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群”,具有“开放多元”“自主选择”“自由对话”等特性。2016年起,我校的《儿童生长性“学习群”的建构与实践》被列为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为此,我们一直围绕项目在实践、研究。
【关键词】“学习群” 选师制 导师制 选课制
一所学校想要让办学真正“活”起来;想要学生获得真正好的发展,就一定要关注儿童,进行课程改革,寻找到服务儿童生长的课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为了孩子,我们一直走在课程改革的研究之路上。在2016年,学校的《儿童生长性“学习群”的建构与实践》被列为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为此,我们一直围绕项目在实践、研究。
所谓“学习群”,是借鉴了网络中“群”的概念,具有“开放多元”“自主選择”“自由对话”的特性。如班级“学习群”由不超过20名学生和1名导师构成基础群,基础群中的学生还可以进行选择,可以根据学习需要组成更多丰富多彩的群。这样的“学习群”因其人数少,家校合作力度大,所以整体育人性强,而且能解决大班额教学的问题,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提供“学习群”实践的物质保障
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可选择的公共生活,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了群家居式教室,包括两室一厅,以及相应群组空间,如阅读区、闲暇区、学习区、盆栽种植区、餐饮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空间。每个区都根据群组学习互动的特点来布置,如桌椅都是小组合作式的摆放,墙面上的装饰也根据各区域的特点营造浓郁的氛围,通过这样对话式的环境建构,形成独特的群落式校园资源。为儿童生长性“学习群”的实践提供坚实而广泛的物质基础。
二、提供“学习群”实践的制度保障
“学习群”是包括教师、家长等重要他人构成的线上线下整合的学习共同体。为了使学生的权利和主张得到更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我们建构了选师制、导师制、选课制、服务评价制等“学习群”制度。
选师制
学校在开学前根据老师们的个性特长、教学风格、教育主张、优势领域等方面制作成宣传海报,由学生和家长在比较和权衡之后填写志愿表来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导师。学校再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志愿并参考学生入学前的基本信息以及成长数据,构建基础群。导师是学生与家长授权的“群主”,学生与家长都是成员。
导师制
原来的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侧重于常规管理和道德教育。而“学习群”的导师,跟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不仅是上课的“师”,还是精神的“导”、价值观的“导”。他们以“导”生命成长、“导”学习、“导”生活为使命,负责建构儿童成长的大数据,分析引导儿童发现自己,帮助儿童选择课程等。“导师制”促使每位教师做“完整的教师”。
选课制
了解和理解每一个孩子是导师最重要的工作。他们根据观察、经验以及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帮助与引领学生选课时,导师一方面为每个学生个性生长服务;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国家课程标准得到严格执行。这样的选课制,增加了灵活性,满足了学生需求。这里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服务评价制
服务评价制是变评价为服务,注重为学生提供帮助,注重学生是否得到真正的发展。比如学校在学期末为学生举办学习成果博览会,就是在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素养,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模式,给予他们更多自主学习、自觉参与、自然创造的空间,通过创设更多“发现自己”“成为自己”“突破自己”的舞台,让每一个儿童享受美妙的成长旅程。
三、“学习群”成为课程实施主阵地
有了物质和制度的保障,学校的学习与活动都在以“学习群”为单位组织开展。“学习群”组织成为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1.学科课程以“学习群”为抓手。
【案例描述】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校吕敏和葛海燕两位数学老师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分为实验教学群和探索教学群,由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在“群家居式”教室中组织教学,更大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课堂中的真实状态、学习需求与发展可能。
我校在实施学科课程时,采用群组教学的方式。对其组织形式,导师们有灵活的选择性。比如两个“学习群”之间可以合作,并为一个“学习群”,老师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领域,让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也可以一个“学习群”进行分层教学,把一个群组内的同学按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等再分群,由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在“群家居式”教室中组织教学,更大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状态、学习需求与发展可能。
2.活动课程以“学习群”为依托。
