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张海良十多年了,回想起来,只见他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奔波。先是自己进修,后来又参与国画的教学事务,为同行的进修操持着,直到现在,仍担任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的办公室主任。这么多年过去了,觉得他没变,仔细想来,似乎又变了不少。这不变确乎有原因,因为他的质朴,使人老感觉不到他的变化。变化自然也有,因为他在不断地努力,因为你每次都多少会有新的感受。这就是海良这个人,质朴而不拘礼,清新而少纠缠。
其实,在张海良质朴的外貌里面,蕴藏的是一颗热爱读书习画的细腻心灵。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在他的画室,堆积得满满的几排大书架占去了大半间画室,他不善言谈,但是应答之间还是流露出他涉猎书史而形成的思考,机锋总是不离问题所在,得手后也不固执一端。
海良的人品也反映了他的画品。他早期的山水画从沈周入手,曾对这位书画兼善的明代大家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沈周的画风经历了一个从“细沈”到“粗沈”的发展过程,而海良的画却是从“粗沈”入手,现在反而越画越细了。海良的画重视书意,尤重笔墨。用笔锋芒清晰,行止有律,来龙去脉历历见于目前。质实的用笔能够内蕴朴茂之气,适于再现山水生机,故其画并不刻意经营丘壑,而能于笔墨中自见机杼。这种选择的形成其实是有一贯原因的,他一直追求着笔墨语汇的单纯,这当然是一个高远的艺术目标。
作为一位看重文化修养的画家,海良究心意境,讲求文理。这与中国画重视立意的一贯主张是相合的。宋代韩拙云:“凡未操笔间,当先凝神着思,预想目前,所以意在笔先,用意于内,然后用格法以挥之,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也。”这个“意”是需要养成的,并不全靠自创。海良善于以古人名句为题,营造自己内心的山水意境。在他常用的画题中,有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静云光活,溪闲草色新”:有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程颢的“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有王安石的“野水纵横漱屋际,午窗残梦鸟相呼。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这些画题的选择与表达其实是连接人心的文化通道,借助这条通道,我们可以在虚虚实实的人文环境中倘佯。正如清人方士庶所云:“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这种“灵奇”使古人的作品具备了永恒的现代性,也使现代人与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成为可能。
海良还经常选择禅僧的诗作画题,如智本的“一年春尽又一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仲皎的“古松古松生古道,枝不生叶皮生草。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拾得的“云山叠叠几千重,幽谷路深绝人踪。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等等。古人云大道无形,唯在拣择。这样的选择同样表露了海良的艺术喜好。出于对喧嚣的当代生活的回应,他试图寻找一种宁静的境界来化解心中对繁杂世象的压力。于是,与安稳而透明的笔墨相对应,禅诗的意境成了他自然的选择,禅诗意境中散发出的简、静、寂、生与山水画清新的格调平和地散落在从容的笔画中,可以令人反复体味。
王国维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艺术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按某一标准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实际上,艺术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个人只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不管成功与否,也不计得失如何,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中得到人所共赏的好作品,这种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站住。海良的艺术探求之路也正是这样走的。他喜藏书,善读书,生活朴素,但却又处处用心,以敏感的心性经营笔墨,故常能与古为新,在与古人为邻的世界中把握自身,生发出新的意境。他的画常以古诗为题,常写唐宋诗词意境,但却都明显可见一个当世文人的内心探求,写出了新的文化诉求,追索着现代人的理想意境。
海良的人好,朋友都尊重他,喜欢与他交往。
海良的画有追求,我们祝愿他更上一层楼。
丁亥初秋于北京乐山堂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其实,在张海良质朴的外貌里面,蕴藏的是一颗热爱读书习画的细腻心灵。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在他的画室,堆积得满满的几排大书架占去了大半间画室,他不善言谈,但是应答之间还是流露出他涉猎书史而形成的思考,机锋总是不离问题所在,得手后也不固执一端。
海良的人品也反映了他的画品。他早期的山水画从沈周入手,曾对这位书画兼善的明代大家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沈周的画风经历了一个从“细沈”到“粗沈”的发展过程,而海良的画却是从“粗沈”入手,现在反而越画越细了。海良的画重视书意,尤重笔墨。用笔锋芒清晰,行止有律,来龙去脉历历见于目前。质实的用笔能够内蕴朴茂之气,适于再现山水生机,故其画并不刻意经营丘壑,而能于笔墨中自见机杼。这种选择的形成其实是有一贯原因的,他一直追求着笔墨语汇的单纯,这当然是一个高远的艺术目标。
作为一位看重文化修养的画家,海良究心意境,讲求文理。这与中国画重视立意的一贯主张是相合的。宋代韩拙云:“凡未操笔间,当先凝神着思,预想目前,所以意在笔先,用意于内,然后用格法以挥之,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也。”这个“意”是需要养成的,并不全靠自创。海良善于以古人名句为题,营造自己内心的山水意境。在他常用的画题中,有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静云光活,溪闲草色新”:有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程颢的“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有王安石的“野水纵横漱屋际,午窗残梦鸟相呼。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这些画题的选择与表达其实是连接人心的文化通道,借助这条通道,我们可以在虚虚实实的人文环境中倘佯。正如清人方士庶所云:“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这种“灵奇”使古人的作品具备了永恒的现代性,也使现代人与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成为可能。
海良还经常选择禅僧的诗作画题,如智本的“一年春尽又一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仲皎的“古松古松生古道,枝不生叶皮生草。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拾得的“云山叠叠几千重,幽谷路深绝人踪。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等等。古人云大道无形,唯在拣择。这样的选择同样表露了海良的艺术喜好。出于对喧嚣的当代生活的回应,他试图寻找一种宁静的境界来化解心中对繁杂世象的压力。于是,与安稳而透明的笔墨相对应,禅诗的意境成了他自然的选择,禅诗意境中散发出的简、静、寂、生与山水画清新的格调平和地散落在从容的笔画中,可以令人反复体味。
王国维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艺术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按某一标准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实际上,艺术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个人只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不管成功与否,也不计得失如何,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中得到人所共赏的好作品,这种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站住。海良的艺术探求之路也正是这样走的。他喜藏书,善读书,生活朴素,但却又处处用心,以敏感的心性经营笔墨,故常能与古为新,在与古人为邻的世界中把握自身,生发出新的意境。他的画常以古诗为题,常写唐宋诗词意境,但却都明显可见一个当世文人的内心探求,写出了新的文化诉求,追索着现代人的理想意境。
海良的人好,朋友都尊重他,喜欢与他交往。
海良的画有追求,我们祝愿他更上一层楼。
丁亥初秋于北京乐山堂研究院美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