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教师有效教研活动的探究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因此强调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是确保实现教研活动主要目标的基础。以校为本的有效教研活动的立足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能力的自我提升上,从而全面实现教研活动所具备的自身价值。
  一、遵循实施教师有效教研活动的基本要求
  1.明确研究核心,了解教师的需求。有效的教研活动首先必须是有的放矢的活动。不了解教师的需求是不可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活动。活动组织前首先要进行调研,规划教研主题,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掌握老师的基本需求,从而确立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和选择恰当的教研方式。
  2.注重教研方式,做好活动规划。注重教研活动方式的选择与教研活动规划的科学性是保证教研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平等的、开放的教研活动方式有助于教师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极大地发挥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的、富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规划则是保证教研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营造交流氛围,尊重真实生成。任何活动都要精心准备,把教研活动当作预设节目的流畅表演却是不提倡的。我们认为,充分准备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促进教师交流的“火花”,“预设”的目的要为“生成”服务。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话语主动权的调控。教研活动最怕的是“一言堂”,没有交流就没有进步。因此在研讨中真正重要的是过程中即时生成的东西,不走过场,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当教研活动能够起到激活“生成”的作用,它才是成功的。
  4.达成研究共识,关注行为跟进。教研活动的收获与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进步,二是行为上的改进。许多教研活动的小结往往是对过程的整理,却没有思考研究之后的认识提高,没有去关注最后的共识。通过教研活动大家要从浅显的道理出发,慢慢提升为指导教学行为的基本理念,再将理念系统化为理论。
  二、把握实施教师有效教研活动的基本特征
  1.有效教研活动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老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如果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没有这样的意图与愿望,这种教研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两层涵义:一是对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二是对于不同教师群体需求的针对性。针对性的把握恰恰反映了组织者的水平。所以每一次有质量的教研活动必然要有清醒的背景分析和明确的活动意图。
  2.有效教研活动具有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教研活动是老师成长与进步的“扶手”,而“蹬阶”的关键是研究活动后形成的帮助老师改进教学行为的理念与建议。如果活动中大家或人云亦云,或激烈争辩,最终没有形成明确共识,明天的教学就还会是过去的简单重复。当然这种共识并不仅指的是大家共同接受的结论,可能很多时候它会呈现为大家对多种教学行为的具体分析、探讨而有不同看法的结论,并为下一次的研讨准备了素材。
  3.有效教研活动具有渐进深入的连续性。要达到改进教学行为的目的,教研活动必然是坚持对某一专题的持续研究。这种阶段性的连续研究应该体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它是形成共识——行为跟进——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改进的“螺旋式上升”。它可以是大主题下的小专题的深入“剥笋”,也可以是分工研究的共享交流。绝对不要幻想通过一次教研活动就能达到目的,教师的教育教学状态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要坚信所有教研的成果都只能是阶段性。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效。
  4.有效教研活动具有关注过程的生成性。教研活动的目标达成并不像“走路”那样,它有明确的起点但却没有终点。有效教研活动的结果常常是隐性和潜移默化的,而且不同老师的目标达成要比学生学习更具分化性。所以教研活动中不必采用及时评价来观察老师的进步,而要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鼓励教师真实投入,要及时肯定教师在教研活动通过量的积累最终达到质的提高,要使教师真实的感受到只有对教研过程的投入就必然会有理想回报。
  5.有效教研活动具有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不少老师在教学实践上办法不少,但却难以道出其中的所以然,只能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如果能够道出其所以然,那么教学行为的改进就会有稳定的理念支撑,优化的教学行为传播与推广才会有相应的支持。所以,教研活动的水平与质量常常反映在理论能否很好地与实践结合,能否帮助老师形成基于实践的理论并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得以推广。
  综上所述,学校实施教师有效的教研活动,其目标就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的发展。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个体,学校在实施有效教研活动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更要关注和关心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因此学校在实施教师有效教研活动中要高度重视活动的内容与质量,要明确其重要作用、遵循其基本要求、把握其基本特征,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确保教研活动目标的达成。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的婚姻观反对带有剥削阶级色彩的婚姻制度,力主婚姻自由和以此为基础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婚姻制度的确立与革新,并以此为突破口,向陈旧的社会秩序宣战.