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是第—生产力”。一位伟人用这句话来概括这个时代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我们每天打开电视电脑,乘坐交通工具,甚至一饮一食,无不渗透着现代科技的成果~虽然大部分人并不会意识到这点。某些环保极端主义者标榜的“天然”,更是完全依赖于现代科技的支撑。《易》中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正好是当代科技和人类关系的—个写照。下面让我们从几个具体的方面来看看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进步。科技延长生命的长度和宽度
自古以来,更长的寿命就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但是直到近现代科技出现以后,人类的寿命才真正开始得到延长。
右页下表是一份对于世界部分地区平均预期寿命比较。我们能很容易地从中发现一个规律:发达国家的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远大于欠发达国家。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涉及方方面面,但有一条是必然的——发达地区拥有更先进的医疗手段,更健全的卫生保障以及更完善的保健措施。
这种科技上的进步,既有着来自医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也有着来自科技其他方面的推力。
当1895年伦琴发现了x光的一刻,人类的科学列表里从此多了放射学这个学科,而医院里也出现了被称为x光透视的检测手段。
这是医学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要知道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始于诊断,但许多病理变化发生在肉眼难及的身体内,早年医师只能是望、闻、问、切,后来发展出血液检验,总算有较多的判断依据;但诸如骨折、肿瘤等病变,终究看不到体内变化,没办法拿捏准确。而有了x光透视这个利器,终于使医生从此拥有了一副能够看穿皮肤、肌肉,深入内脏和骨髓的“神眼”。
时至今日,x光透视已经发展成了影像医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而透视技术也从早期的x光,逐步发展出了超音波仪、电脑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磁振造影(MRI)、正子摄影(PET)等等。
在这一座座医学丰碑里,闪耀着数个诺贝尔奖的光辉,而最有趣的是,这些医学相关的诺贝尔奖得主,党大多数不学医。比如说,发明CT的Corma-ck、发明MRI的曼斯菲尔是物理学家,而发明MRI的罗特柏则是化学家,至于伦琴和居里夫人这两位开山祖师,更是物理学界的传奇人物!
除了上面这些透视技术以外,化学合成药物、质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统计分析
物理学化学材料学数学等方方面面的新成果,都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应用。这不禁让人感叹,理工科技之于医学,竟然重要如斯。
上面我们谈了医学的发展对人类的预期寿命值有重大影响,但那还只是很片面的一方面。我姑且称之为“人类绝对寿命”。现在我来谈一下科技对于“人类相对寿命”的影响。
所谓相对寿命,我举一个例子相信同学们就能有所体会: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北京到上海只要5个小时。而古代,比如说宋朝,举人进京赶考的耗时是以月来计算的。换言之,在长途旅行的耗时上,今天人们的5个小时,与古代人的4个月相当。我们换一个方向来看,很自然就可以把这个现象理解成古代人花费他们一生中4个月的时光,做了现代人只需要5小时的事。从这点来说,现代的人相对寿命是古代人的124倍。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力量。
同样的计算我们还能应用到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前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前后。一样的,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使人们的相对寿命大幅度地延长,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幅度地提高。
科技发展则人类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是我们理工人的骄傲。
21世纪,科技强则国强
"You know they know youwill know."这句绕口令是黑莓的广告词。顺带的,是标志着Realtlmeinformation exchanging的一系列产品、服务和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和无线电信号将全球真正结合成了一个被称为地球村的整体。当我们相隔一个地球的直径与异国朋友对话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等待数月,等待那封盖着无数邮戳,记录着早已过时信息的邮件。我们可以对着话筒,直接和朋友谈论北京三环的路况、上海南京路的小吃、阿姆斯特丹的游船、加利福尼亚的海滩。
信息的即时交流带来的新生活是革命性的。几乎是一瞬间,人们的视野忽然之间拓展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境地:在古巴度假的公司老板用他的PDA处理澳洲事务,加拿大的工程师发现设计。图数据错误的当天就联系到中国的外包公司……
要举例的话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我们就此打住吧。最后要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人类生存的地球存在种种威胁人类生存的因子。这当中有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也有地球本身固有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仍然要依靠科技发展。近年来环保科技和资源科技已经成为了各国竞相研发的一个热点学科,正是由于各国政府和企业都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都知道要保护环境,不能指望用倒退回前工业化时代的社会来解决问题,而只能依靠科技进步。
