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耶歌”嘹亮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欢迎贵客哟,呀罗耶呀罗耶……”每当夕阳西下,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小屯鼓楼坪前的台阶上,一曲曲清脆悦耳的侗族拦路歌就会响起,一群又一群的游客在芦笙舞和拦路歌声中拾级而上,到鼓楼坪上参加“百家宴”。
  “百家宴”是侗族人民待客的最高礼仪,意为“吃百家宴,纳百家福,成百样事,享百年寿”, 在三江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2005年开始,在三江扶贫、旅游、民族等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冠小屯将“百家宴”作为一项旅游项目接待海内外宾客,全面展示了侗乡的风情、侗乡人民的热情,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办好百家宴 侗寨换新颜
  “我游历中国十多年,冠洞是我见过的最美丽 、最干净 、最热情的村落。从高处俯瞰,鼓楼 、风雨桥 、吊脚木楼村寨连成一片,特别美!”一名来自香港的游客赞叹道。冠洞村位于林溪乡中部,距县城27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548户2185人。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铺设了旅游石板步道,新建了标准停车场,安装了景区路灯,不断加强设施建设,景区面貌焕然一新,2012年,该村被评为三江“十佳生态文化寨”。
  经过多年的努力,结合本村民风纯朴、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冠小屯被成功打造成了侗族民族风情 “百家宴”旅游接待点,“百家宴”已成为三江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之一,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就2013年,冠洞村旅游总收入就达140万元,仅百家宴就有90多万元。旅游已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目前冠洞村正积极申报3A级景区。
  近年来,三江县在广西自治区和柳州市的大力扶持下,始终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三江”产业来抓,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扶贫投入,通过“四改、三保”项目、风貌改造和危房改造工程,狠抓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四改”即水改、电改、厨改、路改;“三保”即保护民族村寨的自然历史原貌、保护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承、保护民族村寨的民居建筑风格;三江县按照全面建设“四个名乡”(文化名乡、旅游名乡、生态名乡和团结名乡)的工作思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4+1”农村村寨防火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加大风貌改造和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景观魅力。城乡风貌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自工程启动以来,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该县民族村寨清洁工程会议精神,按照“统一内容、统一格调、统一标准”的要求,着重体现地方文化内涵和底蕴,营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针对重点交通沿线、旅游景点周边的村镇,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民俗、不同山水环境的特点进行规划和设计,建设富有三江特色、风格统一的民族村镇,打造整洁优美具有民族特色的人居环境。
  作为旅游乡镇的林溪乡,风貌改造成为全县之典范。林溪乡结合各村屯实际,按照“统一规划、突出特色、示范引路、逐步铺开”的思路,打造凸显“木纹墙、坡屋顶、小青瓦、吊阳台、木格窗”的侗族特色民居,努力改善程阳景区和冠洞景区风貌,丰富景区民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味。据悉,三江县在实施农村“四改”、危房改造、城乡风貌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共投资40885万元对全县的510个村屯进行全面改造,惠及农户69161户,使侗族村寨更安全、更宜居、更具侗味。
  开发侗文化 旅游大发展
  三江县是全国生态产茶大县,目前拥有茶园14.8万亩。连片的茶园,风景独特,是人们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三江县充分利用这一旅游资源,在开发第一产业的同时,壮大第三产业旅游业。
  “现在种茶,就象是在做无本生意,茶苗全是扶贫办送的,肥料也是扶贫办送的,我们只要出人力,花时间精心护理,三年后就有收获。”茶农龙怀光乐呵呵地说。
  为了不断壮大茶叶产业,三江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茶叶的扶持办法》、《关于种植茶叶的补助标准》、《关于规模种植茶叶的奖励办法》等扶持政策,为茶叶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多年来,三江县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整合扶贫项目、退耕还林工程、九万大山项目、世行贷款项目、科技开发项目和财政支农项目9000多万元,对茶叶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2013年三江县根据扶贫产业开发项目的实际,以茶叶为特色主导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建设,结合生态旅游规划实施茶叶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大塘坳”2000亩茶叶优良品种种植扶贫示范基地和马湾扶贫异地安置茶场。并结合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成为集产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高标准扶贫示范基地。马湾茶场地处程阳景区旅游线上,有一定的农业生态游条件和基础。拟在“十二五”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和扶贫项目的不断投入,力争打造成集产业扶贫、异地安置、旅游观光及现代农业为一体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014年,三江县将利用广西“十百千”产业项目资金,对在林溪乡牙已村 “牙已古茶”园进行扶持。力争年内连片开发种植500亩左右,拟用3-5年时间扶持该村种植牙已古茶2000亩以上。并把牙已古茶开发与民族习俗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力争打造成集产业开发、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茶园示范村。
  经过多年的提升与发展,目前三江基本形成集民族风情、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生态环境、节庆和奇石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格局,成功打造了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了世界第一鼓楼、世界最长风雨桥等独具文化特色的景点,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县”、“中国最佳民族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广西十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广西优秀旅游县”等荣誉称号。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队伍逐年扩大,收入连年提升。2013年,全县接待游客总数17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和22.5%。目前,三江县直接从事旅游接待农户年人均收入近8000元,力争到2015年,直接从事旅游接待农户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
