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情深自忧伤

来源 :躬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这短短的7个字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
  虽然平时的采编工作很忙,我还是耐着性子把一本85万字的《一生最爱纳兰词大全集》读完了。掩卷沉思,纳兰容若词中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伴随着自己深深的忧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纳兰容若短暂的31年人生中,有3位爱得刻骨铭心的女子,她们是:表妹、卢氏和沈宛。无论是那位初恋情人的表妹,还是妻子卢氏,亦或侧室(妾)沈宛,纳兰都倾注了一腔真情。纳兰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使他的词所描写的爱情别有一种幽艳哀断、凄婉深沉的美。
  纳兰的生命历程中肯定有过夭折的初恋:“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首《画堂春》与他以往大多数的爱情词不同,纳兰以往的爱情词总是缠绵悱恻,动情之深处也仅仅是带着委屈、缺憾、感伤的情绪。而这首词是急促管弦,是呼天抢地,是直露的宣泄,是率真的表白。纳兰从小定情、青梅竹马的表妹,二人成婚之前,表妹被选入宫,成为皇妃,这段初恋的夭折,令纳兰一度萎靡不振,伤心欲绝。如果没有痛彻肌肤的体验,没有恨入骨髓的丧失,没有刻骨铭心的祈愿,就无法写出这首词。当年纳兰还是一个心事难定的风流少年,初遇自己的表妹,这一切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拦的。只可惜如此美妙的邂逅,不过是昙花一现。
  纳兰在表妹入宫后不久,就在家人的催促下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婚后二人琴瑟相和,感情笃深,美满的婚后生活给纳兰的人生多少带来一些安慰。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持久,卢氏红颜薄命,婚后3年,这段美满婚姻因卢氏难产而丧失:“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渡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潮。哀杨叶尽丝难尽,冷雨西风幂画桥。”这首《鹧鸪天》写于十月初四,亡妻生日前夜。在众多悼亡词中,这首词调子尤为低落惨淡。纳兰此刻已英雄气短,惟有儿女情长。他失去的是一生的红颜知己,一世的所爱,这是永远的丧失,他不会再有幸福。当时只有23岁的纳兰,这段时间写下了大量的悼亡诗,祭奠他和卢氏之间的情感。古时男子当以事业为重,儿女情长并不是很被看重,所以,纳兰的这番悲情,无人能懂。这一腔的愁绪,纳兰无处可诉,只有倾诉于诗词之中,高产的词作还有高质量的诗词,让纳兰著称于世。
  后来,纳兰遇见了浙江乌程人沈宛。沈宛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和纳兰心意相通,二人感情甚笃。但是由于满汉不能通婚,沈宛在纳兰家没有任何的名分,更何况她出身艺妓。纳兰只好在德胜门内置房来安顿她。然而随着纳兰的匆匆谢世,这段爱情才刚刚开始,便又马上结束了。在沈宛生产之后,她被迫又返回了江南故乡。二人之间这段有始无终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绝唱,令人扼腕。纳兰与慧心人沈宛因满汉不能通婚而落得凄楚的结局:“昏鸦尽,小立恨因谁。飞雪乍翻香阁絮,春风吹破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忆江南》)纳兰长久地站在沈宛已经离去的小院里,痴痴地望着那篱角寒梅,冷月疏桐;感受着飞雪飘花,冰霜点地的凄冷。他与沈宛短暂的相聚就似一场美梦,美梦消失了,纳兰只有愤恨。可究竟该恨谁?自己的软弱?可恨的身世?丑陋的现实?无法抵抗的命运?……他说不清,只有茫然地站在雪地里,任飘飞的雪花把自己身上蒙了厚厚的一层,心似灰一般冷……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谁人知?纳兰词虽然流传天下,可是人们在争相诵读纳兰词的时候,纳兰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究竟又有几人懂得?纳兰这位相府的贵公子,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写入词中的点点斑驳心情和刻骨铭心的愁苦,谁人又能真的懂得?
