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来源 :工程管理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保护与人类发展一直是一个矛盾的对立关系,是相互无法脱离的。因此,在城市建设尤其是小城镇建设中,对出现的无序无规划的盲目发展等问题,对这种造成生态环境恶劣的发展模式予以纠正,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系统的规划研究。
  关键词: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渐渐的从物质的需求转到了精神需求,于是对园林绿地规划上也越来越有着深刻认识。小城镇的园林绿地不仅需要满足正常的生活要求,还要满足情趣上的艺术需求。建立和完善园林绿地规划体系,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一、园林绿地建设的特点和意义
  (一)特点
  第一,小城镇中没有太多的工业工厂,拥有大面积的农田和自然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绿色资源,为建立园林绿地提高了有利条件。
  第二,小城镇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园林绿地建设不仅可以对环境进行建设,还可以带动农业的发展,也可以有效的提升经济水平。
  第三,小城镇中公园绿地相对较少,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更不能提高其生活水平。绿化技术相对薄弱,相关领导缺乏规划的意识,园林建设得不到重视。
  第四,对项目建设资金缺乏合理的使用,资金泛滥和资金浪费,造成投资建设没有特点,缺乏一些重点和很好的景观效益等特点。
  (二)相关意义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合理有效的园林绿地建设可以让城镇保持良好的环境,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
  其次,小城镇绿地建设可以提高城镇的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最后,小城镇的园林绿地建设,还可以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的侵蚀。
  二、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一)小城镇绿地规划的现状
  1.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首先,管理者觉得小城镇所处的部位,本身就是山区或者丘陵,绿化面积相比城市较大,不需要绿化。其次,现有土地的需求紧张,应该多用于盖房子修路。最后,绿化的内容没什么讲究,只局限于种几棵树而已。
  2.绿化不够科学
  缺乏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从全面的建设层面进行考虑,缺乏有效的规划,盲目决策,往往注重草坪的铺设却极少种植乔木,只注重建设缺乏后续的保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缺乏财力支持
  城镇绿化需要一定的文化品位,而为了满足文化品位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作为基础条件。小城镇的绿化水平一直低下,主要缺乏财力支撑,缺少政府以及社会的投入。
  4.盲目仿效大城市
  小城镇建设中,片面的效仿城市的宽大、洋气等,结果导致城镇的无序和杂乱无章,缺乏个性。尤其是规划上,参照大城市的模式,公路干线横穿城镇,对城镇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5.落后的环境保护意识
  城镇相比城市,在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方面相对薄弱,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行为意识不足,造成环境的胡乱建设,生态遭到破坏。比如:一些乡镇企业的经验粗放,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对污染源严重缺乏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措施。另外,居民的生活用水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水质也明显的下降。盲目和过度的开发,造成资源的紧张。土地的不合理规划,大面积无节制砍伐,森林大面积减少,水资源逐渐枯竭。
  6.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城镇原有的山石被任意开采,自然河道被任意改变,河流水面堤岸被人为的随意固化,天然的绿色环境被人为的破坏,失去了自我保护的功能和价值。动植物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逐渐的消失,城镇盲目追求工业化的发展,忽略了整体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
  7.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难统一
  很多小城镇建设,总会把物质与利益需求放在发展的首位,对自然资源进行不可逆的开发,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二)规划原则
  第一,坚持特色景观与城镇绿地的协调建设,注重保留原有的景观,不轻易破坏自身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让园林绿地更有独特个性还可以降低城镇的园林绿地建设成本。
  第二,每个城镇都有园林绿地,想要突出个性的景观特点,需要和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融合。
  第三,小城镇的特点就是安静,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城市的喧闹才是人们选择城镇的原因,如果肆意破坏安静的环境,就失去了自身的魅力特色,因此需要用绿色植物实现层次的布局建设。
  (三)系统规划的内容
  1.规划设计
  首先,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小城镇资金少,底子薄等特点。要积极开展小型绿地的建设。因为小型绿地投资较少,建设周期不长,可以迅速看到成果,所以经过点的累积,可以让小型绿地遍布全城,进而逐渐将小城镇的绿化安全建设起来。
  其次,实际规划时,充分发挥邻水的优势,将河道进行整治,将水路、绿地等景观相互协调统一,突出水乡的特色。
  最后,对传统的古迹文物等进行有效保护,将人文景观和园林绿化进行有效融合,相互促进。
  2.城镇绿化
  第一,道路贯穿于整个城镇,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代表树种或者一些观赏性的树种,通过灌木、乔木、草坪之间的合理搭配,协调统一,创造极具特色的小城街道景色。景观路面进行规划时,可以选择一些多元化的植物來美化街道,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第二,在小城镇的河流岸边,大量发展绿地的生态功能,采用多种的绿化乔木提高绿化层次。其中栽种灌木时,要做到疏密得当,注重整体效果。还要考虑草坪铺设之后的维护保养的难易程度。
  第三,广场作为人们活动的场所,需要种植一些与广场道路协调的植物。为广场提供美化功能,利用高矮错落的列植和丛植方式,进行气氛的烘托。
  第四,在小城镇中的集中活动场所,进行绿地设置,弥补了园林绿地的不足。
  (四)规划的注意事项
  第一,根据小城镇的水文特征和气候特点,选用合适的树种进行栽培,还要注意物种之间的竞争结构,需要合理协调的进行组合种植,避免绿地植物构成的缺少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园林绿地的文化特色,选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进行种植。
  第二,要尊重小城镇人们对园林绿地的舒适度要求,在实际规划时需要结合不同的元素进行设计,采用科学的规划方案,将不同的花草通过搭配进行点缀,提高园林绿地的舒适度。
  第三,在进行植物搭配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灌木,乔木的特点进行组合,充分利用不同的生长特性,加大空间利用率,还要避免植物出现单调和雷同。
  第四,在绿地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要用最少的资金达到最好的绿地质量,从而来提高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由于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筑、植物、园林等学科相互渗透,因此就需要加大对系统人才的大力培养,促进未来绿地规划的健康发展。
  结语:
  我国正在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质量,对小城镇的园林绿地规化需要进行重视,使小城镇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的环境保护可以协调发展。而在系统的规划过程中需要针对原有的优势,并且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措施改进来有效的进行小城镇园林绿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姜基利.小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2010(10).
