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演奏会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尝试透过当代非裔美国文学史三个代表性时期中八位女性作家和评论家的重要批评文献,以管窥豹,勾勒出当代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概貌,并揭示其整体批评脉络的特点:如同一场即兴演奏会,在政治、文化、文学艺术形式的多声部大合奏中,衍生出每位论者对不同声部的即兴式独奏,与其他论者形成一种召唤应答式的互动。
  关键词:当代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批评 即兴演奏会 召唤应答
  20世纪中后期是美国文学批评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各种批评理论,包括修辞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黑人美学、文化研究等,都在这一时期的批评舞台上上演着各自的起起落落。其中,黑人文学批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支队伍中的女性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成果斐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本文尝试透过当代非裔美国文学史三个代表性时期中八位女性作家和评论家的重要批评文献,以管窥豹,勾勒出当代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概貌,并揭示其整体批评脉络的特点:如同一场即兴演奏会(a jam session),在政治、文化、文学艺术形式的多声部大合奏中,衍生出每位论者对不同声部的即兴式独奏,与其他论者形成一种召唤应答式的互动。
  这八位分别是黑人美学确立时期的小说家安·佩特里、黑人文艺运动时期的知名文论家卡洛琳·杰拉德,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黑人妇女文学独放异彩时期的作家及评论家,包括艾丽斯·沃克、芭芭拉·史密斯、雪莉·威廉斯、托尼·莫里森、托尼·凯德·班巴拉和贝尔·胡克斯。
  佩特里在《作为社会批评的小说》(1950)一文中,为社会批评小说辩护,将其范畴大大拓展:“当小说家开始展现社会如何影响小说人物的生活,他们又是如何被周遭世界所形塑,那么他就是在写一部社会批评小说”,借此批驳了当时美国评论界将社会批评小说狭隘地归类于无产阶级小说的做法。佩特里在此特别强调了作家的社会责任和良知:“人是自己兄弟的监护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态度,明确倡议“所有真正伟大的艺术都是宣传”,同时也批评了为传达政治和社会主题而操纵小说人物的做法,提倡艺术和宣传二者的平衡。
  佩特里的观点反映了黑人美学确立初期,黑人文学界的艺术与宣传之争,她“艺术即宣传”的提法可上溯至20世纪初保琳·霍普金斯以及杜波伊斯的功能主义美学。这种美学思想后来在理查德·赖特的抗议文学那里发展到极致,甚至形成了一批追随赖特自然主义创作理念的作家群体“赖特部落”(Wright School)。但到40年代后期,抗议文学被批为种族仇恨的传声筒,遭到来自赫斯顿、鲍德温等作家的攻击,终至门庭冷落。佩特里作为“赖特部落”中的一员,为抗议小说辩护不足为奇。她用社会批评小说一词来替代抗议小说,多次强调小说的寓教功能和作家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在文以载道的大原则下坚持小说艺术的自主性。
  杰拉德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文艺运动中的一员干将,她的代表作《黑人作家及其职责》(1969)极为典型地传达了那个时代黑人文艺家的战斗精神。文中杰拉德开门见山地提出非裔美国艺术家的职责:黑人形象守护者和本民族神话缔造者。针对白人世界中黑人的“零形象”“负面形象”,提出“争夺形象控制权”的宣战口号:“我们必须努力拒绝白人作家对黑人的现实进行描述。他们只有描述他们的自我投射时才可以起点作用,他们无法对黑人进行界定。”当务之急,是摧毁构筑起黑人零形象和负面形象的种种神话,逆转附载于黑白两极的象征意义:“……报复性的对偶像的有意亵渎和毁坏,对各种象征的反转。怨恨……正在为愤怒所取代;挫败感正让位于力量感。”
  这篇充满檄文色彩的文章就主题而言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阿兰·洛克就在《新黑人》一文中主张黑人作家的使命在于重新评价黑人,重塑黑人形象。就达成目的的手段而言,杰拉德提出的“黑白反转说”与同时代的黑人文艺运动的主帅巴拉卡的观点不谋而合,后者提出黑人艺术应攻击主流形象并宣传黑人形象,提出“黑色是美的”口号。与此同时,黑人文艺运动的局限性在这篇文章中也暴露无遗:“黑白反转说”依然囿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且文章未能对来自白人的攻击“用白人的工具(即白人的语言)来塑造黑人的民族性”,给予正面回应。可见,这场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运动缺乏严肃分析黑人文化所需的方法论上的力度。
