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诊断癫儿童首选丙戊酸钠或左乙拉西坦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中国新诊断癫

患儿首选丙戊酸钠(VPA)或左乙拉西坦(LEV)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从药物经济学角度为抗癫

药的个体化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决策树模型模拟新诊断的癫

患儿VPA一线治疗或LEV一线治疗后的不同结局,总观察时间为6个月。LEV或VPA单药治疗3个月进行第1次疗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药物(继续用原药、添加或换用VPA或LEV),再治疗3个月进行第2次疗效评估。分别获得VPA一线治疗或LEV一线治疗患儿6个月的治疗成本以及治疗效果,在决策树模型中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用增量成本效果比来反映2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成本的综合比较,即一种治疗方案较另一种治疗方案多增加1例无发作病例所需要多支出的成本。

结果

对于中位数体质量的中国儿童,LEV一线治疗较VPA一线治疗每新增1例无发作病例,6个月需多支出4981.858元。如果6个月的意愿支付成本在4000元以上,则LEV一线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更好的可能性大。6个月的支付成本为25 000元时,LEV一线治疗方案具有更好成本效果的概率为90%。

结论

低意愿支付成本的情况下,VPA一线治疗的成本效果更佳,高意愿支付成本的情况下,LEV一线治疗的成本效果更佳。在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的情况下,药物经济学因素应作为个体化药物选择的考虑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前后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及体积变化在评估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共选取50个肌瘤。患者在UAE前及术后3、6、12个月行盆腔MRI常规扫描,分别根据肌瘤的生长部位、信号特点及肌瘤体积分组,观察肌瘤的MRI信号变化,测量肌瘤的体积,比较各组肌瘤体积缩小率之间的差异。结果UAE后3、6、12个月复查示,肌瘤T2WI信号明显减低
癌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如何缓解和控制癌痛是疼痛学研究的重点。研究癌痛的机制可以为癌痛治疗提供思路,例如阻断痛觉的发生和传导。在吗啡及阿片肽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最早的阿片受体μ、κ及σ,其中μ受体在疼痛治疗中起主导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癌痛治疗的阿片类药物基本都是μ受体激动剂,吗啡作为第三阶梯药物,仍是癌痛治疗的经典药物,新型的药物如芬太尼透皮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为临床镇痛提供了新思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5-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技术检测223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09例良性病变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的血清CEA和CA15-3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等病理学指标。分析乳腺癌血清CEA、CA15-3水平
染色质重塑因子1 (Rsf-1)定位于细胞核内,是最常见的扩增基因之一,最早发现于1998年,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40×103。Rsf-1与人类蔗糖性非发酵蛋白2同源体(hSNF2H)相互作用,使细胞生长信号和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而异常增生,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研究表明,Rsf-1的异常表达与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头颈部恶性肿瘤、非小细胞
目的观察DVD(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5岁(38~ 77岁),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DVD组)10例,对照组10例(VTD组,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化疗4个疗程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
第52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2016年6月3日至7日在芝加哥成功举办。现对年会上有关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内容包括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不可手术结直肠癌的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筛选40例乳腺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应用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方案止吐。观察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急性期、延迟期和整个化疗过程中完全缓解率(CRR)分别为95.0 %(38/40)、92.5 %(37/40)、85.0 %(34/40);完全控制率(CCR)分别为87.5 %(35/40
目的探讨人工气胸应用于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病例,采用动态随机化的方式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纳入30例,采用人工气胸单腔气管插管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采用非人工气胸双腔气管插管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两组均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死亡后捐赠(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肾移植术后受者的恢复及存活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月3月收治的42例儿童DCD供肾肾移植的供/受者的临床资料。24例供者,年龄25 d~16岁,平均(7.2±8.4)岁。体重2.5~41.6 kg,平均(25.8±16.7)kg。42例受者,年龄4~18岁,平均(10.8±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