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华:古楼兰探秘者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炳华,著名考古学家。193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到新疆从事考古,历时40年。发现、发掘了罗布淖尔古墓沟、哈密五堡、天山阿拉沟、呼图壁生殖崇拜岩画,开拓了考古研究的许多新空间、新概念。曾5次进入楼兰,连续7年主持中日合作的沙漠古址——尼雅的调查、发掘。曾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两次被评为新疆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国学者第一次向楼兰进发
  
  
  20个世纪70年代末,《丝绸之路》中日联合摄制组进入楼兰地区,揭开了“楼兰美女”的神秘面纱,引起海内外热议。这是楼兰在与世隔绝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进入这一地区,当时带队的就是王炳华。
  1978年夏天,一个电话将时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的王炳华请到了新疆军区招待所。见面后,王炳华了解到日本NHK电视台将要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一部名为《丝绸之路》的纪录片。作为拍摄的先遣人员,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请王炳华帮助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况,并为日后的拍摄进行踩点。对王炳华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借此可以完成一个多年的考古夙愿:到楼兰古国一探究竟。
  
  王炳华:拍摄《丝绸之路》当然不能离开新疆,新疆是很重要的一段。那时候我在新疆工作快20年了,他们希望我能够结合在《丝绸之路》里必须展现的内容,介绍新疆考古方面的一些情况。而要谈这个问题,又绕不开楼兰。
  记者:这是您提出来的,还是摄制组提出来的?
  王炳华:摄制组已经有这个意思。他们提出能不能重新找到楼兰。因为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楼兰就消失了,再也没有人进入过,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楼兰,古代西域一个重要王国,有关它的文献资料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在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写给汉文帝的一封信中记载,楼兰国是归附于匈奴的26个国家之一,控制着罗布淖尔的广大地区。信中提到的罗布淖尔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因境内的罗布泊而得名,孔雀河是其重要的补给源。
  楼兰究竟什么时候建国,他们是怎样的种族、民族,以及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宗教观念等,都没有在文献中留下记载。因其神秘,楼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楼兰古国遗址发现于1900年。那一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跟着维吾尔族向导奥尔德克进入了罗布沙漠。在遭遇一场猛烈的沙暴后,他们意外地发现了楼兰古城。在楼兰遗址内,斯文·赫定采集到了大量的古代饰物、玉器和雕刻精美的木器。
  这些文物的公布震惊了世界,东西方许多探险家都不远万里到这里来一显身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1906年到1914年间数次西域探险中,斯坦因涉足的楼兰遗址之多,发掘面积之广,掘获文物之丰富,在同一时期的学者中,无人可敌。直至1930年,斯坦因再次进入西域的计划被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喧嚣一时的楼兰考古才归于平静。
  而直到这个时候,中国学者还无人到过楼兰。建国后,虽然新疆考古工作已经开展,但仍无人探寻著名的楼兰古国。1960年,刚刚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王炳华被分配到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4年后,他向时为中科院新疆分院的领导人谷苞提出了到楼兰考察的请求,但是被立即拒绝。
  
  记者:为什么不能去呢?
  王炳华:我不知道。他说那是个禁区,不能去,以后再说吧,具体理由他也没有讲。因为涉及原子弹实验基地,大家一般都回避这个问题。
  记者:那时候,您是否知道它是个禁区?
  王炳华:我确实不知道它是原子弹实验基地,既然被拒绝,当时也就把这个事情搁置了。
  
  从那以后,楼兰考古便成了王炳华的奢望。但多年来,那片神秘的地区对王炳华来说一直有股强大的吸引力。14年后,楼兰终于再次被提起。这一次,《丝绸之路》摄制组承诺带着王炳华去寻找楼兰古国,条件是必须找到楼兰,而且还要找到斯坦因等人在罗布淖尔发现的楼兰美女干尸。为了圆心中的楼兰梦,王炳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王炳华:当时,我们不管对方提出什么要求都说可以。我们的要求就是他们要想办法让我们进去。他们说这没问题,归我们办。
  记者:您说的想办法让你们进去,是指要获得军事禁区的许可?
  王炳华:对。就是要他们替我们办好进入楼兰地区工作的手续。他们当时口气很大,说他们是“通天”的,这些问题他们都可以给我们办好。当时这个项目实际上是高层领导批准的,用来探寻中国古文化的奥秘。
  
