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伦是一个多棱角的国度,有着最保守的制度,却同时拥有最先锋的设计。
上个世纪50年代迷你英式,60年代摇摆伦敦,70年代朋克诞生, 80年代西区故事,90年代待续的英式篇章,伴随着时装史上无数富有创意的时刻,英伦时尚就是前卫的代名词。
马克思指出:“英国悲剧的特点之一就是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无疑,怪诞艺术为英国时尚潮流创造出巨大的震撼力,永恒的神奇感和极其浓烈的趣味性,它追求反向思维,它对所谓的传统优雅给予极端性的破坏力,几分幽默伴随着几分恐怖,产生了一种非常奇特和宝贵的东西——怪诞。
疯帽协会 Hat Trick
帽子文化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一顶帽子不但是淑女打扮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根据贵族传统,帽子还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在什么场合下该戴什么样的帽子,帽檐直径多少最合适,英国人只需要简单目测一下就能做出定论。在伦敦的各大商场里,卖帽子的柜台也是英国人最爱光顾的一个地方。那里摆放着很多看起来很华丽甚至很夸张的帽子,罩着轻纱的,插着羽毛的,有的只有巴掌大小,有的能遮住半个脸。事实上,英国人在现实生活中会真的戴这些夸张的帽子,帽子的不同式样、不同戴法还隐喻着人们不同的自信程度、体验和经历。
疯帽匠 Hat Master
Stephen Jones说:“衣服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当然,即便是极尽奢华的高级时装业也要有一定的功能性。不过帽子就未必了,所以它们就像蛋糕上的草莓。帽子满足了女人们爱幻想的渴望,也把衣服变成真正的时装。”
全球顶级时装设计师不下50位,但算得上大师的帽子设计师只有两位——Stephen Jones和Philip Treacy。Stephen Jones与Philip Treacy,这两个名字在帽界的地位,就等同于Salvatore Ferragamo与Manolo Blahnik之于鞋界。在Stephen Jones 与Philip Treacy的成名路上,分别有两个影响他们一生的名字:John Galliano和Isabella Blow。前者是举世皆知的设计天才,而后者最大的功劳则是为世界时尚史贡献鬼才Alexander McQueen和Philip Treacy。
与John Galliano将近30年的坚固合作,如今Stephen Jones已经为Dior和Galliano的大秀设计近万顶精彩纷呈的帽子。对于这位给自己的设计锦上添花的好伙伴,John Galliano永远在谢幕的时候头戴Stephen Jones的帽子,以示谢意。而Isabella Blow这位伦敦时装界举足轻重的时装偶像,每一场秀,每一场晚宴,自己的婚礼乃至葬礼,她都戴着Philip Treacy的帽子。Isabella Blow的隆重推荐让老佛爷Karl Lagerfeld对Philip也另眼相看,使他在出道短短几年内即获得了Chanel帽饰设计师的资格,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了名流圈最炙手可热的帽饰设计师。
与其说两位帽神终生以制帽各分半壁江山,不如说他们都把毕生的才华与激情聚焦在凡人顶上的方寸之地,寄以无限探索与玩味。如果没有Stephen Jones,John Galliano的鬼马创意难免要打些折扣,如果没有Philip Treacy,查尔斯王子的婚礼也会失色几分。他们已无须炫耀个人制帽史上的赫赫大牌,因为正如Christine Dior所说的那样:“没有帽子,人类就没有文明。”而没有了Stephen Jones 和Philip Treacy,伦敦被誉为创意之都的名号就少了最重要的两大力证。
构筑哲学 Structure Philosophy
谈论英国时尚,最有别于他人的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构筑时尚。不可否认,英伦这片土地培养了一大批设计变化多端,建筑感极强的诡谲天才设计师和影响深远的超级名模。正如建筑师Ben van Berkel和Caroline Bos所说:“建筑师是未来的时装设计师。” 在那个时代里,建筑师身上的精英气质会慢慢退去,从而出现时装设计师曾经历过的明星化进程。在那个空间中,人是不重要的,真正的主体是时装。而包裹着时装的建筑,则是赋予它价值的载体。没有一个时装设计师会对其相关的空间等闲视之。同静态的时装照片,以及作为行为艺术的时装秀一样,它也是赋予时装以价值的重要一环。
