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高位超越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勇立潮头、积极投身课程改革、高位超越的优秀团队。现有教师39人,担任全校69个行政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其中高级教师17人,研究生5人,教育硕士6人;泰州市3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泰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泰州市教学能手1人;姜堰市名教师2人,姜堰市学科带头人1人,姜堰市教学能手3人,教坛新秀2人。多年来,始终倡导大语文教学理念,实行三级联动循环教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读书、演讲、辩论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问题链·导学”本真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校本课程开设、作文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教学科研——优化教学生态。
   我们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实施课程改革。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构建了具有二中特色的“问题链·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旨”的原则,形成了“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再到问题的感悟”的教学思路。首先通过对新授课的自主预习,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老师引领,解决问题,最后师生一起感悟、探究,生成新的学习问题,从而实现从问题到问题、从问题走向超越的目标。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原则,以科研促教学。半数以上的老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在本真课堂的实践性研究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教师主持的市级课题2个,作为课题核心成员参与的国家级课题3个。教师出版的论著近10部,近两年发表或获奖的文章有200余篇,为姜堰市之冠。赵靖老师曾连续2年获江苏省“五四杯”论文一等奖,于海祥老师获2011年师陶杯论文一等奖,并在镇江一中面向全省开设公开课,获得省专家好评。在省教科院学科基地交流的论文15篇;出版校本课程专著3部,“超越课堂”高一至高三教辅用书已经全部出版;曹国宾、王俊等5人参加泰州市《语文阅读与欣赏》《新概念语文悦读》的编写;曹国宾等4人被聘请为泰州市重点课题“语文阅读欣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之“语文阅读欣赏网”的特约栏目编辑。
   二.第二课堂——丰富语文内涵。
   一报、一刊、一台的创办与完善,营造了书香氛围,丰富了校园文化,让学生读写能力和青春风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雪龙文学社”被评为“第二届全国99家优秀社团”,《江苏教育通讯》介绍过我们创办校报校刊的经验。《起跑线》是为展示校园生活和师生风采而创办的报纸,现已出版44期。每月一期,共有校园版、教师版、学生版、综合版四个版面,学生版主要发表文学社社员的作品,每期14篇。创建于1989年、因老校友袁绍宏曾担任国家极地破冰船“雪龙”号船长而命名的校刊《雪龙文学》,重在传承“雪龙”走南闯北、劈波斩浪、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精神。关注地方文化,采风不仅注重“有意思”,更注重“有意义”,已成为该刊的特色。读地方斗争史,走近姜堰博物馆;读郑板桥,走进兴化纪念馆;读《水浒》,走向大丰施家桥。姜堰天目山、新老通扬河、河横生态新农村、白马海军纪念馆、黄桥战役纪念馆、江阴鹅鼻嘴公园等处,到处都留下了文学社员的脚印。《雪龙文学》至今已出版16期,每期学生作品100篇,办刊重点已由纯文学向作文教学导航转变,在引导学生的课外读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逐步建立起写作的四级激励机制:第一级,语文老师从平时的作文训练和考场作文中挑选优作,向校报校刊推荐;第二级,对校报校刊上刊登的作品进行评奖;第三级,组织社团成员参加校级以上的征文活动,选拔优秀同学参加省市级作文大赛;第四级,积极向大市级以上的报刊推荐优作。迄今为止,已有近150篇学生作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青春校园广播台”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播,主要是促进语文教学手段从单一走向多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彰显我校青春文化,充分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教研组每年组织一次“语文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联手策划,通盘考虑,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内容丰富多样,现场作文竞赛、书法比赛、读书报告会、辩论赛、文学讲座、影视欣赏、课本剧表演、猜谜等,学生踊跃参与,彰显了活力,活跃了身心,锻炼了能力,体验了过程,分享了收获。文学社员到顾高千佛寺银杏树下寻根、探源,到溱湖生态园湿地考察,“感受生态文化,见证科技魅力”,大大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涵。
   三.作文竞赛——培育文学苗子。
   我们非常重视竞赛作文的辅导,要求各班老师用心挖掘和培养写作人才,积极向学校推荐;语文组组织专业团队,利用双休日,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写作特长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放手让他们写,写出个性化的文章,重点进行创新性训练,首先立意求新,其次材料新鲜,再次形式创新。我们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学校成立初评委,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备课组推磨评审,初评委把关审核,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修改润色,连续5年作文大赛捷报频传,获奖人次之多,等级之高,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我组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作文竞赛,有156人获奖。其中有12名同学获得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二等奖20名,三等奖144人。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有34人获江苏赛区等级奖,其中特等奖3名,一等奖9名,二等奖16名;有25人获全国等级奖,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2009年高一(7)班的滕磊同学赴香港参加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场决赛,获一等奖,是泰州市唯一获此殊荣者。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语文组获“2008-2009年度第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苏赛区优秀组织奖”。2010年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申轩辰同学获特等奖,姜堰市仅此一人,《江苏教育报》曾专版介绍。
   四.青蓝工程——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培养年轻教师是优化语文组队伍的重要一环。学校与省教科所合作,开展了基地学校联谊活动,先后邀请教授级特级教师曹勇军上示范课,南师大教授何永康、吴锦、高朝俊做作文讲座,教授级特级教师王栋生、蔡肇基、孙芳铭作语文讲座。通过专家引领,促进年轻教师提高。安排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更好地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让新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向老教师学习,尽快挑起大梁。同伴互助,集体研究,也为教师的迅速成长注入了活力。2008年刘先银执教《翡冷翠山居闲话》全省展示,受到著名特级教师唐江澎的高度评价。2010年于海祥老师在泰州市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蔡伟、陈兰兰在姜堰市语文阅读欣赏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11年王娅妮、谢小红分获姜堰市首届“超越杯”课堂教学竞赛和姜堰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4名老师在省教科所基地学校活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