  如果说上述两篇文论采用的是偏重于意识形态的政治视角,那么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的视角、方法开始出现,关注黑人文化和文学艺术形式的各种批评渐渐成了主旋律。
  沃克在《保留你自己的生活——艺术家生活中模式的重要性》(1976)一文中,提出作家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保留过往的种种生活,也是保留自己的生活”。该文体现了沃克方法论上的自觉,她从早期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模式,即从黑人民间传说中构筑故事结构的基础。
  早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休斯就曾主张文化回归,提出应回到底层黑人的民间文化中去汲取养料,关注普通黑人的日常生活。沃克的观点其实是对休斯的一种呼应和延展。她的这篇文章已经具备了文学批评理论的雏形,数年后,在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1982)中提出了“妇女主义”的概念。沃克的“妇女主义”模式,正是将赫斯顿的作品作为黑人女性写作的范本,建构出现代黑人妇女文学的经典模式。
  如果说沃克“妇女主义”的提出是黑人女性主义理论构建过程中的里程碑,那么史密斯发表于1977年的《迈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一文则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挖了第一铲土”。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首次旗帜鲜明地呼吁要用“始终如一的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读黑人女作家的作品,“没有一个黑人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黑人妇女的作品不但会被误读,还会被毁掉”。尤其具有启发意义的是,文章还首次明确了黑人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即结合种族、阶级、性别三重因素切入作品,摆脱白人女性主义批评只关注性别和黑人男性批评只关注种族,而无视黑人妇女存在的怪现象。同时还确立了黑人女性主义的批评原则,即从黑人妇女的语言和文化经历,从她们的自身身份出发来创作,超越白人/男性文学结构和思想方法的局限性。   史密斯的文章引领了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浪潮。20世纪80年代,黑人女性主义经历了认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这篇文章与后来沃克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芭芭拉·克里斯汀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黑人女性作家评论》、贝尔·胡克斯的《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以及德波拉·麦克道威尔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新方向》等一起,共同建构了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传统。
  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黑人文学批评转向理论和方法的年代,从威廉斯的《当代非裔美国诗歌的布鲁斯之根》(1979)一文中可以明显看到同时代的黑人文论家斯蒂芬·亨德森的影响,后者把结构主义方法论引入到对黑人文化的研究中,强调内部研究,即对作品结构、形式、文体风格等要素的研究。同样,威廉斯在文中尝试从文化诗学角度构建黑人诗歌的批评模式——布鲁斯的批评模式:“本文意在探讨将非裔美国口述传统中的布鲁斯融入欧洲文学的诗歌传统后带来的转变。”她从功能、主题、结构三方面分析了布鲁斯对当代黑人诗歌的影响。在功能上,诗歌发挥作用的方式类似于布鲁斯在黑人族群内部的作用方式,即用反讽手法制造情感上的距离,给读者分析思考的空间,因而具有超出娱乐之外的功能。在主题上,诗歌再现了布鲁斯对个性、对自我、对生命力量的肯定和张扬。在结构上,对第一人称经历的召唤,以及广泛使用多重声音的结构方式则对应了布鲁斯的召唤应答模式,这是一种扎根于共同现实,强调集体参与的黑人特有的模式。
  威廉斯的布鲁斯批评模式的提出恰逢黑人文学理论的勃兴期,此时黑人评论家和作家开始意识到关注黑人文学艺术形式的重要性。拉里·尼尔、小亨利·路易斯·盖茨、休斯顿·贝克、亨德森、小埃迪森·盖尔等人都为黑人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威廉斯的文章说理精到透辟,佐证具体生动,可看作是黑人文学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
  莫里森《生根:作为根基的祖先》(1984)一文既是对威廉斯文化诗学的拓宽和深入,也是对前辈作家佩特里和同时代作家沃克的呼应。像沃克一样,莫里森强调小说的文化传承作用:“非裔美国人现在需要小说……我们住的地方再也听不到这些故事了,父母亲们不再坐在身旁给孩子们讲我们多年前听过的那些经典的神话原型故事了。”像佩特里一样,莫里森看重小说的寓教功能,“小说应该有所启发;应该开启门户,指出道路,暗示冲突和问题所在”。提倡政治和审美的结合,坚定地认为最好的艺术是政治的。
