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孩子:常常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仿佛对于集体的活动毫不热衷。同伴们快乐地进行集体活动欢呼雀跃时,他们表情木然,毫无惊喜可言;当家长问起在幼儿园的琐事时也是一问三不知;更有时会在生病或者因事缺席几天重返幼儿园后有哭闹现象,令家长和老师非常苦恼。我们可能会责怪他们没有集体荣誉感或者说性格怪癖,其实这种表现是缺乏集体归属感。
一、集体归属感的内涵
集体归属感是指成员(幼儿)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班级)的感情,希望成为班级群体中的一员,是幼儿希望自己被同伴、被教师认同和接纳的一种心理需要。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没有归属体验的儿童,长大以后会出现许多社会性问题,比如不会与别人交往,没有朋友,不被别人爱,也不会爱别人。更有心理学家曾说道:如果找不到归属感,无论孩子还是大人,就会一直去制造麻烦,永远无法安静,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二、集体归属感缺乏的原因
归属感缺乏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生理因素:孩子个性孤僻、不合群,长相平淡不出众。胆小、不合群、不自信的孩子容易导致归属感的缺失。
家庭因素: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简单粗暴,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一些研究表明“打孩子会破坏孩子的归属感”。另外家庭环境的冷漠,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也是导致孩子归属感缺失的原因。
学校因素:由于一些幼儿行为习惯不好或者某些方面有些欠缺而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小朋友也不和他玩,他长期处在被孤立的集体里,自然就得不到集体的归属感。
三、归属感培养的可行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认为:一个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必要的人际关系,是否受到必要的尊重,是否被别人认可等。如果班级中的教师能够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让班级中每一位幼儿都具有一种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被需要,那么他就会对集体、他人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在班级管理中,只有让孩子感觉到爱的氛围,才能唤醒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信心与激情。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见真正的教育应是心灵的对话,离开了真正打动内心的教育,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是否可以营造一个“心心相印”的班级文化氛围,让每位孩子在集体中体验归属,完善个性。因此需要关注班上每一位幼儿,尤其是“弱势幼儿”,在同伴关系中多一些接纳、肯定、关爱与鼓励,协调班级中同伴交往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从而帮助他们获得集体归属感。在“心心相印”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让孩子觉得在这个班集体中是很自豪、很了不起的,而师幼、同伴间的关系是亲密、友爱,互帮互助的,能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
四、班级集体归属感的培养
(一)心心相印,教师用爱心悦纳幼儿——“一个也不放弃”
教师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幼儿。作为教师,无论幼儿长相漂亮可爱与否,聪明与否,听话与否,家庭出身如何,无论幼儿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教师都应该无条件地接纳,特别是无条件地接纳幼儿的不足。
案例:下课后,为了鼓励孩子主动喝水,老师经常自己拿起杯子和孩子们干杯,一些活跃分子经常跟老师干杯并干个不停,老师也非常愿意看到这样。无意间看到宝宝在边上静静地喝水,一脸羡慕。宝宝是一个因为身体疾病的原因,智力和能力上相对落后,他不太合群,总是独来独往。于是,我绕开人群径直朝他走了过去:“宝宝,老师和你干杯。”他听后,开心地举起杯子和我碰杯:“干杯!”脸上出现难得的笑容,孩子们也跟他一起干起杯来。
一个“拥抱”、一声“干杯”,可以让这些“不可爱”“不起眼”的孩子如此满足,可以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可见接纳的力量之大。
教师要为班集体中特别缺乏归属感的幼儿提供特殊的帮助。比如,有意识让不太合群的孩子加入到集体活动中;让被动、寡言或腼腆的孩子有发挥作用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刚来“插班”的孩子以关心和爱,引导小朋友们主动与刚来“插班”的孩子做朋友;敏锐发现那些希望引起教师注意的孩子,让他们在班级中有发挥其独特作用的机会……
(二)心心相印,同伴间平等相待,互相接纳——“每个都是特别的”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今日之学生,就是将来之公民。将来所需之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班级里的孩子是班级文化氛围创设的主体,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班级的活动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变量。合作,就是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协同活动,从而产生对双方都有益的结果。竞争,就是为同一目标而与他人竞争,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能接纳别人的不同特点,而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孩子们一旦具有了接纳意识,那么,在他们心目中,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特点的——他们就不会轻易地从内心深处到行为上排斥别人。
案例:孩子们在搭积木,一个孩子用积木搭了一只长颈鹿,然后对老师说:“看,我搭得比亮亮好。”老师马上纠正她:“不是比他的好,而是你搭的和他搭的有不同的地方。”孩子坚持说:“我认为我的就是比他搭的好。”老师也更加严肃地纠正道:“不对,我认为你们两个做的东西有不同之处,各有各的特点。”