  手续很快就办妥了,王炳华获准随摄制组进入楼兰,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向楼兰进发。1978年末至1979年初,王炳华等人做了一系列仔细周密的准备,坐上直升飞机,飞向罗布淖尔上空,寻找楼兰古城。
  
  王炳华:我们先是坐着直升飞机往下面看。楼兰古城实际上还是很好找的,因为斯坦因、斯文·赫定他们曾经走过,也留下了各种记录,虽然没有像现在这么精确,带着GPS等等,但实际上当时的测量图还是比较准确的,所以根据他们的测量图要找到它非常容易,一下子就把楼兰城那个标志性的佛塔找到了。
  记者:当您第一次坐直升飞机看到它的时候应该是很兴奋的。
  王炳华:当然很兴奋。
  记者:您记得当时的细节吗?
  王炳华:实际上就是一飞而过时看到了。感觉很惊喜,心想:还好,它还在,没被毁掉。
  
  惊喜发现“楼兰美少女”
  
  从飞机上,王炳华远远就看见了楼兰城的标志性佛塔。这个隐身沙海2000多年的文明遗址还依然存在,在经历了西方学者的探访之后,它还能带给中国考古学家什么样的惊喜呢?在确认楼兰遗址依然存在之后,摄制组决定先暂时不进古城,而是由王炳华带队寻找楼兰墓地,寻找可能出现的楼兰女尸。
  
  记者:楼兰城有很明显的标记,但墓地的位置是不知道的?
  王炳华:不知道,寻找很艰难。核试验基地在那个地方做了很多工作,如土建、工程等等,我推想他们肯定会知道。当时他们派了一个团级干部协助我们工作。我就问他,你们在施工过程中有没有见到古代墓地的迹象?他说,好像听说在修路的时候曾经挖到一个古代的墓地。我问在什么地方?他说没有具体的坐标、位置,反正有这么一个古墓,古墓里还有很多木头,那些木头我们拿出来都用了。当时战士们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古墓沟。
  
  古墓沟到底在哪里呢?可惜战士们已经换了很多批,没有人知道这个墓地的确切位置。情急之中,王炳华想到了在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的考古游记中记载的在孔雀河北岸发现大量古墓的相关例证。于是,一行人当即决定,沿着孔雀河北岸徒步排查。
  
  记者:但是即便这样,听起来还是有点像大海捞针。
  王炳华:就是大海捞针。我们走了将近两个星期,一无所获,疲惫不堪。
  记者: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一直往前走?
  王炳华:沿着孔雀河地毯式地往回扫。一天走了七八公里,边走边查,但是没有收获。大家在精神上很疲惫,体力上也很疲惫。
  记者:您指的没有收获,就是一点人类生存的迹象都没有找到?
  王炳华:见不到。中间曾经见过一座汉代的墓葬,但是跟我们希望找到“楼兰美女”这样一个目标距离很远,而且那里面也没干尸。
  我鼓励大家继续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傍晚,我们终于有了重大发现。我们有一个搞摄影的队员叫刘玉生,到处找好的角度拍摄。他喜欢找那种一尘不染、很纯净的沙子。当时他发现了一道黑影,大家站起来看的时候,确实见到前面一片非常光洁的沙地上,有一道达一尺多长的黑影。大家觉得非常奇怪,怎么回事呢?实际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点点高的东西就能够拉出很长的影子,走过去以后发现是一个小木桩。
  记者:当时看到它有多长呢?
  王炳华:暴露在沙面上的不到10厘米。
  记者:那是很短的一根。
  王炳华:很短。
  记者:幸亏有夕阳照着它。
  王炳华:如果是中午的时候,你看不见它。因为是夕阳西下,所以那个光影在沙子上拖得很长。我们看到以后,就赶快用手把沙子扒开。一看是人工的,就把范围扩大一些,结果发现不是一个,而是好多个。这下大家都高兴了,说这肯定是人工设置的,是人类的遗存。不过究竟是古代墓地还是建筑遗迹,我们当时还不知道。
  
  这个人类遗存会不会是一片墓地呢?王炳华立即将孔雀河北岸的这个重大发现向基地领导报告,并请求挖掘援助。
  在清理掉40厘米厚的沙土之后,一座辉煌的墓葬出现在考古人员的面前。墓地的外观是一组组由7层木桩围成的圆形图案,木桩由里向外依次加粗,最里层一圈木桩直径约5厘米左右,最外层则达10多厘米。而在这层层环绕的7层圆圈外,又有呈辐射状向四面散射开去的立木,形似太阳,蔚为壮观。从外观判断,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墓葬群,丝毫没有被破坏的痕迹。考古人员将这一墓葬也取名古墓沟。
  
