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青岛的百年航标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4月2日,参照世界百余著名灯塔造型,造价百万的青岛奥帆基地灯塔正式启用,照亮了05-06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环球船队进入浮山湾的航程。从五四广场向浮山湾海域望去,整个塔的主体更像一个碉堡,上面有一个类似于灯笼似的建筑,里面装有引航用的航灯。该塔位于青岛市奥帆基地主防波堤的顶端,取自“2008”之意,整个塔高20.08米,灯塔底部直径6米,上层灯笼的直径4米。
  100多年来,每当夜幕降临,青岛海区的灯塔都会以其独特的发光方式,闪烁在黑蓝色和城市背景线上,为青岛的大海、青山、红楼和长桥平添了一种朦胧的迷人色调。
  
  青岛,三面环水,港湾、岛礁众多,东南濒临浩浩黄海,是一座水陆资源丰富的海洋城市,也是中国东方的海上门户。每当夜幕降临,沿岸的灯塔明灭闪烁,远远望去,如一条晶莹剔透的钻石项链,镶嵌在岛城的海岸线上。
  多少年来,小青岛那白色的灯塔、红色的光柱,成了青岛的象征。连20世纪初叶,从大连乘船路经青岛的鲁迅先生,也曾经为之神往。你能说灯塔仅仅作用于海上导航吗?你听说过一个德国兵,曾经有过一段拔枪怒射灯塔的传说吗?你知道一片夜,一盏灯,四面海,三个守灯人漂泊于小小海岛的故事吗?朋友,真实的故事也许不一定动人,但动人的故事一定很真实,就像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
  
  马蹄礁灯塔
  “马蹄礁灯塔”位于胶州湾内,建造时间于1904年。它是胶济铁路建成之后,在开挖青岛大港时修筑的重要湾内灯塔。因灯塔是建在“半圆形”的马蹄礁上,故名“马蹄礁灯塔。”
  “马蹄礁灯塔”的为石砌,塔高11米,灯高13.1米,灯质为6秒钟闪两次白色光束,射程可达7海里。“马蹄礁灯塔”的主要作用是为进出青岛主航道和其东侧小航道的船舶提供助航。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蹄礁曾经是老青岛人的“钓鱼台”。故每年春秋季节,众多钓鱼者均拉结伙,搭乘小舢板咸集于灯塔周围。当然也有夜钓者,据说凡夜钓的人,每每收获颇丰。
  
  团岛灯塔
  “团岛灯塔”始建于1899年,最初为简易钢架灯桩,上悬挂数盏白光灯,作为临时备用。1900年,建成石砌八角形灯塔,塔高15.2米,灯高24米,并有机房等附属建筑。
  “团岛灯塔”的灯质为明暗白红绿色三光束,每5秒旋转变换一次,射程15海里。“团岛灯塔”最珍贵的是其大型水晶玻璃灯器,它是由几十片水晶玻璃组成的750毫米的鼓形透镜。入夜时分,由这种鼓形透镜所交替发出的白红蓝三色光柱,由空中直达遥远的海面,景色炫目而壮观,成为旧时团岛观灯之一景。此外,在灯塔的顶层,还设有电雾笛,每逢雨雾天,呜呜鸣响,青岛人俗称之为“海牛”。
  
  小青岛灯塔
  “小青岛灯塔”建于1900年,塔高16米,灯高32米,为石砌锥形白塔。其灯质为红色光束,6.5秒闪烁一次,射程12海里。其灯器原为水晶玻璃牛眼透镜,1996年大修时拆除,存于秦皇岛中国航标博物馆,现改为FGA-175型灯器。
  也许,有些到青岛来的游客会对“小青岛灯塔”发红光感到奇怪,原来,这是因为青岛湾一带暗礁很多,需要用时对进出青岛湾、胶州湾的船只提出警示。
  
  大公岛灯塔
  “大公岛灯塔”于1908年始建,1996年重建,为玻璃钢塔体。塔高10.4米,灯高131.8米,灯质为白色光束,5秒钟闪烁一次,射程15海里。岛上原有的玻璃灯器于1996年重修时拆除,现为PRB-46II型灯器。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岛上曾有一只百年大蛇,藏于洞中。每年春秋季节,候鸟迁徙该岛时,大蛇多以鸟蛋为食。后来,一守岛战士,用冲锋枪击杀大蛇,蛇皮曾被中山路委托商店收购,置于橱窗内供市民观看,蛇皮宽约80厘米。1999年,岛上曾发现德占青岛时遗留的“嵌字瓦片”。岛上禽鸟、野兔非常多,道路四通八达。
  
