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生物与环境(一)》的回顾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h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十七年前,我们有幸与张之仁老师一起参与到小学科学新课程的改革之中,张老师以其丰富的阅历、善学的品格成为教科版《科学》教材编写组的核心成员之一。
  2005年我们曾邀请张之仁老师撰写了《编写〈生物与环境(一)〉的回顾》一文,发表于《科学课》杂志上。在这篇文章中,张之仁老师围绕该单元的编写过程,阐释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活动的设计意图。从中可以了解到张老师对新教材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在经历了两次自然课程改革之后所做的历史性思考。与张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对实验教师理解、分析和认识新教材,进一步推动新教材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科学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推荐再次刊发此文,正是希冀他在此文中所贯穿的对新课程改革、对新教材的追求与历史性的思考,能给今天的科学教师继续带来启示,引领我们在科学教育的改革中继续前进。
  让我们缅怀张之仁老师为中国科学教育所做出的努力,继续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教科版小学《科学》主编 郁波
  编写《生物与环境(一)》单元时,我已经明确意识到从《自然》到《科学》是一种发展,我们编写的是《科学》教材,也应在《自然》教材的基础上发展一步。但是,《自然》教材是什么样的?《科学》教材是什么样的?怎样发展一步?虽然已经做了一年的编写工作,对这些问题仍不能作明确具体的回答。所以接受编写任务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美国STC教材的一个单元《生物体》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并与《自然》教材进行比较,找到发展一步的努力方向。
  同九年义务教育的《自然》教材比较
  STC教材第一学年有四个单元,《生物体》是其中的一个单元,相当于我们半个学期的内容。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起始内容,同《自然》一样,也是从观察生物个体着手的。为避免涉及面太宽,不容易把我的想法说清楚,所以只就生物体的观察这一个问题进行比较。
  1.分散观察与结构在一个系统中的观察
  对生物体的观察,《自然》教材是分散在各册教材中进行的,各课之间缺乏关联。STC教材是在有生命的物体这一主题背景下展开的,单元各课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该单元对生物体的观察有如下内容:
  ◎观察种子、种植
  ◎两种森林植物(苔藓与树苗)的相同与不同
  ◎两种淡水植物(两种水藻)的相同与不同
  ◎陆生动物(丸药臭虫、甲虫或马陆)的相同与不同
  ◎水生动物(淡水蜗牛与小鱼)的相同與不同,同一种水生动物(雄鱼与雌鱼)的相同与不同
  ◎种子、鱼池、群落的变化
  ◎淡水植物、森林植物的相同与不同
  ◎淡水动物、森林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植物、动物与人的相同与不同
  从以上列举的材料可以看出,他们认识一个一个的生物体,不是分散、孤立地进行,而是同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选森林和淡水两种环境对比地进行,一个单元16课,观察9种生物体,一步一步地进行比较,使认识不断发展:从个体生物到两种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从两种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到整个植物、动物—从植物、动物到人。
  2.“相同与不同”也有区别
  STC教材把环境联系起来认识生物体,内容就极大地丰富了,不仅涉及生物体的形态、身体结构,还有生活需要、行为习性、生长变化等。把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认识的确是科学的,能实现该单元的两个重要目标:认识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生命体的特征。这些特征是:
  ◎生物体消耗能量
  ◎生物体通过消费食物而维持自己的生命并产生废物
  ◎生物体通常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
  ◎生物体繁殖后代
  ◎生物体生长、变化、发展
  ◎生物体同它们的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体有生命周期(开始和终止)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材中认识“相同和不同”,在低年级是通过找相同点,形成对一类事物外形特征的认识。中高年级的概念形成,也很少让学生饲养小动物进行观察,通常按概念的内容设计问题,例如“鱼”概念,包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产卵繁殖后代等,根据这些内容拟出相应的问题,教学时引导学生“按图索骥”,然后把学生的回答拼凑起来就算是概念了。认识植物,首先把植物整体分成许多部分,分别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形成的概念也只是知识性的概念,例如叶有叶片、叶柄,叶片上有叶脉,叶的形状有卵形、心形、掌形等。
  我相信STC教材的“相同与不同”能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3.怎样教育学生科学地看待自然,需要我们在自然课改革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
  STC《生物体》单元的教学目标,分“观念”“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表述。如果翻译无误,第一个方面的表述不是“知识”或“概念”,而是“观念”。看一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就可以感觉到比自然课的内容要丰富、宽广、深刻得多,具有观念的性质。从小引导学生这样去认识事物,本身就是科学观念的教育训练。
