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经典: 《赠侯侍诗行书横幅》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传播贵州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晚晴》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打造“档案”专栏,传承文化之美,共享文化之乐。
  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历史贵州单元,近期新展出了一幅重量级书法文物,出自明朝一代书画宗师董其昌之手,经考证,它竟然和一段贵州土司叛乱的历史有因果联系。从诗题推知这幅书法作品作于天启二年(1622年),这一年,贵州水西宣抚司土司安邦彦起兵响应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明,自称“罗甸大王”,率十万叛军进围黔中首府贵阳,军情紧急。董其昌一位叫侯恂的朋友临危受命,被授贵州巡按,监察并参与平定安邦彦叛乱的军事行动,以解贵州之围。这件作品便是董其昌于侯恂赴黔前夕所写,以作送别之物。
  一代宗师养成记
  董其昌,生于1555年,
  卒于1637年,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华亭人(今上海松江),万历十六年进士,曾仕翰林院编修、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是中国书画史上承前启后、影响巨大的一代宗师。
  绘画方面,他融会贯通,以禅入画,提出著名的“南北宗”论,创中国文人画高峰。书法方面,他突破赵孟頫与文征明书风的笼罩,集前人之大成,又自成一家,是晚明书坛领袖。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等书论和画论留世。
  早年的董其昌对书法并不在行,甚至是其“短板”。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自述其学书经历:“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伯长,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江西袁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受此事刺激,董其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董其昌初学唐朝颜真卿的书法,后又改学钟繇、王羲之的技法,十余年后功力大增。据《松汇志》记述,“少好书画,临真迹,至忘寝食。中年悟人微际遂自成名家。行楷之妙,胜绝一代。”正是董其昌的勤奋进取、超越前人的精神和勇气,使得他超越古人终成一代宗师,中晚期就已“造请无虚日,尺素短笔,争购宝之”。到了清朝,康熙偏爱董其昌书法,认为其书法“天姿迥异”“非诸家所能及也”,常将董其昌书法列于座右,晨夕观赏,亲手临摹。雍正的书法也是从学董其昌入手。乾隆年间,董其昌流美端庄的书风仍为书学正脉。
  《赠侯侍诗行书横幅》
  《赠侯侍诗行书横幅》,
  纵25.7厘米,横175.5 厘米,纸本,通篇为董作七律,两首,二十三行,款三行,起首处有一方印已模糊难辨,款后钤“宗伯学士”“董其昌”白文印,诗题和内容都表明它是为送别侯恂赴黔之行而作:
  “夜郎氛祲未全消,使者单车万里遥。自昔长缨曾请借,即今铜柱拟重标。阴符圯上书三卷,令甲明廷诏六条。
  圣主宵衣睠南顾,舞干何日罢征苗?绣衣持斧拥裢旄,戎马间关气益豪。报国肯回王子驭,酬知频拭吕虔刀。皂囊弹事风霜笔,羽扇谈兵虎豹韬。行矣捷书宜早奏,汉家麟阁五云高。
  送侯六真侍御按黔二首。董其昌。”
  受书人侯六真,名恂,字若谷,号六真,晚号清壑老人、南园老人,河南商丘人。其子就是明末清初散文家、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也就是孔尚任《桃花扇》戏剧中李香君爱情故事的男主角。商丘侯氏为名门望族,家世显赫,晚明的侯家不仅在政治上官居要职,而且在天启年间魏忠贤党羽猖獗横行的情势中,始终保持刚正不阿的门风。据考,董其昌与侯家的关系,缘于他与侯恂父亲侯执蒲的堂兄侯执躬同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已丑科进士,有同年之谊。董其昌曾应侯恂父亲侯执蒲所请,为逝世的侯瑀(侯执躬父亲)撰写过《侯太公墓表》,后收录在《容台诗集》里。
  作《赠侯侍诗行书横幅》这年,董其昌已六十八岁高龄,刚度过二十年之久的乡里蛰居岁月进京就职仅半年,此时正是他书画艺术名声震扬朝野及海内外的高峰时期。以诗文或书画为临别赠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由来已久的礼仪。作为伟大的书画家,董其昌写给任何朋友的赠诗都兼具书法的价值,因此,即便不以诗作所传达的交情论,董其昌的书迹本身在当时就是令人渴望的酬赠。由此可见董其昌对侯氏的重视,且双方关系匪浅。
  因为没有任何后世藏家的印章或提拔等痕記,暂时也未查到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这幅作品几百年间的流传经过不得而知。似乎在漫长的光阴流转中,幽幽暗暗,被遗忘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所幸兜兜转转中,因缘际会来到了贵州省博物馆。档案资料显示这件作品是博物馆前辈陈恒安先生于1961年向贵州一名叫李循的人士收购,一直妥善保管在文物库房,出于对珍贵纸质文物的保护,鲜有出展。
  康熙皇帝曾评价董其昌的字:“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精确地概括了董其昌的书风。《赠侯侍诗行书横幅》一如其书风古淡潇洒,行距空阔疏荡,笔墨在黑白互补与篇章结构中相得益彰,一种不经意而为的形态,实际上却包含着其全部内力的匠心独运。
  趁着春风微微,伴着幽幽花香,一起来贵州省博物馆体验大师空灵淡雅的艺术之美吧!
