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发挥“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理想信念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2005]5号文规定,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高校面向2006级大学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并列为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之一。在高等学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主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发挥“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大学生这个重要的青年人群体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使全体大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而这些目标与《纲要》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致。
《纲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根据《纲要》教学大纲的要求,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由此可见,《纲要》的开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作用,理想信念教育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
2《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
在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纲要》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独具优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注重原理和思想的阐述,从教材设置上看,虽然“政治正确,线索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但科学精神缺乏,人文精神不足,人文关怀不够”。(《光明日报》2008年1月19日第7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特点和优点及缺点》),导致在课程讲述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而《纲要》课程教学时,则要能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着力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这个时期历史的基本经验。也就是说,既注重理论性,又可以用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叙事中寓论断”。同时,在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还要可以联系近年来在近现代史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观点、社会上流行的思潮、大学生经常关注或者深感困惑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论,帮助大学生划清历史上重大是非的界限,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史论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更容易被大学生接收,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历史过程的讲述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发挥《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对各种问题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兴趣浓厚。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首先必须了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纲要》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提高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把理想信念教育与个人成长相结合。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培养和自我设计,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热切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通过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成长历程、革命奋斗史的讲述,让他们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一辈子受益,从而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参观历史遗迹、观看历史影片和组织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参考文献
[1] 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2] 陈嫦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3] 徐兰,突出共同理想教育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
[4] 赵月莲,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5] 施静谱,以史育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新西部,2009,(22).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理想信念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2005]5号文规定,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高校面向2006级大学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并列为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之一。在高等学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主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发挥“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大学生这个重要的青年人群体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使全体大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而这些目标与《纲要》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致。
《纲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根据《纲要》教学大纲的要求,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由此可见,《纲要》的开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作用,理想信念教育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
2《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
在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纲要》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独具优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注重原理和思想的阐述,从教材设置上看,虽然“政治正确,线索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但科学精神缺乏,人文精神不足,人文关怀不够”。(《光明日报》2008年1月19日第7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特点和优点及缺点》),导致在课程讲述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而《纲要》课程教学时,则要能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着力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这个时期历史的基本经验。也就是说,既注重理论性,又可以用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叙事中寓论断”。同时,在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还要可以联系近年来在近现代史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观点、社会上流行的思潮、大学生经常关注或者深感困惑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论,帮助大学生划清历史上重大是非的界限,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史论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更容易被大学生接收,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历史过程的讲述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发挥《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对各种问题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兴趣浓厚。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首先必须了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纲要》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提高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把理想信念教育与个人成长相结合。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培养和自我设计,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热切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通过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成长历程、革命奋斗史的讲述,让他们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一辈子受益,从而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参观历史遗迹、观看历史影片和组织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参考文献
[1] 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2] 陈嫦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3] 徐兰,突出共同理想教育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
[4] 赵月莲,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5] 施静谱,以史育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新西部,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