  朝连岛灯塔
  “朝连岛灯塔”建造于1899年,石砌结构,是青岛地区最早的灯塔。塔高12.8米,灯高80米,灯质为白色光束,每10秒钟闪烁一次,射程24海里。其原有的灯器,在1996年大修中拆除,现为PRB-21型灯器。
  朝连岛原名“潮连岛”,分别为两个相连的小岛,相传两岛因常年为一泓潮水相连而得名。岛上的灯塔仍为德占青岛时所建,也是当时德国海军在青岛海域建造的规模最大的灯塔。
  
  千里岩灯塔
  “千里岩灯塔”的建造时间为1957年,1979年又重建,石砌结构。塔高10米,灯高84.6米,灯质为白色光束,每15秒闪烁一次,射程24海里,灯器PRB-21型。
  千里岩是青岛最东端的海岛,也是青岛地区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即将进入21世纪新千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发布中国最先进入21世纪的城市时,曾以此为坐标。
  
  92年前的两声枪响
  1897年11月14日德国军队侵占青岛后,即着手勘测包括胶州湾在内的青岛港湾。在德军向德国海军部汇报的档案中,他们把团岛灯塔的建立,看成是对胶州湾实行全面接管、控制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座灯塔内,德军每天都记录下进出胶州湾的船只的数量、当天的气象、海流等状况,供军方研究参照。德军还将灯塔周围的团岛岬角封闭起来,作为军事禁区。因此,在20世纪初,中国人是不可能进入团岛灯塔的。深受德国殖民统治的青岛人,只通过眼睛和耳朵来认知这一航标的功能。有时,雨雾来临,风浪突起,塔上的雾号就会发出“哞哞哞”的牛叫声。老人们说,这是海牛在叫。当时的一些小说里,也常常描写到这一情景,称之为“异域的中国港”。这种独特的欧洲海港情调,一直保存到了现在,形成了青岛海滨的一种旅游特色。
  对于这种海牛的叫声,青岛人一向是听而不烦的。为什么呢?原来,这种低音频的设计,最初来源于对于人体心脏跳动的理解。据说,海牛的叫声与人的心脏跳动的频率基本吻合,所以才能久听不厌。
  德国人在统治了16年之后的1914年11月7日,日本接管了青岛,当然这座灯塔也就换了主人。据说,在德国军队向日本投降的当天,一个守塔的德军士兵爬上了灯塔的最顶端。他拔出手枪,朝着塔顶的铜球,愤怒地开了两枪。至今,铜球上的弹孔还历历在目。这可以说是两个外国列强在争夺青岛时留下的遗迹,也是青岛在世纪初的一种战争创伤。
  曾有游客对此开玩笑说:“德军的这种愤怒,就像是小偷刚偷到了东西,却又被强盗抢走了一样。”事实正是如此。
  
