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批判思潮与边疆观念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前后,魏源、姚莹、沈壶等史地学者对边疆形势和边疆问题的深刻认识,是与其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社会批判思潮集中反映了边疆观念的时代特征。面对社会上日益泛滥的主张“放弃”新疆的论调,面对昧于边情的社会人士和投降派官员的所言所行,史地学者给予了有力的斥责和抨击。在批驳的同时,他们自己则表达了要求关心“边情”、努力了解天下大势、维护边疆稳定和疆土完整的愿望和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公路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应用各种规格型号的先进的大型工程机械设备也日益频繁,给机械设备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机械设
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日寇全面侵华,我国沿海沿江海关相继沦陷,海关的征税与缉私职能遭受严重摧残,日伪走私活动日益猖獗。为加强对敌经济作战,强化国统区缉私力量以及增裕国统区财
摘要:白石体中的应社现象,与北宋张先时代的应社性质不同。张先之应社,其重心在于士大夫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白石之应社,其重心则在于词艺及词的曲调和音乐的切磋。白石词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与应社、应歌有所关联:从以《全宋词》为底本的统计来看,姜夔名下共录有87首词作,而其中仅仅从词序中涉及应社应歌之作的,就已有49首之多,其中严格意义上的应社之作共计有38首。应社的大背景,决定了白石体的写作题材和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