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洋:做好每一颗种子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古至今,水稻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从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水稻科学家扎根泥土,不断探索研究,一次次实现了水稻产量和质量的突破,他们用自己的创新努力,捍卫了祖国的粮食安全。
  “一颗种子看起来很小,但要真正把它培育好并不容易。”回望自己研究水稻育种的二十多年岁月,李家洋不禁感慨。2018年11月18日,李家洋和袁隆平、张启发院士共同获得了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十月获稻
  1956年夏天,李家洋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一个农村家庭。天资聪颖的李家洋从小就喜欢读书,上学后,自己的课本不够读,他就去翻哥哥们的中学语文课本。渐渐地,所有老师都知道了他嗜书,索性允许他随时进出学校的图书馆。
  高中毕业后,李家洋按照政策回乡务农。不久,为了响应建设祖国的号召,他又被安排到建筑工程队做学徒。李家洋记得,那时候每天都要辛辛苦苦地搬运砖石,和工友们一起抬水泥、挖地基,晚上休息的时候,浑身酸疼不已。但是,他并不以此为苦,因为集体宿舍里有电灯。每当工友们在宿舍里嬉闹,李家洋就在灯下沉浸到书本的世界里。
  每一份积累都是收获。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李家洋兴奋地报名参加,当年,他就考入了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前身),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
  大学里,李家洋像是游进海里的鱼,他孜孜不倦地学习,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的硕士研究生。在广泛地阅读国内外资料后,李家洋看到了当时中国和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差距。他说,一定要留学海外,掌握那些科学技术以报效祖国。时任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所长胡含非常器重李家洋,支持他前往美国布兰代斯大学攻读博士。李家洋告诉胡含:“我一定会学成归国!”1994年,李家洋在康奈尔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位后归国。经历了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出国留学的李家洋深有感触地说:“那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翻天覆地的时期。”
  新绿色革命
  回国前的生活并不平静,有同学告诉李家洋:“回国没有出路,现在国内并不具备植物分子遺传学研究的条件。”这并没有阻碍李家洋兑现自己的誓言。“1994年,我回国的时候,对自己的学术成就没有抱过多的期望。”李家洋说,他只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一颗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为中国农业科学进步做出一点贡献。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没有用武之地也无妨”。
  李家洋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他把中国人一定要实现自己养活自己作为自己的责任。
  回国后,李家洋发现,继黄耀祥和袁隆平作出重大贡献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水稻生产区产量实现了飞跃。可是,因为产量与抗病虫和抗逆性等优良性状之间的矛盾,产量开始进入缓慢增长期,难以跟上人口的增长。而此时,研究所支持的2万元的启动资金,还不足在美国读博士后时资金的零头。国家不富裕,但是水稻育种研究不能停滞。李家洋坚持用这笔资金开始实验室建设,开展水稻育种研究。
  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说:“科学是要求人们为它贡献毕生的,就算有两次生命也不够用。在你的工作和探索中一定要有巨大的热情。”正是这份热情,推动着李家洋在稻田里一步一步走来。在一年又一年的研究中,李家洋几乎对世界上存在的每一类水稻株型都进行了研究,他和团队终于发现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主效基因IPA1。2010年,李家洋和研究团队克隆了IPA1,同时确定了数个决定其他水稻性状的关键基因。基于此,李家洋先后培育出数个高品质、高产量的水稻品种,并在东南沿海地带推广种植。
  “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结合,只是分子设计育种的第一步。通过基因精准组装,未来分子育种可实现更多优良性状的聚合,像设计工业品一样设计水稻,对稻米‘量身定制’。”李家洋说。水稻基因可以组合并培育出人们需要的种子,是李家洋带给世界新的思考,国际著名作物遗传学家李振声院士赞其为“新绿色革命”的起点。
  2017年,李家洋凭借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证书。李家洋觉得自己格外幸运,因为他见证了祖国从落后到发展、从贫困到繁荣的历程。同样,他也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和同胞的美好未来贡献了巨力。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若宇 2184688888@qq.com
其他文献
