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绩效审计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审计的模式、内容等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经济环境对审计提出不同的要求,审计的发展水平与自身所在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特征,决定了政府审计机关的任务繁重,审计对象不仅包括庞大的政府部门和机构,还包括大量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水平对政府绩效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审计技术水平的作用上。良好的经济条件不仅可以为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提供财力保障,同时更可以为绩效审计主体创造更为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大大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运作效率和速度。
绩效审计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配置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宏观分析,及时揭示执行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分析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为进一步完善政府各项政策制度提供参考;二是对政策措施的制定、落实执行情况及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揭示有关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三是推动深化改革,严肃揭露和查处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样间接且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绩效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目标、作用和功能定位
(一)目标定位。在绩效审计目标的选择过程中,应从战略角度分清目标的主次,将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直接目标与间接目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协调和统一起来。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绩效审计目标的选择上,要选择以产出效果为导向的审计目标。以产出效果为导向的审计目标有利于促使政府职能部门更加关注产出效果,提高政府部门的业绩管理水平。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进程中,拓展创新后的绩效审计目标应当包括:提高资金和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全面考察受托经管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绩效,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作用和功能定位。绩效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民主法治推進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的最终效果的评价和考核,是评价和考核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经济活动决策的科学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绩效审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制度,有利于广大人民对公共收支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人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二是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的需要。实施绩效审计可以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有效性,从源头上发现和揭露腐败现象,以促进党风和政风的好转,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三是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确保国家职能正常发挥的需要。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控制,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
在“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绩效审计应当适应政府审计功能定位发展的需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要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体要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大功能来实现,主要内容包括:在“预防”方面,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感受风险,发挥预警作用;在“揭露”方面,查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污染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破坏民主法治等行为,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机制扭曲和管理漏洞,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在“抵御”方面,注重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调动积极因素,防止消极因素入侵经济社会系统,促进改革体制、健全法治、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等,增强“免疫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绩效审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
(一)健全绩效审计结果应用规范,打造法治政府。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规范,促进审计结果的运用,打造法制政府。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做法,针对绩效审计结果运用中的问题,研究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的框架性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建立审计结果运用的运行机制,杜绝审计结果有用的就用,无利的就不用,以及想用的就用、不想用的就不用的现象发生,保证绩效审计结果落到实处。
(二)建立审计发现问题问责制度,打造责任型政府。绩效审计归根到底是对政府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我国政府正在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责任政府,保障国家权力行使主体的行为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绩效审计只是发现问题的途径,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审计之后的问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行审计发现问题问责制,使得政府绩效审计的结果得到有效运用,将“审计风暴”转化为推动责任政府建设的动力。
(三)落实审计整改措施,建设清廉政府。审计整改有助于促进廉价政府的建设。打造一个“廉价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首先,廉价政府不仅是廉洁的政府,同时也是运行成本低廉的政府,绩效审计无疑是这一工程中重要的监督环节。其次,廉价政府是指政府干预对整个社会运行带来的效率损失最小。政府绩效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能够发挥审计工作进一步促进廉政政府建设的独特作用。
(四)全面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依法以专门出版物等方式就审计事项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及处理决定、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贯彻政务公开的重要形式,属于政府政务公开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审计结果公告,既可以看成审计结果通报的外延与发展,也可以看成审计结果公布的一种形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坚持依法治国、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审计事业发展、加快审计工作现代化进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际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把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提高,推动有关制度规定的出台,彻底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
(五)实施制度合理性审计。绩效审计不能仅着眼于评价具体经济事项的绩效,更应该通过对具体经济事项的监督与评价,站在宏观高度,从制度设计与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揭露制度和管理中的缺陷与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应定期开展制度合理性审计,找出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促进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部门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对政府部门绩效审计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公共资源耗费审计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指标、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指标、科教文卫事业财政支出指标、环境治理投入指标、社会保障投入指标、其他公益事业投入以及司法国防建设投入指标等;(2)政府管理效益审计指标:政府管理效益审计指标主要从经济效益、人口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二级指标来考察;(3)政府行政潜能审计指标:它包括政府战略规划能力、政府应付突发事件能力、领导者基本素质、行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机关服务单位信息化程度、公务员处理事务速度、政府行政透明度、公众支持率以及服务满意度等。(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审计的模式、内容等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经济环境对审计提出不同的要求,审计的发展水平与自身所在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特征,决定了政府审计机关的任务繁重,审计对象不仅包括庞大的政府部门和机构,还包括大量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水平对政府绩效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审计技术水平的作用上。良好的经济条件不仅可以为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提供财力保障,同时更可以为绩效审计主体创造更为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大大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运作效率和速度。
