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议论更有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boy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议论文写作对于学生高考复习而言充满困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构思并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优秀作文是广大学生及教师的关键任务。在传统的论证方法中,学生熟知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等,但在运用过程中仍然出现论证没有说服力的情况,针对此状,我们需简便易行又效果显著的实用法则充实议论文内容。
  一、突破引证法,巧用学术理论
  学生习惯运用的引证法,是将积累背诵的名人名言运用到议论文中,以加大论证力度,但是错用及滥用名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这种传统而行之有效的论证方法的功效。那么如何利用名人的权威充实议论文内容呢?有没有其他的与之相关的内容可以运用呢?
  结论是,有。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一两句话名言的效应,另辟蹊径选择权威人士的正确理念或学术理论来佐证论点,这样会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如写作《说“人言可畏”》时,学生便采用了此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这一概念,他认为外在的舆论是认识自我的一种途径,但并不能动摇“自我意识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这一根基。因此,拥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往往不会感喟“人言可畏”。然而,现实生活中太多人过分看重舆论,最终背上沉重的十字架走向不归路。一代名伶阮玲玉不堪世人欺侮之言,心力交瘁吞食毒药,最终香消玉殒;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死盯着微博微信上热衷娱乐八卦的纷纭言论,最终苟合所谓民意,导致娱乐节目泛滥成灾、良莠不齐。倘若我们继续仰赖他人之言,漠视自己正当而有意义的追求,那么,我们定将堕入伏尔泰所预言的“人人手持心中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的黑暗世界。
  学生通过引用心理学家提出的“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相关的理论,用客观平实的议论语言加以分析,使得该段议论理性色彩极强,提高了论点的地位,增强了论述的深刻的说服力度。另外,段尾对伏尔泰的名言的引用也是水到渠成,运用得十分自然而有分量。
  又如写作《切莫逃避,正视苦难》,在提出论点“正视困难,勇敢面对,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样我们才能站在人生的顶峰伸手摘星”后,学生写道:
  弗洛依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把人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所谓“本我”即最原始的我,此时的人无思考,因而称不上“人”。弗洛依德强调的“自我”有“避险性”,逃避是“自我”的一大特征,因而此时的人称不上完整的人,而“超我”则是在道德与伦理的基础上克服逃避的本能,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所应具备的。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徘徊于“自我”而无法向“超我”前行。从中山大学历史研究生为逃避论文与就业压力,自缢身亡,到电视节目制作人逃避作为文化传播者的责任和良知,无视泛娱乐化的歇斯底里的狂欢,这些无不揭示着逃避所带来的社会危机。倘若我们继续醉心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而对现实选择逃避,对梦想选择放弃,那么我们终将面对莎士比亚所嘲讽的“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的缥缈人生。
  本段中引入弗洛伊德的著名理论,学生有效阐明理论及其与论点的关联,同样合理地运用了该理论且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那么,在运用权威学术理论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首先,要学会浓缩提炼观点的主要内容,切忌介绍理论的文字太长太多,没有点明该理论与论点之间的关联。学术理论不可占用整个自然段,而应辅以举例论证等其他论证方法及内容。
  其次,不要在同一个自然段介绍两个及以上的学术理论,避免庞杂错乱,顾此失彼。将一个学术理论精研的效果较优越,因为学术理论较难理解,所以最好全八百字的文章中只选用一次,便不会让文章出现艰深晦涩、不知所云的弊病。
  二、突破举例内容,积累具有时代感的素材
  议论文中的举例论证是比较容易操作的论证方法,学生往往会充分积累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件,尤其偏爱历史上的名人与伟人的生平往事。但是一篇文章中如果只有以往的人和事,而没有关注当下时代,更没有指路未来的前瞻慧眼,这篇文章很难称为佳作。
  2014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中明确提出: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新四点,其中的深刻、有创新两点说明内容节选如下: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即主旨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的罗列或生活现象的描述上,而应该分析、揭示事物和生活的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能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或结果。文章的内容充实、深刻,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能够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
  高考作文的见解深刻的表现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
  (2)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见解新颖指考生的主张、看法有独到之处,不人云亦云;对问题的认识,既有自己的见解,又有充分的理由。这就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客观的多角度的分析,能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新鲜指写作材料力避陈旧俗气,能紧密与当前生活、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多用给人以新鲜感、现实感、时代感的材料。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发展等级的重要性,切实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经过研究,对时事评论类的素材进行积累、研究和应用,是有效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我指导学生关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纸媒的时事评论文章,这些报纸涵盖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通过阅读这些报纸,学生的关注视野得到极大的开阔,阅读兴趣获得显著提高,语言表达及对国家社会的看法也变得全面而深刻,报章中的评论性文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譬如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指导学生去搜集指定报章中关于文化方面的评论文章。学生收集到《人民日报》中的《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这篇文章。许多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认为其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借鉴与发挥,其中一些学生着重选取最后一段内容。原文如下: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这一段文字展现了作者给中国当代文化指路的建议,一名学生在自己的考试作文中成功地借鉴了这部分内容,选段如下:
