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歌王国,历代诗坛诗人、诗作灿若星汉、浩如烟海。在灿若群星的诗作者队伍中,女诗人、女词人也代不乏人。近读《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新体出版社,1983年出版,收录从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妃子虞姬的古歌始,到清末“鉴湖女侠”秋瑾的诗作止),羡慕他们为奠基和建造这座雄伟而瑰丽的诗歌宝殿而做出的伟大贡献,陶醉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徐惠《赋的北方有佳人》的阴柔之美;折服于她们“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的阳刚之气)。种种情愫激荡与胸怀,凝结于笔端,撷取秋瑾词《鹧鸪天》“休言女子非英物”句为题,此以抒礼赞之情。
1. 歌咏自然风光,表现生活情趣的风情诗
女儿采莲拽画色,船拽水动波摇天。春风笑隔荷花面,面对荷花更可怜。
这是元代女子张玉娘的《采莲曲》。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水乡采莲图: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采莲女子,兴高采烈地驾着彩雕画船采集莲子。这里,“画船”、“碧水”、“蓝天”、“荷花”、“莲子”以及活泼可爱的采莲女,无一不沐浴在春天金色的阳光下,无一不带着春的气息、春的芳草、春的清新。无处充满着盎然的青春生机。封建社会的妇女,并不都是“痴坐闺楼,目送夕阳”的淑女名媛,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异常强烈的。
东晋谢道韫有首《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近,云构发自然。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千年。
诗中壮丽的自然景色,表现了女诗人模山落水,恬然冲淡的人格美。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前期词作中描绘自然景观的占很大比例。这些词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轻快愉悦的气氛,大一曲曲大自然的赞歌。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又如《怨玉孙》:
湖上生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已狠 ,人归早。
前者是一幅明朗生动的夏日晚游图。词人说:“沉醉不知归路”,实际上是尽兴畅游,沉醉在红花绿叶美景中,所以“日暮”、“误入”都不能使她扫兴,在“争渡、争渡”声中,又发现了新的美景 :“惊起一滩鸥鹭”。一幅胜景迎面扑来,使读者似乎看到了畅游的女子神采飞扬,乐而忘返的神态。后一首是贪墨描摹的一幅优美秋色图。虽然是“红稀香少”,但湖水风波、莲子老荷,苹花汀草,仍是一幅清淡而又迷人的景色。与前词的欢乐喧闹相比,“眠沙鸥鹭不回头”,气氛是多么宁静。这里鸥鹭、主人公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不啻人间仙境。“似也恨,人收早”,难怪诗人久久不愿离开。这些以自然风光为对象的山水词,显然是对大自然的创造性再现、渗透,整合着诗人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得事物的感情。
历代诗人,不仅用诗词来表现自己对待自然、生活的态度,而且也通过自己的笔来书写生活情感。清代诗人、革命家秋瑾的《兰花》:
九畹齐载品独优,
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倾,
羞任凡葩斗艳俦。
诗人用屈原种兰九畹的典故,歌颂了兰花的不同流俗、清幽淡雅的品格。作者以屈子自况,以兰花自喻,反应出他崇尚高洁,孤特狷介的情态,是在令人感佩。
2. 抒发真挚情感,表达向往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抒情诗
纵观中国历代女词人的作品,多以悱恻缱绻、情恩绵绵的柔情和母爱为主。相思别离、伤情悲歌,更是诗人钟爱的传统题材。鲍会晖的《寄行人》表达了盼夫早归,同渡美好时光的情愫,表白直率,情意真诚热烈。唐代陈玉兰的《寄夫》,通过“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却无”的殷切致问,细腻的表现了诗人对丈夫的体贴入微和深沉诚眷的恋情,体现了我国妇女纯真善良的传统美德。
惜春伤逝,也是女性诗词的习见题材。米淑贞的《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漂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青春不语,黄昏却下萧萧雨。
作者将春拟人化,结合柳丝、柳絮的特征来写系春、随春、送春这些无可奈何的心境变迁,步步深入的表现了词人留恋光景,伤春、怨春的人生感叹。
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妇女不过是供男子玩赏取乐的对象,她们的得幸与欠弃,决定了她们的终身命运,历代女诗人的诗作中就有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青楼女子的悲切呻吟和叹恨。
明诗《用骰子》:“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从此遭点污,抛掷到如今。”曲《解三醒》:“奴本是明珠擎掌,怎生的流落平康。对人前乔做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三春南国怜飘荡,一事东风没主张,添悲怆。那里有珍珠十斛,来赎云娘。”