【案例描述1】学校首届OM-STEM运动会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艺术融合的头脑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当天,各班分成若干个挑战组,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步入一个个比赛场地,手持挑战卡的小朋友对号入座,热情饱满地投入挑战赛。整个一天的赛事,我们不仅看到小朋友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还看到了群组团队合作的能力。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是以群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如学校举行的首届OM-STEM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每班组队,帮小队起名,选择喜欢的挑战项目等都是采用群组式组织方式,由小群变为大群,由原来固定的群创建新的挑战群,学生以群组为单位,在尝试不同的项目中使自己在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案例描述2】为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学习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举行名师公益课·家庭教育邀请会。共有以下十大课程主题课供家长们选择: 这样的家长会,真正体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活动前,德育处根据家长需求确立多个交流主题,主讲团队由本校优秀教师和外聘的家庭教育专家组成,组建为一个新的讲师群,做到校内和校外优秀资源的优势互补。由家长们网上抢票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主题,重新组建家长“学习群”。活动中,每个课程都是家长们最感兴趣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所以这样的活动是为每个家长量身定做的,家长们受益匪浅,部分家长在活动结束后,还主动创建了学习交流群,把更多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在群里分享。
3.选修课程以“学习群”为载体。
学校本学年共开设48门选修课程。在确定选修课程之前,学校从尊重和满足学生需求出发,先有学生提案,希望学校开设哪些领域的选修科目,比如有艺术类的、益智类的、手工制作类的等等。待各年级开设科目确定后,各班级组织报名,首先每个班级里的学生就分成了若干个“学习群”。然后在选修时间内,各班同学进行走班,重新组织成一个大组学习交流群。这个群是有本年级各班部分同学重新组建的群,当然,也有可能组建的群里有各个年级的学生,比如我们的茶艺课程,小至一年级,大至最高年级,尽管有年龄差,但教学下来也很和谐。从学校整个选修活动实施来看,我们把满足学生需求放在首位,尽可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四、“学习群”组织形式的根本特性
杜威曾指出:“学校里任何僵死的、机械的和形式主义的东西的根源,在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从属于课程的情况下恰好找得到。”这种情况下,教学的“重心在儿童以外,重心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独不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上。而“学习群”的教学组织形式则将重心置于“儿童自己的本能和活动”上。除了具有“自主性”等特性外,其还有以下一些根本特性:
1.“学习群”组织形式具有选择性。
“学习群”组织形式给予学生、老师、家长充分的选择权,将学习需求、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自由发展创造空间。如学生们在选择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式,还有自己的学习团队。只有自己选择的合作学习内容,学生们才会有探究欲望。只有合理有效的小组组合,组员之间才会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课,学生们在选择中不断发现,发现自己,发现知识、发现成长。最后各得其所,各美其美。
2.“学习群”组织形式具有合作性。
要想适应社会,能与别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能热心帮助,真诚相待。教学就是交往,交往就是教学的本质体现。有效性课堂教学提倡向合作开放,向交往互动开放。“学习群”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交往意识、合作意识提供了平台。通过不同群组间的交流,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每一个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其他同学共同提高的好品质,成为他们在适应社会时所必备的条件。
3.“学习群”组织形式具有多元发展性。
多元性是我们在教育观念上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并尊重差异。主体多元发展实验研究就是将人的内在精神作用于人的智能发展长项的研究。它必须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地发展为中心,努力把诚心诚意地做主人和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相融合。我校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以群组教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围绕儿童的价值取向、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的有機结合,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整个教与学活动,注重激励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评价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亮点和积极因素,关注学生能力、态度、情感、品行、习惯、精神等,不断通过多元评价使学生们获得多元化发展。
五、“学习群”组织形式的效果与问题
“学习群”的构建及教学组织形式,都是基于儿童立场,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以服务个性化学习为核心,以个体生命成长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为旨向,使学生的权利和主张得到更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江苏省前瞻性项目“儿童生长性(学习群)的实践研究”,作为一项实验项目,其“选师制”“导师制”“选课制”已经赢得家长70%、50%和52%的满意率。项目建设已通过中期评估,引来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察团访问。
