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计,深挖掘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阅读文章、观察生活、妥善表达,独立摄取知识、总结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
  随着探究性学习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堂,如何实施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探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心理特点、实施环境等问题的研究确实起到了理顺操作思路、明确实施过程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还是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把探究和接受对立起来,单纯引导学生探究,忽视了教师的传授;布置探究题目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课堂只用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过分强调自主,忽略对学生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帮助。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恐怕是因为没有理清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关系、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的关系、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的关系。
  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每种学习方式都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就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因此,倡导探究并不意味着排斥接受,探究和接受是相对的,但不是相对立的,两者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互相补充。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接受的过程中也有探究。接受是探究的基础,有意义的接受和探究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石钟山记》一课中,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体现了苏轼的哪些精神品质?”学生回答说:“他敢于大胆怀疑前人的结论。”为了使探究深入,老师补充介绍了郦道元的身份、成就,于是学生在思索之后有了下面的探究成果:“郦道元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对地名的考证是很有权威的,苏轼仍然不盲从,由此可见苏轼敢于质疑、勤于实践的治学品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给予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把手,学生在接受的同时将探究深入下去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相反,它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取更广更多的知识,它强调的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明确了探究的含义、理顺了探究和接受的关系,我们再来考虑指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教学策略。
  
  一、探究的起点
  
  任务驱动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什么样的任务能取得最佳的驱动效果呢?
  学生在走进文章之前是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经历体验的,因此探究任务不能是零起点的,应在学生已知已有已会的基础上确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以已知为基础,探究的思维力度更强,而思维力度恰恰是学生探究的内驱力,能够让学生精力更集中,更容易进入高水平的思维状态。还以某教师执教《石钟山记》为例,整节课的探究层次如下:
  1.文中作者主要探究了什么问题?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探究的兴趣?
  3.文中写到了古人的两种说法,都是谁的?
  4.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5.苏轼考察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6.你认为李渤可笑吗?作者为什么要笑他呢?
  7.文中体现了作者的哪些精神品质?
  8.在这次探险之旅结束后,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1~8的探究层次体现了非常清晰的教学顺序,探究题目的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在这些题目的引领下,学生的探究能够环环相扣、逐层深入。但是,“教什么”的前提是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这个探究层次的设计关注到了教学顺序的科学性,却忽略了教学起点的合理性。
  对高中学生来说,前五个问题结合注释完全可以自主阅读解决,零起点的探究问题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价值不大,反而会消耗学生的精力,消磨他们的斗志。第6、7、8个问题是整节课的着力点,但一步一步地搭台阶搭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课堂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学生探究的劲头明显不足。如果注意到了探究的起点问题,学生探究的热情恐怕会更高。
  探究的起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根据课情和学情来确定。对于知识功底比较好的学生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前五个问题作为预习题,课堂探究从第六个题目开始,让学生的探究有较强的思考力度。
  
  二、探究的方向和方法
  
  探究的方向和方法可以由老师限定,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定。在学生还没有养成探究的习惯、没有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之前,老师要帮助学生选定探究的方向,至少要帮助学生调整探究的方向,而且要在探究方法上提供尽量全面的帮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找到方法,循序渐进地由教师限定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选定。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不能单纯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课的设计中,某教师先让学生交流初步阅读的感受,然后利用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选题探究,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后,选定了八个题目:
  1.浅析《荷塘月色》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2.对旧教材删改原文的看法。
  3.分析《荷塘月色》中“我”的形象。
  4.谈《荷塘月色》比喻手法的使用。
  5.谈《荷塘月色》叠词使用的效果。
  6.《荷塘月色》炼字艺术例说。
  7.谈《荷塘月色》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8.我看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
  选定题目后,老师详细说明探究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写鉴赏文章:
  1.探究情感要先找出文中直接或者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了解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引起情感变化的触发点是什么。写分析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扣紧原文。
  2.探究语言特点首先要找出有特点、有味道的语句,然后把这些语句分类,发现共同点,再逐句分析表达效果。写赏析片段不能空说、空评,一定得用具体的词句作例子来支撑观点。
  3.分析别人的评价文章,要在论点、论据、论证上下工夫,依据原文看他的观点、例子、论证方法是否站得住脚。自己要有明确的观点,不能被别人的看法牵着走。
  最后,老师批改学生阅读探究后写成的分析文字,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分成“情感分析”“语言分析”“我看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三个组,课上交流三个小组的赏析文章,并由各组派代表回答同学提问,大家共同讨论后得到探究结果。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探究方向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自主选定的。在选定方向的同时,教师还明确了探究的方法,这样的探究过程给学生以后的选题探究提供了参照,学生在操作实施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方法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一些探究方法,整个探究过程自然顺畅。
  从上面的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与成人的科学研究是有区别的,它更强调探究的过程,强调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去参与、体验和掌握探究的方法,因此对方法的体验和把握比探究结果的得出更加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是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过程的推进中构建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不是真的要学生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学生开始使用的方法可能不恰当,但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可以边实践边思考、修正,最终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法。因此,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探究方法应该正是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所需要的,能够支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其操作性越强越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引导探究深入的教学设计
  