  [2]赵丽艳,王有宁.居住区园林绿地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05).
  [3]孙西桥.小城镇水环境保护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7).
  [4]曾令俊.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J].大众科技,2012(05).
  [5]高永,张灿.城镇广场的园林绿化[J].河北林果研究,2010(02).
  [6]徐俊校,于金平.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原则[J].现代农业科技,2011(06).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高等院校、军队的新闻发布制度逐步确立,新闻发言人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发言人已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成为外国媒体和公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从公共外交的视角看,新闻发言人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应如何提升新闻发言人的这些素养?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庆。  新
期刊
“中国是一种文明,但假装为一个民族国家”。这是美国汉学家白鲁恂的著名论断。因此,中国的公共外交,就不只是一个国家的行为,而应包括外交、战略、文明三个层次。  公共外交的三层次  外交层次。着眼于外国普通民众,主要使命在于解释内政与外交政策、提升国际形象、发挥和培育软实力。这是公共外交作为外交的份内职责。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外交,比较符合这一层次,其中对外援助和正确的义利观分别是其重点和难点。  战略
期刊
地方高校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承载着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功能,在地方和区域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是周边公共外交中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其中,位于中国边境省区的地方高校,依托于所在省市与周边国家在历史渊源、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往往成为开展周边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具
期刊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集国际传媒和高等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组织平台。成立4年来,依托“联盟”建立的包括27个国家和地区63所国际知名传媒院校的优质国际资源,并通过“国际教授工作室”、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国际科研合作等形式引进来、走出去,与国际业界、学术界加强合作与交流,开拓了民间外交新渠道,给国际传媒业界和学术界注入了中国元素、赢得了话语权。  勇立潮头,为国际传
期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及在双边、多边外交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地方政府与各国地方政府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友城间的务实合作不断加强,促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和双边友好交流与合作。在这种背景下,西宁市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及资源特色,积极开展与南亚国家城市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先后与斯里兰卡卡卢塔拉市、尼泊尔帕坦市、印度孟买市等南亚国家城市开展了友好合作交流,取得
期刊
本报告首先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和中国政府官方文件中归纳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性质、目的、原则、内容与方式,提取了两个核心关键词:“共同”与“现代化”;然后,我们用民族国家/国际体系、经济增长/全面发展两对标量,分析了多种现代化理论及其特征,从逻辑上推演出“共同现代化”概念及主要特征;最后,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本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特征就是“共同现代化”。  “一带一路”是什么? 
期刊
20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和欧洲都经历了历史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在欧洲大陆上,这一系列剧变中的代表性事件有柏林墙的倒塌(1989年)、巴尔干战争(1991年)和欧盟的诞生,即《欧洲联盟条约》的生效(1993年)。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带来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和移民潮,个人自由、集体记忆和地缘文化价值带来的归属感之间的关系继而被重新定义,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变与公共空间在社会性和象征性上的变化有着千丝万
期刊
博鳌亚洲论坛与公共外交  赵新利:经过多年努力,博鳌亚洲论坛已成长为亚洲及其他地区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也成为中国宣示主张、进行首脑外交和多边外交的重要管道。去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在2013年年会期间首次举办“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分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在推动中国公共外交发展方面有哪些经验?我们如何理解博鳌亚洲论坛公共外交的意义?  周文重:随着
期刊
摘要: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以“时代脉动”为文化定位,立足于长春这座城市独具的历史文脉、人文自然景观与城市精神,以国际化的视角和多元的视觉艺术语言展现春城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城市风貌及美好展望。在文化、空间、艺术三位一体的“一体化”理念下,串连起长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文以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为案例,通过对整体设计思路和各站点设计实施的深入剖析,反思城市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相互支
期刊
The Beautification of the“World Below”:An Interview with Bianco-Valente and Maria Corbi about the Art Stations Project in Naple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