  王炳华:做完初步挖掘工作后,我们挑了一些战士当我们的工人。后面的工作主要靠我们自己发掘,一座墓葬一座墓葬地清理,很快就见到了女尸。日本人取名叫“楼兰美少女”。实际上是个20岁左右的年轻女尸。揭开以后,就能看到当年她入土的形象,几乎完整如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她看上去死得很安详,没有痛苦的表情。
  记者:您能看出表情来?
  王炳华:能看出表情来。因为她的头发在,眉毛也在,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好像是入土不久。
  记者:当时看到的“楼兰美少女”有这么漂亮?
  王炳华:是的。所谓“楼兰美少女”出土的时候,她的皮肤摁上去都还有弹性的。
  
  在古墓沟,共出土了保存完好的一具女尸和两具儿童干尸。这是中国考古人员首次发现楼兰女尸,和斯坦因公布的女尸照片十分相似。她的脸庞不大,下颚尖圆;睫毛高挑,清晰可数;长发微卷,垂散肩后;头顶则蜷压在尖尖的毡帽中。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几根色彩斑斓的翎羽别致地分插在帽顶左右。她的随葬品十分简陋:勉强可以遮身的粗陋毛布、千缝百补的短腰皮靴。种种迹象表明,这是高加索人种所具有的明显特征。作为东亚与西亚、欧洲大陆交通联络的重要通道,罗布淖尔留下了民族大迁徙的痕迹。几千年后,这具古尸竟然如此完好无损地重现天日。
  
  王炳华:埋葬她的办法是在沙上挖一个坑,然后把人连同她原来的帽子、衣服、鞋子往沙子上一放,左右有两块箱板,上面盖上小木板,木板上面就用生牛皮或生羊皮一盖。生牛皮、生羊皮含有大量水分,干了以后收缩,就牢牢地把她封得死死的,连沙子都进不去。
  
  罗布淖尔地区文明比西方公布的
  早约2000年
  
  除楼兰女尸外,考古人员在古墓中还发现了盛储着少量麦粒的草篓、骨质的首饰和木制生活器具。综合所有出土文物,王炳华发现,这个墓沟似乎并不是古书中所记载的汉楼兰国时期的墓葬,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考古队中其他学者的赞同。
  据史书记载,楼兰是西汉政府进入中亚、西亚的一个重要枢纽站点。当时的西汉王朝为了笼络楼兰王国,每年向王国赠送了大量的精美物品。但是,在古墓沟墓葬群中找不到汉代文物的蛛丝马迹。
  
  王炳华:大家白天发掘,晚上讨论,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绝对不是汉代的东西。因为在斯坦因的一些报告或斯文·赫定的报道中,有汉文书、五铢钱、汉代铜镜、汉代非常丰富的丝织品、漆器等等。这些东西,我们一点都没有见到。
  记者:那就说明你们发掘的这个墓地,跟斯坦因记载的那个墓地,没有任何的关联?
  王炳华:跟所谓楼兰王国没有任何关联,绝对不是楼兰时期的东西。而且这些墓葬都非常原始,里面的人连衣服都没有,裸体包在一块毛布里面。
  记者:所以根据当时的判断,这个墓葬比楼兰王国时代还要早。
  王炳华:一定早些,至于早到什么时候还不知道。在一具古尸边,我们还见到一个碎石做的十字箭头射中了死者的腹腔,然后在尾椎骨那个地方挡住了,实际上死者是由于腹部大量失血而导致死亡的。石箭头在人们的脑海中是原始社会的东西,但是从木器加工的情况看,又不属于那个阶段。因为胡杨木很硬,木器上留下的人工加工的痕迹非常锐利,应该是有了金属工具,所以它的时代应该是很早的。当时,夏训诚等人匆匆走了一圈以后,就赶快把这个材料拿到南京大学地理系做测定,最后测定的年代是6000年前。这个结果在第二天就见报了,说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6000年前的古墓,尸体还保存得很好等等,全世界一片哗然。这让我压力很大,天天有人打电话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者:谁问呢?
  王炳华:什么人都有,国内的记者、国外一些媒体等等,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坚持说绝对不是汉代的,日本人则说这些跟斯文·赫定、斯坦因他们见到的汉代文物是一样的东西。我说那是因为斯文·赫定他们搞错了,他们把早期的东西放到了晚期。
  记者:但是斯文·赫定的确也发现了汉代的东西。
  王炳华:他们是发现了汉代的东西,但也同时发现了更早期的东西。
  
