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出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强化教育实践环节”。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要“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并提出“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其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实践取向”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落实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仍需要持续探索。本文以《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为例,探索学前教育专业活动指导类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路。
一、课程内容改革思路
活动指导类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主要途径。社会领域相较于其他领域,牵涉内容广,实施途径多,且对学生的心理学相关知识要求高。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至关重要。以往的课程内容体量大,与先修课程重复性高,理论与实践比率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固定的学时内解决如上问题,研究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提取关键经验,链接先修课程
原有课程内容中,“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内容占据了較大篇幅,而这些内容,在先修课程《学前儿童发展》中已有涉及。研究者曾尝试删除该部分内容,但学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认识不足,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设计。如何处理与先修课程的关系,成为内容改革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美国学者舒尔曼在1986年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即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近年来,国内关于PCK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与幼儿社会教育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经验的论述为本门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基于PCK的原理,研究者将原有课程内容中与先修课程重复的部分,调整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经验”。以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为知识基础,提取关键经验,结合一线案例,让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和教育学相关知识,真正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原理和方法。
(二)搭建学习支架,实现设计、实施、评价一体化
支架式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形象化比喻,提出可通过脚手架的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在该门课程中,学生已初步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但对于如何将其转化为年龄适宜性的活动方案,以及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困惑。这些困惑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研究者认为可以为学生搭建如下支架:
一是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教育的各项内容中,增加对《指南》的学习和分析,链接关键经验,重点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关键经验的发展差异。辅助学生充分认识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中做到年龄的适宜性。二是辅以优秀案例。甄选出一线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的优秀案例,通过观摩、分析、模拟和评价,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架。
二、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活动指导类课程面对的共同难点是理论内容多,实践操作少,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实践理念的深入,课程内容中实践比例逐渐增多,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践泾渭分明,融合不够;实践形式单调;实施途径单一等问题。基于《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教学中的不断尝试与总结,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改进实训(实践)教学。
(一)理论实践相融合
在内容安排上,实践课程要实现全覆盖,理论与实践要相互融合,不宜分模块,分先后。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理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领悟。以“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章节内容为例,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中,本章节的内容主要为理论讲授,虽辅以案例讨论,情境体验等实践操作,也大多安排在理论讲授之后。学生在设计活动时仍然会存在不知用、不会用等问题。改革后,本章节内容主要为实践操作,教师不再解释各种方法,而是采用学生自学理论,查阅资料,演示方法,教师总结评价,并将其渗透在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贯穿整个课程。
(二)由易到难多形式
在实践形式上,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以模拟教学为主,形式上较为单一,且未顾及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问题,改变模拟教学的单一形式,采用绘本分享、情境表演、模拟教学等多种实训(实践)形式。以本课程的三部分内容为例,在“自我意识”模块,采用“案例观摩——分析评价——模仿展示——评价反思”的思路,重点让学生模仿优秀案例。这样降低了难度,为学生独立设计提供了支架。在“人际交往”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小组说课——评价反思”的思路,重点让学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而不对实施做重点要求。在“社会适应”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模拟教学——评价反思”的思路,在前面两个模块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实施教学。不同模块相互递进,由易到难。
(三)实训实习一体化
在实施途径上,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采用“校内实训”的单一途径,以课堂练习和微格教室模拟教学为主。随着实践理念的深入,学生见实习逐渐渗透到每学期的课程中来,改变“校内实训”的单一途径,将见实习模块纳入课程内容中来成为可能。在《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中,部分内容在校内实施效果不佳,结合见实习开展却能迎刃而解。比如在“幼儿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这一章节中,我们强调集体教学只是社会教育的多种途径之一,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关注点基本都放在了集体教学部分,而忽视其他途径。这种做法容易误导和限制学生的思维,但限于课时和现实条件,又不得已而为之。但将该部分内容纳入到见实习模块,要求学生结合见实习对多种途径的社会教育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而分析和展示,学习效果则大有不同。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活动指导类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本身就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教授,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为例,建议做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贯穿案例教学
案例是克服学校教学与一线脱节的重要桥梁,也是学生掌握关键经验的学习支架。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内容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如“幼儿社会性行为和情景案例库”“活动方案案例库”“活动视频案例库”以及“绘本案例库”等。在使用方法上,可将案例作为观摩分析的材料,也可作为模拟参考的对象;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安排课下学习。
(二)渗透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在社会教育中非常适用。如可利用见实习,要求学生收集幼儿的社会行为案例,感悟生活情境;也可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要求,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在活动设计与实施部分,更需要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创设模拟教学的情境。