我国的婚姻制度历经三个历史发展分期,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革命突破口的风向标、改革开放以来——应对社会转型难题的润滑剂和进入新时代——治理现代化的稳定器,对应着解放、自由、法治等时代主题,但是嬗变过程中与革命(执政)目标相契合、因主要矛盾变化而不断深入、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公权的得体退出与合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质机制、方法手段,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式持续向好。然而,当今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式环境更为复杂。要时刻居安思危,强化底线思维,进一步开创社会治理崭新局面。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加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地调研时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老有所养”一直是“天下大同”和“王道之治”的重要内容.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教育观念与手段的更新成为可能。本文就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进行了说明,并通过学校信息化建设实践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从智能性资源、知识性资源、技术性资源、环境性资源等各种教育资源方面具体的分析,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并针对学生特点及现有条件就如何促进现代教育的现代化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就现存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一、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
期刊
当今高中生现状:家庭背景纷繁复杂,有大部分高中生的父母在外务工,有一部分高中生是离异家庭,有些是孤儿,有些是单亲家庭,只有小部分高中生是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社会环境: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大街小巷到处是网吧,网吧对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大,再加上金钱的诱惑、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感恩教育的缺失等都影响了一个学生的正常成长。上了高中后,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这些步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判心理、逆反
期刊
[案情]被告人吴某在某地组建网络诈骗工作室,招募、组织人员通过木马病毒盗取会计人员QQ号后,冒充相关企业负责人以支付货款等名义安排会计向指定收款账户转账实施诈骗.期间,被告人吴某还通过安排专人教学、讲解诈骗方法等方式教导其招募的新人.工作室中部分人员采取上述手段,骗取某市被害人85万元.案发后,公安机关在抓获吴某等人时,还在工作室内查获了刚学会诈骗方法,尚未实施网络诈骗犯罪的“学员”梁某等人.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问责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党的问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更加勇于担当、更好依法履职,确保基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调研发现基层党的问责工作还存在重责任追究致问责泛化、重压力传导轻责任界分、重问责轻“后半篇文章”、重纪委问责轻其他主体、重问责处理轻日常监督等突出问题。首先要树立坚持健康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抓早抓小、坚持为干事者撑腰等正确的问责导向;其次要从明晰责任边界、明确问责主体分工、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反馈评价机制、引入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建
一、经典案例  案例一:棒棒是班上吃饭最快的孩子,一天他又是第一个吃完饭,很神气地大声说:“老师我吃完了!”然后把碗放好。在阳台上的运动玩具里挑选了一个大布包自己玩耍起来。过了一会儿丁丁吃完了也来到大阳台上拿了一个布包坐在那里,无聊地东张西望。过了两分钟就听到有正在吃饭的孩子说:“棒棒和丁丁爬在玻璃上,在叫我们呢”。我向外一看原来他们正贴着教室的玻璃窗往里看,扮怪脸,来吸引吃饭的孩子。我出来制止了
期刊
随着区块链概念和加密数字货币的走热,以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转移加密数字货币的行为频发.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非法转移加密数字货币的判例进行调研,发现实务中该类案件的定性分歧集中于侵财犯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且对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不一.从加密数字货币的商品属性、相关司法判例、立法趋势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加密数字货币可认定为刑法上的财产,非法转移加密数字货币的行为宜以侵财犯罪定性,按照转移时的平台交易价、销赃价、购入价,递进适用犯罪数额的认定标准.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城乡融合的不断加快,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一项底线民生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势在必行.但城乡之间经济形态、收入水平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较大差异,使城乡低保在标准制定、对象认定、补助方式和管理机制等各个环节长期处于二元分制状态.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业人口占比多、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大、南北发展不平衡,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在2020年被民政部确定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榆阳区民政局大胆创新、科学谋划,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测算制定了合理体现城乡差异的统一低保标准体系,运用统计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