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贵族”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文化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在其《屠猫记》一书中曾经这样评价法国民间故事的文化特性:“法国敲出幽默和家居生活的声调”;“法国的故事倾向于写实、朴拙、黄腔与喜感”;“法国的故事尝起来有盐巴味,闻起来有泥土味。它们发生在一个洋溢人情世故的世界……”可以说,阳光普照、遍地良田、环境怡人、地处西欧文明核心区域的法国,很难像丛林密布的德国或者白雪皑皑的北欧那样,产生充满超自然力、诗意和暴力的童话或神话。因此,法国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一种轻松诙谐的视角来反映房前屋后、衣食住行的现实生活。而法国作为电影艺术的发源地,一个敢于和美国好莱坞叫板的电影强国,其风格独特、誉满全球的喜剧电影便非常充分地体现了法国的这一文化特性。谈及法国经典喜剧电影,人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个总是挑起浓眉毛、瞪着大眼睛、喋喋不休、歇斯底里、上蹿下跳的秃顶小老头儿一法国喜剧表演大师路易·德·菲奈斯。
  如果说,“天使的脸蛋儿,魔鬼的身材”,指的是阿兰·德隆或者加斯帕尔·于里埃尔那样的花样美男,那么喜剧大师德·菲奈斯则拥有着“天使的脸蛋儿和天使的身材”。身材矮小,对于男演员来说,通常是个缺陷,但对于喜剧演员来说,却可以是个优势。1.63米的身高不仅使德·菲奈斯动作敏捷灵活,而且为他的表演增添了一份婴儿般天真可爱的喜感。中国的观众给德·菲奈斯起了一个昵称——“小菲菲”,可见人们对这个法国小老头儿的由衷喜爱。大多数喜剧演员都是其貌不扬甚至是丑陋不堪的,以至于许多人把笑星等同于小丑。而浓眉大眼、棱角分明、气质优雅、笑容灿烂的德’菲奈斯,绝对算得上是笑星里面的老帅哥,他甚至比让·雷诺和热拉尔德帕迪约等法国非喜剧男星要英俊得多。这些有利的外形条件帮助德·菲奈斯在笑星云集的法国喜剧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星。
  对于一个成功的演员来说,比拥有突出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如果说大多数喜剧演员是通过表现逊于常人的憨傻态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例如法国另外两位喜剧大师费南戴尔和布尔维尔),那么德·菲奈斯则是通过展示高于常人的疯狂状来让观众忍俊不禁、笑到抽筋的。在德·菲奈斯和布尔维尔联袂出演的头号经典喜剧《虎口脱险》中,二者一疯一傻、一快一慢、一张一弛、一强一弱,以两种不同的喜剧表现形式,收获了珠联壁合、相得益彰的“笑果”。好莱坞喜剧主要依靠剪辑、特效、动漫等手段搞笑,法国喜剧则更多地依靠演员自身的表演,而被称为“拥有每分钟四十张脸的男人”的德·菲奈斯,其激情四射、神经质式的喜剧表演功底更是令人难以望其项背。连珠炮似的大段台词,丰富多变的搞怪表情,大幅度、快节奏的滑稽动作,令他的表演极度夸张,却又不失高贵的艺术气息。他不仅不傻不笨,而且机智而灵动,尽管他也常有失算或失手的糗事发生。德·菲奈斯以一种自嘲而自负的喜剧姿态,让你笑,却绝不会让你笑话他,这或许也是喜剧演员的最高境界。《虎口脱险》里饶舌的口技表演,《暗渡陈仓》里癫狂的擦车舞表演,以及《疯狂的贵族》和《大饭店》里瞬间变成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变脸表演等等,都是德’菲奈斯让人瞠目结舌的独门绝活儿。
  德·菲奈斯塑造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什么身份和职业,都有着一以贯之的个性特征,用一个法文词来概括,就是“difficile”,这既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从待人的角度看,他是尖酸刻薄、难以相处的,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训斥者姿态出现。《疯狂的贵族》里面,他是对仆人颐指气使的贵族老爷塞利斯特;《圣特洛佩的警察》等警察系列喜剧影片里面,他是对部下发号施令的警察局副所长克吕绍;《大饭店》里面,他是对员工品头论足的餐厅老板瑟普提姆;《美食家》里面,他是令下属言听计从的杂志主编杜什曼;《虎口脱险》里面,德·菲奈斯扮演的指挥家斯坦尼斯拉斯·拉富尔,更是患上了喜欢到处指手画脚的职业病,即便是在国破家亡的落难之时,他也会找个憨厚老实的油漆匠奥古斯旦·布维指挥着、欺负着,换鞋、换车、骑脖梗儿,这些著名的桥段都让观众记忆犹新。而从处事的角度看,他又是挑剔苛刻、精益求精的,总是以一种敬业爱岗、吹毛求疵的工作狂形象出现。