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rn黄昏时分,夏日的夕阳像泼出的铁水.人沾上,人疼;草沾上,草疼.田野里没有一个人影,农人们都躲在屋檐下,或坐在堂屋的躺椅上,等落日下山.我在夕阳下眺望远山,远山也是一片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rn黄昏时分,夏日的夕阳像泼出的铁水.人沾上,人疼;草沾上,草疼.田野里没有一个人影,农人们都躲在屋檐下,或坐在堂屋的躺椅上,等落日下山.我在夕阳下眺望远山,远山也是一片金黄.这金黄,像乡村的一个梦境,在静静地闪着光.顺着远山的方向,我看到几块荷塘.红色和粉色的荷花分外艳丽.我突然有一种靠近荷塘的冲动.我汗流浃背地向荷塘走去,但我的心却是凉爽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品种的荷花,每朵花的花瓣都有数十片.逆着光线看去,好似荷杆上挂着一件又一件袈裟.瞬间,我被一种神性所震撼.我说不出这神性是什么,可我分明感觉到了——就在我的目光抵达花瓣的那一秒钟.我迅速掏出手机,想把这种来自神性的震撼捕捉下来.我用镜头对准荷花,却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达不到效果.花朵在手机屏上的成像也是失色的,比例也不协调.我感到无比沮丧.镜头仍旧开着.我呆望着荷花,荷花也呆望着我.我不知如何是好.焦虑和紧张使我心乱如麻.我预感到,这荷塘里的荷花只适合用我的目光去收藏.我退后一步,想与花朵保持距离.不想,我的左脚一滑,险些跌了一跤.手机也跟着我一晃.
其他文献
中国自近代报业兴起,即与文学互为支撑.一部现代文学史,泰半皆由报纸副刊催化生成;文艺佳作的产生刊载,又使多家报纸副刊声誉鹊起,名重一时.rn改革开放后,报纸副刊也因文学的
一rn网购图书方便,但逛书店的习惯难改.十一长假,去书店买书,在一个寂寥的区域,一本书的书脊引起我的注意:黑底,白字——《思痛录(增订纪念版)》.哦,韦君宜的书.我抽出这本书
《古船》出版后,引发多方争议.在一次采访中,记者提出《古船》的写作地点——有人说张炜是“蹲在阴暗的角落里炮制”的,张炜苦笑:那个“角落”,足够“阴暗”.rn为了写作《古
这个集子里的文字,是我电脑里“压箱底”的东西了,多年未检视,几乎忘却.其中“非虚构”的那部分大多写于1999—2001年.我二十多岁的时候用“麦琪”的笔名写散文,写了十年.那
直觉告诉我,那个站在夕阳下,执帚斜径扫落花的老谢,也许本可成为作家的.但假如他真的放下扫帚拿起笔,又该怎样描绘身旁这个世界呢?rn文学,是展示一个民族灵魂的一扇窗口.由于
长篇小说该是如何一种写法,我说了当然不算,其实作家李学辉说了也不算.那谁说了才算?是茅奖的评委抑或名刊的一众编辑吗?难说.相比于中短篇小说以及其他文学创作门类,长篇小
美国人类学家M. 米德提出,农业社会是“前喻文化时代”,网络社会则是“后喻文化时代”.这一“前”一“后”间的差别在于:过去,主要是子女向父母学习;现今,父母向子女学习的“
张之洞作的.这叫“无情对”,上下联意思上打屁不嬲腿.但偏偏就嬲腿了.世上不少这样的事儿,比如,《金瓶梅》和周庄.因了一句俗话.rn到周庄去过两次.第一次是一堆人,第二次仍是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说话简略,这一个“罔”字,包含的意思就比较多.学习最主要的途径是读书,但如果只是读书,没有一定的思考,则所读未必能内化为属于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黄锦树的《迟到的青年》有着令人眩惑而恍惚的叙事“外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海峡殖民地政府在新加坡笈巴港口布下天罗地网,准备抓捕“那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