  该文中莫里森最突出的贡献是从文化的角度概括了黑人写作的特点:口头文化特质;读者的参与和合唱特点;祖先的在场。前两点是对威廉斯批评观的提炼,而最后一点则体现了莫里森批评艺术的独到之处。她口中的祖先指那种不受时间影响的人,给人物带来的是关爱、教导、保护和智慧。通过强调祖先的在场,莫里森点明了自觉的历史延续意识对黑人生活的重大影响。
  同时,强烈的黑人文化意识促使莫里森去关注黑人的批评标准。她指出黑人应该有基于自己文化的批评标准,而不应生搬硬套白人的标准。这一观点在黑人作家和批评家中是相当普遍的。早在黑人文艺运动时期,黑人文学批评就主张广泛的艺术标准和种族融合的诗学。20世纪70年代后大多数黑人美学批评家都坚持认为任何文学批评都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标准,不带有普遍性。比如亨德森就主张“在黑人社会自身中去发现批评判断的自身标准”,贝克也是一个文化相对主义者。
  班巴拉《拯救是问题所在》(1984)一文则是对黑人文学传统的精确概括。她首先点明了作家的作用在于“写故事来拯救我们的生命”,但必须是黑人作为主体和英雄的故事。也就是说,作家应该写弘扬黑人主体性和民族精神的故事。怎样做到这一点?班巴拉这样说道:“我在自己作品中最享受的是笑、愤怒以及对语言的专注。”这三大要素正是黑人文化和文学中最优秀的品质:幽默、抗争传统及黑人土语,囊括了黑人文学传统的精髓。幽默给予黑人族群在逆境下抗争的勇气和智慧,黑人的共同历史和现实滋生了黑人抗争传统,而黑人土语则以其丰富的杂糅性(对白人标准英语的差异性重复)成为黑人作家用来消解主流话语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美国黑人作家肩负着对艺术和对种族的双重责任,社会意识深深融入到审美意识之中。班巴拉的总结完美诠释了黑人作家的双重责任和双重意识。
  班巴拉的文章凸显了黑人文论的中心话题:黑人主体性。论及主体性问题,胡克斯则呼吁建构一种激进的黑人主体。在《黑人形象:种族和再现》(1992)一书的前言中,她批评大众媒体对黑人的再现,认为后者只会塑造强化白人至上主义的黑人形象。她号召黑人观众“集体改变我们看自己的方式”,指出再现与统治之间的勾连:“从奴隶制时代开始,白人至上主义者就已意识到控制形象在维护种族统治体制中的中心地位。”再现成为斗争的场所,像杰拉德一样,胡克斯同样清醒地认识到了形象的意识形态本质,但她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再是杰拉德简单的“黑白反转说”,而是转变形象,创作越界形象,借此脱离善恶对立的二元思维。换言之,主体的建构不再是对白人至上主义的逆转,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反抗方式“产生批判性的选择”。
  莫里森曾这样来评价现代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潮流:先是抗议的狂潮,随即是较为反省地寻找自我的本质,进而进一步探索文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最后是对世界持更加广博的看法。这个评价也可用来描摹当代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批评的走向。当然后者作为一个群体,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那就是: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召唤应答。对于传统,她们表现出的情怀是联系而非割裂;融合新的思想方法,将传承和创新相结合;在她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横向和纵向上的召唤应答式的互动。就像是一场各种乐器共同参与的即兴演奏会,在由政治、文化和文学艺术形式组成的和声之后是每位乐器演奏者的单独表演,表现为每个人对同一支曲子的即兴发挥,各有侧重,又时有交叉。20世纪90年代,黑人女性大量涌入批评界这个曾经的男性领地,且影响力日益显著,至今势头不减。将其作为独立整体进行历时性的观照,进而探讨其对非裔美国文学乃至美国文学和文化的推动力,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参考文献:
  [1] Ervin. H. A. 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1773 to 2000[C].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1999.
  [2] Napier. W. 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heory: A Reader [C].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
  [3] 嵇敏.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0(4):59-63.
  [4] 程锡麟.一种新崛起的理论批评:美国黑人美学[J].外国文学,1993(6):73-78.
  [5] 黄晖.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2(3):22-27.