  探究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如何使之深入下去呢?对于课内合作探究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体现,巧妙的教学设计能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探究,良好的探究过程也往往可以带来良好的探究成果。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以下手段:
  1.开展批判性阅读,激发探究的欲望。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强调思考、评析的阅读方法。它是构成自学能力的核心因素,也是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尺,是深入学习、研究和不断进取的基础。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应该是积极进取的,这就需要读者独立思考,通过批判与扬弃逐步获得真知,而不是人云亦云,全盘接受。中学生可能不了解批判性阅读的概念,但他们有批判的欲望,这种批判也符合正在发展中的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够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
  在《胡同文化》一课中,某教师抛出了这样的探究题目:“我想问问各位,读过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或者发现了什么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了活跃的思维状态,有人发表见解说:“我认为文章完全可以从‘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写起,前面的内容和题目没有关系,和后面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观点只是一种直觉的判断,但这种直觉的判断往往能引发他们探究求证的强烈愿望,使探究在兴奋的心理状态中展开。对作者行文思路的批判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个问题就成为他们走进文本的切入口,在用心阅读、品味后,学生理解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关系,掌握了文章布局谋篇的技巧。因为学生整节课都在验证自己的观点,为自己寻找论据,因而对文章的阅读细致而深入,探究在沉稳的情绪氛围中逐步推进。
  2.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的思维状态是探究走向深入的重要保证。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新鲜的训练方法常常能事半功倍。新鲜的训练方法能够让学生觉得新奇、有兴味,进而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思考、乐于表达。笔者曾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设计情境。在《将进酒》一课中,请同学们聚焦在李白和朋友一起饮酒的情境,想象一下,李白当时会说些什么。
  要了解李白会说些什么,首先要了解诗歌里写了些什么,这个情境推动学生品味词句、探究思考,进而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仿写练习。在《项脊轩志》一课中,用《醉翁亭记》和《陋室铭》的内容和情感拟了两句话,让学生仿写:“假醉翁之亭欧阳绘山水相映表放情林木之乐意”“托鄙陋之室禹锡寄仙龙之说议淡泊修业之洁志”。
  仿写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设计使探究不着痕迹地深入下去。学生写出了“借项脊之轩震川叙三世遗迹言人事变迁之悲情”的语句,这就表明学生把握了文章忆往事、言悲情的内容和情感。
  (3)填空练习。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填空练习:“这是一个的梦。”
  设计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究诗歌所写梦境的特点,要求学生阅读诗歌第2段,填入词语后结合诗句解释分析。
  学生发表见解后,再给出新的探究题目:“梦是心中想,李白写这样一个梦,传递了他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他怎样的慨叹?”学生的探究结果是这样的:“作者借梦的无常写出了人生的无常,借梦的瞬息万变写出了人生的起伏变化,他渴望的宫廷生活忽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梦打着李白长安三年的生活印记,是李白人生探索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李白人生的巨大落差。”学生的探究成果说明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
  探究的目的不只在于探究结果的展示,还在于教师能够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上三种训练方法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成果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逐渐完善,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3.强化诵读指导,以诵读带动探究。诵读指导也是带动探究的有效手段,怎么读反映的是怎么理解、有哪些感悟。老师的范读是对文本的二度创作,能够营造探究的“情感场”,学生在老师诵读的氛围中更容易走进探究的心理氛围,更容易进入老师设计的探究情境,老师诵读时重音和停顿的处理对学生的探究还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老师读带动学生读,学生读带动学生思考,探究就在诵读的带动下走向深入。例如在《荷花淀》一课中,某教师在诵读时有意强化了文中对水声的描写:“哗哗,哗哗,哗哗哗”,并且告诉学生50年代的教材编者把最后一个“哗”字删去了,孙犁专门写信说明那最后一个“哗”删不得,为什么呢?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水声越来越急反映的是妇女们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这时的诵读就不仅有暗示作用,还有启发作用了。又如在《绿》一课中,某教师诵读时强化了对叠词的处理,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了文中叠词的使用上,最后拓展到朱自清其他文章中叠词的使用,得出了这样的探究结果:叠词写景传神,表达情感细腻,读起来节奏和谐悦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诵读起到了引导探究方向的作用。
  4.引入评论,增加探究的力度。探究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注意把握好探究的着力点。我们可以用引入评论的方式来突出着力点,增加探究的力度。例如在《项脊轩志》一课中,我们可以引入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姚鼐对归有光散文的评价:“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这句话是说归有光善于选择平常小事、平凡场景,用平淡的语言来表现情感,文章少雕饰、尚自然,少约束、尚闲散。引入评论后,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勾画,寻找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不要紧之题”和“不要紧之语”,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交流阅读发现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入文本的过程,在评论的带动下,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冲动,感悟新鲜独特,而且有了相当的深度。
  应该说,引导探究深入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使用手段的法则是有利于营造探究的良好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具体的手段可以根据课情和学情不断创新,而且要努力做到常变常新,以保证学生的探究状态和探究成效。
  