这两首诗(曲),都出自于以色相悦于人的歌伎之手,前者的骰子喻妓女命运。诗人抓住骰子的特点,形象而又沉痛地咏出了妓女的不幸遭遇,倾注了自己对屈辱的卖笑生涯的满腔不平和愤懑,后一首曲,备极愁怨酸楚之情,感人肺腑。这种发自内心的悲慨与呼号,无疑将会引发对社会的批判性思考,这类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透视,对了解封建社会的深层实质,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3. 反应爱情婚姻问题,表现妇女自我意识觉悟的明志诗
爱情婚姻在历代妇女诗作里,这一题材得到多角度、多方位的表现。在封建社会,低下的社会地位及陈腐的封建礼教,导致了妇女爱情生活的不幸。
西汉的班婕妤的《怨歌行》以扇子夏用冬藏为喻,表现在夫权至上的社会里女子宠辱无定的遭际,寓意深刻。唐代程长之的《狱中书情上使君》是一首完整的叙事诗。委婉低徊,如泣如诉的陈述,揭露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备受婚姻门第观念,贫困生活以及暴徒、昏官等恶势力的摧残的可悲结局。妇女追求自身幸福却障碍重重,她们以失败告终,这是古代妇女难以改变的历史命运。再如《点絳唇》一词,揭露了封建宗法势力任意拆散恩爱夫妻的罪恶。元代薛兰英、薛兰惠姊妹的《苏台竹之词》则向我们展示了一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社会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处于无权地位的妇女无法自我保护的社会现象。 宋代诗人朱淑贞,由于婚姻不美满,一生抑郁。在《即景》诗中她这样写道:“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人初长。”竹影、鸟鸣、花谢,这一切都使的女诗人感到莫名的慵懒困顿,透露出上层妇女精神上的百无聊赖,空虚苦闷。
与上述诗作形成鲜明对比,有些诗人从生活经验的真实感受出发,在对人生意义和自身命运的思考中,走向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如元代郑云端的《美人嫁女辞》:“种花莫种官路旁,嫁女莫嫁诸侯王。种花官道人折取,嫁女王侯不久长。花落色衰人易变,离鸾破镜终成怨。不如嫁与田舍郎,白手相看不下堂。”诗人鞭挞了富家子弟朝三暮四,告诫穷人家的女子不要夤附高门,以免贻误终身。这出自肺腑的话语,是朴素自然的婚姻观的体现。
4. 触及时事,感时伤怀的政治抒情诗
中国历代女诗人的诗作,不仅有对个人生活的生动描摹,有的还把目光投向整个社会,表现出的家国之恩和兴亡之感。
蔡琰的五言《悲愤诗》产生于建安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难得的反应历史的诗。全诗把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像一面镜子,生动地映照出社会的动荡,胡兵的野蛮,人民的困苦,家园的荒芜。他像一曲深沉蕴藉的哀歌,抒发了作者几度生死离别的巨大的心灵哀恸。透过这一切,集中表现了作者对董卓之乱的控诉和谴责,表现了她对国家日益不堪的深广忧愤和极高的爱国热忱。
李清照在《“语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中,借古说今,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祸乱的关切和悲愤。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中,流露出诗人渴望和平安定,国家早日统一的爱国激情。她的《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并序》一诗中,反应了她对当时国家形势的分析和坚决主张和抗金复国的强烈愿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五绝堪称千古绝唱,是女诗人爱国主义思想和顽强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
女革命家秋瑾的诗《杞人忧、》《申江题壁》、《宝刀歌》、《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对酒》、《鹧鸪天》、《如此江山》、《愁赋》等,所表现出来的忧国之哀情、爱国之深情、报国之激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明代陆卿子的《少妇吟》是一首恩夫诗。诗人以祖国和名族的大义出发,鼓励远在沙场的丈夫“莫念携手欢,誓死在战场”,“男儿生汗国,妇女何足伤。”完全摆脱了一般送别相思、儿女情长的窠臼,由恩夫之情上升为报国之志,不落俗套,表现了中国妇女刚毅的性格和广阔的胸襟,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清代女诗人柴静仪的《黄天荡咏梁氏》热情讴歌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的爱国热情和豪迈气概,这不仅是对英雄的崇尚和倾慕,而且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感情的自然流露。
关心民族,揭露利弊,是女诗人诗词中现实主义精神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清代毛秀惠的《戽水谣》,描绘了一幅灾民抗旱图,让人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高景芳的悯农诗《输租行》,记叙了农民到官府交租的全过程,对广大农民惨遭盘剥压榨的不合理现象给予有力的揭露,对广大农民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