警察系列喜剧里面,克吕绍恪尽职守,总能以出人意料的独特方式处理好各种案件,即便退休了也是壮心不已、老当益壮;《大饭店》里面,瑟普提姆严格培养餐厅员工们的职业素养,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本,监督并记录下侍者、厨师乃至钢琴演奏者的种种表现,最后还说服那个厌倦了政务、萌生退意的外国总统要对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负责;《美食家》里面,为了给形形色色的各类餐厅评定星级,杜什曼不惜乔装打扮,微服私访,频繁使用他那祖传的发达味蕾以便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最后他为了捍卫法国美食的声誉,冒险潜入黑心的快餐食品商人的工厂,以事实揭穿了后者的丑恶嘴脸;《虎口脱险》里面,在法国沦陷的历史大背景下,拉富尔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爱,没有对德国侵略者示弱,他因为德军忽然闯入歌剧院搜人、打断了乐队的正常排练而大发雷霆,并当着德国将军的面儿把他的指挥棒掰成几截,然后高昂着他那艺术家的头颅愤然离场,后来勇敢地协助英军盟友完成胜利大逃亡。这种做事严谨的优点与他待人刻薄的缺点构成了一个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并且大大地抵消了他的那个缺点。无论德·菲奈斯扮演的人物如何自私自负甚至飞扬跋扈,观众们还是喜欢这个很“作”的小老头儿,因为他识大体、顾大局,并且无比热爱并且胜任他的事业,他的difficile归根结底是对事不对人的。
  路易·德·菲奈斯1914年7月31日出生于法国一个西班牙裔中产阶级家庭,而其姓名中的“德”在法文中却是贵族出身的象征,1973年德·菲奈斯成为法兰西荣誉勋位骑士。不论怎样,狮子座的德·菲奈斯即便是扮演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也会把他表现为一个精神上的贵族,一个傲慢而可爱的、浑身充满艺术家气息的“疯狂的贵族”。从某种意义上说,“疯狂的贵族”这五个字也概括出了法国电影乃至法国文化的特性。1983年1月27日,德·菲奈斯死于心脏病,据说这是因为他在喜剧表演中做了太多的滑稽动作、拉伤了自己而导致的。悄然间,大师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年了,我们却并不觉得哀伤,因为他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带给我们的快乐,一直伴随着我们。
其他文献
早就听说印度是“宗教的博物馆”,但初到印度,却首先是通过那一件件在我眼前跃动的瑰丽多变的服饰来感知印度文化与宗教的多元共生并存。一会儿是肃穆简朴到极致的修行者,一会儿是绚烂华艳的沙丽,甚至还有崇尚与自然合一、完全不穿衣服的“天衣派”, 印度的这种多样性往往令人目瞪口呆,怪不得人们都说印度是个“不可思议”的国度。  印度有很多原生的宗教,比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除此之外,很多外来宗教如伊斯
女士长裙及配饰  大平原印第安人指居住在美国大平原和加拿大南部地区的印第安部落,亦称北美大平原印第安人或水牛印第安人。在欧洲探险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于美洲大陆。他们是开发北美大陆的先驱和近代农业的奠基人,还是早期欧洲探险者和移民的指路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个骁勇善战、慷慨好客的古老民族留下了珍贵的古代文明,如高大的图腾柱、独特的鹰羽冠服饰、 神秘的图案与文字、奇特的面具和精美的
爱情是一次邂逅,爱情是一段重逢,爱情是一份坚守。当一个接着一个九载时光的约定被兑现,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用他精准又纪实的镜头记录下的,是一段绵延悠长的爱情故事,也是一首字字珠玑的人生长诗。  《爱在黎明破晓前》  一场等待爱情萌发的旅程在疾驰的列车上徐徐拉开。清新可人的法国女孩儿赛琳娜为了避开一对夫妻的争吵,将座位换到另一处,这个意外的举动吸引了过道对面美国男孩儿杰西倾慕的眼光。这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金翅雀又名金翅、绿雀。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翅上翅下都有一块大的金黄色块斑,无论站立还是飞翔时都很醒目。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闊地带的疏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等农作物为食。金翅雀羽色鲜艳,叫声动听,是鸣禽中的佼佼者。  【微评】小精灵似的金翅雀非常机警敏捷,一般情况下很难近距离地拍到它。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镜头竟然抓拍到了金翅雀展翅飞翔
