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排斥到接受
每天早上7点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虎坊桥的清华池二层脚病治疗中心的排号机还没启动,排队的队伍已经挤到了门外。人群里60多岁的老主顾相互交流,“我在虎坊路浴池认识王大夫的时候,他还没戴老花镜呢。”老人们口中的王大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清华池浴池脚病治疗首席专家王建生。
初中毕业后,16岁的王建生在大兴县(现北京大兴区)榆垡镇公社插队。1976年,他结束插队生活返城等待分配工作,正赶上清华池来挑选修脚工,从100多人里面选中了他和另一人。百年老店清华池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曾几何时,吃饭去全聚德,洗澡去清华池,对老北京人来说都是相当有面子的事,清华池的修脚术在老百姓心中也是京城一绝。
然而在那个年代,人们最理想的工作是工矿企业,谁家有个理发的、卖票的都不受人待见。“每天捏着别人的脚丫子,怎么想心里都不是滋味儿,谁干这事儿啊,脏!”王建生听了组织分配,脑中闪过一个词——低贱。宣武区服务公司的史书记安排完,让王建生回去休息一天。结果,他一直没去报到。最后,在领导和家人的劝说下,王建生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修脚的工作。
那时一进浴池就是泡澡的大堂,地方不小但通风条件差,只有电风扇。每间修脚室也小,门口挂着半截白布帘。一进修脚室的门,王建生就被房间里的异味熏得头晕恶心。不愿进修脚室,王建生在大堂大排椅上傻坐了两天,帮着干点杂活儿。
第三天,一个中年妇女领了一个哭哭咧咧的小女孩,一瘸一拐地走进修脚室。透过那半截布帘,王建生瞥到了修脚师哄着小姑娘脱掉鞋,发现是脚趾甲太长,长进了肉里引起感染。只见修脚师用刀一挑,小孩“啊”的长音还没到底,就不哭了。小女孩的笑脸,让王建生对修脚的抵触情绪减退了很多。那天,他在修脚室待了一整天。看着痛得龇牙咧嘴的人们经过师傅的“捣鼓”都喊着“舒坦了”出门,一颗想学的种子渐渐在心里发芽了。后来,王建生正式拜传统修脚术第三代传承人杜德顺和刘振英为师,成了二人的关门弟子。
练习了大半年基本功后,王建生终于坐进了屋子,开始接活。在师父的“坐镇”下,王建生第一次给客人修脚,却闯了祸。他给师父的老主顾片脚垫(把脚底的厚茧子用刀刮平),真人的皮肤不比木头板,一刀下去,血就冒出来了,王建生吓出一身冷汗。师父立刻让他起身,止血上药包扎,还不停给客人鞠躬致歉。客人见王建生手足无措地站在边上,说了一句话:“现在的年轻人能学这行不容易,你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学好手艺。我今后还要找你!”一句话暖到了王建生心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修脚技术,成为师父那样受顾客欢迎的修脚师。
“干好修脚这一行,先得热爱,其次才是技术,别怕。”下班的时候,师父安慰他。从此,王建生练习起来更加刻苦,锉刀、片刀、条刀等修脚刀具,在他的手里,都像是有了生命一样。如今,即便已经成了首席修脚专家,王建生还是一直坚持亲自磨刀,每把刀都能瞬间断“毛发”,颇有侠客的味道。
从修脚到医脚
随着修脚技术的提升,王建生在清华池独当一面,口碑也越来越好,每天接待的客人最多的时候超过100人。随着改革开放,新型洗浴中心迅速崛起,当时洗澡为主、修脚为辅的清华池经营跌入谷底,十几个修脚师都调到工厂当了工人,清华池只剩下五六个人。是走还是留,是每个剩下的人要考虑的事情。
当时,因为人手不够,王建生常劳累得支气管扩张咳血。一次,日本一个访华团成员来修脚,见识了王建生的手艺,就通过外交部联系他,想让他去日本。得到这个消息,王建生的内心非常挣扎,在清华池工资每个月34元,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是放弃还是留下来?