但是,未来要想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还需要开发更系统的课程体系,更需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
【关键词】“学习群” 选师制 导师制 选课制
一所学校想要让办学真正“活”起来;想要学生获得真正好的发展,就一定要关注儿童,进行课程改革,寻找到服务儿童生长的课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为了孩子,我们一直走在课程改革的研究之路上。在2016年,学校的《儿童生长性“学习群”的建构与实践》被列为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为此,我们一直围绕项目在实践、研究。
所谓“学习群”,是借鉴了网络中“群”的概念,具有“开放多元”“自主選择”“自由对话”的特性。如班级“学习群”由不超过20名学生和1名导师构成基础群,基础群中的学生还可以进行选择,可以根据学习需要组成更多丰富多彩的群。这样的“学习群”因其人数少,家校合作力度大,所以整体育人性强,而且能解决大班额教学的问题,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提供“学习群”实践的物质保障
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可选择的公共生活,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了群家居式教室,包括两室一厅,以及相应群组空间,如阅读区、闲暇区、学习区、盆栽种植区、餐饮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空间。每个区都根据群组学习互动的特点来布置,如桌椅都是小组合作式的摆放,墙面上的装饰也根据各区域的特点营造浓郁的氛围,通过这样对话式的环境建构,形成独特的群落式校园资源。为儿童生长性“学习群”的实践提供坚实而广泛的物质基础。
二、提供“学习群”实践的制度保障
“学习群”是包括教师、家长等重要他人构成的线上线下整合的学习共同体。为了使学生的权利和主张得到更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我们建构了选师制、导师制、选课制、服务评价制等“学习群”制度。
选师制
学校在开学前根据老师们的个性特长、教学风格、教育主张、优势领域等方面制作成宣传海报,由学生和家长在比较和权衡之后填写志愿表来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导师。学校再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志愿并参考学生入学前的基本信息以及成长数据,构建基础群。导师是学生与家长授权的“群主”,学生与家长都是成员。
导师制
原来的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侧重于常规管理和道德教育。而“学习群”的导师,跟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不仅是上课的“师”,还是精神的“导”、价值观的“导”。他们以“导”生命成长、“导”学习、“导”生活为使命,负责建构儿童成长的大数据,分析引导儿童发现自己,帮助儿童选择课程等。“导师制”促使每位教师做“完整的教师”。
选课制
了解和理解每一个孩子是导师最重要的工作。他们根据观察、经验以及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帮助与引领学生选课时,导师一方面为每个学生个性生长服务;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国家课程标准得到严格执行。这样的选课制,增加了灵活性,满足了学生需求。这里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服务评价制
服务评价制是变评价为服务,注重为学生提供帮助,注重学生是否得到真正的发展。比如学校在学期末为学生举办学习成果博览会,就是在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素养,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模式,给予他们更多自主学习、自觉参与、自然创造的空间,通过创设更多“发现自己”“成为自己”“突破自己”的舞台,让每一个儿童享受美妙的成长旅程。
三、“学习群”成为课程实施主阵地
有了物质和制度的保障,学校的学习与活动都在以“学习群”为单位组织开展。“学习群”组织成为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1.学科课程以“学习群”为抓手。
【案例描述】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校吕敏和葛海燕两位数学老师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分为实验教学群和探索教学群,由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在“群家居式”教室中组织教学,更大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课堂中的真实状态、学习需求与发展可能。
我校在实施学科课程时,采用群组教学的方式。对其组织形式,导师们有灵活的选择性。比如两个“学习群”之间可以合作,并为一个“学习群”,老师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领域,让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也可以一个“学习群”进行分层教学,把一个群组内的同学按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等再分群,由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在“群家居式”教室中组织教学,更大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状态、学习需求与发展可能。
2.活动课程以“学习群”为依托。