自古以来,更长的寿命就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但是直到近现代科技出现以后,人类的寿命才真正开始得到延长。
右页下表是一份对于世界部分地区平均预期寿命比较。我们能很容易地从中发现一个规律:发达国家的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远大于欠发达国家。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涉及方方面面,但有一条是必然的——发达地区拥有更先进的医疗手段,更健全的卫生保障以及更完善的保健措施。
这种科技上的进步,既有着来自医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也有着来自科技其他方面的推力。
当1895年伦琴发现了x光的一刻,人类的科学列表里从此多了放射学这个学科,而医院里也出现了被称为x光透视的检测手段。
这是医学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要知道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始于诊断,但许多病理变化发生在肉眼难及的身体内,早年医师只能是望、闻、问、切,后来发展出血液检验,总算有较多的判断依据;但诸如骨折、肿瘤等病变,终究看不到体内变化,没办法拿捏准确。而有了x光透视这个利器,终于使医生从此拥有了一副能够看穿皮肤、肌肉,深入内脏和骨髓的“神眼”。
时至今日,x光透视已经发展成了影像医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而透视技术也从早期的x光,逐步发展出了超音波仪、电脑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磁振造影(MRI)、正子摄影(PET)等等。
在这一座座医学丰碑里,闪耀着数个诺贝尔奖的光辉,而最有趣的是,这些医学相关的诺贝尔奖得主,党大多数不学医。比如说,发明CT的Corma-ck、发明MRI的曼斯菲尔是物理学家,而发明MRI的罗特柏则是化学家,至于伦琴和居里夫人这两位开山祖师,更是物理学界的传奇人物!
除了上面这些透视技术以外,化学合成药物、质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统计分析
物理学化学材料学数学等方方面面的新成果,都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应用。这不禁让人感叹,理工科技之于医学,竟然重要如斯。
上面我们谈了医学的发展对人类的预期寿命值有重大影响,但那还只是很片面的一方面。我姑且称之为“人类绝对寿命”。现在我来谈一下科技对于“人类相对寿命”的影响。
所谓相对寿命,我举一个例子相信同学们就能有所体会: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北京到上海只要5个小时。而古代,比如说宋朝,举人进京赶考的耗时是以月来计算的。换言之,在长途旅行的耗时上,今天人们的5个小时,与古代人的4个月相当。我们换一个方向来看,很自然就可以把这个现象理解成古代人花费他们一生中4个月的时光,做了现代人只需要5小时的事。从这点来说,现代的人相对寿命是古代人的124倍。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力量。
同样的计算我们还能应用到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前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前后。一样的,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使人们的相对寿命大幅度地延长,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幅度地提高。
科技发展则人类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是我们理工人的骄傲。
21世纪,科技强则国强
"You know they know youwill know."这句绕口令是黑莓的广告词。顺带的,是标志着Realtlmeinformation exchanging的一系列产品、服务和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和无线电信号将全球真正结合成了一个被称为地球村的整体。当我们相隔一个地球的直径与异国朋友对话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等待数月,等待那封盖着无数邮戳,记录着早已过时信息的邮件。我们可以对着话筒,直接和朋友谈论北京三环的路况、上海南京路的小吃、阿姆斯特丹的游船、加利福尼亚的海滩。
信息的即时交流带来的新生活是革命性的。几乎是一瞬间,人们的视野忽然之间拓展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境地:在古巴度假的公司老板用他的PDA处理澳洲事务,加拿大的工程师发现设计。图数据错误的当天就联系到中国的外包公司……
要举例的话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我们就此打住吧。最后要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人类生存的地球存在种种威胁人类生存的因子。这当中有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也有地球本身固有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仍然要依靠科技发展。近年来环保科技和资源科技已经成为了各国竞相研发的一个热点学科,正是由于各国政府和企业都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都知道要保护环境,不能指望用倒退回前工业化时代的社会来解决问题,而只能依靠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