  [6] 鲍维娜.美国黑人文学的两种思潮[J].甘肃社会科学,1998(3):76-7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父权主义社会,女性的“他者”地位一直存在。随着女性观众性别观念的改变,女性形象在银屏上已经有了些许改善,逐步从纯视觉消费对象转为部分意义的制造者。美国灾难片《末日崩塌》中女主角布莱克的角色定位以及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女性英雄主义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女性地位在电影中的提升,女主角在影片中的精彩表现也体现出了女性主义的回归。  关键词:压制 歧视 女性气质消费 女性主义  美国影片《末日
期刊
摘 要:目前为止,学界对叶灵凤小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性爱主题、唯美倾向、心理分析、意象建构等层面。而使用关键词考察叶灵凤小说,则是一个新的维度。本文以“关键词批评”介入叶灵凤小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期为学界研究叶灵凤带来新的可能。  关键词:性爱 新奇 颓废 神秘  当下,“关键词批评”成为时髦,深得批评家们的青睐。它的起源,应追溯到雷蒙·威廉斯1958年推出的《文化与社会:1780—1850》
期刊
摘 要:元代著名曲作家钟嗣成所写的《录鬼簿》是学者们研究元曲的一部重要文献,尤其是作者融入自己的情感所写的吊词——[凌波仙]曲,既具有丰富的史学资料,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以小见大、追索缘由是其记叙元曲作家事迹重要的特点之一。本文从社会、作者个人、散曲本身三个方面探讨了作者以这种形式评价曲作家的缘由。  关键词:《录鬼簿》 以小见大 追索缘由 [凌波仙]曲 吊词  《录鬼簿》是由元代戏曲家钟嗣成历
期刊
摘 要:在文学史上,海派作家张资平一直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作家,他的写作内容几乎都是充满肉欲的气息,小说描写了在经济和性打压下人们的苦闷,并将这种苦闷彻底的媚俗化,被鲁迅等作家称为“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他的小说除了媚俗化的肉欲描写外,还充满着个性解放的先锋意识。因此,本文通过对张资平小说的再认识,来辩证地思考张资平小说中的媚俗与先锋。  关键词:张资平 情爱小说 媚俗 先锋  张资平是上世纪二三十年
期刊
摘 要:元代文学有着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有区别于其他断代文学的“元代”性特征和标志。民族性与理学是影响元代文学整体风貌的两个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元代文学精神的基本特点,即尚大与主于性情求真,与之相伴的是元代整体社会背景中文人个性的张扬。  关键词:元代文学精神 性情求真 理学 民族性  一、问题的提出:元代文学的“元代”性特色 作为“元代文学”而非“元曲”走进研究视阈的这一断代文学,它的
期刊
摘 要: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美国牧歌》是他众多获奖作品之一。本文将从存在主义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对小说中体现的存在主义因素——“荒谬世界”“他人即地狱”和“自欺”进行分析,以期加深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美国牧歌》 荒谬世界 他人即地狱 自欺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被学者称为是他迄今为止最有深度、最优秀的作品。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犹太家族在美国由盛转衰的悲剧故事,
期刊
摘 要: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美国牧歌》塑造了一个疯癫的女孩形象——梅丽。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本该无忧无虑却变成了一个思想激进、行为极端的疯子,而在她疯癫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对理性世界的反抗,是对美国当代社会现实的不满,更是对个体自由的追求。本文将从福柯的疯癫理论视角分析梅丽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导致梅丽“疯癫”的原因以及其“疯癫”背后隐藏的意义,以期帮助读者加深对梅丽这一人物
期刊
摘 要:《浮生六记》是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沈复以其细腻动人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极有天资、心地善良、生活达观的最美女人的典范形象,然而客死他乡的惨淡结局却留与后人无尽的怅惘。本文旨在分析陈芸身上散发的人性美,并揭示引发其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浮生六记》 陈芸 沈复 悲剧  沈复,清代苏州人,出生于衣冠之家,家道先盛后衰。其妻芸娘,林语堂赞道:“Yun. I think, is one of the
期刊
摘 要:斯皮瓦克立足女性主义视角,在其著名的《女性主义与批评理论》(Feminism and Critical Theory)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她在著作中对两者的批判,发现斯皮瓦克对女性价值的认同更倾斜于生理性别所创造的价值,对女性社会性别所创造的价值认同度较低。在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的今天,对其社会性别的关注更应加强,这对完善女性话语
期刊
摘 要:作为“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激情》是英国当代新锐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第二部作品。小说将魔幻现实元素掺入历史,打破男性独霸历史叙事的局面,重塑女性话语权威,凸显了历史的真实性和虚构性。  关键词:温特森 《激情》 历史 魔幻 叙事  《激情》(The Passion)是英国当代新锐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1959—)最受赞誉的小说,荣获1987年约翰·卢埃林·莱斯奖,并入选《卫报》死前必读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