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户外神仙课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课的精深代表了一个学校学生的专业深度,选修课则代表着一个学校学生视野的宽度和广度。在川大,从文理到工医,从室内到户外,从智慧到美丽,从理智到感性,只有你想不到。选修课上,你可以“从‘食’减重”,也可以“微醺品酒”,既能探讨“婚姻经济学”,也能欣赏到“寄生虫的高清美照”,但这些都是室内课,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川大那些与户外相关的神仙课。

不“挂高数”,但可以“挂高树”


  相信许多人听见攀树课的第一反应都和华西口腔医学院2018级谢仁阿依同学一样,“来上课之前我以为就是找一些比较矮的樹,像小时候那样徒手爬一爬、玩一玩”。
  但诸位恐怕没想到,攀树其实应用广泛。例如园艺上,可以通过攀树处理一些高处的虫蛀、断枝等情况。正确的攀树作业不仅不会伤害树木,还能保护树木。
  川大攀树课使用的设备包括了树皮保护器,不会对树木本身造成伤害。有专业的教学团队与设备支撑保障,才使得攀树课安全地走进了川大校园。
  攀树课是一门体验式的课程,但绝对不是“玩一玩”这么简单,识树、绳结、安全意识教育等样样都要有。与徒手爬树相比,攀树更注重专业性与安全性,它不仅锻炼大家的综合能力,还会培养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头盔!头盔!”场地中不时响起老师的提醒声。
  “小心!小心!”抛豆袋前同学们都会互相提醒,以免豆袋落下时砸中其他同学。
  而攀树用的绳结投入使用前,师生们会进行测试,确保绳结的安全性。豆袋,是指装了豆子的布袋,攀树时通过抛豆袋可以将树皮保护器和主绳安装到自己想要的树枝上。
  老师们全程守候,进行保护、指导和纠错。虽然攀树课上全程“护航”,老师们却表示,这门课其实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能够离开老师,“去独立地解决问题”。

  因此,同学们需要从零到一,认识各种装备,学习判断树木是否可攀,利用各种工具零件组装攀树系统,抛豆袋、装树皮保护器、打绳结……直到完成攀树任务。而诸如豆袋位置不对、树皮保护器安装错误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
  课程负责人邓维老师五年前就有了开设攀树课的想法,筹备过程包括在全校范围内选树并寻找场地、购买开课器材与设备、制定符合川大实际的课程方案等等。邓老师表示,攀树课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希望这门课能促进同学们与自然的交流,提高大家的生存技能和面对困难的韧性,遇到危险时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目前,攀树课是一门公选课,总共32学时,分两个周末上完。课程容量20人。大家自由选课后,由教务系统随机抽取。这门课采取边学边考的考核方式,确保同学们掌握知识。在最后的结课考试里,老师标定三个目标点,在30分钟内,同学们采取什么方式、通过什么路线、优先完成哪个目标、如何分配时间全由自己安排。
  没有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充分展现了学校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也给了同学们最大的发挥空间。

火灾、割伤、心脏骤停……关键时刻如何救命


  当实验室突发安全状况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火灾、割伤、心脏骤停……在这些意外发生时,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四川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系列课程为同学提供了关键时刻的救命方法。
  该课程由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保卫部(处)和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共同开展,学生在四川大学安全应急技能训练中心(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A座大楼)进行实训课学习。
  实训课,顾名思义,一定要让同学们有更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所以课堂会模拟物品着火的情景,锻炼同学们运用环保的电子灭火器实施“灭火扑救”,在趣味动手中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查看压力表,拔保险栓,竖直瓶身提起,在距离火源2至3米处,保持弯腰低姿,对准火苗根部,开始扑火。火被扑灭后,还要持灭火器小心检查是否有复燃的可能。
  而当室内火势蔓延,超出普通灭火器扑救的范围,应当机立断展开逃生自救。为此,课程专门设置了学生宿舍和教学楼实验室火情发生的模拟场景,配备“烟雾发生器”“发热门”等,还引入了火灾逃生模拟考核系统。该系统能通过摄像头及相应的传感器记录同学们逃生的过程,并作为考核评判的依据。
  医学急救救护技能训练课程分为两部分内容,包括包扎止血等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上手练习。
  手腕手臂割伤了怎么办?头部受创流血怎么办? 这些紧急救护措施更多的是侧重实操部分的训练,同学们需要亲自上手,才能体会其中的门道。也许,平日的磕碰小伤都是自己为自己包扎,但是在危急时刻如何帮别人处理伤口,如何避免血流不止等情况,这些都需要一些身临其境的具体操作,在这门课上,同学们即可锻炼这种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

CPR又是什么呢?