教师的意图就在于让幼儿能接纳别人对于自己的不同之处,而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幼儿一旦有了接纳意识,也就有了平等的意识,也就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所以,在孩子们面前,应多强调每个幼儿的特点,而不是强调所谓的优点或缺点,更不要进行所谓优劣的评比。这样,孩子就更加容易接纳别人了。
(三)心心相印,班级文化氛围和谐、积极——“个个都是小主人”
陶行知先生指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具体表现是:“大家的事大家做,大家谈,大家想”,以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 1.我们有机会。
要想幼儿对班集体有归属感,不仅要让其有被接纳的感觉,还要让其能在班集体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的机会,要让幼儿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被需要,感觉到自己能为大家作贡献,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因此,无论是平时的教育活动,还是节日活动,或者以班为单位参加的比赛或展示活动,甚至班级环境的布置,都应该让每个幼儿有参与的机会——这些活动,不应仅让那些“优秀”的幼儿参加,而应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加。这样,幼儿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案例:我们开展“做礼仪好宝宝”活动。每天早晨分别由4名孩子带着“大二班欢迎你”的礼仪带,在活动室的门口欢迎来园的孩子及送孩子来园的家长。接待的孩子采用按学号轮流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还引导孩子们对好久没来的孩子做热烈的拥抱,使得较长时间未在集体中生活的孩子尽早融入集体,体验集体归属感。
活动期间,孩子们积极参与,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睡懒觉的习惯改正了,也能主动打招呼了,有时候在门口扭扭捏捏不肯和家长再见的现象改掉了。家长和老师们都感觉到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热情,不光看到同伴会打招呼,而且对成人都那么有礼貌,他们都非常赞同我们的这一做法。
另外,值日生、做新闻播报员、当小组长、给小伙伴发东西、讲故事、做领操员等等都采用轮流的形式,确保了每个孩子的参与,也让孩子们感觉到了我是属于这个集体的,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我们有义务。
我们可以把幼儿园一些大型活动的计划提前告知中大班的孩子,具体的准备、活动的策划都由教师和孩子一起参与,让孩子能充分感受到自己也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觉得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班级产生热爱之情。孩子的角色游戏主题自己来策划、准备、开展,中秋晚会的策划、毕业典礼的策划、开放日活动地点的建议等等都是“我们来做主”。
3.我们有权利。
对活动有“预知权”。很多时候,老师所要组织的活动都是神神秘秘的,孩子们想知道都很难,但我们在离园活动时的做法却是——先做好孩子的衣物整理工作,准备一些小星星、小红花、小食品等,对幼儿一天好的行为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给幼儿有流连忘返的感觉;另外,还根据第二天的教育活动计划,给孩子做一些预报,让孩子提前做一些准备,让孩子感觉到老师非常期待着大家明天来一起活动,明天的活动更有趣。这样,幼儿对第二天来园就会有一种积极向往的心情。
4.我们有爱心。
孩子的生日是最快乐的,我们不提倡物质上的过集体生日,而是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做一个有心人,在班级的博客上提早几天对这个月过生日的孩子送出祝福,进而在博客中接受大家的祝福。另外在生日当天请全班的小朋友为他唱歌,让每个小朋友为其说一句祝愿的话和表扬其优点的话,使当天的小寿星能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对班级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此外,也可引导家长们对班级多一些关注,平时多问问孩子班级里的事,多参加班级中的家庭友好小组活动,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家长助教活动。家长融入到了班集体,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
五、思考
(一)对内向幼儿应多关注
集体归属感较弱的孩子一般都是性格比较内向,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有对别人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时候,但是他们不太合群的表现会反复,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根据需要加以疏导和激励,使其得以提高。
(二)要尊重每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加以放大,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教师要激励孩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三)需抓住各种契机
如果班上哪个小朋友生病了,老师组织小朋友通过各种形式,比如打电话、通过QQ询问等形式表示对该小朋友的关心和慰问,等孩子生病回来,同伴、教师热情接待。这样,小朋友不仅不会因为生病而疏远了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相反会更喜欢幼儿园,更加喜欢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生病中也能期盼着早日回到幼儿园。
(四)让家长融入效果更好
孩子们对这个集体有了归属感,家长们自然也能融入这个集体,两者相辅相成。家长们打趣说:每次出去旅游的时候想带点特产回来,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给班里的孩子们带点,其次才想到亲戚朋友们。毕业典礼结束后,家长们又自发组织了全班去农庄聚餐活动,和谐的气氛也让一些外来食客们大感兴趣。看来家长们也对这个班集体有了深厚的情谊。
通过班级归属感的营造,班级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班级的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健康和谐的班风也逐渐形成。孩子们在这种和谐中找到崭新的更高境界的自我,在园内外的各项展示、比赛中都是表现出色。即使毕业了,很多孩子还经常说着“我们以前的班里,怎么样,怎么样”,言语中无不流露出对先前这个集体的留恋,对自己属于这个大家庭的自豪。因此,无论是从幼儿个人的生活体验,还是从发展需要出发,满足幼儿的归属需要,培养幼儿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8.
