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为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着眼实践、把握规律、改革创新、务求实效,充分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方法,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问题,深刻把握基层党建工作的阶段性特点,科学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思路,努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内在动力,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党建;创新
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意识形态复杂化带来的新挑战。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流入,主流文化价值观受到更大的冲击。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加大,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确保党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解决好党员干部受经济利益驱动造成政治信念动摇和理想淡化的问题,把握控制好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社会心态取向,理所应当地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时代挑战。
(二)民主意识深入化带来的新挑战。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市场经济带来的自由、民主、公平等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自治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健全。如何运用民主的方式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保障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提高基层群众的民主素质和议事能力,畅通表达意愿和诉求的合理渠道,这些都是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制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因素及分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守旧不思新,思想认识不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把党的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一些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基层党建研究不够,对工作对象、工作重点、工作方式有哪些变化、职能怎样转变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习惯用旧思维对待新事物,适应不了党员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有些基层党组织依靠“上级抓”、忽视“自身建”的问题较为突出,依赖思想严重,自建意识不强,发挥了外因的推动作用,却忽视了内因的决定作用。少数基层党组织书记把党建工作看成是“软任务”、“虚工作”,认为党建工作是空洞说教的东西,担心抓好党建会留下“只善务虚”的话柄。
(二)开展不发展,职能转换不到位。当前,党员难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是困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三大难题,归根结底是基层党组织地位和服务群众能力弱化的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部分基层党组织对自身职能转换不够明确,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定位不够具体。
三、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活力源泉。当前,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背景、世界格局和实践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认真抓好基层党建创新这一基础性工作,使基层党建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具备开放性,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树立现代的发展理念,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理念来提升层次、深化内涵,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一是树立战略发展的理念。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党建与发展之间的战略关系,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来把握,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党的建设全局中来研究、来谋划,把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科学发展的高度对接、深度融合。二是树立综合效益的理念。要用抓经济的思维抓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建既有“投入”又有“产出”。评价经济效益,看基层党建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评价政治效益,看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政能力;评价社会效益,看是否有效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评价预期效益,看发展态势和后续效应。通过追求基层党建工作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预期效益的最大化,促进解放社会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运行体系。基层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工作状态的重要性。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做好机制建设的统筹规划,既要有效管用,又要便于操作,体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增强工作机制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三)实施科学的方式方法,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进模式。做好新时期的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深刻把握基层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实践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方法,突破解决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瓶颈。一是实施网格化管理,健全组织体系。科学划分网格是基层党组织实施有效管理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是适应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推进“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必须打破传统以块为主的设置形式,按照便于整合、便于运行、便于服务的标准要求,形成党组织立体化网络格局,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最终达到以区域化党建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目的。二是实施项目化管理,激发基层活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创优,必须要借鉴经济建设、企业管理中的有益做法,运用项目化的手段来实施,实现项目目标化、目标刚性化、任务具体化,把“虚”的工作抓实,使基层党建工作便于操作、便于督查、便于考核、便于推广。要把基层党建创新项目重点放在破解基层发展瓶颈问题上,注重把握项目化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课题化设计、过程化管理、工程化推进、标准化验收四个具体步骤,统筹推进实施,力争打造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培育形成一批上档次、有活力、管长久、可参学、能推介的党建品牌。三是实施信息化管理,拓展工作平台。信息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面对的新环境,也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必须借助的重要手段。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发挥信息化时代即时性、开放性、群体性、扩散性、综合性的综合优势,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渠道、平臺,推动基层党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单向向互动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要遵循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规律,着眼于网络阵地的占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工作模式的创新,构建综合性、系统性、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运行体系,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
(四)创建特色的实践载体,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实践载体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活力源泉,是延伸基层党建工作触角、丰富基层党建工作内容、活化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现实需要。构建特色的工作载体,关键要把基层党建工作原则性、思想性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使得基层党建工作更加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保障实效。一是创建攻坚型载体,破解发展难题。破解当前基层党建发展难题,必须正确认识、精心选择并合理运用合适载体,把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环节的各项内容、目标和任务,融合于有形的载体之中,设定科学的远景目标、近期任务、实施步骤,使基层党建工作难题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便于攻克解决,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二是创建服务型载体,树立正确导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必须遵循围绕服务群众创新载体这一根本原则,不断丰富和拓展基层党建工作内涵。实践表明,各基层党组织设计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领导干部走进千家万户”等服务型载体,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创建品牌化载体,发挥带动效应。基层党建工作载体的品牌化发展,是扩大基层党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必须要合理摆布各类实践载体,挖掘亮点、培育精品、打造品牌,用企业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效能,实现精品牵动、品牌跟进、后进升位的生动局面。要瞄准重点领域和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本土化、贴近化、特色化的原则,合理确定品牌载体,丰富项目内涵,扩大社会效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科学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党建;创新