  “CPR”的全称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中文就是“心肺复苏术”。课上,同学们对假人模型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演练,活学活用。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8级的白宇汐同学说:“这个课程很有帮助,实践性很强。以前自认为正确的事物,其实好多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其实实验室还是有很多潜在危险的,但以前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全等老师指示。上完这门课之后,我觉得我有一定的能力来辅助老师处置一些突发事件。”
  危险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谁会先来。这门课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基本逃生技能在关键时刻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
  桨板、橡皮艇、独木舟、攀岩、徒步……野外如何生存?
  野外生存技能实践课,这里的“野外”要如何来界定?桨板、橡皮艇、独木舟、攀岩、徒步这些都是这堂实践课可能涉及的。这是一堂既丰富又有趣的“水陆两栖”生存技能实践课。
  这是由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开设的一门校公选课程,每学期支持30名同学选课。旨在通过对户外紧急情况、水上运动、野外生存的知识讲解和实践,训练同学们的自然灾害逃生和野外生存技能。
  “水陆两棲”的含义是指水上技能和陆上技能。其中,水上技能部分由专业老师授课,课堂项目包括桨板、橡皮艇和独木舟。课堂上,老师不但教会同学们怎么操作,还会演示一旦船翻如何自救,以及在水上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法,目的是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求生”的含义。对于野外生存的水上技能来说,只掌握游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一些工具的制作,在面临灾害时,能保障我们生存下去。譬如桨板平时只是一种运动,但我们这堂课是要把运动变成为生命服务的一种技能。”任课老师邓维说。
  和水上项目一样,“陆上技能”部分也非常考验同学们的协作能力和意志力。陆上技能的授课则以野外“实地演练”为主。如2019年十一期间,同学们由几位老师带队进入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大相岭,在这里开展野外生存技能训练。
  而要想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训练实践课,学校有着严格的风险管控,包括:课程为大家统一购买了专业的户外险;老师们提前对规划的线路做了三遍勘察,所有露营地、水源地、以及路上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地方,都在地图上全部标出,并制定了应急预案,如遇紧急情况和需要外联,皆按相应对策执行。所以,选这门课的同学都经历了严格的考验。
  出发前,带队老师邓维为大家做了野外生存常识的讲解和户外运动装备使用方法的培训。同学们从体育学院领取背包、帐篷、睡袋、锅灶等基础物资。
  此外,邓老师特别嘱托同学们一定要准备一份压缩饼干当救命粮,“压缩饼干要准备能够让你‘多挺一天’的份量,并且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能动的。”
  下山时登山杖要放长一些,这样好用上力。还有要穿护膝保护膝盖,这样才能延长你户外运动的寿命。虽有美景相伴,邓老师却一路都不忘告诉同学们要领。
  说起开课初衷,邓老师谈道:“2008年地震对我影响很大,我发现很多人在灾害面前都缺少应对能力。这让我感到掌握一些生存的技能是十分有必要的,希望开这门课,能帮助大家重新重视和认识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作为普通人,我们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学习急救技能不是为了无奈地等待困境来临,而是能在困境来临之时给自己和他人多留一条生路和余地,真正做到自救、互救与共救!”
  责任编辑:钟心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一课堂开始试行刷脸签到,  学生只需在软件前站定一两秒钟,便可轻松识别脸部。  据使用过这款刷脸技术的同学介绍,这种技术精准有效,识别率很高。  哪位老师这么潮,上课签到都刷脸了?  让我们走进这款刷脸神器背后的沈浩老师。  “刷脸系统”的应用前景  沈老师的这套刷脸技术虽然简单好用,但实际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难度。“刷脸签到”需要现场拍一张照片,随即和数据库里的照片匹配就可以完
