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例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的生存状况及临床病理因素对生存的影响,为疾病的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67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型肝癌.分析3种病理类型的肝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生存情况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567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者占92.9%(527/567),胆管细胞癌者占4.6% (26/567),混合型肝癌者占2.5%(14/567).肝细胞癌患者中位累积生存时间为48个月,明显长于胆管细胞癌患者的19个月和混合型肝癌患者的14个月,肝细胞癌患者累积生存情况明显优于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Log-rank值为4.354,8.847,P<0.05);肝细胞癌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26个月,明显长于胆管细胞癌患者的9个月和混合型肝癌患者的9个月,肝细胞癌患者无瘤生存情况明显优于胆管癌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Log-rank值为6.479,7.708,P<0.05).肝细胞癌患者的1年肿瘤复发率为28.8%(152/527),显著低于胆管细胞癌患者的57.7%(15/26)和混合型肝癌患者的9/14(F=17.046,P<0.05).胆管细胞癌患者未发现血管癌栓,但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19.2%(5/26),显著高于肝细胞癌患者的2.8% (15/5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82,P<0.05).AFP、TNM分期、肿瘤直径、病灶数目、肿瘤侵犯肝被膜、卫星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的因素(x2 =8.648,118.786,59.548,7.639,13.200,43.842,15.540,P<0.05);血管癌栓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肝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的因素(x2=70.446,6.230,P<0.05).肝癌患者TNM分期、肿瘤直径、卫星灶、血管癌栓是影响3种病理类型肝癌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420,1.050,1.513,1.899,P<0.05);TNM分期、肿瘤直径和血管癌栓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432,1.888,1.052,P<0.05);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是影响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473,1.503,P<0.05).结论 虽然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两种病理类型仅占原发性肝癌的少数,但与肝细胞癌患者比较,肝切除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高,患者生存率低。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因胆道蛔虫病术后2个月余,皮肤、巩膜黄染伴畏寒、高热20余天于2011年11月28日收治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患者于2009年因家族性结肠腺瘤样息肉病伴灶性癌变于外院行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 Dixon术.2011年8月25日因腹痛、黄疸于外院就诊,诊断为重症胆管炎、胆道蛔虫病、胆源性肝脓肿、胆囊结石,于2011年9月3日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虫+T管引流术,术中
期刊
第15届全国胆道外科暨第11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11月9-11日在四季如春、美食如云的花城广州市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和脾功能及脾脏外科学组共同主办,《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编辑部联合协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
期刊
日子屈指可数,白《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于2007年正式被纳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才仅仅几年的时间,已被国内外众多的有影响力的数据库收录,即使加上《消化外科》的历史,也不过只有10年。
期刊
目的 总结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HT)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例HHH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探讨该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HHHT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表现为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主办,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云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云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以及云南省医院协会血管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实验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5月24—27日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将以交流我国实验外科最新进展为中心议题。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
期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 凶呕鲜血2h,量约100 ml,伴上腹隐痛,于2011年10月5 日收治我院.该患者于2006年6月51日行胃镜检查,进镜42 cm后见菜花状增生物致食管狭窄,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食管下段鳞状细胞癌(图1).同步行放疗(采用6MV-X线放疗,1、2野同照,上下对穿,面积为12 cm×13 cm,200) cGv,常规分割,5次/周,6周照射完毕)和化疗(顺铂+5-氟尿
期刊
近年来,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率逐年增高.90%以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为继发性结石[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39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LC术后短期内镜取石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期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C、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的兴起,使独占鳌头100多年,具有治疗胆囊疾病"金标准"地位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失去昔日的辉煌.传统胆道外科的发展,走过了不少崎岖的路程.它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诞生、成熟,而今又在科技发展浪潮下面临着新的变革.微创外科时代的到来,胆道外科的前程与归宿在哪里?这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关键词:外科;胆道外科;微创外科
由于肝尾状叶独特的形态和解剖学结构特点,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仍是肝脏外科的难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1年5月对1例38岁男性肝尾状叶巨大复发性肝癌患者,在阻断第一肝门和肝下下腔静脉情况下施行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但由于术中出血量达1000 ml,被迫中断手术,采取输血、保温等治疗后,施行腔静脉钳阻断下腔静脉右侧壁,完成肝尾状叶肿瘤的完整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4个月肿瘤无复发.该例患
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是胆道外科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1%~1.0%[1].随着LC的迅速发展和普及,IBDI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处理不当常造成严重后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LC术后IBDI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手术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