【案例描述1】学校首届OM-STEM运动会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艺术融合的头脑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当天,各班分成若干个挑战组,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步入一个个比赛场地,手持挑战卡的小朋友对号入座,热情饱满地投入挑战赛。整个一天的赛事,我们不仅看到小朋友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还看到了群组团队合作的能力。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是以群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如学校举行的首届OM-STEM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每班组队,帮小队起名,选择喜欢的挑战项目等都是采用群组式组织方式,由小群变为大群,由原来固定的群创建新的挑战群,学生以群组为单位,在尝试不同的项目中使自己在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案例描述2】为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学习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举行名师公益课·家庭教育邀请会。共有以下十大课程主题课供家长们选择: 这样的家长会,真正体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活动前,德育处根据家长需求确立多个交流主题,主讲团队由本校优秀教师和外聘的家庭教育专家组成,组建为一个新的讲师群,做到校内和校外优秀资源的优势互补。由家长们网上抢票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主题,重新组建家长“学习群”。活动中,每个课程都是家长们最感兴趣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所以这样的活动是为每个家长量身定做的,家长们受益匪浅,部分家长在活动结束后,还主动创建了学习交流群,把更多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在群里分享。
3.选修课程以“学习群”为载体。
学校本学年共开设48门选修课程。在确定选修课程之前,学校从尊重和满足学生需求出发,先有学生提案,希望学校开设哪些领域的选修科目,比如有艺术类的、益智类的、手工制作类的等等。待各年级开设科目确定后,各班级组织报名,首先每个班级里的学生就分成了若干个“学习群”。然后在选修时间内,各班同学进行走班,重新组织成一个大组学习交流群。这个群是有本年级各班部分同学重新组建的群,当然,也有可能组建的群里有各个年级的学生,比如我们的茶艺课程,小至一年级,大至最高年级,尽管有年龄差,但教学下来也很和谐。从学校整个选修活动实施来看,我们把满足学生需求放在首位,尽可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四、“学习群”组织形式的根本特性
杜威曾指出:“学校里任何僵死的、机械的和形式主义的东西的根源,在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从属于课程的情况下恰好找得到。”这种情况下,教学的“重心在儿童以外,重心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独不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上。而“学习群”的教学组织形式则将重心置于“儿童自己的本能和活动”上。除了具有“自主性”等特性外,其还有以下一些根本特性:
1.“学习群”组织形式具有选择性。
“学习群”组织形式给予学生、老师、家长充分的选择权,将学习需求、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自由发展创造空间。如学生们在选择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式,还有自己的学习团队。只有自己选择的合作学习内容,学生们才会有探究欲望。只有合理有效的小组组合,组员之间才会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课,学生们在选择中不断发现,发现自己,发现知识、发现成长。最后各得其所,各美其美。
2.“学习群”组织形式具有合作性。
要想适应社会,能与别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能热心帮助,真诚相待。教学就是交往,交往就是教学的本质体现。有效性课堂教学提倡向合作开放,向交往互动开放。“学习群”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交往意识、合作意识提供了平台。通过不同群组间的交流,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每一个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其他同学共同提高的好品质,成为他们在适应社会时所必备的条件。
3.“学习群”组织形式具有多元发展性。
多元性是我们在教育观念上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并尊重差异。主体多元发展实验研究就是将人的内在精神作用于人的智能发展长项的研究。它必须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地发展为中心,努力把诚心诚意地做主人和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相融合。我校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以群组教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围绕儿童的价值取向、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的有機结合,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整个教与学活动,注重激励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评价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亮点和积极因素,关注学生能力、态度、情感、品行、习惯、精神等,不断通过多元评价使学生们获得多元化发展。
五、“学习群”组织形式的效果与问题
“学习群”的构建及教学组织形式,都是基于儿童立场,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以服务个性化学习为核心,以个体生命成长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为旨向,使学生的权利和主张得到更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江苏省前瞻性项目“儿童生长性(学习群)的实践研究”,作为一项实验项目,其“选师制”“导师制”“选课制”已经赢得家长70%、50%和52%的满意率。项目建设已通过中期评估,引来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察团访问。
但是,未来要想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还需要开发更系统的课程体系,更需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