结构时装师Structural Fashion Creator
内部与外部的结构戏法,是英伦设计师们钟爱的建筑结构游戏。对于时装本身,通过硬挺的异材质作为服装原料,通过鬼斧神工的立体剪裁,通过图案拼接产生的立体视觉,时装内部的建筑感颇具宏大之气。而更深层次的时装与外部空间结构感,更是融合了民族血液中对于建筑结构的痴迷。
设计师Paul Smith的旗舰店也是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建筑师Spohie Hicks接受了改建这幢维多利亚时期老房子的设计任务。这幢英式老宅恰恰强化了Paul Smith服装的“英国性”,这对Paul Smith那些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忠实拥趸来说,是最具价值的所在。而其内部空间也同样反映着这种“英国性”,屋内的陈设尽量使用古旧的英式柜子和架子,并以旧照片和旧家具做装饰,来营造家居的感觉。极酷的极简主义设计和设计师本身的气质如出一辙,利用历史建筑本身的作用,将充满未来感的时装和旧世界的优雅连接在了一起。
时装内部的建筑感,Gareth Pugh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他通常会使用一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荒谬外形,心怀可穿着的雕塑理念去设计和有意识地歪曲人体。各种风格截然不同的元素混合在他的设计作品中,使得处处充满了矛盾对立的关系,给人丰富的视觉享受。Gareth Pugh用浪漫抗衡极具攻击性的未来派风格,具体由领口、袖口的环绕褶皱设计所表现。具有雕塑线条的成衣在肩部设计成尖形,在大腿处以不同处理方式做缝合。具有塑料光泽的未来感服饰,处处营造一种科幻怪诞印象。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此时的英国表面辉煌,维多利亚女王对道德的提倡与整个社会崇尚的禁欲主义,让英国看上去像个理性克制的绅士社会。但私下,却仍然涌动着无数怪诞、疯狂、无理可循的欲望。对人性的压抑和保守态度导致了王尔德的悲剧;贫富落差造成的底层动荡让“开膛手杰克”这样的案件发生。维多利亚时尚正是在这种矛盾体中诞生,它繁复拘谨,同时也妖娆妩媚,它为当今时尚界提供了最华丽的素材与充满禁忌的想象。大工业时期的极端发达保障了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在满足了物质欲望之后,摆在英国人面前的是无边的思维创造,而且这种思维的创造力已经流入民族的骨髓中,天马行空的思维境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酝酿着。
未来开拓者Future Pioneer
时装人士往往视人类学家芬克斯坦为公敌,她的名著《时装之后》从头到尾都在告诫人们,时装是浅薄的,大家千万不要上当,任何附加于上的意义都只是营销工具。可能Hussein Chalayan是得以逃脱芬克斯坦之咒的少数设计师之一。连他自己都觉得那些花费了他大量心力而造的概念服装一件也不会卖出去,最终的命运只可能被博物馆收藏,甚至他自己坦言设计服装的初衷并非是女人,而是观念,因此Hussein作为时装设计师的面目并不清晰,尽管他近年来极力将衣服设计得更适于穿着,并努力从剪裁、造型、图案等各个方面尽量符合正常的审美,却仍旧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并行动。Hussein将时装看成是微缩的建筑,他认为服装像是室内布置的一部分,而室内布置又是建筑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构成了城市环境,只是体量不同而已。
经过数季以哲学、宗教、神话为灵感的系列后,他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趣。Hussein Chalayan的设计处处体现了他的才智,优美雅致,最低限度也是光彩照人的。珠饰是Hussein的礼服设计中常用的分割方式,几何或曲线的分割结构也是他的特点。抽象的装饰图案灵感可能来自于飞机的飞行路线,也可能是气象云层图。在作品Ventriloquy中Hussein将他最擅长的行为表演引向最高峰,由糖化玻璃所制成的裙子在锤子的敲击下,随机地碎裂成不同的形态。而这一连串如魔法一般的时装,使得Hussein连续两年荣膺英国年度设计师。
