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农村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为核心,分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索初中语文生活元素,整合生活元素,构建完善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水平,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生活元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体会和感悟其中的文化和精神,这是文化传承的精髓。农村地区地方较为偏远,无论是条件设施还是技术水平都较弱,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可以立足于现有资源,利用农村理念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整合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元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知识技巧和阅读理解,再加上写作练习,很容易让贪玩而又缺乏耐心的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无法长期专注于语文学科,这也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赋予课堂教学趣味性,通过轻松而生动的生活情境,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二)培养逻辑思维
  语文和学生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关联性,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知识,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正好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属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元素,在谋篇布局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生活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学会在生活中利用语文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促进知识消化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生活元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挖掘这些生活元素,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和消化。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综合属性较强,学生不容易在课堂中马上理解和消化,学习成效始终不明显。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置于整个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和理解,利用生活经验来消化各类知识,便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更新,进而提高学生的綜合语文能力。
  二、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为例,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教师引入生活资源,合理运用生活语言,创设生活情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导入环节
  本节课以如何看云识天气为主要内容,具体说就是如何通过云的姿态和光彩识天气,运用分总的逻辑说明顺序,采用打比方、分类别、引用等说明方法,使用精确和严密的语言,说明了看云识天气这个事理。分析教材和学情后,教师将生活化元素引入到导入环节中,通过提问“大家平时是怎么了解天气的呢”的方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随后图片导入,出示几种自然现象,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自然现象来推断天气,体会到古人识天气的方法,即观察自然现象,引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二)探究环节
  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生活化教学环节:第一,阅读全文,找出描写云和天气的句子,引导学生绘制薄云表、厚云表、云的光彩现象表,通过陈列各种表格来呈现出云与天气的关系。第二,探究分析,提出问题:(1)论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何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并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和讨论,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重点体会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和作用,培养学生默读并抓关键句、关键词的能力,以及探究、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第三,课堂练习,邀请学生当天气预报员,现场进行“看云识天气”,教师则出示积云、积雨云、彩虹、卷云等图片,把这些作为一天的天气变化进行天气情况播报,运用文中学到的修辞方法来解说。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的反思,教师可以通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收获了什么?”让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每人独立完成后,组织小组进行交流和总结,自评后互评,形成新的感悟和体会;二是教师的反思,评价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形成教学反馈,有利于教学结构设计的更新和完善。
  三、初中语文生活元素的应用方式
  (一)引入生活化教学
  素质教育实施以后,生活化教学理念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尝试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元素,以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语文生活化教学是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感受如同置身于自己的生活中,轻松愉悦地学习,这就是生活化教学方式带来的好处。
  (二)挖掘生活化资源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以此丰富教学资源,强调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练习,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亲切感,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究,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生活化内容的学习中,学生感同身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为了凸显生活化教学的作用,教师布置生活化作业,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布置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语文,锻炼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案,剖析和利用初中语文的生活元素,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作用,进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海琴.捕捉初中语文的生活元素——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J].语文天地,2014(20).
  [2]王红霞.捕捉初中语文的生活元素——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
  [3]宫瑞霞.捕捉初中语文的生活元素——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思路[J].科学导报,2014(11).
  作者简介:姚文琴,女,藏族,1973年生,甘肃天祝人,一级教师,本科,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三下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为例,探索富有成效的略读教学之路。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外三个方面结合课例谈了在略读课中发展自学的能力的方法。课前预习先行,“精”准要求,“略”知一二;课中扶放结合,精妙引领,略得方法;课外拓展延伸,精心整合,略教丰学。准确把握“三步走”的教学方法,才能摆脱“越位(精读化)”“移位(任意化)”“错位(简单化)”的误区,让学生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有效促进
【摘要】本文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中的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两方面,分析短篇小说《受戒》的“淡雅”的艺术特征和时代特征,揭示其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淡雅;汪曾祺;功利性;非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受戒》写了在一个名叫庵赵庄的乡村小镇子里的平凡琐事,明海跟着舅舅到荸荠庵学当和尚“为业”,明海在庵里获得许多反常有趣的见闻
【摘要】原生态语文教学观呼唤语文课堂回到语文教学原点,通过对张玉新老师的原生态课堂进行细致观察,探寻语文学习规律。  【关键词】原生态;语文教学;学情;以读促写;文本解读;体态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钱梦龙老先生在《我的教育观》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学出现了‘失魂落魄’的症状,语文教学中盲目追风,新课标倡导的师生平等对话也被引向一个极端,淡化乃至取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正确有效地品味语言文字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了解写作特色,感悟人物形象,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者,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做出有效质疑,化被动为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关键词】有效质疑;语言文字;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
【摘要】审美教育是语文课中的一任重要任务,《语文新课标》中也强调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一目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激发引导学生感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景设置;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审美情感的培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机械地讲授课文
【摘要】新课标中对“阅读”的目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自身在阅读教学中的执教心理机制,促进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使整个阅读教学的课堂有效进行,是每个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心理;教师;学生;文本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堂上的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本文首先阐述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在开展课外实践的时候也应该渗透德育教育,最后将作业的方式变得开放化,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之一——书面表达能力,在当下颇受关注,如何求得“活水”,让学生如鱼得水,这必须从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剖析,进而寻求策略。  【关键词】命题;范文;实践;训练;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人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阶段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发展中尤为重要,但作文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众所周知,小学作文难教,原因是多样的,而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但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汉字书写不规范、书写姿势不规范等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有助于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的养成,还有助于儿童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因此,笔者通过分析上述提到的问题,以为可以通过亲近书法、传授字理、多元评价等手段为学生的规范书写导航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5)  【摘要】《植树的牧羊人》中,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一项职业,最后创造了伟大的奇迹。本文对牧羊人的人物形象进行解析,最后得出结论:“牧羊人不仅是个平凡的人,也是个伟大的 人。一个平凡的人,只要拥有宝贵的品质,就能造就伟大的奇迹,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关键词】牧羊人;文本解读;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