他想起师父满是刀口的手,以及常常和他念叨的那句话:“修脚,跟咱们的针灸、按摩一样,都是‘国术’。但是针灸、按摩都纳入医学的范畴了,唯独修脚没有。中医有‘望闻问切’,我们修脚有‘视问触摸’。肛门科、皮肤科都有专门科室,我们为什么不能有一个脚病专科呢?” 从王建生当学徒的第一天起,师父就强调“先做人后学艺,做人必有品德”。最终,他留了下来。王建生相信,迟早有一天修脚术会成为医学的一个分支。
在公司领导和上級领导的支持下,王建生开始大胆尝试,从单纯的修脚往医脚方向努力。弄不懂的地方,他就买来皮肤病学、药物学、卫生学等专著自学,找专家讨教。渐渐地,他研发出一种修脚术,采用中国传统医术和刀法相结合的疗法,对症运刀治疗,至今,该疗法已成为清华池一项传招牌修脚术。
凭借精湛的技艺,2015年王建生被评为西城区百名英才、北京市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清华池也开始扭亏为盈,成为了北京市品牌企业。
现在,王建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修脚这门传统技艺更好地代代相传。在传承带徒的过程中,王建生无私传授毕生经验,将自己修治脚病工作中几十年积累下来的102张图片资料做了详细整理,编写了修脚师历史上的第一本专业书籍《修脚图谱》,弥补了医学行业的空白。
王建生说:“虽然现在修脚行业翻身了,成为比较被人尊重的行业,但从师父到我都希望成立专科的脚病医院,让修脚这门手艺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每天早上7点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虎坊桥的清华池二层脚病治疗中心的排号机还没启动,排队的队伍已经挤到了门外。人群里60多岁的老主顾相互交流,“我在虎坊路浴池认识王大夫的时候,他还没戴老花镜呢。”老人们口中的王大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清华池浴池脚病治疗首席专家王建生。
初中毕业后,16岁的王建生在大兴县(现北京大兴区)榆垡镇公社插队。1976年,他结束插队生活返城等待分配工作,正赶上清华池来挑选修脚工,从100多人里面选中了他和另一人。百年老店清华池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曾几何时,吃饭去全聚德,洗澡去清华池,对老北京人来说都是相当有面子的事,清华池的修脚术在老百姓心中也是京城一绝。
然而在那个年代,人们最理想的工作是工矿企业,谁家有个理发的、卖票的都不受人待见。“每天捏着别人的脚丫子,怎么想心里都不是滋味儿,谁干这事儿啊,脏!”王建生听了组织分配,脑中闪过一个词——低贱。宣武区服务公司的史书记安排完,让王建生回去休息一天。结果,他一直没去报到。最后,在领导和家人的劝说下,王建生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修脚的工作。
那时一进浴池就是泡澡的大堂,地方不小但通风条件差,只有电风扇。每间修脚室也小,门口挂着半截白布帘。一进修脚室的门,王建生就被房间里的异味熏得头晕恶心。不愿进修脚室,王建生在大堂大排椅上傻坐了两天,帮着干点杂活儿。
第三天,一个中年妇女领了一个哭哭咧咧的小女孩,一瘸一拐地走进修脚室。透过那半截布帘,王建生瞥到了修脚师哄着小姑娘脱掉鞋,发现是脚趾甲太长,长进了肉里引起感染。只见修脚师用刀一挑,小孩“啊”的长音还没到底,就不哭了。小女孩的笑脸,让王建生对修脚的抵触情绪减退了很多。那天,他在修脚室待了一整天。看着痛得龇牙咧嘴的人们经过师傅的“捣鼓”都喊着“舒坦了”出门,一颗想学的种子渐渐在心里发芽了。后来,王建生正式拜传统修脚术第三代传承人杜德顺和刘振英为师,成了二人的关门弟子。
练习了大半年基本功后,王建生终于坐进了屋子,开始接活。在师父的“坐镇”下,王建生第一次给客人修脚,却闯了祸。他给师父的老主顾片脚垫(把脚底的厚茧子用刀刮平),真人的皮肤不比木头板,一刀下去,血就冒出来了,王建生吓出一身冷汗。师父立刻让他起身,止血上药包扎,还不停给客人鞠躬致歉。客人见王建生手足无措地站在边上,说了一句话:“现在的年轻人能学这行不容易,你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学好手艺。我今后还要找你!”一句话暖到了王建生心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修脚技术,成为师父那样受顾客欢迎的修脚师。
“干好修脚这一行,先得热爱,其次才是技术,别怕。”下班的时候,师父安慰他。从此,王建生练习起来更加刻苦,锉刀、片刀、条刀等修脚刀具,在他的手里,都像是有了生命一样。如今,即便已经成了首席修脚专家,王建生还是一直坚持亲自磨刀,每把刀都能瞬间断“毛发”,颇有侠客的味道。
从修脚到医脚
随着修脚技术的提升,王建生在清华池独当一面,口碑也越来越好,每天接待的客人最多的时候超过100人。随着改革开放,新型洗浴中心迅速崛起,当时洗澡为主、修脚为辅的清华池经营跌入谷底,十几个修脚师都调到工厂当了工人,清华池只剩下五六个人。是走还是留,是每个剩下的人要考虑的事情。
当时,因为人手不够,王建生常劳累得支气管扩张咳血。一次,日本一个访华团成员来修脚,见识了王建生的手艺,就通过外交部联系他,想让他去日本。得到这个消息,王建生的内心非常挣扎,在清华池工资每个月34元,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是放弃还是留下来?
他想起师父满是刀口的手,以及常常和他念叨的那句话:“修脚,跟咱们的针灸、按摩一样,都是‘国术’。但是针灸、按摩都纳入医学的范畴了,唯独修脚没有。中医有‘望闻问切’,我们修脚有‘视问触摸’。肛门科、皮肤科都有专门科室,我们为什么不能有一个脚病专科呢?” 从王建生当学徒的第一天起,师父就强调“先做人后学艺,做人必有品德”。最终,他留了下来。王建生相信,迟早有一天修脚术会成为医学的一个分支。
在公司领导和上級领导的支持下,王建生开始大胆尝试,从单纯的修脚往医脚方向努力。弄不懂的地方,他就买来皮肤病学、药物学、卫生学等专著自学,找专家讨教。渐渐地,他研发出一种修脚术,采用中国传统医术和刀法相结合的疗法,对症运刀治疗,至今,该疗法已成为清华池一项传招牌修脚术。
凭借精湛的技艺,2015年王建生被评为西城区百名英才、北京市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清华池也开始扭亏为盈,成为了北京市品牌企业。
现在,王建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修脚这门传统技艺更好地代代相传。在传承带徒的过程中,王建生无私传授毕生经验,将自己修治脚病工作中几十年积累下来的102张图片资料做了详细整理,编写了修脚师历史上的第一本专业书籍《修脚图谱》,弥补了医学行业的空白。
王建生说:“虽然现在修脚行业翻身了,成为比较被人尊重的行业,但从师父到我都希望成立专科的脚病医院,让修脚这门手艺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