡亲致富不也是种选择?甘于平凡,选择普普通通的生活无可厚非。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为之努力,足矣。只要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成就;只要心怀志向,在基层工作也能发挥才华,有益于社会。
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们每个人在规划职业时,不能狭隘理解成功,被偏颇、刻板的成功观所蛊惑。不畏人言,勇敢做自己,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就够了。
事件要点
近日,有20多名粉丝为了追随自己的偶像,堵在上海虹桥机场登机口;飞机起飞后,经济舱的粉丝又齐刷刷奔向头等舱;航班落地滑行时。粉丝们又起身堵在了机舱出口。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几年前在杭州萧山机场,就有“粉丝太多把机场玻璃挤碎”的新闻:后来,又有类似“虹桥一姐”这样蹲点接机的报道。
观察角度
对很多人来说,非理性的偶像崇拜是难以理解的,但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这一现象或多或少也发生过,特别是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这两个阶段,给自己找一个励志榜样几乎是必然之事。艾里克森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儿童小的时候崇拜父母,稍大了就崇拜老师,但进入青春期之后,这些对象已不再适合个体发展的需要。需要确立新的价值认同,其途径就是由近及远,认识家庭外的优势人物,这时候偶像就出现了,他们被看成了理想中的自我。
然而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是两回事。偶像崇拜固然能形成榜样的作用。激励青春期的你一路前行,但到了某个成长阶段,一个人就得学着从心理上把自己和偶像区分开,并找到现实自我的存在感。这时候,也会有个别人继续把偶像视为自己人格的延伸,谁要质疑偶像,在他眼里就等于质疑自己,质疑自己的生活方式,乃至严重到认为自己也被否定了。于是乎。他们要奋起捍卫偶像的存在,有些粉丝可能还照顾不好自己的生活,但愿意为了偶像在网上大肆争斗。《人民日报》曾报道有粉丝为了偶像自残,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震撼”的方式,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为偶像“尽了一份力”。这种没有理性的崇拜,通常是心理上没有形成“断乳”,需要从原生家庭、成长过程中寻找问题源头。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主动预防。自己负有主要责任的应该是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后天性格的塑造和抗压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直面现实中的那个自我。其次是学校,传道授业解感之余,多组织一些活動,让孩子在交际中成长,并及时倾听孩子们成长的烦恼。最后,是传媒的引导作用,布迪厄指出,偶像成为偶像的原因,“正是借助于电视强有力的煽动性和情绪效果”。
机场发生的粉丝警情。不只是危害公共秩序那么简单,当一个人在追星过程中可以不顾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时候。可以说正游走在疯狂的边缘。对此,完全可以让机场成为课堂,通过严肃处理“空闹”来形成引导,让追星族们意识到,最好的成长是人格上的相互独立、情感上的相互支持。总而言之,精神上的成长与完善。是粉丝们必须去学习的一门课程。
事件要点
最近,一张“大学生学习不刻苦是违法的”的截图被频繁转发,并引发网友热议。起因是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看到了“应当刻苦学习”的字样。虽然有法律专业人士已经澄清这是对法律的误读,但关于“大学生学习不刻苦”的思考并不能因此停止。正是因为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不刻苦学习的现象,这则新闻才引起普遍关注。
观察角度
从入学之初,学生获取的知识就开始被分数和名次量化,被中考和高考评价,小升初、初升高的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达到“分数线”,换一份大学入学通知书。重重考核、严加管教和“考上大学你就可以……”的交换式承诺,让学生一直刻苦读书,不敢松懈半分。
转眼间到了大学,“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的信条让大多数学生有了喘息的空间。只要60分,只要考前突击两天,就可以轻松达到“合格”的标准,所以根本无须像以前一样按时上课、认真复习。当“交换”开始变得容易,“大学就该娱乐消遣、游戏人间”就成了很多学生的共识。甚至于“刻苦学习”反而会招来同学的排挤和嘲笑。
从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到如今“考上大学你就可以……”的交换式承诺。中国人对知识的追求似乎总是夹杂着某种功利性。不断的升学、考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知识和文凭沦为他们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与跳板,甚至于全社会所形成的“尊重知识”的风气也多源于对知识带来的财富与权力的垂涎。每年看到高考结束后高中生毁书大潮的新闻,都不禁感叹:功利性的学习是对知识的一种浪费,异化的知识观念让学习变成了一场场知识与世俗的交易。
不可否认,外部刺激确有短期的作用,却不可持续,奖金、证书等可以把一个边缘学生勉强拉住,但很难把其“砸”成思想家。知识是构成人类无穷智慧最根本的因素,其价值不可用任何物质来衡量。功利性学习玷污了知识之所以为知识的纯粹,忽视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学生要端正知识观念,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尊重知识,让知识回归知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发自内心地去追求知识。少一些功利性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自觉与坚持,不要让功利成为奋斗的唯一目的。重拾初心,方得始终。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