绩效审计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配置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宏观分析,及时揭示执行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分析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为进一步完善政府各项政策制度提供参考;二是对政策措施的制定、落实执行情况及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揭示有关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三是推动深化改革,严肃揭露和查处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样间接且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绩效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目标、作用和功能定位
(一)目标定位。在绩效审计目标的选择过程中,应从战略角度分清目标的主次,将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直接目标与间接目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协调和统一起来。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绩效审计目标的选择上,要选择以产出效果为导向的审计目标。以产出效果为导向的审计目标有利于促使政府职能部门更加关注产出效果,提高政府部门的业绩管理水平。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进程中,拓展创新后的绩效审计目标应当包括:提高资金和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全面考察受托经管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绩效,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作用和功能定位。绩效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民主法治推進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的最终效果的评价和考核,是评价和考核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经济活动决策的科学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绩效审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制度,有利于广大人民对公共收支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人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二是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的需要。实施绩效审计可以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有效性,从源头上发现和揭露腐败现象,以促进党风和政风的好转,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三是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确保国家职能正常发挥的需要。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控制,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
在“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绩效审计应当适应政府审计功能定位发展的需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要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体要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大功能来实现,主要内容包括:在“预防”方面,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感受风险,发挥预警作用;在“揭露”方面,查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污染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破坏民主法治等行为,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机制扭曲和管理漏洞,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在“抵御”方面,注重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调动积极因素,防止消极因素入侵经济社会系统,促进改革体制、健全法治、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等,增强“免疫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绩效审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
(一)健全绩效审计结果应用规范,打造法治政府。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规范,促进审计结果的运用,打造法制政府。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做法,针对绩效审计结果运用中的问题,研究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运用的框架性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建立审计结果运用的运行机制,杜绝审计结果有用的就用,无利的就不用,以及想用的就用、不想用的就不用的现象发生,保证绩效审计结果落到实处。
(二)建立审计发现问题问责制度,打造责任型政府。绩效审计归根到底是对政府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我国政府正在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责任政府,保障国家权力行使主体的行为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绩效审计只是发现问题的途径,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审计之后的问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行审计发现问题问责制,使得政府绩效审计的结果得到有效运用,将“审计风暴”转化为推动责任政府建设的动力。
(三)落实审计整改措施,建设清廉政府。审计整改有助于促进廉价政府的建设。打造一个“廉价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首先,廉价政府不仅是廉洁的政府,同时也是运行成本低廉的政府,绩效审计无疑是这一工程中重要的监督环节。其次,廉价政府是指政府干预对整个社会运行带来的效率损失最小。政府绩效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能够发挥审计工作进一步促进廉政政府建设的独特作用。
(四)全面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依法以专门出版物等方式就审计事项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及处理决定、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贯彻政务公开的重要形式,属于政府政务公开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审计结果公告,既可以看成审计结果通报的外延与发展,也可以看成审计结果公布的一种形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坚持依法治国、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审计事业发展、加快审计工作现代化进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际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把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提高,推动有关制度规定的出台,彻底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
(五)实施制度合理性审计。绩效审计不能仅着眼于评价具体经济事项的绩效,更应该通过对具体经济事项的监督与评价,站在宏观高度,从制度设计与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揭露制度和管理中的缺陷与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应定期开展制度合理性审计,找出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促进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部门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对政府部门绩效审计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公共资源耗费审计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指标、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指标、科教文卫事业财政支出指标、环境治理投入指标、社会保障投入指标、其他公益事业投入以及司法国防建设投入指标等;(2)政府管理效益审计指标:政府管理效益审计指标主要从经济效益、人口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二级指标来考察;(3)政府行政潜能审计指标:它包括政府战略规划能力、政府应付突发事件能力、领导者基本素质、行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机关服务单位信息化程度、公务员处理事务速度、政府行政透明度、公众支持率以及服务满意度等。(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