  最终,考古队认定,发现的这片古墓是距今3800年到4000年的青铜文明时期的古罗布淖尔人墓葬。1980年,王炳华发表了一篇名为《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的论文,将罗布淖尔地区的文明史向前追溯至距今3800多年。至于为什么原先说距今6000年,那是因为个别数据有误。根据古墓沟出土的文物,王炳华还原出了当时古罗布淖尔人的生活:3800年前的古罗布淖尔人以种植小麦为主食,狩猎和钓鱼是经济生活的补充,石器和骨制品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劳动工具。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毛纺织工艺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他们几乎与世隔绝,自得其乐。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在罗布淖尔地区多年的考古调查中,王炳华逐渐产生了一个疑问,一度辉煌的罗布淖尔人类文明为什么后来完全停止了呢?楼兰古国为什么会消失呢?他发现在罗布淖尔地区的这片沙海中,到处都散乱着木质结构的建筑、器具以及木雕。制造这些物品耗费了大量的木材,而这可能正是楼兰文明消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炳华:楼兰古国在孔雀河的北岸,当时整个植被、生物的情况,应该比现在好得多。
  记者:尽管说植被要比现在好得多,但它还是个脆弱地区,经不起人类的折腾。
  王炳华:的确经不起人类的折腾。到汉晋时期,在同一个地区,就是楼兰王国境内出土的佉卢文文书里,就有了记载。记载中表明,当时已经规定不能随便砍伐木头,尤其春天时不能砍伐大树的新枝等等,这是当时人民了不得的一个植物保护法。
  
  在罗布淖尔荒漠中随处可见枯死的胡杨树。这种耐旱植物的大量死亡预示了环境的急剧恶化。大约在公元4世纪中叶,楼兰作为丝绸之路交通要塞的地位逐渐被取代。这些原因使生活在罗布淖尔地区的人们不得不另迁他方,楼兰文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从1989年到1996年,王炳华几乎每年都要和一大批中日学者来到尼雅。尼雅精绝遗址坐落在今民丰县境内尼雅河下游。作为兴起于汉晋时期的丝路小国,精绝的覆灭一直是不解之谜,经过多年的考察,王炳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精绝的毁灭是强敌入侵、人民被迫远离他乡的结果。
  作为建国后首批进入罗布淖尔荒原的中国考古学家,王炳华是新疆考古学界的权威。他多年野外考察所获得的宝贵成果凝聚在诸如《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古尸》等多部个人专著中,而对新疆地区考古的开创者斯坦因等人,王炳华有着十分复杂的情感。
  