(三)注重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领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开展社会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榜样示范的作用。如在小组合作中,注重同伴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同伴的优秀表现;在课堂中,教师通过亲身示范,向学生展示说课、活动模拟等内容的组织。
一、课程内容改革思路
活动指导类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主要途径。社会领域相较于其他领域,牵涉内容广,实施途径多,且对学生的心理学相关知识要求高。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至关重要。以往的课程内容体量大,与先修课程重复性高,理论与实践比率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固定的学时内解决如上问题,研究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提取关键经验,链接先修课程
原有课程内容中,“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内容占据了較大篇幅,而这些内容,在先修课程《学前儿童发展》中已有涉及。研究者曾尝试删除该部分内容,但学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认识不足,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设计。如何处理与先修课程的关系,成为内容改革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美国学者舒尔曼在1986年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即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近年来,国内关于PCK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与幼儿社会教育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经验的论述为本门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基于PCK的原理,研究者将原有课程内容中与先修课程重复的部分,调整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经验”。以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为知识基础,提取关键经验,结合一线案例,让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和教育学相关知识,真正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原理和方法。
(二)搭建学习支架,实现设计、实施、评价一体化
支架式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形象化比喻,提出可通过脚手架的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在该门课程中,学生已初步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但对于如何将其转化为年龄适宜性的活动方案,以及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困惑。这些困惑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研究者认为可以为学生搭建如下支架:
一是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教育的各项内容中,增加对《指南》的学习和分析,链接关键经验,重点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关键经验的发展差异。辅助学生充分认识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中做到年龄的适宜性。二是辅以优秀案例。甄选出一线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的优秀案例,通过观摩、分析、模拟和评价,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架。
二、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活动指导类课程面对的共同难点是理论内容多,实践操作少,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实践理念的深入,课程内容中实践比例逐渐增多,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践泾渭分明,融合不够;实践形式单调;实施途径单一等问题。基于《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教学中的不断尝试与总结,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改进实训(实践)教学。
(一)理论实践相融合
在内容安排上,实践课程要实现全覆盖,理论与实践要相互融合,不宜分模块,分先后。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理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领悟。以“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章节内容为例,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中,本章节的内容主要为理论讲授,虽辅以案例讨论,情境体验等实践操作,也大多安排在理论讲授之后。学生在设计活动时仍然会存在不知用、不会用等问题。改革后,本章节内容主要为实践操作,教师不再解释各种方法,而是采用学生自学理论,查阅资料,演示方法,教师总结评价,并将其渗透在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贯穿整个课程。
(二)由易到难多形式
在实践形式上,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以模拟教学为主,形式上较为单一,且未顾及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问题,改变模拟教学的单一形式,采用绘本分享、情境表演、模拟教学等多种实训(实践)形式。以本课程的三部分内容为例,在“自我意识”模块,采用“案例观摩——分析评价——模仿展示——评价反思”的思路,重点让学生模仿优秀案例。这样降低了难度,为学生独立设计提供了支架。在“人际交往”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小组说课——评价反思”的思路,重点让学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而不对实施做重点要求。在“社会适应”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模拟教学——评价反思”的思路,在前面两个模块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实施教学。不同模块相互递进,由易到难。
(三)实训实习一体化
在实施途径上,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采用“校内实训”的单一途径,以课堂练习和微格教室模拟教学为主。随着实践理念的深入,学生见实习逐渐渗透到每学期的课程中来,改变“校内实训”的单一途径,将见实习模块纳入课程内容中来成为可能。在《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中,部分内容在校内实施效果不佳,结合见实习开展却能迎刃而解。比如在“幼儿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这一章节中,我们强调集体教学只是社会教育的多种途径之一,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关注点基本都放在了集体教学部分,而忽视其他途径。这种做法容易误导和限制学生的思维,但限于课时和现实条件,又不得已而为之。但将该部分内容纳入到见实习模块,要求学生结合见实习对多种途径的社会教育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而分析和展示,学习效果则大有不同。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活动指导类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本身就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教授,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为例,建议做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贯穿案例教学
案例是克服学校教学与一线脱节的重要桥梁,也是学生掌握关键经验的学习支架。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内容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如“幼儿社会性行为和情景案例库”“活动方案案例库”“活动视频案例库”以及“绘本案例库”等。在使用方法上,可将案例作为观摩分析的材料,也可作为模拟参考的对象;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安排课下学习。
(二)渗透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在社会教育中非常适用。如可利用见实习,要求学生收集幼儿的社会行为案例,感悟生活情境;也可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要求,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在活动设计与实施部分,更需要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创设模拟教学的情境。
(三)注重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领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开展社会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榜样示范的作用。如在小组合作中,注重同伴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同伴的优秀表现;在课堂中,教师通过亲身示范,向学生展示说课、活动模拟等内容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