上个世纪50年代迷你英式,60年代摇摆伦敦,70年代朋克诞生, 80年代西区故事,90年代待续的英式篇章,伴随着时装史上无数富有创意的时刻,英伦时尚就是前卫的代名词。
马克思指出:“英国悲剧的特点之一就是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无疑,怪诞艺术为英国时尚潮流创造出巨大的震撼力,永恒的神奇感和极其浓烈的趣味性,它追求反向思维,它对所谓的传统优雅给予极端性的破坏力,几分幽默伴随着几分恐怖,产生了一种非常奇特和宝贵的东西——怪诞。
疯帽协会 Hat Trick
帽子文化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一顶帽子不但是淑女打扮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根据贵族传统,帽子还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在什么场合下该戴什么样的帽子,帽檐直径多少最合适,英国人只需要简单目测一下就能做出定论。在伦敦的各大商场里,卖帽子的柜台也是英国人最爱光顾的一个地方。那里摆放着很多看起来很华丽甚至很夸张的帽子,罩着轻纱的,插着羽毛的,有的只有巴掌大小,有的能遮住半个脸。事实上,英国人在现实生活中会真的戴这些夸张的帽子,帽子的不同式样、不同戴法还隐喻着人们不同的自信程度、体验和经历。
疯帽匠 Hat Master
Stephen Jones说:“衣服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当然,即便是极尽奢华的高级时装业也要有一定的功能性。不过帽子就未必了,所以它们就像蛋糕上的草莓。帽子满足了女人们爱幻想的渴望,也把衣服变成真正的时装。”
全球顶级时装设计师不下50位,但算得上大师的帽子设计师只有两位——Stephen Jones和Philip Treacy。Stephen Jones与Philip Treacy,这两个名字在帽界的地位,就等同于Salvatore Ferragamo与Manolo Blahnik之于鞋界。在Stephen Jones 与Philip Treacy的成名路上,分别有两个影响他们一生的名字:John Galliano和Isabella Blow。前者是举世皆知的设计天才,而后者最大的功劳则是为世界时尚史贡献鬼才Alexander McQueen和Philip Treacy。
与John Galliano将近30年的坚固合作,如今Stephen Jones已经为Dior和Galliano的大秀设计近万顶精彩纷呈的帽子。对于这位给自己的设计锦上添花的好伙伴,John Galliano永远在谢幕的时候头戴Stephen Jones的帽子,以示谢意。而Isabella Blow这位伦敦时装界举足轻重的时装偶像,每一场秀,每一场晚宴,自己的婚礼乃至葬礼,她都戴着Philip Treacy的帽子。Isabella Blow的隆重推荐让老佛爷Karl Lagerfeld对Philip也另眼相看,使他在出道短短几年内即获得了Chanel帽饰设计师的资格,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了名流圈最炙手可热的帽饰设计师。
与其说两位帽神终生以制帽各分半壁江山,不如说他们都把毕生的才华与激情聚焦在凡人顶上的方寸之地,寄以无限探索与玩味。如果没有Stephen Jones,John Galliano的鬼马创意难免要打些折扣,如果没有Philip Treacy,查尔斯王子的婚礼也会失色几分。他们已无须炫耀个人制帽史上的赫赫大牌,因为正如Christine Dior所说的那样:“没有帽子,人类就没有文明。”而没有了Stephen Jones 和Philip Treacy,伦敦被誉为创意之都的名号就少了最重要的两大力证。
构筑哲学 Structure Philosophy
谈论英国时尚,最有别于他人的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构筑时尚。不可否认,英伦这片土地培养了一大批设计变化多端,建筑感极强的诡谲天才设计师和影响深远的超级名模。正如建筑师Ben van Berkel和Caroline Bos所说:“建筑师是未来的时装设计师。” 在那个时代里,建筑师身上的精英气质会慢慢退去,从而出现时装设计师曾经历过的明星化进程。在那个空间中,人是不重要的,真正的主体是时装。而包裹着时装的建筑,则是赋予它价值的载体。没有一个时装设计师会对其相关的空间等闲视之。同静态的时装照片,以及作为行为艺术的时装秀一样,它也是赋予时装以价值的重要一环。