  王炳华:为什么大家这么尊崇斯坦因呢?因为他在沙漠里面取得这么多发现,公布出这么多东西,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面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手段、方式去做的。比如说尼雅5号遗址,这个地方从表面上看,好像有一个小型的寺院。那个寺院实际上中间是佛堂,周围有壁画。斯坦因雇了民工,把佛堂上挖了一个大洞。这个洞现在还在,可以看得到。他就只管挖,挖完了以后也没得到文物,后来还在基座上挖,当然还是只有土。实际上对当时这个遗址,他一点完整保护的概念都没有。
  记者:是否他们做这些挖掘的时候也面临着许多条件限制?
  王炳华:他没有遇到条件限制,他的经费是非常充裕的。我非常尊重斯坦因,也肯定他这些成果对推进中亚研究、西亚研究的贡献,这谁也不能否认。但是,他同时对这些遗址的破坏负有直接的责任。如果他没有通过这种破坏的方式,而是非常科学地工作,那今天我们的认识和结论,会非常非常地不一样。
  记者:能不能这么说,对于新疆许多考古工作来说,这扇历史的大门是西方人打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在很多领域做得已经比他们深入了?
  王炳华:目前可以这么说。在他们开了门的基础上,我们有许多工作超越了他们。比如说,古墓沟的一些工作、小河的工作,这些在国际上都是非常受关注的。尤其是他们当年没有注意到的,比如说早期的一些文化形态、青铜时代的一些文明,实际上都是靠中国学者这些年的工作才揭开了新的篇章。
   (本文素材由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提供,倪咏娟整理,CCTV-10每周日22︰10首播、次周日14︰30重播)
  (责任编辑文世芳 汪文庆)
其他文献
1970年4月24日21时34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在天上重量相当于苏、美、法、日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还在天空唱响了悦耳的东方红乐曲。无数中国人在一起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在天安门广场的人山人海里,有一个人默默地凝望天空。他的名字,在几十年后才为我们所知晓。  他叫孙家栋,“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等中国自制卫星的总体设计师,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
马成德(1919—2003) ,辽宁营口人。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冶金工作,先后担任过鞍钢炼钢厂厂长、总炼钢师、冶金部钢铁司司长、冶金部副部长兼宝钢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对他在宝钢期间的工作,曾任宝钢工程建设指挥部政委、党委书记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曾这样评价:“马成德代表冶金部住在现场主持工作,认真负责。他身体不好,在困难时不怨天尤人,以身作则,坚持在现场,尤其难能可贵。”  从1979年1
联合國工作的经历在我的外交生涯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从1972年作为中國恢复联合國合法席位后首批派驻联合國的外交官,到2007年从联合國副秘书长的岗位上卸任,我分别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先后四次在联合國工作了15年,是迄今为止在联合國工作时间最长的中國人。在國内,我长期在外交部國际司工作,主要工作对象也是联合國。可以说,我四十余年的外交生涯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联合國打交道。这四十余年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曾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被下放劳动,接受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那段荒唐岁月,知识分子的称谓是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比较最无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据说灵魂也远不如满腿牛屎、浑身汗味的工人农民洁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又听到对知识分子的另一种界定,说知识分子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精神家园的守夜人”、“精神现代化的引领者”、“社会的道德表率”……把我单纯置于被改造
中共一大最大的突发事件是7月30日夜法租界警察对会场(李汉俊私宅)的搜查,这个事件也影响到对大会日程的推定。幸好没有人被逮捕,但是中共因此被迫改变了大会会场和日程,发生了不小的混乱。这次搜查对代表们也是一次非常意外的大事,包括马林在内,几乎所有的大会参加者都在回忆录中提到这件事。秘密召开的大会,何以会遭到警方搜查呢?  我们自然能够想到,马林到上海后,他的行动就受到了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以及公共租界
2008年4月4日,我国外事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吴学谦同志,走完了87年光辉的人生历程。我没有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但有过一小段跟随他在新疆考察调研的经历。吴学谦同志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虽身居高位,但坚决反对搞特殊化,甘当一个普通百姓,是我们晚辈为人处事的楷模。    “一叶知秋”    1988年酷夏的一天下午,外交部领导交给我一项比较特别的任务:跟随吴学谦同志去新疆考察调研。吴学谦时任中央政
我国新闻界的翘楚、学贯中西的文坛巨匠、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范敬宜,于2010年11月13日下午突发心肌梗阻不治驾鹤西去。当我听到这个噩耗时,简直不敢相信!因为10天前我和在病房中的他还通过电话,人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当晚和敬宜夫人吴秀琴通话,证实了这一切。一时悲从中来,黯然神伤,不能自己。此后,老友的影像不时在眼前晃动,令我寝食难安。想写点怀念文字,几次提笔,因尚未从伤感中复苏,竞不知从何下
“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在我们看来,这句话其实有三层含义:一则指明了国家强盛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密不可分的关系;二则指明了教育与教师的关系,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三则点出了育人者的使命——既然教育如此重要,那未来我们拼什么,当然拼人才、拼教育。  在当下的中国,教育其实正面临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摆脱贫困的双重任务。尤其是后者,既是民生底线的托底,又
一定要把新疆的经济建设搞好      1980年九十月,王震率中央慰问团在新疆慰问期间,更加感受到大力发展新疆经济,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稳定新疆局势、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赴新疆慰问归来后,他在写给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汇报提纲》中说:“新疆占我国版图的六分之一,是我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省区之一。新疆雪山积雪径流量就有千亿立方可供贮留引灌,能源有石油、天然气、水力、煤炭
1977年,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教座谈会(“八八座谈会”),以其不朽的历史意义载入史册。当年主持座谈会的邓小平,以及与会的许多著名科学家,有些人已经过世,我也从一个中年人步入了古稀。可是,那个夏天,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与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以及那些著名科学家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忧国忧民的慷慨陈词,都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那次座谈会上议论的话题和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