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欣赏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花灯,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灯 节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盏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节选自汪曾祺《故乡的元宵》。题目为编者所加)
心香一瓣
汪曾祺先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故乡灯节的花灯种类、造型及特点,如屋里有玻璃方灯、琉璃灯、珠子灯、红琉璃泡子,不同身份的人的屋子里点着不同的灯,但都明亮而温柔,让人的心里那么温软,从中也体现了家乡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街上有走马灯,里面有来回转动的车、马、人的影子,真热闹;孩子们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花灯、马灯等,充满乐趣……多年过去,作者的记忆依然如新,怀念、欣喜之情扑面而来。
赏花灯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晃。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和《红楼》。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针;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节选自萧乾《北京城杂忆》。题目为编者所加)
心香一瓣
萧乾先生回忆童年时上元佳节赏花灯的情形,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与传统文化色彩。第一段侧重描绘当时所见到的各式各样的花灯,突出其“是真正的艺术品”;第二段将中国花灯与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进行比较,突出花灯的文化内涵,其中重点描绘走马灯,表现出儿童的乐趣。
赏灯大过年
按照家乡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十三,村里都由上一年新添男丁的家庭牵头,集资制作花灯。不管物质条件如何,制作花灯的钱是不能省的,而且工艺比较讲究,一般请当地能工巧匠就地取材,花色、结构独特,体现福禄寿全。同时要准备酒菜,组织迎灯队伍,敲锣打鼓,到祠堂里升灯,祭拜祖先,挂上新灯后接上火种带回住地,象征薪火相传、代代兴旺。回到居住地后再接火升灯,祭拜先人后聚餐并举行灯会。
灯会时,各家各户都会将最好的小吃拿到现场,给与会者品尝。灯会上大家猜谜划拳、叙乡情商村事,屋外燃放烟花爆竹助兴,近年又增加了乐队表演,内容丰富,气氛温馨而热烈,活动直至深夜。
第二天早上,族人还要举行暖灯仪式,给新灯添油,寓意香火绵绵不绝,然后共进早餐,整个活动才算圆满结束。
因此,年夜饭赶不及没关系,回家赏灯却是必须的。这一天,子孙后代无论工作生活在何方,都会赶回来,所以有赏灯大過年的说法。
(节选自李新耀《一盏花灯记春秋》。题目为编者所加)
心香一瓣
作者回忆了老家每年正月十三都赏花灯的具体情景:集资制作花灯、组织迎灯、到祠堂里升灯、挂上新灯后接上火种带回住地、回到居住地后再接火升灯举行灯会……语言简洁,从中我们却感受到隆重的仪式感。祭花灯习俗象征着薪火相传,也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延续着家族源源不断的血脉。
诗词里的花灯
唐代,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欧阳修有诗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诗中的“灯影”即“走马灯”。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
灯 节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盏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节选自汪曾祺《故乡的元宵》。题目为编者所加)
心香一瓣
汪曾祺先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故乡灯节的花灯种类、造型及特点,如屋里有玻璃方灯、琉璃灯、珠子灯、红琉璃泡子,不同身份的人的屋子里点着不同的灯,但都明亮而温柔,让人的心里那么温软,从中也体现了家乡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街上有走马灯,里面有来回转动的车、马、人的影子,真热闹;孩子们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花灯、马灯等,充满乐趣……多年过去,作者的记忆依然如新,怀念、欣喜之情扑面而来。
赏花灯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晃。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和《红楼》。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针;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节选自萧乾《北京城杂忆》。题目为编者所加)
心香一瓣
萧乾先生回忆童年时上元佳节赏花灯的情形,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与传统文化色彩。第一段侧重描绘当时所见到的各式各样的花灯,突出其“是真正的艺术品”;第二段将中国花灯与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进行比较,突出花灯的文化内涵,其中重点描绘走马灯,表现出儿童的乐趣。
赏灯大过年
按照家乡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十三,村里都由上一年新添男丁的家庭牵头,集资制作花灯。不管物质条件如何,制作花灯的钱是不能省的,而且工艺比较讲究,一般请当地能工巧匠就地取材,花色、结构独特,体现福禄寿全。同时要准备酒菜,组织迎灯队伍,敲锣打鼓,到祠堂里升灯,祭拜祖先,挂上新灯后接上火种带回住地,象征薪火相传、代代兴旺。回到居住地后再接火升灯,祭拜先人后聚餐并举行灯会。
灯会时,各家各户都会将最好的小吃拿到现场,给与会者品尝。灯会上大家猜谜划拳、叙乡情商村事,屋外燃放烟花爆竹助兴,近年又增加了乐队表演,内容丰富,气氛温馨而热烈,活动直至深夜。
第二天早上,族人还要举行暖灯仪式,给新灯添油,寓意香火绵绵不绝,然后共进早餐,整个活动才算圆满结束。
因此,年夜饭赶不及没关系,回家赏灯却是必须的。这一天,子孙后代无论工作生活在何方,都会赶回来,所以有赏灯大過年的说法。
(节选自李新耀《一盏花灯记春秋》。题目为编者所加)
心香一瓣
作者回忆了老家每年正月十三都赏花灯的具体情景:集资制作花灯、组织迎灯、到祠堂里升灯、挂上新灯后接上火种带回住地、回到居住地后再接火升灯举行灯会……语言简洁,从中我们却感受到隆重的仪式感。祭花灯习俗象征着薪火相传,也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延续着家族源源不断的血脉。
诗词里的花灯
唐代,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欧阳修有诗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诗中的“灯影”即“走马灯”。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