结构时装师Structural Fashion Creator
内部与外部的结构戏法,是英伦设计师们钟爱的建筑结构游戏。对于时装本身,通过硬挺的异材质作为服装原料,通过鬼斧神工的立体剪裁,通过图案拼接产生的立体视觉,时装内部的建筑感颇具宏大之气。而更深层次的时装与外部空间结构感,更是融合了民族血液中对于建筑结构的痴迷。
设计师Paul Smith的旗舰店也是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建筑师Spohie Hicks接受了改建这幢维多利亚时期老房子的设计任务。这幢英式老宅恰恰强化了Paul Smith服装的“英国性”,这对Paul Smith那些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忠实拥趸来说,是最具价值的所在。而其内部空间也同样反映着这种“英国性”,屋内的陈设尽量使用古旧的英式柜子和架子,并以旧照片和旧家具做装饰,来营造家居的感觉。极酷的极简主义设计和设计师本身的气质如出一辙,利用历史建筑本身的作用,将充满未来感的时装和旧世界的优雅连接在了一起。
时装内部的建筑感,Gareth Pugh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他通常会使用一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荒谬外形,心怀可穿着的雕塑理念去设计和有意识地歪曲人体。各种风格截然不同的元素混合在他的设计作品中,使得处处充满了矛盾对立的关系,给人丰富的视觉享受。Gareth Pugh用浪漫抗衡极具攻击性的未来派风格,具体由领口、袖口的环绕褶皱设计所表现。具有雕塑线条的成衣在肩部设计成尖形,在大腿处以不同处理方式做缝合。具有塑料光泽的未来感服饰,处处营造一种科幻怪诞印象。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此时的英国表面辉煌,维多利亚女王对道德的提倡与整个社会崇尚的禁欲主义,让英国看上去像个理性克制的绅士社会。但私下,却仍然涌动着无数怪诞、疯狂、无理可循的欲望。对人性的压抑和保守态度导致了王尔德的悲剧;贫富落差造成的底层动荡让“开膛手杰克”这样的案件发生。维多利亚时尚正是在这种矛盾体中诞生,它繁复拘谨,同时也妖娆妩媚,它为当今时尚界提供了最华丽的素材与充满禁忌的想象。大工业时期的极端发达保障了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在满足了物质欲望之后,摆在英国人面前的是无边的思维创造,而且这种思维的创造力已经流入民族的骨髓中,天马行空的思维境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酝酿着。
未来开拓者Future Pioneer
时装人士往往视人类学家芬克斯坦为公敌,她的名著《时装之后》从头到尾都在告诫人们,时装是浅薄的,大家千万不要上当,任何附加于上的意义都只是营销工具。可能Hussein Chalayan是得以逃脱芬克斯坦之咒的少数设计师之一。连他自己都觉得那些花费了他大量心力而造的概念服装一件也不会卖出去,最终的命运只可能被博物馆收藏,甚至他自己坦言设计服装的初衷并非是女人,而是观念,因此Hussein作为时装设计师的面目并不清晰,尽管他近年来极力将衣服设计得更适于穿着,并努力从剪裁、造型、图案等各个方面尽量符合正常的审美,却仍旧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并行动。Hussein将时装看成是微缩的建筑,他认为服装像是室内布置的一部分,而室内布置又是建筑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构成了城市环境,只是体量不同而已。
经过数季以哲学、宗教、神话为灵感的系列后,他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趣。Hussein Chalayan的设计处处体现了他的才智,优美雅致,最低限度也是光彩照人的。珠饰是Hussein的礼服设计中常用的分割方式,几何或曲线的分割结构也是他的特点。抽象的装饰图案灵感可能来自于飞机的飞行路线,也可能是气象云层图。在作品Ventriloquy中Hussein将他最擅长的行为表演引向最高峰,由糖化玻璃所制成的裙子在锤子的敲击下,随机地碎裂成不同的形态。而这一连串如魔法一般的时装,使得Hussein连续两年荣膺英国年度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