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意识形态复杂化带来的新挑战。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流入,主流文化价值观受到更大的冲击。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加大,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确保党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解决好党员干部受经济利益驱动造成政治信念动摇和理想淡化的问题,把握控制好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社会心态取向,理所应当地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时代挑战。
(二)民主意识深入化带来的新挑战。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市场经济带来的自由、民主、公平等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自治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健全。如何运用民主的方式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保障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提高基层群众的民主素质和议事能力,畅通表达意愿和诉求的合理渠道,这些都是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制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因素及分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守旧不思新,思想认识不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把党的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一些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基层党建研究不够,对工作对象、工作重点、工作方式有哪些变化、职能怎样转变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习惯用旧思维对待新事物,适应不了党员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有些基层党组织依靠“上级抓”、忽视“自身建”的问题较为突出,依赖思想严重,自建意识不强,发挥了外因的推动作用,却忽视了内因的决定作用。少数基层党组织书记把党建工作看成是“软任务”、“虚工作”,认为党建工作是空洞说教的东西,担心抓好党建会留下“只善务虚”的话柄。
(二)开展不发展,职能转换不到位。当前,党员难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是困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三大难题,归根结底是基层党组织地位和服务群众能力弱化的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部分基层党组织对自身职能转换不够明确,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定位不够具体。
三、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活力源泉。当前,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背景、世界格局和实践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认真抓好基层党建创新这一基础性工作,使基层党建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具备开放性,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树立现代的发展理念,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理念来提升层次、深化内涵,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一是树立战略发展的理念。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党建与发展之间的战略关系,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来把握,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党的建设全局中来研究、来谋划,把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科学发展的高度对接、深度融合。二是树立综合效益的理念。要用抓经济的思维抓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建既有“投入”又有“产出”。评价经济效益,看基层党建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评价政治效益,看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政能力;评价社会效益,看是否有效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评价预期效益,看发展态势和后续效应。通过追求基层党建工作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预期效益的最大化,促进解放社会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运行体系。基层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工作状态的重要性。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做好机制建设的统筹规划,既要有效管用,又要便于操作,体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增强工作机制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三)实施科学的方式方法,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进模式。做好新时期的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深刻把握基层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实践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方法,突破解决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瓶颈。一是实施网格化管理,健全组织体系。科学划分网格是基层党组织实施有效管理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是适应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推进“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必须打破传统以块为主的设置形式,按照便于整合、便于运行、便于服务的标准要求,形成党组织立体化网络格局,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最终达到以区域化党建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目的。二是实施项目化管理,激发基层活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创优,必须要借鉴经济建设、企业管理中的有益做法,运用项目化的手段来实施,实现项目目标化、目标刚性化、任务具体化,把“虚”的工作抓实,使基层党建工作便于操作、便于督查、便于考核、便于推广。要把基层党建创新项目重点放在破解基层发展瓶颈问题上,注重把握项目化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课题化设计、过程化管理、工程化推进、标准化验收四个具体步骤,统筹推进实施,力争打造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培育形成一批上档次、有活力、管长久、可参学、能推介的党建品牌。三是实施信息化管理,拓展工作平台。信息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面对的新环境,也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必须借助的重要手段。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发挥信息化时代即时性、开放性、群体性、扩散性、综合性的综合优势,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渠道、平臺,推动基层党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单向向互动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要遵循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规律,着眼于网络阵地的占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工作模式的创新,构建综合性、系统性、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运行体系,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
(四)创建特色的实践载体,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实践载体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活力源泉,是延伸基层党建工作触角、丰富基层党建工作内容、活化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现实需要。构建特色的工作载体,关键要把基层党建工作原则性、思想性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使得基层党建工作更加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保障实效。一是创建攻坚型载体,破解发展难题。破解当前基层党建发展难题,必须正确认识、精心选择并合理运用合适载体,把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环节的各项内容、目标和任务,融合于有形的载体之中,设定科学的远景目标、近期任务、实施步骤,使基层党建工作难题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便于攻克解决,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二是创建服务型载体,树立正确导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必须遵循围绕服务群众创新载体这一根本原则,不断丰富和拓展基层党建工作内涵。实践表明,各基层党组织设计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领导干部走进千家万户”等服务型载体,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创建品牌化载体,发挥带动效应。基层党建工作载体的品牌化发展,是扩大基层党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必须要合理摆布各类实践载体,挖掘亮点、培育精品、打造品牌,用企业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效能,实现精品牵动、品牌跟进、后进升位的生动局面。要瞄准重点领域和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本土化、贴近化、特色化的原则,合理确定品牌载体,丰富项目内涵,扩大社会效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