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对策探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探讨,剖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从而研究、分析解决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 对策
  
  从卢刚事件到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伤熊再到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以及武汉大学学生坠楼和近几年里陆陆续续发生的大学生跳楼、卧轨、上吊还有其他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犯罪行为等等,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时代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学生身上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过程和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道路上不容忽视的问题,关心、关注大学生这个特殊而又脆弱的群体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社会发展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迅猛的发展,社会因素带给人类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就两者存在的客观环境和时代背景看,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各自时代的烙印和时代特点。虽然改革前后有很大的区别,但终究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单纯的学科分数为标准,以选拔和淘汰为目的,这就意味着势必使应试手段和制度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给教育带来一系列弊端和负面影响,要么重视少数学生,忽视多数学生;偏重于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重视教学整体划一,忽视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受到重视。这种倾向必将导致人才培养机械化、单一化,学生变得被动,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没有愉快感。
  2.环境变化的影响
  对于当前在校大学生来说,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以及在大学所接触的人际环境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生活环境上,集体的居住条件、气候环境的不同、饮食的差异、作息制度的限定、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对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的要求变高等都可能造成大学生们适应困难,产生心理问题。在学习环境方面,学习的内容量增加、难度加大、专业性程度高,教师讲课方式的改变,都要求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改变为自主学习的方式。很多大学生没有及时意识到,思想仍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中,缺乏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学习成绩下滑,从曾经的佼佼者一落千丈,自尊心受到打击,对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出现学习障碍,引起失眠、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另外,社会竟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快,使人们产生紧迫感、压力感以及心理上的距离感等等,这些都将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3.激烈竞争和就业的压力剧增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容易出现种种不正常的择业心态。择业恐惧心态,表现在不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面对“自主择业”不知所措、甚至恐惧;对择业期望值过高,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心态;在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功利化和经济化;在择业过程中的心态失衡,产生自卑、嫉妒、焦虑等。同时,对就业的准备不足,对就业质量的期待过高,一些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许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至在就业竞技场上迷失了方向。由此使他们情绪上产生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4.重视智育教育,德育教育不足
  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的局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在学校的一切评价智育是第一位的,德育成绩的衡量缺乏具体标准且不断的变化,必将引导学生一味只追求成绩,觉得只要智育成绩优秀,那才是好学生,对就业才会有帮助的想法。因此,以考试为手段,以单纯的学科分数为标准,以选拔和淘汰为目的的就业手段,势必使教育产生种种弊端。同时,不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和道德的教育,个体差异没有受到重视,学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
  5.人际交往的困惑及不适应
  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而有的同学却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6.家庭的影响因素也不可忽视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增多,影响不仅是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身,家庭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家庭的不和谐,父母对孩子的不关心或是关心甚少以及家教方式方法不得当,单亲家庭环境等等一系列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另外,大学校园中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家人的溺爱,缺乏集体合作精神,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性,如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等,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二、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常见的不外乎“抑郁、焦虑重大、重大丧失、环境不适、性出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不适、网络综合征、贫困的心理创伤(经济压力、社会心理公平的失衡)、毕业综合症、冷漠孤独、封闭疏离”。事实上,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生存竞争和压力的增大、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可遮可掩的个别现象了,而已经是一个不能不引起重视的普遍的问题了。
  2.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
  (1)表现为认知能力发展与自我概念的增强的不协调
  自我概念是指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它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自我概念在青少年时期发展最快,不仅与年龄有关,还与人的知识水平有关。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可能越强。因此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他们注意内省,力图理解自己情感、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他们关心社会发展,这种关心是抛开切身利益。他们热衷参与社会,对社会舆论愿意独立思考,但是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使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与实际不太相符。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这种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概念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会一直困扰着他们。
  (2)性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所以性意识的明朗化与进一步发展都是正常的。一方面,性意识的发展带来强烈的按照性别特征来塑造个性和形象的精神向往,每个大学生都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愿望,将自己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另一方面,性意识的发展也带来了对异性的倾慕与追求,这是每一个青春萌动的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而这种愿望会与大学生还不善于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相矛盾,从而带来种种不安和烦恼。
  (3)社会需求迫切为了接受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大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期限比同龄人长,这使他们与社会有一定距离。也正因為如此,他们渴望加入社会的愿望更为迫切。在校园里,他们关注着社会,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并希望自己加入进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各种令人不满意的现象,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与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价值观相互作用,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这一心理特点,支配、指导着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对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研究对策和途径
  1.通过正面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他们克服个性心态的负面效应
  要想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用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问题,克服认识上的片面和感情上的偏激,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实事求是地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正确对待周围环境以及生活挫折。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教育是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出现的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同时也具有预防的功能。心理咨询活动针对咨询对象在学生、工作、生活、疾病和保健等方面的心理危机与心理负荷,通过语言、文学等媒介,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启发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和冲突。心理咨询教育对还未曾发生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3.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健康的课余生活可以愉悦身心、获得朋友、增进友谊,减少因压力导致的紧张感。因此,学校应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比如各种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这样,不仅使大学生锻炼了能力、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其健康发展。
  4.利用教育或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案例报告设计等机会,认真组织大学生在社会岗位上感受社会实际形势,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见习或实习单位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如机关单位的工作制度与纪律,社会义工、志愿者、社区文化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见习、实习的选点上要注意严格而有序,同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要及时“消毒”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积极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增强学生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普通的心理学理论课,不仅仅是心理学理论的讲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帮助其增加大量的感性认识。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上来说,它关系到大学生的未来幸福;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它是其它所有教育产生效果的基础性教育。如果漠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学校期间产生的大量的心理困难堆积。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研究势在必行,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关键性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能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參考文献:
  [1]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4,(4).
  [2]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
  [3]闵晓阳.试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J].高教论坛,2006,(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5]杨淑欣,鲍德媛.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时空,2005,(10).
  [6]张莉萍,陈宪庚.对高校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0.
  [7]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时空,2008.147.
其他文献
期刊
南宗六祖慧能弟子释玄觉所作《证道歌》,以通俗的语言阐释永嘉禅观,在唐宋时期广为流传。敦煌文献保存有6个《证道歌》写本,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证道歌》版本,抄写随意,错讹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加强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成为英语课堂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实施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思维意识提高的不断过程中,锻炼英语思维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 思维能力 课堂活动  一、引言  思维能力作为学习必备的技能,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稳定训练模式。英语思维指的是英语的掌握程度通汉语一样,能够灵活的使用,用英语
网络环境的配置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提出了用登录脚本和批处理程序完成基于Windows域服务器的网络考试环境设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而又安全可靠地完
交通工程双语教学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紧迫性。本文结合课程实际情况,把握这次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契机,对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摘要]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对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对当前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独立性缺乏、权威性不强等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中介组织 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处理好“加强政府对高校的集中管理”与“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这一永恒的
1.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间温度和光照对提高鹅的产蛋率至关重要。成年鹅虽然抗寒力提高,但在冬季气温过低时,对母鹅的一系列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必须抓好防寒保暖措施,并加
抚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疗技术。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儿都接受了母亲产道收缩所带来的按摩,当婴儿出生后会感到原先所熟悉的、温暖而有限的空间突然消失,而来到一个十分陌
自2003年第三季度开始,养禽业全面升温,形势一片大好,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抑制了养禽业上涨的好势头,行业处于缓慢的停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