其他文献
养老,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以满足亿万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提出一系列发展目标和措施。目标如何实现?措施如何落实?记者近日专访了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  如何养老:答案不止一个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性養老”等多项具体措施。  “‘十
期刊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都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法则,各类文献中关于保护环境的相关记载不绝于书。  历史悠久的环保意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都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法则,各类文献中关于保护环境的相关记载不绝于书。《尚书·吕刑》有“禹平治水土”的记载,《尚书·吕刑》作于周穆王之时,距今已将近3000年,可见当时对水土保持的观念已相当明确。  商周时期已设有专门对山川河泽进行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在周代
期刊
3月26日22时10分,上海最年长的院士——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奋起!奋起!  转学西南联大,是沈善炯人生道路上的转折。那个动乱的年代,偌大的国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颠沛流离是常态。在通过西南联大的转学考试后,他进入了当时祖国学子心中的学术圣殿。  1947年年末,沈善炯经推荐去美國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深造。临行前,恩师张景钺教授
期刊
今年春节,不能团圆。人们说,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可是,吃不到妈妈包的饺子,品不到妈妈做的美食,这可怎么办?我和姐姐都为这一件事发愁。  姐姐提议道:“我们学校每天给孩子上课,都是网络视频教学,不如咱俩约个时间,也让老妈当回老师呗。”“这个办法好!”我举双手赞同。和老妈沟通这件事,妈妈笑了说:“老了,老了,还要在儿女面前,当一次网红。”我们被妈妈风趣的说法逗笑了。  我们的第一节课,就从调
期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晚晴》与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打造“党史”专栏,讲述和传播贵州省丰富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1934年12月12日,中央在湖南通道县城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红军进军方向的问题。会议中毛泽东及时提出了改变行军路线,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的建议,得到了与会大多数同志的支持。此时,周恩来对“左”倾错误已有醒悟,他不顾李德、博古的反对,坚持采纳毛泽东的建议。由于意
期刊
伴随着雨意,我的心又忧伤了起来,我不知道自己是在等待清明节的到来,还是惧怕这个伤感的日子。因为,我最亲爱的您永远离我而去了,我再也找不到您的影子。我知道,在您的心中,我永远是您一生关爱的儿子。  我记得,临终前,您真想和我说一句温馨的话,无奈病魔缠身,只能目视着我欲言不能,那份亲情与痛苦,只有经历过失去您的无奈后才能体谅啊!您去世之后,我虔诚地伏在您的灵前。暂放您灵柩的那间堂屋,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交
期刊
细雨霏霏的四月天,我挽着母亲走向山的那一边。这条小路,因为山那边建了公墓而被拓宽了铲平了,路中间,那些曾被铲除了的紫云英,又成片成片地伸出了细细的芽。路两边,零零星星的油菜花含珠带露,在清凉的风中娇却如少女的雙眸,而曾经的晶眸粉颊却在岁月里消逝无踪。多少年来,一直在这些随手可摘的娇嫩黄花里,寄托永不消退的哀思。  沿着蜿蜒小路一直走,上坡,再下坡,两棵高大粗壮的苦楝树下,油菜花环绕着的就是父亲长眠
期刊
很多老年人认为:退了休、迈入老年,便无事可做,只待享清福了。我和老伴却在孩子们的开导下,视晚年为人生的第二春,过起了有滋有味的晚年生活,谱写了精彩的“晚年四部曲”!  健身 退休后,我和老伴把在职时的生活规律、作息时间、生活内容等统统改弦更张,“重打鼓另开张”,首先从健身开始。我和老伴每天早晚必携手到公园或小区附近的护城河边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在锻炼中,我们俩互为对手和帮手,传手球、打羽毛球、接踢毽
期刊
对比“十三五”规划,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2020年以后将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变化:  1.从退休老人到极具价值的人力资源。“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综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增强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  从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到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将老年人视为人力资源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十四五”及以后,退休之后的老年人仍将被视为人力资源,要积极开发。
期刊
老人用毕生积蓄买来的房子,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别人的财产,老人还被强行赶出家门,而这一切居然都是“合法”的?  北京警方近日破获了一起涉案74套房,案值3亿多元的案件。不法分子将老人骗入“套路贷”,通过房产抵押和担保,故意制造违约,然后,“合法”地将老人的房产过户到别人名下,让老人无家可归……  以房养老还有利息  2018年9月底的一天上午,七八个壮汉忽然敲开北京朝阳区慈云寺北里张姓老人的家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