总而言之,中国历代女诗人以特有的女性气质和个性,以其对人生特定的欢照,体验和理解,缜密而有真实的记录了广大妇女的生息、劳作、嬉戏的反方面面,将自己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奉献给美好、光明的未来。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历代女诗人的不朽诗作对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使诗歌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起到了不容低估的积极作用,对于今天健康优秀的诗歌传统,繁荣诗歌创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收稿日期:2013-01-17
1. 歌咏自然风光,表现生活情趣的风情诗
女儿采莲拽画色,船拽水动波摇天。春风笑隔荷花面,面对荷花更可怜。
这是元代女子张玉娘的《采莲曲》。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水乡采莲图: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采莲女子,兴高采烈地驾着彩雕画船采集莲子。这里,“画船”、“碧水”、“蓝天”、“荷花”、“莲子”以及活泼可爱的采莲女,无一不沐浴在春天金色的阳光下,无一不带着春的气息、春的芳草、春的清新。无处充满着盎然的青春生机。封建社会的妇女,并不都是“痴坐闺楼,目送夕阳”的淑女名媛,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异常强烈的。
东晋谢道韫有首《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近,云构发自然。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千年。
诗中壮丽的自然景色,表现了女诗人模山落水,恬然冲淡的人格美。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前期词作中描绘自然景观的占很大比例。这些词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轻快愉悦的气氛,大一曲曲大自然的赞歌。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又如《怨玉孙》:
湖上生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已狠 ,人归早。
前者是一幅明朗生动的夏日晚游图。词人说:“沉醉不知归路”,实际上是尽兴畅游,沉醉在红花绿叶美景中,所以“日暮”、“误入”都不能使她扫兴,在“争渡、争渡”声中,又发现了新的美景 :“惊起一滩鸥鹭”。一幅胜景迎面扑来,使读者似乎看到了畅游的女子神采飞扬,乐而忘返的神态。后一首是贪墨描摹的一幅优美秋色图。虽然是“红稀香少”,但湖水风波、莲子老荷,苹花汀草,仍是一幅清淡而又迷人的景色。与前词的欢乐喧闹相比,“眠沙鸥鹭不回头”,气氛是多么宁静。这里鸥鹭、主人公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不啻人间仙境。“似也恨,人收早”,难怪诗人久久不愿离开。这些以自然风光为对象的山水词,显然是对大自然的创造性再现、渗透,整合着诗人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得事物的感情。
历代诗人,不仅用诗词来表现自己对待自然、生活的态度,而且也通过自己的笔来书写生活情感。清代诗人、革命家秋瑾的《兰花》:
九畹齐载品独优,
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倾,
羞任凡葩斗艳俦。
诗人用屈原种兰九畹的典故,歌颂了兰花的不同流俗、清幽淡雅的品格。作者以屈子自况,以兰花自喻,反应出他崇尚高洁,孤特狷介的情态,是在令人感佩。
2. 抒发真挚情感,表达向往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抒情诗
纵观中国历代女词人的作品,多以悱恻缱绻、情恩绵绵的柔情和母爱为主。相思别离、伤情悲歌,更是诗人钟爱的传统题材。鲍会晖的《寄行人》表达了盼夫早归,同渡美好时光的情愫,表白直率,情意真诚热烈。唐代陈玉兰的《寄夫》,通过“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却无”的殷切致问,细腻的表现了诗人对丈夫的体贴入微和深沉诚眷的恋情,体现了我国妇女纯真善良的传统美德。
惜春伤逝,也是女性诗词的习见题材。米淑贞的《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漂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青春不语,黄昏却下萧萧雨。
作者将春拟人化,结合柳丝、柳絮的特征来写系春、随春、送春这些无可奈何的心境变迁,步步深入的表现了词人留恋光景,伤春、怨春的人生感叹。
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妇女不过是供男子玩赏取乐的对象,她们的得幸与欠弃,决定了她们的终身命运,历代女诗人的诗作中就有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青楼女子的悲切呻吟和叹恨。
明诗《用骰子》:“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从此遭点污,抛掷到如今。”曲《解三醒》:“奴本是明珠擎掌,怎生的流落平康。对人前乔做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三春南国怜飘荡,一事东风没主张,添悲怆。那里有珍珠十斛,来赎云娘。”
这两首诗(曲),都出自于以色相悦于人的歌伎之手,前者的骰子喻妓女命运。诗人抓住骰子的特点,形象而又沉痛地咏出了妓女的不幸遭遇,倾注了自己对屈辱的卖笑生涯的满腔不平和愤懑,后一首曲,备极愁怨酸楚之情,感人肺腑。这种发自内心的悲慨与呼号,无疑将会引发对社会的批判性思考,这类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透视,对了解封建社会的深层实质,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3. 反应爱情婚姻问题,表现妇女自我意识觉悟的明志诗
爱情婚姻在历代妇女诗作里,这一题材得到多角度、多方位的表现。在封建社会,低下的社会地位及陈腐的封建礼教,导致了妇女爱情生活的不幸。