  当我们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如何戕害了年轻人的神经,又有多少人能够挺身而出,改变现实呢?答案总是——罔顾现实的逃避主义者多于顿足捶胸的痛斥者,更远远多于脚踏实地的改革者。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在多姿多彩的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不作“孱头”去歆享大众文化的糟粕,不作“昏蛋”去毁弃传统文化的精华,心怀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的团圆之梦,以更广博的宽度、更包容的气度、更冷静的深度勇敢面对各种文化的优长之处。在这样的社会里,真大师决不会于风中凋零,伪大师亦决不敢标榜自己去恣意涂抹时代的嘴唇。
  我们可以看到该生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得作文内容得到升华,延伸文章的深度与高度,同时本段从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写到措施再到最终达到的社会效应,层次井然,逻辑清晰,既符合发展等级的深刻的要求,又兼有针砭时弊指路未来的时代价值,具有高考议论文追求的创新特色和文采,是借鉴学习报章内容的成功典范。
  当然,我们所应指导的不仅是利用优秀文章中的优秀语句,还应看到上文中“当我们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如何戕害了年轻人的神经,又有多少人能够挺身而出,改变现实呢”的内容,指导学生用凝练精粹的语言高度概括当下的不良现实事例。这样学生的文章既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又拥有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和生机勃勃的力量。
  那么,在运用积累的素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切勿照搬照抄。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不仅要调整语序,而且要调整内容。对照两段,我们发现,学生的习作中为了与上文衔接得当,他将原文的最后一句“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调整到引用部分的最开始,且变化为“心怀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的团圆之梦”。诸如此类的改变在其他几处亦有合理而又必要的调整。所以,我们所推荐的不是大段大段的抄袭,而是通过阅读产生积累并进行灵活的运用,从而使文章产生针砭时弊的时代价值和胸怀天下的宏伟气魄,这是老师们希望从年轻一代的学生的文章中看到的。
  其次,注意在化用素材前和化用素材过程中点题。只有加强点题,才使得所学的内容不达到偏题离题的效果,才能将其变作与作文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学生作文中“以更广博的宽度、更包容的气度、更冷静的深度勇敢面对各种文化的优长之处”的化用文字里,“勇敢面对”是加强点题的关键词语,这保证了作文前后的一致性,使文章思路缜密。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学生在积累运用过程中一定要分析思考素材与作文是否具有关联性,如果乱用素材会达到反效果。同时,不可全盘照搬他人内容或只是东拼西凑成一篇文章,这样的做法都违背不可抄袭的基本要求。
  以上两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并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兴趣,同时在实践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平时的学习产生较高的效率。技巧虽然具有应试色彩,但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开阔视野、放开心胸,增进对学术的崇仰之情,拥有对国家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般意义重大深远。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阅读没有“到位”。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爱读 多读 会读  “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精当评价。
期刊
摘 要: 微课程是上世纪末的新生事物,随着“微”时代的来临,语文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师应该把微课程有效地在课堂中运用起来,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旨在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微课程 学习乐趣 互动学习 课内外学生  所谓微课程,就是在有限的短时间内,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冲击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这
期刊
机载大功率PD火控雷达的结构设计具有许多特有的难点.本文结合某雷达论述了在结构设计方面应考虑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摘 要: 自古以来,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所谓的差异教学。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异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差异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讨。  关键词: 差异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差异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
期刊
摘 要: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核心因素。小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素养。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阅读 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在课改的时代里,全国上下推行的“素质教育”,老师并未从阅读中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期刊
开展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积累,促进思想品质和智力的发展。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扩展,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是这样界定的:第一学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养成习惯并且交流课外阅读总量是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这三个学段有一
期刊
摘 要: 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呢?这是广大语文教育者共同探讨的话题与焦点。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针对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富有生命力提出教学策略与看法,以期帮助广大教育者改善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生命活力  素质教育改革对传统教育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关注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下面以小学语文
期刊
该文主要研究用于飞机运动模态参数辨识的几种典型方法:时域极大似然法、时域Extrem优化法、频域极大似然法和频域Extrem优化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飞行仿真数据的分析,不仅证实
该文讨论了他们首次研制的机载海洋雷达高度计(以下简称雷达高度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他们研制的机载雷达高度计是中精度试验用微波遥感仪器。它的硬件电路
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因此,数学学习要回归于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