  四、探究结果的呈现方式
  
  在课堂上呈现探究成果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发光体”,保证学生探究热情的持续。探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也是多样的,读、说、写都是很好的方式。
  把自己的探究结果读出来,这是比较感性的呈现方式,学生为了更准确地将探究成果展现出来,就会尝试使用一些诵读技巧。诵读容易创造交流感悟的气氛,让其他学生在对诵读的思考、比较中重新审视、修正自己的观点,使探究结果更成熟、更准确。
  说出自己的探究结果或心得体会也是常用的方法。有人说,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发言时的精神状态和遣词用句都是他们探究成果的外化,教师能够借助学生的外在表现发现问题,从而匡正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探究结果。在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清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听众也可以边听边思考、鉴别,在“说出来”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在贡献自己的思想,而不只是借用思想。
  写出鉴赏文章是比较高水平的呈现方式,好多学生能说得清楚,但落实在文字上却显得艰涩,这是因为从思想到文字还需要一个整理的过程,如果学生每次都能够将探究结果形成文字,那会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
  在整个课内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示范、引导、矫正、评价的作用,使探究整体推进,帮助学生真正养成探究习惯、鼓励学生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方法、支持学生将探究进行到底。这样,探究课就变成了没有终点的课,探究就变成了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
  
  五、课内合作探究与课外个人独立探究相结合
  
  一节课很难把一个问题探究清楚,我们还要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将短期探究学习与长期探究学习相结合、课堂合作探究和课外个人独立探究相结合。长期探究和课外个人独立探究是以课内的探究成果为基点的,是短期的课内探究的延伸和拓展。
  怎样实现课内合作探究和课外个人独立探究的融合呢?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和布置开放式长作业的策略。
  例如一位教师在《祝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使用了网络课件。网络课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两部分。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这一问题。教学顺序如下:教师发布关于作品主题的几种不同观点,让学生在网站上通过投票来分组,然后在网络论坛里发帖子讨论,最后在论文栏里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在探究过程中,各组的版主把本组论文保存到与教师共享的文件夹里,版主发言时再把它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同学和老师边看边听,以助于理解,加深印象。课后,教师把各组论文上传到课件里,以保存学生智慧的结晶。在这节课结束后,如果学生还有想法,可以继续登录这个网站的留言板,表明自己的见解,教师和其他同学再给以回复,如此循环下去,这个《祝福》的网络课件就超越了时空,成为师生研究《祝福》的永久阵地。借助这个网络课件,学生以课内的探究成果为基点继续进行课外的个人独立探究,使对《祝福》的长期探究得以实现。
  布置开放式长作业也是使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融合的好方法。所谓开放式长作业就是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探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探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探究性学习作业。
  例如在“新词语的使用情况调查”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新词语的基本特点、形成原因、主要来源、使用人群等问题,要求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搜集新词语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一个月后,学生共同交流搜集、整理的情况,并进一步探究:新词语是否具有生命力、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和使用新词语。在这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课外独立探究是由课内合作探究引发的,学生探究的热情很高。第二次课内探究又是在课外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外探究为课内探究的深化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开放式长作业的效果显而易见。
  课内合作探究是对探究方法的体验,课外独立探究则是对课内所学方法的应用和实践。两者有机结合,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感受会比较全面,因而也更有利于培养探究的思维习惯。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内容的丰富性。评价内容涉及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探究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习成果。单就学习成果来说,其形式也是多样的,如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次主题演讲。丰富的评价内容需要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评价能够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一项系统考虑各个教学要素,总体上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工作。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制定怎样才能更加科学、完善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可以说,对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究永远没有终点。