因爱行动,守卫碧水蓝天  “靖江河网密布,3887条河道奔流不息,全长有3272.98千米。‘走河’民间河长公益团不仅分担了政府河长制办公室的工作,还在百姓参与、专业培训、评估监督等方面,有效地助推了河长制工作向前发展。”靖江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吴益星不无感激地说。  “每一条河流过的地方,我们身着蓝马甲的民间河长都走过。”靖江市 179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走河”民间河长公益团负责人徐君说。2018
期刊
讯飞前传,好老师就是领路人  1973年,刘庆峰生于安徽泾县,他从小就表现出超常智慧。高考时,以高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40分的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系录取,由此,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欣赏,尤其是他的授业恩师王仁华教授。  王仁华是中国语音界的泰斗级人物。当时正在读大学本科的刘庆峰,凭借出色的数理计算能力,被王仁华相中,很快就成为王仁华团队的骨干。  王仁华不仅带领学生做科研实验,也帮他们
期刊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重大战略部署。河长制作为因问题而生、由基层首创的河湖保护制度,自诞生之初就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江苏为鱼米之乡,河网密布,在全国率先宣布全面建立河长制,并率先将河长制纳入地方法规。两年来,江苏省各地、各部门结合碧水保卫战、生态河湖建设
期刊
从排斥到接受  每天早上7点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虎坊桥的清华池二层脚病治疗中心的排号机还没启动,排队的队伍已经挤到了门外。人群里60多岁的老主顾相互交流,“我在虎坊路浴池认识王大夫的时候,他还没戴老花镜呢。”老人们口中的王大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清华池浴池脚病治疗首席专家王建生。  初中毕业后,16岁的王建生在大兴县(现北京大兴区)榆垡镇公社插队。1976年,他结束插队生活返城等待分配工作,
期刊
如今的金川河已经模样大改,两岸的道路旁,四季草木葳蕤,河里还种植了挺水类型和沉水类型的植物,处处风景宜人。到了冬天,甚至头顶三角黑羽毛、颈胸为白色羽毛的凤头??也会来到这里作客。  提起这条河,老南京人知道,它就是沿着金川门旧址一线背街小巷的“龙须沟”。这条过去常被倾倒垃圾、废水的小河,却是南京城北唯一一条通江河。因为生活、工业污水排放无度,这条河流出现了富营养化和黑臭现象。  它曾经蚊蚋滋生,浑
期刊
就世界经济增长实绩而言,2018年堪称“可怕”,尽管名列前茅的经济大国GDP仍然保持了正增长,但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走势,已经令世界各国投资者备尝痛楚。特别是全球股市剧烈震荡,全年市值损失总额高达20万亿美元。  世界银行认为,世界经济或将从2019年开始陷入以低增长、高系统性风险为特征的“阴暗十年”。那么,世界经济是否真的正在步入可能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的低增长甚至衰退时期呢?  全球经贸前景不
期刊
冯端院士是我国物理学界泰斗,在中国固体微结构物理学领域深耕了72年。而他与夫人陈廉方的婚姻也已历经60余年风雨,彼此陪伴相濡以沫的爱情如钻石一样恒久闪耀。  那着了深色衣衫的他  “幽静的妹妹/温淑的爱人/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你纯洁的形象/如果没有了你/我的生命/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虚和荒凉……”这是1955年1月5日,南京大学物理系的青年教师冯端写给在南京第三女子中学当语文老师的未婚妻陈廉方的一首情诗
期刊
在综艺节目《奇葩说》的舞台上,辩手陈铭一直是个不一样的存在。其他的辩手或犀利,或有趣,或特立独行,只有他不急不躁,温润如谦谦君子,每段表达都富有逻辑和正能量。2018年12月8日,他在第五季《奇葩说》夺冠。这个被余秋雨称为“全世界最会说话的年轻人”,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在任何时代,保持温暖纯良的内心,也是一种幸福。  优秀是一种习惯,却非嘲笑他人的资本  出生于1988年的陈铭自小就是优等生。他
期刊
山涛是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山涛推崇《老子》《庄子》中的处世哲学,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  竹林七贤里,山涛与嵇康、阮籍情投意合,认为只有他们两个才是真朋友。大将军司马师执政时,政治上面临王朝更迭的风暴,竹林七贤的政治倾向开始分化。西晋建立后,山涛升任大鸿胪,于是给皇帝写推荐信,请嵇康接替他的旧职。  让山涛出乎意料的是,嵇康不仅没有接受,反而写下绝交信,表明要和山涛分道扬镳。嵇康性格倔强,
期刊
很多人参观完位于南京市安德门大街上的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都情不自禁地想拜会馆长吴先斌。吴先斌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他说道:“博物馆的馆藏中应该也包括馆长。”  无情的战火  自从2006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开放以来,常有人问吴先斌:“你为什么要创建这个博物馆?”吴先斌总会一字一句地回答:“捍卫那段历史。”  吴先斌出生在南京,他清楚地记得,童年时外公常常会带他泡澡堂,澡堂离家有一段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