  像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自然课是单纯地认识“自然事物自身的某些属性”。其实任何事物都还有另一种属性,我称之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属性”。所有“事物自身的某些属性”都是同生存环境有关系的,都是生物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如果只认识前一种属性,实际上就是孤立地、片面的、静止地认识事物。全面认识事物的两种属性,则具有科学观念教育的性质,即:你用什么观念看待自然?当然,认识自然事物本身的某些属性时,也会涉及事物间相互关系的属性,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自觉地把它作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基本指导思想,体现到每个单元、每节课中去。因为我们的任务不是单纯地教小学生研究植物学。   美国同中国在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教育学生科学地看待自然是相同的。刘默耕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自然课改革中,提出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所谓科学自然观其实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科学课中的具体化:自然界是物质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自然事物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令人痛惜的是,刘默耕老师没有来得及做后续的工作——使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以往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要么是落空,要么是脱离实际事物的说教。经历自然课的改革探索和前一段编写教材的实践,现在看STC教材,深感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科学教育观念上,都要努力向前迈进一步。
  STC教材提供了体现科学教育观念的经验,每个单元全面地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客观存在。任何一个单元,或者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物质、能量的转换,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例如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或者是事物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他们把科学教育理念贯彻在所选择的教学内容、科学方法和引导学生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说他们的科学教育理念先进,我想深层次的、核心的东西就是这个。以前我们说到的“统一概念”“从大处着眼选择教学内容”,实际上也是指这个。
  向前迈一步很难
  我于1984年参加由刘默耕老师倡导并主持的自然课改革,回顾这次改革,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他把自然教学领域中的“科学”,定义为引导学生“学着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即科学教育观念的改革,二是教材表达模式与教学实施模式的改革,用黑体字印在课本上的知识概念没有了,代之以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操作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探索,自己作结论。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样改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在当时反应很大,最极端的例子是因为课本上没有用黑体字印出的知识概念,有人认为是犯罪,应该给教材编者判28年半徒刑。至于处于自然课改革第一线的自然教师,他们在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就不需多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适应了不用黑体字印出知识概念的《自然》教材。
  我们面临问题是:我们需要向前迈进一步。STC教材很好,但是,我们有条件像他们那样编吗?从科学教育观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深化改革——难!至少有三方面的问题:
  1.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科学材料
  学生学科学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从操作教学材料开始的。在美国,教师不必为准备教学材料犯愁,事先把需要用的教学材料通知教学材料服务公司,淡水蜗牛、古比、贝丝甲虫、马陆……都会按时给你送来,可我们的教师上哪里去找?没有教学材料哪里说得上学科学?现在许多地方实行“一费制”,教学材料被“一刀切”切掉了,对本学科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2.教师将会面临类似自然课改革时所遇到的困难
  这次课程改革中,各版本的《科学》教材都采取单元结构的形式。单元结构形式也有两种,一种形式上是单元结构,内容与《自然》教材区别不大,单元只是知识内容的集合体,各课之间没有很紧密的联系,这样的单元结构,不存在教师对教材不适应的问题。如果再向前迈进一步,例如《生物体》单元这样,问题就来了。教师适应这种教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多数教师的备课习惯,通常是备一课教一课,现在必须事先掌握整个单元,教学时才能“瞻前顾后”,教好当前所教的课。