其他文献
我们很多人在不停地奔跑,跑到最后却忘记了方向,忘记了灵魂,忘记了自己是谁。《怀念母亲》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平淡如水的文字,写出了对自己的母亲、祖国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在这篇文章中,季羡林先生还加入了日记和《寻梦》的片段,让我们感受到季老先生在异国的生活和对故乡的思念。  一、在字词的品味中初步感知淡淡的哀愁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泪流不止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思潮起伏 心潮腾涌 怅望灰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培养途径 辐射引领  名师工作室是所有成员的精神共同体和思想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11年,以笔者为领衔人的浙江省台州市郑志湖名师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坚持“增强创新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领军人物,打造高端人梯”为宗旨,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实施。经过近8年的探索,把工作室打造成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使工作室成了研究基地、成长平台、辐射中心。  一、构建工作室建设顶
特邀主持人说: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本质,它是人类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的经验累积基础上经过反思抽象形成的,浸润着数学学科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内涵,所以它和數学教育的目标——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最为接近。因此,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基于数学思想方法解读教学
主持人的话  从2010年开始,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面向研究生开设“电影文学中的教师”课程,主要以电影并辅以小说为文本媒介,在生动丰富的故事中对当代教师新的内涵、生存处境及新的责任、挑战等进行探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以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空间中展开对教师的理解和想象。在这样一个科技迭代加速、人工智能飞速应用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时代,超越现有学校制度框架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现代社会文化情境中重新
2018年12月底,由杂志铺与《中国教师》杂志主办的“2018年度全国十大校园阅读推广大使”评选结果正式出炉,历时九个月的“寻找校园阅读推广大使”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活动经评审委员会公正鉴评,来自全国的十位优秀阅读推广教师脱颖而出,他们为学生推荐好书刊、开展校内阅读活动、不断传递阅读的温暖与力量。他们被评选为杂志铺2018年度“全国十大校园阅读推广大使”,所在学校也被评选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
“分数的简单计算”这节课被安排在三年级,是学生“认识分数”之后上的一节计算课,也是分数加减法计算的起始课。这一知识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是“简单”的,“简单”之处在于它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且分母不超过10;教材呈现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简单”的,“简单”之处在于它与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编排一脉相承,都是在理解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借助几何直观理解计算的道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但这看似“简单”的知识,背后却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增长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素养。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教研活动更是促进改革和提升的必要手段。但传统的教研活动存在诸多弊端,使效果大打折扣。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研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力争通过教研改进,提高教师素养、落实教改理念,让教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内生力量,使学校在求索中不断前行。  以新理念促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引领行
某初中语文教材收有《宋定伯捉鬼》一文,为叙述方便,现录相关内容如下: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  根据以上文字所述,我们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鬼之所以建议与宋定伯“共递相担”,是因为“步行太迟
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醉翁亭记》作于他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1046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
开学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没有学习京版语文教材,一直在做一件事—共读《海底两万里》。现在,整个小学语文界在提倡整本书共读,其实,整本书共读已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叶先生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当下看来,这依然是语文学习的核心。  一、为什么进行整本书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