其他文献
广西来宾市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大石山区于一体的贫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相对贫困问题凸显。全市有4个贫困县(市),其中金秀、忻城2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二五”期间列入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贫困村有156个,2013年共有农村贫困人口46万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大石山区、干旱缺水地区、资源匮乏地区和水源林保护区。经过深入调研,该市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
期刊
粉葛收获季节,走进广西藤县和平镇“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随处可见村民们满脸喜悦地挖收粉葛。带给他们新希望的,正是一项被当地贫困户称为“实惠工程”的“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  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6月,藤县在和平镇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粉葛种植项目,覆盖龙塘、都坡、官罗、思源4个贫困村和陈塘、新塘、和平、双垌4个非贫困村。项目种植粉葛面积8000亩,扶持农户318
期刊
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以来,广西的扶贫培训工作以“雨露计划”为抓手,以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为核心,以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以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培训一户,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2011—2013年,自治区累计投入“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专项资金27306万元(不含“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年均增长 40%
期刊
2011年以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十二五”时期社会扶贫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2011—2013年,广西通过开展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区内对口帮扶、两广扶贫协作和国际领域扶贫合作等社会扶
期刊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境内共有12个世居民族。“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民委等国家部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自治区民委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市、县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助推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自治区民委牵头协同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和中国人民银行南
期刊
“十二五”以来,广西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系统的独特优势,积极组织全区各级统战部门,广泛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人士等统战成员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扶贫开发,打造“同心”品牌。  截至2013年12月,全区共建立了自治区级“同心”品牌示范区1个,市级示范点24个,县(区)级示范基地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帮扶示范基地328个。2011年以来,社会各界人士为新农村建
期刊
从2010年到2013年,在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连续4年深受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青睐,累计获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2000万元,覆盖 15个县160个贫困村,受益农户达22.85万户101.07万人,计划总投资规模超过7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7986.24万元。  做法与创新  自项目开展以来,自治区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操作指南,
期刊
田东县以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为契机,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阳光信贷为契机、以农金村办为载体、以信用评定为手段、以保险担保为支撑、以风险补偿为保障,金融扶贫工作创新突出 “六大举措”,促使金融扶贫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由“扶富”向“扶贫”转变,成为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活样本。  为了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田东县在南北两翼山区和河谷地区实施差别化的金融发展战略,把农村金融改革与扶贫攻坚
期刊
下湾村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西部,虽然坐落在雄伟壮丽的都庞岭脚下、风景怡人的碧溪湖畔,但由于历史原因,下湾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行路难、灌溉难、“空心村”现象严重,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1683元,仅相当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的60.94%,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针对下湾村的现状,为确保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区、市、县、乡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下湾村找贫
期刊
扶贫产业资金以实物的形式无偿补助给贫困户,是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有效保证了资金定向于发展生产而不是用于其他开支;其次是有利于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三是让特别困难的扶贫对象户也能得到一定的扶持。但是,任何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种方式的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效益不高,资金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存在的问题  以水果种植为例。因为是扶贫部门无偿提供的苗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