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要求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按照大纲的要求,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但重视了学生实验,并对学生实验课的结构及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摸索,下面就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以供同行参考。
学生实验课结构模式图示:
一、课前扫雷
实验前针对学生实验所需的关键知识或技能,设置一组简要问答题或计算题,进行一些预备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复习,检查学习新课的知识前提,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即课前扫雷,达到温故而知新,其形式一般采用预先准备的问卷,或用投影幻灯片精心准备有针对性的练习或思考题。例如:1、什么叫做伏安法测电阻?2、伏安法测电阻需什么器材?3、使用这些器材需注意什么?等等。
二、展示目标
教学的目标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和教学指南,是大纲作用于教材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在教师熟悉大纲,熟练驾驭教材的大前提下,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科学、准确、清楚、具体、操作性强,将制定好的教学目标预先用不同的形式(如预先制作好投影幻灯片或印制在纸上等)明确清晰地展示给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内容的特点,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前提上,在实验前展示,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或逐一在实验中恰到好处地展示,尽量做到适时、适度、适量、恰如其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有具體的目标,避免学生迷失方向,不知怎样做,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得到了什么结论。
三、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原理、熟悉器材及实验步骤
这是学生动手实验前的重要一环,为动手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正确的导向,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从中点拨,强调重点和实验的关键所在,指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边讲边演示的办法进行,也可有重点地讲解,后再演示一些较难于操作的办法,使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把握好实验步骤和速度,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路,为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检查仪器
这也是实验前一个必不可少、决定能否完成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仪器已损坏或达不到实验精确度的要求,是无法按要求顺利完成实验的。学生对照实物认识器材的结构、规格(零点、最大、最小值和各种技术参数)、用途及其使用的注意事项,再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好器材,这样既增长了感性认识,又增长了实验的实际驾驭能力,更为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实验课中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以科学的实验态度利用最简单、实用正确的实验方法,依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认真细致地进行组装、调试,然后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并细心观察,正确记录实验所需的数据,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发现学生实验中发生意外和失误时,鼓励并指导学生分析检查原因所在,及时帮助他们排除故障、改进方法,重新进行实验,直至实验完成,找到正确的结论。若发现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完成实验操作这一至关重要的部分。
六、归纳总结,整理器材
先由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再进行科学处理,根据记录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概括,从而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指导学生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七、巩固小结(检查达标情况)
巩固小结是对实验内容的升华和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实验后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忆从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找到与其相关的知识,把它融会贯通地纳入系统的知识结构之中去,使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使整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明白一滴水只有溶进大海才不会干的科学道理。
八、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撰写报告是实验课的一个最后工序和具体重现的唯一证据,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的步骤;5、实验注意事项;6、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记录;7、实验的结论。七个方面要求简洁、清楚,使人一目了然,有根有据,让事实说话,充分体现实验报告的应有作用。
九、反馈→诊断→矫正→补偿
从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对问题的讨论中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别或全体的辅导,对错误的地方一一作出矫正和补偿,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逐步提高,让学生体会一下辛勤学习后有所收获的一种快乐,不断增长的满足感,这是促进学生内因起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的实践中长期采用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实验课结构模式图示:
一、课前扫雷
实验前针对学生实验所需的关键知识或技能,设置一组简要问答题或计算题,进行一些预备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复习,检查学习新课的知识前提,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即课前扫雷,达到温故而知新,其形式一般采用预先准备的问卷,或用投影幻灯片精心准备有针对性的练习或思考题。例如:1、什么叫做伏安法测电阻?2、伏安法测电阻需什么器材?3、使用这些器材需注意什么?等等。
二、展示目标
教学的目标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和教学指南,是大纲作用于教材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在教师熟悉大纲,熟练驾驭教材的大前提下,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科学、准确、清楚、具体、操作性强,将制定好的教学目标预先用不同的形式(如预先制作好投影幻灯片或印制在纸上等)明确清晰地展示给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内容的特点,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前提上,在实验前展示,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或逐一在实验中恰到好处地展示,尽量做到适时、适度、适量、恰如其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有具體的目标,避免学生迷失方向,不知怎样做,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得到了什么结论。
三、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原理、熟悉器材及实验步骤
这是学生动手实验前的重要一环,为动手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正确的导向,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从中点拨,强调重点和实验的关键所在,指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边讲边演示的办法进行,也可有重点地讲解,后再演示一些较难于操作的办法,使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把握好实验步骤和速度,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路,为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检查仪器
这也是实验前一个必不可少、决定能否完成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仪器已损坏或达不到实验精确度的要求,是无法按要求顺利完成实验的。学生对照实物认识器材的结构、规格(零点、最大、最小值和各种技术参数)、用途及其使用的注意事项,再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好器材,这样既增长了感性认识,又增长了实验的实际驾驭能力,更为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实验课中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以科学的实验态度利用最简单、实用正确的实验方法,依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认真细致地进行组装、调试,然后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并细心观察,正确记录实验所需的数据,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发现学生实验中发生意外和失误时,鼓励并指导学生分析检查原因所在,及时帮助他们排除故障、改进方法,重新进行实验,直至实验完成,找到正确的结论。若发现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完成实验操作这一至关重要的部分。
六、归纳总结,整理器材
先由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再进行科学处理,根据记录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概括,从而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指导学生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七、巩固小结(检查达标情况)
巩固小结是对实验内容的升华和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实验后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忆从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找到与其相关的知识,把它融会贯通地纳入系统的知识结构之中去,使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使整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明白一滴水只有溶进大海才不会干的科学道理。
八、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撰写报告是实验课的一个最后工序和具体重现的唯一证据,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的步骤;5、实验注意事项;6、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记录;7、实验的结论。七个方面要求简洁、清楚,使人一目了然,有根有据,让事实说话,充分体现实验报告的应有作用。
九、反馈→诊断→矫正→补偿
从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对问题的讨论中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别或全体的辅导,对错误的地方一一作出矫正和补偿,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逐步提高,让学生体会一下辛勤学习后有所收获的一种快乐,不断增长的满足感,这是促进学生内因起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的实践中长期采用将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