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失去一个确定的自己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迈的父亲坐在椅子上,单身女儿跟他讨论自己将去法国生活,打算给他在英国找个新护工,父亲拒绝了。女儿离开后,父亲突然发现屋里有一个陌生男子,自称是女儿的丈夫,但女儿明明已经离婚了。这令老父亲迷惑不已,男子给女儿打电话,女儿回来,父亲变得更加迷惑,女儿怎么换了一个人?
  这部名叫 The Father 的电影在开头就打破了常规叙事,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悬疑视角,迫使观众紧盯银幕,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然而,往后看,错乱的记忆和时空交織出越来越多匪夷所思的故事,让人意识到这并非一部悬疑片。
  The Father,中文译名《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一部英法联合制片的电影,最近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的法国导演佛罗莱恩·泽勒(Florian Zeller)是一位小说和剧作家,被英国《卫报》称为“我们时代最令人振奋的剧作家”。
  The Father 改编自佛罗莱恩·泽勒2012年创作的同名舞台剧《父亲》,影片以安东尼饰演的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年迈老人为主角,以重复和碎片式的感官叙事法,呈现了老人在记忆中迷失的状态。
  交叉重复的错位剪辑让影片充满神秘感。影片开始,女儿匆匆赶到父亲家,和他讨论寻找新护工的事,让人误以为这只是个关于养老的故事,而情况远比这复杂。
  1937年生的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把一个阿兹海默症老人身上的喜怒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饰演的父亲会突然毫无道理地生气,他拒绝护工,拒绝吃药。他怀疑护工偷他的东西,怀疑女儿想等他死后霸占他的房子,他看到女婿打自己,质问自己怎么还没有去死。他还不断遗忘,先是总找不到手表,再到忘记吃药,最后认不出自己的女儿。
  而在另一面,他是可爱的,从屋里的一切陈设可以看出他是个注重生活品味的老人。他曾经是工程师,经过奋斗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当然只在他的记忆中如此);他相信自己还有自理的能力;在年轻的女护工面前他像个20岁的男孩一样展现自己的踢踏舞,就为了博得对方的好感。
  电影几乎完全在室内空间展开,父亲的房子、女儿的房子和养老院。导演把父亲和女儿的房子设计得极其相似,但感官上,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父亲的房子有一种温暖的光晕,如同他自己所说,他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30年,而女儿的房子不属于他。

  老人如同漫游一般在这些空间跟女儿、女护工、女婿、陌生的男人进行对话,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人让他陷入迷茫,种种奇怪的事件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比如,他到底在哪里?墙上小女儿画的画去哪里了?年轻的女护工怎么变成了中年女人?女儿有没有离婚,是不是要去巴黎?
  直到电影结尾,安东尼在养老院醒来,我们才明白,前面的一切可能都只存在于他的记忆中。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记忆在消退,他关于自己和家庭的记忆变得越来越少,在努力抓住记忆的过程里,他无意中将养老院和家重叠在一起,比如他忽然发现家里多了几把叠在一起的椅子,那些椅子正是养老院的椅子。
  正如中文译名“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他在失去记忆的过程中也在失去时间。回看安东尼寻找手表的行为贯穿了整个电影,他需要通过不断确认时间来知道自己在哪里,时间给他一种安全感。
  影片结尾,混沌退去,现实涌来,父亲最终问出“我是谁”这个终极话题,他不仅失去对亲人的记忆,也即将失去自己。记忆消逝的过程比死亡本身更让人难以接受,他像孩子一样嘤嘤哭起来,喊着“我要妈咪”,蜷缩在护士怀里的他退化成一个需要母爱的婴儿。父亲的身份消失了。他又回到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样子。他是你,是我,是他。
其他文献
想用技术解决信任问题,却被接连卷入不信任的漩涡。在可以凭努力去提升的技术和迭代的规则之外,最难理解和解决的还是那些处于人性灰色地带、代表不确定性的X,轻松筹的故事即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抗争与突围的故事    于亮的肚子里装着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聊了近四个小时,他的回答由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构成,大大小小的故事间似有某种看不见的牵引,一个触发一个,旁人提起一星半点,他便能迅速调取,如数家珍。这些故事时而猎奇,