习惯一个人信步  并摸摸行道树上交错的皱纹  喜欢只有来者,没有去者  阻碍人生道路的车越少越好  特别爱驻足下來  凝视那些撒尿的犬  肆无忌惮,旁若无人,把不干净的撒得干干净净  倘若遇上退出记忆的人  会用最快的语速腾出路面  急忙掏出身上那颗硬币,扔进可怜人的瓷碗——  你还未挂满藤蔓  细雨纷纷,并不代表所有的心绪  如果没有豁达的胸襟是容不下那么多期待  可脚步始终是舒缓  想找到它久
对于一个刚刚蹒跚上路的科研小白来说,  梦想中的成长平台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平台,有国际前沿的科研方向、  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国际化的指导团队、行业内的顶尖专家;  这个平台,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学生有机会飞到世界各地,  参展开会、学习交流、开拓视野;这个平台,有智慧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生、硕士生也可斩获各种国际大奖。  在华中科技大学,就有这样一个梦之队,  他们跨生物医学工程、电子、
毕业五年同学聚会,周开了一辆雷克萨斯来。我不喜欢他,在学校时就不喜欢。他是那种见了谁都会从脸上挤出一点笑的人。对于不同的人,他的笑脸大小不一样。碰见辅导员或学生会主席,有篮球那么大;碰见关系不错的同学,有月饼那么大;碰见一般的熟人,有瓶盖那么大;再生疏一点,就只是象征性地挤一挤嘴角,也算打招呼了。见了我,就是第四种,好的情况下是第三种。  毕业时,他找到了一份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工作,大四下学期就全国
雪季过了一小半,终于舍得离开我心心念念的“崇礼国”,回京做个“安静的女孩子”。被裹挟在拥挤人群中的我下意识瞅了瞅手中几十斤的板包,忍不住怀念起每天大帽衫雪裤雪服往身上一套、颠儿着步哼着歌对着寒冬暖日呲牙咧嘴就跑出门奔着雪场那赛神仙的日子。书桌前一坐电脑一打开,满脑子也都是各个雪场的山和雪,索性写写滑了这么多雪场的亲身体验,以供准备入坑和已经深爱的朋友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道儿练活儿练到下山。  万
蓝角  立春日  天还没亮  司晨的公鸡想要三更醒来  郊外的积雪一点点融化  南风贴着冰凉的水面  立春了  立春了  也没太多的惊喜  仿佛是多年前的同一天  我知道柳梢尚未吐芽  大雁还在北归的路上  构树的皮肤偷偷发痒  乌鸫飞回树梢  嗓子仿佛经历了水洗  一年总有开始的一天  我习惯在匡河独步  每天早睡早起  偶尔读点植物学著作  刚刚读到的一节  有关种子的旅行  书上说,一棵蒲公
疫情当前,在惶惶中我确实抱着这样的担心,回京后去不了健身房,居住的空间也很狭窄,指不定居家隔离期结束,会怎么刷新体重记录。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这是女生们共同的烦恼,一个个都想瘦成麻杆才好。前半句我是认同的,但后半句在我身上实在无所体现。我对瘦成麻杆不感兴趣,一是我觉得极瘦的身材是一种天赋,强行去追求恐怕会对自身造成伤害;二是我希望自己保持健康匀称就好,过百也可以的。由此可见,我在体重上的诉求并不
三年前的2016年7月,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创业科技园的311室,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吴佳毅、孙玉发、白瑞生和刘宁四人创办了“新梦想家NEW DREAMER”,  发愿满足当代大学生人生第一套西装的需求。  问到选择“新梦想家NEW DREAMER”的原因,许多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原因实在过于真实。相比市场上主流西装品牌动辄一两千起步的高昂价格,“新梦想家NEW D
冯友兰在《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中说:“当时有一种说法,说北大有三种学生,一种是正式学生,是经过入学考试进来的;一种是旁听生,虽然没有经过入学考试,可是办了旁听手续,得到许可的;还有一种是偷听生,既没有经过入学考试,也未办旁听手续,未经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有些人在北大附近租了房子,长期住下当偷听生。”  今天所谓的旁听生大抵都是冯先生所谓的“偷听生”。在浩大的旁听群体当中,真正愿意花费功夫去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一句经典:“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就会更加奋进,明白自己错就知道如何改进了。  但所谓“耻”的意思主要强调了个体的内省体验和反思,是个人通过对自己某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和成果的反思,自问主观能动性是否达到了自我认同和不悔的高度的觉悟,是自我内省后的行动和态度,是自我在遭遇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绝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