[2]莫源秋.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一、集体归属感的内涵
集体归属感是指成员(幼儿)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班级)的感情,希望成为班级群体中的一员,是幼儿希望自己被同伴、被教师认同和接纳的一种心理需要。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没有归属体验的儿童,长大以后会出现许多社会性问题,比如不会与别人交往,没有朋友,不被别人爱,也不会爱别人。更有心理学家曾说道:如果找不到归属感,无论孩子还是大人,就会一直去制造麻烦,永远无法安静,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二、集体归属感缺乏的原因
归属感缺乏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生理因素:孩子个性孤僻、不合群,长相平淡不出众。胆小、不合群、不自信的孩子容易导致归属感的缺失。
家庭因素: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简单粗暴,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一些研究表明“打孩子会破坏孩子的归属感”。另外家庭环境的冷漠,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也是导致孩子归属感缺失的原因。
学校因素:由于一些幼儿行为习惯不好或者某些方面有些欠缺而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小朋友也不和他玩,他长期处在被孤立的集体里,自然就得不到集体的归属感。
三、归属感培养的可行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认为:一个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必要的人际关系,是否受到必要的尊重,是否被别人认可等。如果班级中的教师能够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让班级中每一位幼儿都具有一种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被需要,那么他就会对集体、他人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在班级管理中,只有让孩子感觉到爱的氛围,才能唤醒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信心与激情。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见真正的教育应是心灵的对话,离开了真正打动内心的教育,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是否可以营造一个“心心相印”的班级文化氛围,让每位孩子在集体中体验归属,完善个性。因此需要关注班上每一位幼儿,尤其是“弱势幼儿”,在同伴关系中多一些接纳、肯定、关爱与鼓励,协调班级中同伴交往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从而帮助他们获得集体归属感。在“心心相印”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让孩子觉得在这个班集体中是很自豪、很了不起的,而师幼、同伴间的关系是亲密、友爱,互帮互助的,能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
四、班级集体归属感的培养
(一)心心相印,教师用爱心悦纳幼儿——“一个也不放弃”
教师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幼儿。作为教师,无论幼儿长相漂亮可爱与否,聪明与否,听话与否,家庭出身如何,无论幼儿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教师都应该无条件地接纳,特别是无条件地接纳幼儿的不足。
案例:下课后,为了鼓励孩子主动喝水,老师经常自己拿起杯子和孩子们干杯,一些活跃分子经常跟老师干杯并干个不停,老师也非常愿意看到这样。无意间看到宝宝在边上静静地喝水,一脸羡慕。宝宝是一个因为身体疾病的原因,智力和能力上相对落后,他不太合群,总是独来独往。于是,我绕开人群径直朝他走了过去:“宝宝,老师和你干杯。”他听后,开心地举起杯子和我碰杯:“干杯!”脸上出现难得的笑容,孩子们也跟他一起干起杯来。
一个“拥抱”、一声“干杯”,可以让这些“不可爱”“不起眼”的孩子如此满足,可以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可见接纳的力量之大。
教师要为班集体中特别缺乏归属感的幼儿提供特殊的帮助。比如,有意识让不太合群的孩子加入到集体活动中;让被动、寡言或腼腆的孩子有发挥作用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刚来“插班”的孩子以关心和爱,引导小朋友们主动与刚来“插班”的孩子做朋友;敏锐发现那些希望引起教师注意的孩子,让他们在班级中有发挥其独特作用的机会……
(二)心心相印,同伴间平等相待,互相接纳——“每个都是特别的”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今日之学生,就是将来之公民。将来所需之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班级里的孩子是班级文化氛围创设的主体,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班级的活动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变量。合作,就是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协同活动,从而产生对双方都有益的结果。竞争,就是为同一目标而与他人竞争,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能接纳别人的不同特点,而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孩子们一旦具有了接纳意识,那么,在他们心目中,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特点的——他们就不会轻易地从内心深处到行为上排斥别人。
案例:孩子们在搭积木,一个孩子用积木搭了一只长颈鹿,然后对老师说:“看,我搭得比亮亮好。”老师马上纠正她:“不是比他的好,而是你搭的和他搭的有不同的地方。”孩子坚持说:“我认为我的就是比他搭的好。”老师也更加严肃地纠正道:“不对,我认为你们两个做的东西有不同之处,各有各的特点。”
教师的意图就在于让幼儿能接纳别人对于自己的不同之处,而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幼儿一旦有了接纳意识,也就有了平等的意识,也就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所以,在孩子们面前,应多强调每个幼儿的特点,而不是强调所谓的优点或缺点,更不要进行所谓优劣的评比。这样,孩子就更加容易接纳别人了。