“不是……我不是有意哭的,我就是自责,因为我来采访,搞得你们关系更不好了。”  这是5月我在薛岗村采访韩仕梅的第二天—— 一边擦鼻涕,一边竭力想遏止哭腔。韩仕梅在旁边对我说,“不好意思啊,你没吓着吧?他就是那样,你别理他。”  此前,为了制止丈夫王中明对我的推搡和辱骂,韩仕梅扇了他好几个巴掌。看到这幕,我一边发呆,一边为她捏了把汗,担心对方还手。后来,在王中明的斥责和怒骂声中,我坐上了韩仕梅的电动
2015年秋天,一位喜欢写书法的朋友,送了一幅字给我,这幅字很长,目测至少有1.7米,文字内容是我以前写的一首诗。  面对朋友如此盛意,岂能无诗?于是,我写了一首七绝,回赠给这位朋友:“我自北来君自东,偶然相笑海尘中。却看一纸光满屋,秦月胆知今古同。”  第一句是说我来自粤北,朋友来自粤东。次句“海尘”即沧海扬尘,是世事变迁之典,古人常用。第三句说朋友的书法作品。最后一句化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嵩口人說自己的家乡像一个口袋。  在地图上看,大樟溪像一个大铃铛,把嵩口镇西、北、东三面环抱在内。在这个口袋的比喻里,北面的河水显然是兜住这倒三角形口袋的缝线,南面的陆地是敞开的口子。懂风水的老人说,水是财,嵩口古时候繁闹极了,正是因为这水——话也没错,多亏渡口,才有了嵩口古镇。  近20年来,这“口袋”逐渐兜不住财了。镇上人眼见着嵩口没落:渡口来往的船少了,土地荒了,青壮年去大城市寻机会,老宅子
堡子里老宅区清水河上游,4月的一个下午  夕阳尚未落山,月亮已跃上天边。  我还是来晚了一步,玉皇阁的看门人骑着电动车刚刚离开。  我登上台阶,站在落锁的山门前,回望来时经过的这片青砖灰瓦的古城区——张家口堡,这里是张家口市区的发源地。  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已有近600年历史,曾有“武城”之誉,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城堡。随着“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兴盛,张家口由“武”而“商”,成为中、俄、蒙物
熊亮。中国原创儿童绘本作家、插画家,代表作 《灶王爷》 《京剧猫》 《小石狮》 《兔儿爷》 等,曾获台湾开卷最佳童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入围2018年度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镜子与脸  熊亮一直在画脸,各种各样的脸。  这么说很奇怪,因为他最为人所知的头衔,是中国原创儿童绘本先驱,入选过国际安徒生插画奖候选名单,按理说,他一直在画的是绘本、是故事。何况,在他的绘本里,如果不刻意留神,你甚至注意
孟泰雕像,老鞍钢人,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劳模河边的画眉鸟一个男人在街头遛加菲猫街边卖热带鱼的老人  2021年3月4日,我从北京南站出发,耳机里播放着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四个多小时后,我到达此行的目的地——鞍山。还没出站,灿烂的阳光便乘着凛冽的大风扑面而来。车站对面立着一个巨大的广告宣传牌,上面用红色的大字写着,“美丽钢都,魅力铁西。”  我排队上了一辆嫩绿色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个理着平头的微胖
平路。台湾知名小说家、专栏作家。代表作 《玉米田之死》 、 《何日君再来》 、《黑水》 、 《袒露的心》 ,新作 《间隙》 等。涟漪  笑容甜美,杀人手法却像蛇蝎般冷血。  内搭灰色条纹背心,还不小心露出红色内衣肩带,似乎期盼红内衣能带来好运,逃过一死。  时至今日,在网上搜寻2013年“台湾新北市八里双尸案”的消息,关于被定罪的咖啡店长谢依涵,媒体的描述仍赫然在目,充满带有指向的形容词。  是年
余元每天会将厨余垃圾放到不锈钢容器里堆肥降解,并储存在冰箱冷藏柜里  余元与朋友们出去约会时会自带帆布袋,里面装着保温杯、刀叉之类的用品。最近一次与男友Joe外出就餐,她忘记带打包盒,剩下的饭菜需要打包时,Joe赶忙跑回家去取。  “我真的需要吗?”“如果不买它,我是否可以寻找到其他替代方案?”这是余元每次购买前都会问自己的问题。过去4年,她是“零浪费”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也经营着一家自己的小店,主
2020年9月7日,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斗导航系统模型展示。图/视觉中国  近日,中伊两国正式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根据伊朗媒体透露,协议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在伊朗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第二,中伊两国的石油和贸易用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结算;第三,北斗卫星全面开放给伊朗使用。  目前卫星导航系统有四家,分别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