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应朋友之邀去俄罗斯游玩。先抵达圣·彼得堡市,在那里,我们参观了国家美术馆、圣·彼得大教堂,欣赏了芭蕾舞,瞻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碑,游览了冬宫和夏宫等著名景点。我们还在彼得保罗要塞乘船,在涅瓦河上观光古典又迷人的圣·彼得堡市容之后去了莫斯科,由那里回国。十多天的旅游虽不算长,却感想颇多。    别具一格的建筑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是世界上少数具有“白夜”的城市,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凭借简约有力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出色的现代派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硬汉形象,也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坛地位。研究海明威的性格,人们总是在他的成名著作中寻找答案,却常常忽视小说家早期的作品。《印地安人营地》就是海明威24岁左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根植于海明威对生活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含蓄而又清晰地折射了小说家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    历经风雨,初涉人生    《营
自然和人类向来关系密切,它常常是艺术家们所描绘的对象,长久以来它身上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和梦想。在西方,关于自然的风景画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流变过程,目前我们无需步出国门,在国内就能亲身领略其永恒魅力。  201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正推出“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2月1日-5月9日),展出了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127件艺术精品,涵盖了从古巴比伦到现代美国的4000年以来的绘画、雕塑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能尽可能地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如果失落了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就会使读者感到美中不足,有遗珠之憾,有时还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  比如,一位唐诗的英译者在翻译被蘅塘退士誉为“千古丽句”的李白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时,把这句诗译为Mid April mist
《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小说是作者根据两次访问印度的经历写成的,展现了多棱镜似的印度形象,抨击了英国殖民者“那颗发育不良的心”。福斯特的作品浸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福斯特塑造的印度形象具有独特的复杂性。本文试以小说中的人物、风景为代表,从形象的角度解读福斯特笔下的印度形象,并分析其成因。    异国人物形象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塑造了
一  中、西均有龙,其外表貌似相近,但其性质与内涵差异颇大。曾有人按西方龙(Dragon)说法,框范东方,欲将中华龙(Long)废除,塑造新形象标志。也有人将中华龙与《圣经》龙(D ragon)混为一谈,为此,分析总结中、西“龙”之差异,以正确对待,十分必要。现以《圣经·启示录》龙为西方龙之代表,予以解析。  《圣经·启示录》龙为暗喻  《圣经·启示录》原文为希腊文。  “启示”为启发指示,使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