(三)心心相印,班级文化氛围和谐、积极——“个个都是小主人”
陶行知先生指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具体表现是:“大家的事大家做,大家谈,大家想”,以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 1.我们有机会。
要想幼儿对班集体有归属感,不仅要让其有被接纳的感觉,还要让其能在班集体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的机会,要让幼儿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被需要,感觉到自己能为大家作贡献,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因此,无论是平时的教育活动,还是节日活动,或者以班为单位参加的比赛或展示活动,甚至班级环境的布置,都应该让每个幼儿有参与的机会——这些活动,不应仅让那些“优秀”的幼儿参加,而应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加。这样,幼儿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案例:我们开展“做礼仪好宝宝”活动。每天早晨分别由4名孩子带着“大二班欢迎你”的礼仪带,在活动室的门口欢迎来园的孩子及送孩子来园的家长。接待的孩子采用按学号轮流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还引导孩子们对好久没来的孩子做热烈的拥抱,使得较长时间未在集体中生活的孩子尽早融入集体,体验集体归属感。
活动期间,孩子们积极参与,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睡懒觉的习惯改正了,也能主动打招呼了,有时候在门口扭扭捏捏不肯和家长再见的现象改掉了。家长和老师们都感觉到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热情,不光看到同伴会打招呼,而且对成人都那么有礼貌,他们都非常赞同我们的这一做法。
另外,值日生、做新闻播报员、当小组长、给小伙伴发东西、讲故事、做领操员等等都采用轮流的形式,确保了每个孩子的参与,也让孩子们感觉到了我是属于这个集体的,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我们有义务。
我们可以把幼儿园一些大型活动的计划提前告知中大班的孩子,具体的准备、活动的策划都由教师和孩子一起参与,让孩子能充分感受到自己也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觉得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班级产生热爱之情。孩子的角色游戏主题自己来策划、准备、开展,中秋晚会的策划、毕业典礼的策划、开放日活动地点的建议等等都是“我们来做主”。
3.我们有权利。
对活动有“预知权”。很多时候,老师所要组织的活动都是神神秘秘的,孩子们想知道都很难,但我们在离园活动时的做法却是——先做好孩子的衣物整理工作,准备一些小星星、小红花、小食品等,对幼儿一天好的行为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给幼儿有流连忘返的感觉;另外,还根据第二天的教育活动计划,给孩子做一些预报,让孩子提前做一些准备,让孩子感觉到老师非常期待着大家明天来一起活动,明天的活动更有趣。这样,幼儿对第二天来园就会有一种积极向往的心情。
4.我们有爱心。
孩子的生日是最快乐的,我们不提倡物质上的过集体生日,而是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做一个有心人,在班级的博客上提早几天对这个月过生日的孩子送出祝福,进而在博客中接受大家的祝福。另外在生日当天请全班的小朋友为他唱歌,让每个小朋友为其说一句祝愿的话和表扬其优点的话,使当天的小寿星能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对班级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此外,也可引导家长们对班级多一些关注,平时多问问孩子班级里的事,多参加班级中的家庭友好小组活动,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家长助教活动。家长融入到了班集体,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
五、思考
(一)对内向幼儿应多关注
集体归属感较弱的孩子一般都是性格比较内向,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有对别人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时候,但是他们不太合群的表现会反复,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根据需要加以疏导和激励,使其得以提高。
(二)要尊重每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加以放大,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教师要激励孩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三)需抓住各种契机
如果班上哪个小朋友生病了,老师组织小朋友通过各种形式,比如打电话、通过QQ询问等形式表示对该小朋友的关心和慰问,等孩子生病回来,同伴、教师热情接待。这样,小朋友不仅不会因为生病而疏远了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相反会更喜欢幼儿园,更加喜欢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生病中也能期盼着早日回到幼儿园。
(四)让家长融入效果更好
孩子们对这个集体有了归属感,家长们自然也能融入这个集体,两者相辅相成。家长们打趣说:每次出去旅游的时候想带点特产回来,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给班里的孩子们带点,其次才想到亲戚朋友们。毕业典礼结束后,家长们又自发组织了全班去农庄聚餐活动,和谐的气氛也让一些外来食客们大感兴趣。看来家长们也对这个班集体有了深厚的情谊。
通过班级归属感的营造,班级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班级的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健康和谐的班风也逐渐形成。孩子们在这种和谐中找到崭新的更高境界的自我,在园内外的各项展示、比赛中都是表现出色。即使毕业了,很多孩子还经常说着“我们以前的班里,怎么样,怎么样”,言语中无不流露出对先前这个集体的留恋,对自己属于这个大家庭的自豪。因此,无论是从幼儿个人的生活体验,还是从发展需要出发,满足幼儿的归属需要,培养幼儿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8.
[2]莫源秋.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