  小青岛旧事
  青岛之名,来源于小青岛。小青岛正式命名之时,是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之后。有人说,小青岛上如果没有灯塔,这座青青的小岛就缺少了灵性,这话的确不假。
  岛上的灯塔是白色的、姣小的,如一位凌波仙子,总是驻足于万顷波涛之上。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看它,风景各不相同。那一束束红光,间或飘荡于波光之间,曾引发过多少墨客骚人的联想。连解放前的旧电影里,也能找到这座白色小塔的影子,那些寄存于民间的像册里的旧照就更不用说了。与其说青岛人喜欢小青岛,不如说青岛人更爱岛上的这座小白塔。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小青岛作为军事用地时,这座小岛还是禁止拍照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说是某某人,在对着小青岛拍完照时,却被过来的军人纠察队给没收了胶卷。从这里说,小青岛多少给人增加了一点神秘。那时,不用说到灯塔上去看看,能到岛上去一次,也不一种荣幸。今天,许多青岛人都已登塔回望过青岛的前海一线,有的还参观过岛上日军当年留下的小铁轨。小青岛成了青岛人的乐园。
其他文献
《信天游》Basic Interests  导演:冯小宁   主演:郭达 刘薇 李鸣     《信天游》讲述的是在中国黄河岸边的老百姓身上发生的故事。片中,纪检委书记梁雨露冒着丢官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为人民的利益惩恶扬善、扶危济难,这一角色由中国著名小品演员郭达扮演,原型为山西运城纪检委副书记、原山西夏县纪委书记梁雨润,梁雨润曾被中国中央电视台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以他的经历写
期刊
6年前,山东省阳谷县安乐镇刘庙村来了位特殊的居民,一位82岁高龄的美国老太太——牧琳爱。她远渡重洋,只身来到中国,惟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在中国定居下来,做一个中国“公民”,了却自己的中国情结……    “在中国,我生活得快乐、充实”    一晃6年过去了,这位老人亲历了6年来刘庙村的变迁,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她常对来访者说:“我喜欢中国,我热爱生活,我要把我的余生留给中国。”  牧琳爱老人原名叫优妮丝
期刊
摄影/赵小兵  沿着绿树成荫的沂水路向东,左起第四座建筑就是沂水路7号乙,原斯提克弗茨别墅(StickforthVilla)。建筑的屋顶保护得很完好,一眼望去甚至看不到有破损的瓦片。外墙同样没有明显修补过的痕迹,只是后来的使用者可能为防盗另加的白色铁栅栏,显得与建筑的整体风格极为不符。但建筑内部的细节却保存得非常完好,这在老建筑中是比较少见的。  沂水路在德国殖民管理时期被叫做迪德里希斯街(Die
期刊
据史料记载,拳击诞生于3000年前的古希腊时代,是当时克里特岛上的一种争夺“头人”和“王权”的剽悍的格斗方式,非常受人欢迎。后来,这种特殊的格斗方式从贵族逐渐流入民间,成为广大奴隶们的一项选拔强者的体育运动。当时在社会上就已出现了游侠式的职业拳击家,他们聚众受徒,包打天下,称雄一时。  到了公元前688年,第23届奥林匹克竞技会已将拳击列入了当时的比赛项目。而现代拳击的创始人,却是18世纪的英国拳
期刊
徐筠小档案  血型:B型  身高:164cm  体重:46kg  爱好:舞蹈、表演、听音乐  最爱的地方:海边  最爱的颜色:蓝色、黑色  喜爱的运动:跑步、游泳  喜爱的衣着:淑女装、阳光装  摄影/嘉嘉  从张艺谋执导的威弛新风广告里一路走来的“谋女郎”徐筠,最近一直忙于拍新片,拨通她的电话时,她正在内蒙古忙着拍摄《我的青春我的梦》。  从《蛇年警官》《侠影仙踪》《东方角斗士》等几部大戏,到李
期刊
摄影/杜永健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省立山东大学停办,南京政府下令将其改建为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5月,由教育家蔡元培举荐,正式任命杨振声为国立青岛大学校长。  杨振声首先带到国立青岛大学的就是他的老师——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各派“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打破门户之见,广聘专家学者来校任职任教。据《山东大学校史》记载:他“以其声望和地位,广聘国内专家、学者来校任教,
期刊
电脑、可拍照手机、数码照相机、小型电视数码摄像机DV(Digital Video)……随着老百姓手中电子产品的增多,用来记录我们生活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热衷于拍摄生活中的画面,用DV拍摄各种风格的影片也层出不穷,网络的发展给自拍DV的人们带来了发布与发展的空间,相关专业网站的建立,更使人们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了DV剧的拍摄中。DV的普及和应用,像一种风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人们的思维
期刊
有着近20年春季外出旅游习惯的王志全夫妇今年破例没有出去。老王原住在石家庄,每年春天都要外出旅游换换环境。去年随投资办厂的儿子住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这里优美的环境让老两口生活得非常舒心。他们决定今年不去旅游了,“别处的环境还不如这里好,出去折腾什么?”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业者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1年前开发区的面貌:区内没有自己的供水管网,只有两条通往市内的自来水管道;没有一条像样的柏油路
期刊
王石门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高”——海拔851米,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村庄,被誉为“天上人家”。这里有高山之巅的纯朴民俗风情,有古老原始的深谷幽林,有高峡平湖景致,整个村落在白云蓝天、原始森林、山水的映衬下,如云中山寨、天上人家,置身于此,犹入人间仙境。  王石门位于莱芜市境内,地处泰山东脉的连绵群山之中。据说,王石门村最初的居民是一家为财主看山的王姓穷人,刚到山上时没有地方住,于是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
期刊
摄影/王洪彬 赵小兵  即墨市地处胶东半岛,东濒黄海,南依崂山,近邻青岛,西部联袂平度、胶州,北与莱西毗邻,素有“青岛后院”和“胶东咽喉”之称。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即墨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铺就了金光大道。即墨市公路管理局是承担即墨市公路建设任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几年来,在中共即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即墨公路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公路建设的新华章,在构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