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把知识传给学生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所学知识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主动学习的助长剂。
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力比较薄弱,他们对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遵循这一信条,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注重探究每篇课文内蕴的意境和情感,通过插图、投影、简笔画、音乐、表演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即处于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的感受。从而化难为易,使之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发展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语言文字。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
一、利用动人心弦的音乐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内单一的内容,重复的形式,容易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游戏唤起他们的兴趣。
另外还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启迪,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有机地将音乐和文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贯穿、相互强化的作用。但在选择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音乐与课文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二者必须做到和谐统一,才会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教古诗《所见》一课时,按教学程序,第一步是解诗题、简介诗人,在以故事讲解介绍诗人时,可选古筝独奏《春江花月夜》作为语言描述情境的背景音乐,随着语言文字的抑、扬、顿、挫,加之乐曲的松、紧、快、慢对比变化,同学们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整个思维仿佛回到那远古的时代,仿佛看到了诗人袁枚正在花影层叠,水云深处的茅层里悠然吟咏作画,一派古色古香的情调,这时的气氛为整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既做了较好情感铺垫,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联想,增强了学生的灵感,提高了素养,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兴趣
学生从小喜爱听动人的故事。课堂上给学生讲有趣的故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声母“d”时,上课我便问:“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学生们马上回答:“想听。”接着我就讲:一天,在动物王国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有大白马、大熊猫、大笨狗、小鸡、小鸭子……只听见狐狸裁判“啪”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使劲向前跑去。只见大白马展开四蹄,昂首向前奔去,不一会儿就到达终点,取得第一名。我问:“大白马跑得快吗?”“快!”“大白马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得得得的声音。”这样引出声母“d”。学生爱听故事,都被吸引住了,他们对要学的知识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五颜六色的图画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明亮的事物非常敏感,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小学语文教材,多数图文并茂的。教师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剪贴、简笔画等手段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文学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中,不仅要以充分运用图画再现情景,而且注重给静止的画面增添动的感觉,让学生静中看到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情,聆听画外音。
如:教《小马过河》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找几位同学戴上制作的头饰,分别扮演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按课文要求进行现场表演,然后组织大家评议,让学生进一步揣摩每个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性格特征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时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由文字也在表演中、评议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由文字转换成形体表演再进入角色,这是一个创作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情感体验,又锻炼了表演能力,加深了课文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具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差,他们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因此,直观的教具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音节拼音“t”时,出示实物“伞”,使他们知道拼音“t”同雨伞的伞柄一样。这样学生即学习了拼音,又认识了生活中的事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积极性高,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发展离不开认识主体的自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如果不面对全体学生,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就是不成功的教学,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出了草塘景色之美丽,资源之丰富,风光之奇特。新课开始,教师以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同学们!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宽阔无边的大地上长着翠绿而高过腰的野草,一阵风吹就像大海翻腾起的浪花,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假如你拨开草丛一看,有一个水塘,塘里的鱼挨挨挤挤,用水瓢就可以舀到,草地上的野生动物就更多了。用棍子就可打到狍子,有野鸡还会飞到人家的铁锅里去呢!同学们想去看看这块神奇美丽的地方吗?那么请大家阅读课文《可爱的草塘》,希望从中找到最想知道的答案。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和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于学生,让学生自学自乐,这样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最终使每一只小鸟都能飞上蓝天
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力比较薄弱,他们对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遵循这一信条,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注重探究每篇课文内蕴的意境和情感,通过插图、投影、简笔画、音乐、表演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即处于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的感受。从而化难为易,使之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发展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语言文字。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
一、利用动人心弦的音乐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内单一的内容,重复的形式,容易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游戏唤起他们的兴趣。
另外还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启迪,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有机地将音乐和文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贯穿、相互强化的作用。但在选择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音乐与课文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二者必须做到和谐统一,才会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教古诗《所见》一课时,按教学程序,第一步是解诗题、简介诗人,在以故事讲解介绍诗人时,可选古筝独奏《春江花月夜》作为语言描述情境的背景音乐,随着语言文字的抑、扬、顿、挫,加之乐曲的松、紧、快、慢对比变化,同学们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整个思维仿佛回到那远古的时代,仿佛看到了诗人袁枚正在花影层叠,水云深处的茅层里悠然吟咏作画,一派古色古香的情调,这时的气氛为整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既做了较好情感铺垫,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联想,增强了学生的灵感,提高了素养,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兴趣
学生从小喜爱听动人的故事。课堂上给学生讲有趣的故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声母“d”时,上课我便问:“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学生们马上回答:“想听。”接着我就讲:一天,在动物王国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有大白马、大熊猫、大笨狗、小鸡、小鸭子……只听见狐狸裁判“啪”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使劲向前跑去。只见大白马展开四蹄,昂首向前奔去,不一会儿就到达终点,取得第一名。我问:“大白马跑得快吗?”“快!”“大白马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得得得的声音。”这样引出声母“d”。学生爱听故事,都被吸引住了,他们对要学的知识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五颜六色的图画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明亮的事物非常敏感,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小学语文教材,多数图文并茂的。教师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剪贴、简笔画等手段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文学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中,不仅要以充分运用图画再现情景,而且注重给静止的画面增添动的感觉,让学生静中看到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情,聆听画外音。
如:教《小马过河》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找几位同学戴上制作的头饰,分别扮演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按课文要求进行现场表演,然后组织大家评议,让学生进一步揣摩每个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性格特征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时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由文字也在表演中、评议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由文字转换成形体表演再进入角色,这是一个创作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情感体验,又锻炼了表演能力,加深了课文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具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差,他们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因此,直观的教具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音节拼音“t”时,出示实物“伞”,使他们知道拼音“t”同雨伞的伞柄一样。这样学生即学习了拼音,又认识了生活中的事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积极性高,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发展离不开认识主体的自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如果不面对全体学生,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就是不成功的教学,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出了草塘景色之美丽,资源之丰富,风光之奇特。新课开始,教师以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同学们!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宽阔无边的大地上长着翠绿而高过腰的野草,一阵风吹就像大海翻腾起的浪花,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假如你拨开草丛一看,有一个水塘,塘里的鱼挨挨挤挤,用水瓢就可以舀到,草地上的野生动物就更多了。用棍子就可打到狍子,有野鸡还会飞到人家的铁锅里去呢!同学们想去看看这块神奇美丽的地方吗?那么请大家阅读课文《可爱的草塘》,希望从中找到最想知道的答案。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和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于学生,让学生自学自乐,这样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最终使每一只小鸟都能飞上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