  纳兰是一颗天生多情的种子,这种子虽然生长在膏腴富贵之地,承受着香风腻雨的浸染和红尘绿酒的诱惑,但他禀赋着先天优良的美质,如饥似渴般地吮吸着汉文化中最精华的养料、最丰润的甘霖,这颗优秀的种子必然会结出最美的爱情之花。殊不知自古多情则命途多舛, 纳兰这颗多情的种子注定要为爱情受苦,因为多情,纳兰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痛苦。
  纳兰这样多情的男子,为世所稀,但他多情反被多情误。他有着如林黛玉般的表妹,可他们却无法结成连理;纳兰后来好不容易遇到心爱的妻子,可妻子卢氏3年后早逝;而沈宛,一个艺妓,纵然再有才,也难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明月中。半生以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虞美人》)不论这首词是纳兰回忆与哪位伊人相处的情景都已无关重要,纳兰的爱情已随着他的心一起埋葬在历史长河中。
  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300多首婉丽隽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因爱而陷入爱的旋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本《一生最爱纳兰词大全集》里。
其他文献
诗人不需要定义。花园  也一样。我承认  当我们在花香里迷失时  整个世界  就是花枝乱颤的模样  只有那片垂柳  像個狡猾的惯犯  它只用一缕春风作诱饵  就偷走了诗人身体里  所有诗意的温柔
期刊
一  秋日旷野,天高云也高。倘若站在原野之上,一眼望向远方,方圆数里甚至更远之处,视野甚少被什么斩断。除了那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墓碑。  久远或崭新的墓碑或立或卧,黑黝黝地堆在人间。有些墓碑经历了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尘磨,已经陈旧或破碎,碑面上的刻字残缺不全、模糊不清,已经无人知晓它的归属;有些墓碑还是崭新的,碑上的名字去世未远,有些可能是你一面之缘的乡人,有些可能是你朝日相处的邻居,而有些则可能
期刊
床是世界的中心。以此为  坐标,向生活的纵深蔓延  让我们试着还原  婴儿眼睛里的温暖  老人骨头里的火焰  但我们无法更改春天。以及生命中  那些偶然的幸福,和必然的孤独  我们将在生命册里写下谶语  ——纵使你拥有过一万种借口  也终究終躲不过一个理由
期刊
路上 一抹长影  心底 千般离愁  踟蹰的人 以月亮口哨  将心中的寂静赶跑  一个人的山野  星光灵动 倒影幢幢  尖锐的口哨  以闪亮的寒意  在虫声灯影里  挑开月色  挑开浸渍肌肤的寒冷  驀然想起  后羿射中的日头  何等落寞地  滑过广袤的天穹  大地有了清凉  月牙走进孤独  思念和残缺的滋味  穿越一生  月色中 吹口哨的人  以与生俱来的感召力  让最后的太阳  皈依生命的晴空
期刊
不是错觉。世界分娩了万物  它們选择了匍匐。此刻  稻谷,树木,房屋  和那架向上的梯子一样  彼此呼应。接近神的旨意  马车拉着旧时光  奔向炊烟升起的地方  此刻,谁的眼睛里  闯进收获的光芒  那么就请谁  发出幸福的尖叫
期刊
云冈石窟是四大石窟中我最晚抵达的。也许是因为对北魏造像的刻板印象,削减了云冈石窟对我的吸引力。在去过的其他的三个石窟中,最吸引我的,大都是隋唐时期的造像。在我的印象里,从体积上来说,那三个石窟中,最大的都是隋唐时代的造像;从容貌上来说,唐代造像的丰满圆润,比北魏的清瘦要更加大气美观;从颜色上看,所有石窟壁画中,唐代的壁画又是最明丽动人的;从空间感上而言,北魏造像受印度中亚影响居多,多呈静态,隋唐造
期刊
如梭的岁月,荏苒的时光,笔名雄鸡东海的我,眨眼间和猴年擦肩而过,迎来报晓的金鸡,闻鸡而起舞,开始和鸡年肩并肩心连心,踏着节拍,握紧祥云,并驾齐驱,勇于担当,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昂首挺胸奋力前行。  回眸今生度过的几个本命年,那一幕幕令人始料不及难于忘怀的经历,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不时闪现:——秋高气爽的时节,12岁的我,离开老家村落的过岗小学,转学到柳泉铺乡小学初中合校的五一班,还当上了学习委员
期刊
我将重新命名这群乌鸦  给它们饱满的落日  和绵延的地平线  让它们的羽翼  收集足够多的麦穗  顶端的光芒  这样,我們就可以看到  天空与大地之间  有银白的闪电  照亮并穿透生者与逝者  同样安详的脸
期刊
捧读王景彦先生的著作《征途》,我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他的内心深处,有幼时不堪回首的往事,有饶有兴味的趣事,有一生不能忘怀的要事,有他的故乡,有他灵魂的家园。可是故乡,却早已不是记忆中的那个村庄,也不是那个母呼父唤的虽贫穷而温馨的“家”了。而求学、求职、工作中的坎坷曲折经历,在退休后的时光中,在夜深的某一清醒时刻,在恬静生活中的回顾……王先生需要一个心灵的栖息,他需要诉说,他就提笔,记载即将遗忘的
期刊
海子是当代华语诗坛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也是一个有诗歌雄心和抱负的诗人,给新诗留下宝贵的遗产。他倡导“大诗”,即指向生命的觉悟的诗。他认为,诗歌必须辉煌,认为诗的书写激活了生命的伟大,启迪了生命最内在的醒悟。八年间,他以惊人的能量创作出的诗歌,证实了他为这个雄心所作的尝试和努力。  在《夜色》中,他写道:“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三种受难即精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