  二是,因为单元各课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所有后一课的学习都是以前一课为基础的,举行公开课、研究课时,不能像《自然》教材那样,任何一课都可以挑出来教。今年的教学案例评选中,我看到浙江几位老师合作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研究,整理出一个单元的全部教学实录,我深为敬佩,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会创造出各种新的教学研究办法。
  三是,教学内容有变化,需要教师有新的知识储备,这一点我以为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在教学参考书中,附上相关的资料就行了。
  現在的形势比自然课改革时好得多,当初锐意改革的老师,不得不做“两面派”,自己教学时按自然课改革的要求教,有不了解自然课改革的领导或其他权威人士听课时,就按传统的路数教。现在的大好形势是深化改革,鼓励创造。根据自然课改革的经验,第一轮执教的老师是开路先锋,有了第一轮执教的老师的经验,大家会逐渐适应的。
  3.编者的学识水平与经验最重要
  把外国的经验汲取到《生物与环境》教材里来,不容易,如果教师教起来觉得不顺,最主要的原因是编得不好。教材中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我想了一些办法,但限于学识与经验水平,有待完善。本来编写组有一个想法,成立一个研究试教组,对初步编成的教材进行研究试教,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再修改定稿,奈何时不我与,只好等教材发行以后再说了。
  反思
  有关《生物与环境(一)》的教学说明,已经写在教学用书里了,现在看来至少有两点是有待修订教材时考虑的:
  第一,STC教材一个单元有16课,我们不超过10课,因此内容要力求少而精。本单元中又加进实验设计、控制变量的要求,内容就更多了。STC教材中,实验设计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我想这项内容可以后移或不专设这项内容的课。
  第二,饲养、观察动物,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从来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学生在家饲养、观察行不通,分组在学校饲养,放在什么地方?教室里白天有几十个学生在那里活动,即使教室里有存放空间,小动物也不得安宁。另外,动物的有些行为不可能在课内观察,只能在课外观察,课堂上做整理观察材料的工作。总之教起来困难很多,能不能另辟蹊径,找到更为可行的办法?20世纪80年代,湖北在自然课改革实验中,是用建生物园地的办法解决的,但也只限于实验点和有条件建生物园地的学校。
  最后我想说:我们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前进一步,但是改也难,可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迈出这一步。相信通过志士仁人的通力合作,广大教师、教研员、教材编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科学》教材一定会不断完善。
  编者注:作者系《小学自然教学》杂志(本刊前身)编辑。此文原载于《科学课》2005年第8期,与原文比略有改动。原文中附录有美国STC教材《生物体》单元的教学目标,此处略。
其他文献
【正】 《红楼梦》第三回中,有两首描绘贾宝正的《西江月》词,其云: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辟性乖张
1 前言1999年5月25日~26日。三明市除尤溪外。10个站全部降暴雨,其中26日将乐.明溪,清流,建宁、泰宁,宁化,沙县等地出现大暴雨,将乐日最大降雨量达138毫米(见表1).暴雨造成山洪爆发,滑坡
1 前言雷电波侵入是雷电灾害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情况,每年由此所造成的灾害数不胜数,从几年的实际检测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单位在挑选SPD上存在概念不清或者一味的从商业角度去考
黑木耳是一种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和药用菌,其性平甘,能活血化淤,益气强身,子实体富含胶质,有润肠、清肺的功能。由于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很受农民的欢迎。目前主产区在东北
【正】 “适宜技术”,这是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研究经济发展理论时日益频繁讨沧的问题。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哥伦比亚等国都成立了适宜技术研究中心
【正】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概述柳宗元在柳州的善政时,特别提到“大修孔子庙”,因为这是古代柳州的一件历史性大事。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令天下郡县立孔庙,四时致祭
夕阳红艳照九仙,英模事迹动心弦。立足高山气象业,赢得千家安乐年。
1引言霜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其形成条件是要求地面和近地面物体冷却到0℃以下。但在实际工作
文章在分析了二炼钢过程计算机网络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网络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对计算机网络升级改造从设计到调试以及几项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自然学习力是指个体在学习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受自然本性的驱动作用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生命的本能,是人固有的自然本性显露的过程。达到自然学习的状态,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然学习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原有的潜能,这些特点契合了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的要求。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