   五.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校本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开设校本课程为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语文组立足我校实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结合各个教师的研究专长,一期共开发了4门校本课程,同一时间开设,学生跑班听课,授课老师精心组织,讲课生动有趣,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保护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天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中生涯规划》《青春校园》《主题式美文阅读与写作》《诗文朗诵指导》等已经整理出版。
   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2007年曹国宾、赵靖老师成为泰州市3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008年曹国宾、王俊老师被聘为市语文中心组成员,2009年王应忠老师被聘为泰州市高中语文中心组成员,王俊老师被评为省高考优秀指导教师、泰州市教学能手。2011年曹国宾、王俊被评为姜堰市名教师,孙长春被评为姜堰市学科带头人,仲亚贵、刘先银、王宏明被评为姜堰市教学能手,蔡伟、伏冬梅被评为姜堰市教坛新秀。2011年王俊被评为泰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面对新形势,我们将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曹国宾、王俊,江苏姜堰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责任编校:高述新
其他文献
近两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第一题均为文言字词解释,考题形式为选择题,题目表述形式多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亦有选择正确的一项的题干要求。概括来说,文言字词解释错误常见类型包括通假现象不当、古今异义不当、一词多义不当、词类活用不当、同音近义不当、固定搭配不当等六种。  一.通假现象不当  此类文言字词解释错误多为存在通假现象而未说明,或说明存在通假现象但所言偏颇,释义不准。  例
2014年寒冬,甘肃酒泉,大雪,管道爆裂,暖气遽停,这世界一下进入“找暖”时代。没有了水和空气,人类就不能生存,但是若灵魂没有了温暖,即使苟活,生命又有多少乐趣?温暖不能解决生存的本质问题,但它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和意义。笔者不由得想到:教育,也应是国民心灵的一条“输暖管”,语文教学更应承担起给学生心灵注入温暖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常常警醒自己,不可使语文的供暖管道破裂,在教学中温暖学生的心灵
本刊讯,诗人王钻清(笔名清平湾)的诗体游记《回归或出发》一书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王钻清由“诗体小说”联想开来,跳出散文式游记的写法,用诗的形式来写游记,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诗体游记”——清新自然,简洁精到,大气灵动,别有韵味,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让读者从他的诗中感受自然美和心灵美以及诗意美。他的作品又是逼真新颖的诗意描述,又是特征凸显的诗性表达,呈现富于特色特质的画面感或空间感,尤其是表现出
晨风轻拂,他们早已进教室带领学生遨游在文学的海洋;夕阳晚照,他们仍坚守在岗位或批改作业或与学生谈心,他们就是曾被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评为“优秀教研组”、被宜昌市妇联命名为“巾帼示范岗”的湖北省宜昌市十中语文组。在全校所有学科队伍里面,这支队伍具有独一无二的“三最”:女教师所占比例最高、担任班主任人数最多、受表彰面最广。他们能说会写,敢做敢拼,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好手。面对学生,他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的内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材料新鲜”。因此,根据写作意图和表达主题的需要,从生活中、文本中选择充实的材料至关重要。而高中生学习紧张,课内外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面比较狭窄,阅读量远远不够。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在考场上难免会出现才思堵塞、文笔枯竭的现象。怎样才能做到临考不慌,写作有的放矢、有话可说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主要
一.新意识:  原发性捕捉可生成的教学难点并实施有效调控  案例:  “课外阅读影响学习”吗?  一位青年教师在引入教学正题之后,即明确表态:课外阅读不影响学习。他的意图在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阅读的积极效应,譬如,课外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可以学到科学方法和生活技巧,可以提升精神境界等。然而,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入,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补充课外阅读的其它影响的环节上,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学生举例说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在学生自身的支配之下发挥自我的能动作用,它是一种现实化了的本能。作文教学中所涉及的“自我意识”,即是强调学生在整个写作思维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由此产生自身的写作动机、内在需求、情感激发和提升愿望。因此,强化自我意识,就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升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既然“自我”意识如此重要,那我们教师就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当下作文教学中一味灌注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一种专业尊严感,要有一种不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名教师的专业尊严感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专业能力,即自身的专业功底、人文素养以及教育理念。然而,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感已严重缺失,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文成绩,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  “语文成绩,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这是语文老师私底下说得最多的
前两年,网上有这样一篇博文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一句话“屈原向我们走来……”通吃高考作文题》,文中列举了将“屈原向我们走来……”这样一句话灵活运用于高考作文题的几个范例。材料通吃高考作文现象追溯到更早,是2007年网上的一个帖子:“苏轼材料通吃高考十省市作文”,有人用苏轼的材料,以十省作文题(怀想天空、诗意的生活、科举论、提篮春光见妈妈、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必须跨过这道坎、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由于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第二课堂的引入,导致一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或弃置文本,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语文知识讲座。课堂上充斥着大量离题的内容拓展,人们张口闭口“跨学科”,语文反而处于从属地位。另外就某一具体的文本,教师为了体现阅读的自主性,往往在设问中讲究开放度要大,力求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去思考。课堂上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