西汉的班婕妤的《怨歌行》以扇子夏用冬藏为喻,表现在夫权至上的社会里女子宠辱无定的遭际,寓意深刻。唐代程长之的《狱中书情上使君》是一首完整的叙事诗。委婉低徊,如泣如诉的陈述,揭露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备受婚姻门第观念,贫困生活以及暴徒、昏官等恶势力的摧残的可悲结局。妇女追求自身幸福却障碍重重,她们以失败告终,这是古代妇女难以改变的历史命运。再如《点絳唇》一词,揭露了封建宗法势力任意拆散恩爱夫妻的罪恶。元代薛兰英、薛兰惠姊妹的《苏台竹之词》则向我们展示了一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社会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处于无权地位的妇女无法自我保护的社会现象。 宋代诗人朱淑贞,由于婚姻不美满,一生抑郁。在《即景》诗中她这样写道:“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人初长。”竹影、鸟鸣、花谢,这一切都使的女诗人感到莫名的慵懒困顿,透露出上层妇女精神上的百无聊赖,空虚苦闷。
与上述诗作形成鲜明对比,有些诗人从生活经验的真实感受出发,在对人生意义和自身命运的思考中,走向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如元代郑云端的《美人嫁女辞》:“种花莫种官路旁,嫁女莫嫁诸侯王。种花官道人折取,嫁女王侯不久长。花落色衰人易变,离鸾破镜终成怨。不如嫁与田舍郎,白手相看不下堂。”诗人鞭挞了富家子弟朝三暮四,告诫穷人家的女子不要夤附高门,以免贻误终身。这出自肺腑的话语,是朴素自然的婚姻观的体现。
4. 触及时事,感时伤怀的政治抒情诗
中国历代女诗人的诗作,不仅有对个人生活的生动描摹,有的还把目光投向整个社会,表现出的家国之恩和兴亡之感。
蔡琰的五言《悲愤诗》产生于建安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难得的反应历史的诗。全诗把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像一面镜子,生动地映照出社会的动荡,胡兵的野蛮,人民的困苦,家园的荒芜。他像一曲深沉蕴藉的哀歌,抒发了作者几度生死离别的巨大的心灵哀恸。透过这一切,集中表现了作者对董卓之乱的控诉和谴责,表现了她对国家日益不堪的深广忧愤和极高的爱国热忱。
李清照在《“语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中,借古说今,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祸乱的关切和悲愤。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中,流露出诗人渴望和平安定,国家早日统一的爱国激情。她的《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并序》一诗中,反应了她对当时国家形势的分析和坚决主张和抗金复国的强烈愿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五绝堪称千古绝唱,是女诗人爱国主义思想和顽强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
女革命家秋瑾的诗《杞人忧、》《申江题壁》、《宝刀歌》、《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对酒》、《鹧鸪天》、《如此江山》、《愁赋》等,所表现出来的忧国之哀情、爱国之深情、报国之激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明代陆卿子的《少妇吟》是一首恩夫诗。诗人以祖国和名族的大义出发,鼓励远在沙场的丈夫“莫念携手欢,誓死在战场”,“男儿生汗国,妇女何足伤。”完全摆脱了一般送别相思、儿女情长的窠臼,由恩夫之情上升为报国之志,不落俗套,表现了中国妇女刚毅的性格和广阔的胸襟,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清代女诗人柴静仪的《黄天荡咏梁氏》热情讴歌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的爱国热情和豪迈气概,这不仅是对英雄的崇尚和倾慕,而且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感情的自然流露。
关心民族,揭露利弊,是女诗人诗词中现实主义精神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清代毛秀惠的《戽水谣》,描绘了一幅灾民抗旱图,让人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高景芳的悯农诗《输租行》,记叙了农民到官府交租的全过程,对广大农民惨遭盘剥压榨的不合理现象给予有力的揭露,对广大农民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
总而言之,中国历代女诗人以特有的女性气质和个性,以其对人生特定的欢照,体验和理解,缜密而有真实的记录了广大妇女的生息、劳作、嬉戏的反方面面,将自己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奉献给美好、光明的未来。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历代女诗人的不朽诗作对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使诗歌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起到了不容低估的积极作用,对于今天健康优秀的诗歌传统,繁荣诗歌创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收稿日期:20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