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让单篇教学走向整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js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语文教材文本有较大的独立性,这使得阅读教学的内容相对零散,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整体性和序列性。因此,我们采用整合策略,将原本分散的教学内容聚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我们要统整相近的教学内容,提炼教学主线,并根据主线来激活资源,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统整;整体;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73-01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一篇篇相对独立的课文架构起语文教学的内容的。但由于文本自身并不是为教学服务的,加之又有着较大的独立性,这就使得阅读教学的内容相对零散,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整体性和序列性。鉴于此,我们要进行整合,将教学的关注点从一篇向一组拓展,以期在关联统整之中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苏教版五年上册《黄山奇松》一文,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展现了黄山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的特点,其隐藏的教学价值点很多:词语的感知、语段的积累、修辞方法的掌握、详略得当写法的运用……面对如此多的教学价值点,只有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统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统整相近内容,生发关联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基本学情、洞察学生的认知需要,对课文的主要教学价值点进行必要地整理、甄别与梳理,遴选出几个最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从而将具有共性特征的事物整合到具有本质特性的板块中。
  而对于《黄山奇松》一文,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感受黄山三大名松特点的同时,探寻出作者在描写过程中都使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而不同点则在于采取的详略处理不同;第二板块,对比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探寻出语段内部总写与分写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分写所选择事物的典型价值。如此统整,将文本最具相似性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展开学习。
  二、探寻表达特质,提炼教学主线
  文本的创作需要主线勾连,以使原本零散的内容、情感形成具有逻辑意义的整体。阅读教学也應顺应作者创作的内在思维,紧扣文本的“文路”来安排学生解构文本的“学路”,为学生探寻各个教学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坚实的支撑。
  游览过黄山的人,其实都有这样的感受:黄山松树虽然独具特色,但所有的黄山松树外形基本都大同小异。可为什么在作者的描绘下,它能生发出万千姿态呢?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作者描写松树的语言也是不断变化,并呈现出不同姿态的。细读文本不难发现,《黄山奇松》一文写作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变化。紧扣这一表达主线,再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感知“扣典型”与“取详略”这两个价值点,他们就会豁然开朗:只有紧扣典型,黄山松才能彰显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只有详略得当,才能真正凸显迎客松在黄山的独特地位。
  如此教学,看似孤立,但在文本内容的浸润下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即作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变化。首先,作者描述语言的变化,让每种松树呈现出独具风韵的魅力,令人读来毫无重复之感;其次,写作方法的变化,使同样都是写松树形态的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展现出不同的语言气息,让读者从更多的维度感知了松树的特点。
  三、紧扣核心主线,激活原始资源
  围绕着教学主线,可以与其产生联系的价值点绝不仅仅只局限于上述案例中的两处。如描写三大名松形态时,作者选用的词语也有变化,都将松树比喻成人,但不同的形态选择的具体人群也各不相同;而在写陪客松时,作者就没有正面描写其形态,而是直接运用比喻,在语言结构上也与其他两种松树的描写不同。这些原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被教师无情舍弃的教学内容,在统整理念下又重新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
  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将其依附在课堂教学的线索——感知作者语言变化的层面中。这样,在教学内容的统整过程中,教师只需集中讲授一点,学生就能触类旁通,顺势理解其他的价值点。
  一个简单的变化,却将整篇文本的教学价值点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彼此关照、相互映衬的关联之势。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开掘文本中的教学资源,更要善于从文本内容着手,探寻出可以串联、整合课堂教学的认知主线,释放出更多的教学内容,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向简洁而充实的境界。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长文。这些文章的教學费时多却收效甚微,产生了学生厌恶学、教师害怕教的情况。对这些文章,只要教师能细读文本,对教学的重难点加以揣摩,找准切入点,紧扣训练点,就能抓住全文的“神经中枢”,纲举目张,实现长文短教的目标。  [关键词]长文短教;整体把握;重点突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提问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提问要指向每一位学生的阅读需求,起到激疑、激趣、激思的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多重对话。  一、激疑式提问——引导文本探究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摘 要]古诗词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能力等有着推进作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勾连”的作用,引领学生在作品“勾连”、情感“勾连”、写法“勾连”中获得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勾连;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67-01  “勾连”是一種常用的语文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
[摘 要]对于记人叙事类文本的教学,教师要从文本的事件入手,引领学生深入感知、品析,直至运用,为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基。具体策略有:概括提炼,在把握整体内容中学会解构;深思揣摩,在探寻成功缘由中学會洞察;品析创造,在关注语言质地中学会评析。  [关键词]人物传记;文本教学;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6
[摘 要]习作创作是一项高端的思维运转活动,有效写作思维的训练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内部思维品质的铸造,更要与现实生活中外显素材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历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奠定基础。从通过“找春天”历练习作素材的选择思维,“画春天”历练习作内容的描摹思维,“写春天”历练习作语言的表达思维三方面探讨借助实践活动历练习作思维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习作思维的发展。  [关
[摘 要]阅读教学要从“知识传授”向“素养提升”转变,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考力非常重要,而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动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用问题来打开阅读教学的另一扇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思考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思考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6-0054-0
[摘 要]生本立场,即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原始的认知经验、独特的儿童视角作为课堂教学的认知起点和教学切入点。对《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要依照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紧扣学生的体验来展开,使学生融入文本、感悟文本,促进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斷提升。  [关键词]生本立场;高效课堂;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面面俱到,贪大求全、泛泛而谈的现象比比皆是。实践证明,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为此,许多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要回归本色,要轻轻松松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让语文教学简单起来,就需要精心取舍。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取舍呢?笔者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一课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堂练习的设计等方面来谈一谈语文教
[摘 要]口语交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提高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开展有效互动,通过创设情境,在模拟中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在实践体验和实际运用中内化为能力和智慧,为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口语交际;互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
[摘 要]群读类学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新主张、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它强调重构阅读课程体系,在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材使用、阅读策略、教学方式等方面和以往的单篇教学有明显的不同,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能有效地达成减负、提量和增效的三大目标。  [关键词]群读类学;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材使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