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奏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7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事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上缭绕:“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年轻的圣上也起身了,打算离开龙椅。
  工部尚书李大人出班启奏:“臣有本……黄河青龙口大堤,岌岌可危,夏汛一到,必溃无疑。抢在早春时节,消除隐患,还来得及。请吾皇圣裁!”
  中原“黄祸”,从远古以来,都是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本朝也是如此。
  昨晚没睡好觉的圣上,又重新坐好,有点不悦:“还是老话题。去年秋冬,朕不是说过了嘛,青龙口屁大点地方,能隐什么患?”
  李大人说:“据老臣经验,今年气温奇高,黄河之水必然倍增。青龙口河床抬高,形成淤阻,大水一到,力量无穷呢。”
  圣上问:“好好好,李爱卿有何良策?”
  李大人说:“青龙口河堤三十里,河床甚高,加固河堤,徒劳无益,不如向北改道截直……”
  李大人被朝野誉为“当代大禹”。奈何圣上不信。
  圣上问:“改道需要多少钱?”
  李大人说:“我计算过,最少一百万两银子。”
  圣上从龙椅上跳起来:“什么?!你是要打劫吗?朝廷的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三十里河堤,一百万银两,你是要用银子码成河堤吗?”
  李大人是先皇老臣,胆子不小,说:“差不多是的。”
  圣上坐下,生气地一拍龙椅扶手:“哼!”
  天子发怒,非同小可。稍有差池,脑袋搬家,都是眨眼间的事。少顷,圣上说:“给你四十万两银子,你去把青龙口的隐患消除。退朝!”
  李大人急忙说:“望圣上明察,四十万两银子,无论如何都不够。恕老臣不能领旨!”
  圣上逼问:“怎么,想抗旨不成?你既然不能,那你这个工部尚书就不要做了,调到刑部去吧。”
  调到刑部,是年轻圣上独创的谐语,其实是关进刑部大牢。李大人再怎么耿直,再怎么敢言,也只好默然退下。纠结了一天一夜,李大人第二天又斗胆出班请奏:“青龙口……”
  圣上很不耐烦了:“青龙口,青龙口,你就不能说点别的?”
  李大人说:“目前,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官员恪尽职守,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什么别的可说。”
  圣上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危言耸听?”
  李大人说:“先皇圣谕,居安思危。所以,要防患于未然。青龙口……”
  圣上说:“青龙口的事,已经交给吏部张爱卿去办了。”张大人是李大人的政敌,两人明争暗斗多年。
  李大人一声长叹:“张大人要坏事呀!四十万银两,不足以支撑黄河改道。张大人只能加固河堤。河堤再牢固,也不敌黄河之水天上来呀,圣上!”
  圣上这次是真的生气了,怒喝:“李明博!让你去,你嫌钱少了;让人家去,你说人家会坏事。你这中间究竟有什么猫腻?都说你是先皇忠臣,朕看你就是个奸贼!来人,把他调到刑部去!”
  李大人被当堂剥去官袍,戴上枷锁,押入了刑部大牢,等候审判。还好,圣上没有把李大人抄家处斩,只是将他一家充军三千里,发配边塞,自生自灭去了。
  看着一家老小,披甲戴锁,踽踽前行,李大人一脸沮丧,口中念念有词:“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不出李大人所料,這个夏天特别热。黄河解冻,洪水滔天。青龙口三十里河堤被撕开,浑浊的洪流,势不可当,在黄河以北数县,如入无人之境,淹死百姓五万多,近二百万人口流离失所、衣食堪忧……
  边塞不毛之地,钦差大臣朗声宣读“八百里加急”圣旨:……宣,原工部尚书李明博,刻日启程,火速还朝,处理青龙口溃堤善后事宜。钦此!
  形销骨立、衣衫褴褛的李大人颤声叩首:“罪臣,领旨——”
  两滴浑浊的泪水滴落在地。
其他文献
胖子从屁股下面捞起了板凳高高举起。  瘦子从桌面上抓住啤酒瓶磕掉瓶底往前伸出。  没意想中的“砰”一声巨响,然后是脑袋开花,血光飞溅。  这要命的场面,谁敢劝架?傻子才肯做那失了火的城门边殃及的池鱼。  偏偏有人大大咧咧插进来,大马金刀往桌子中间一坐,咋呼说,老板呢,快给上碗面,饿死人了要。  这是要当饱死鬼的节奏呢,谁啊?  胖子瘦子眼里的火焰立马蔓延到这人身上,居然,都不认识,一个干巴老头。 
期刊
媚香楼的沉香姐那可是一等一的人才,要脸蛋有脸蛋,要口才有口才,要唱曲就唱曲,要调笑就调笑,在这秦淮河边,没谁及得上她的风头。  那一日,项元汴要走了。这客人倒是举止文雅,只是五短身材,还是个龅牙。他牵著沉香的手,不断抚摸着,约定三个月后再来看她。沉香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撒娇道:你可不能做个薄幸人啊。  项元汴心满意足地走了。  他走之后,沉香说,让老娘歇几天。她转身给小姐妹说,把姐夫叫来,好一阵
期刊
老徐到窑镇那一年,我已经8岁了。  8岁正是上学的年纪,可我不用上学,窑镇的孩子们都不用上学。镇子三面环山,山上流寇和土匪日益猖獗,建起来的学堂连学生都没招满,就解散了。学堂变成了打谷场,所有的人都可以在里面進进出出,不必担心挨先生的板子。  先生都去哪儿啦?听大人们说,先生都四处谋生路去了。只有老徐,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也不愿意再飘零了。老徐来窑镇之前是干什么的,我不知道。但他来窑镇之后,大家都
期刊
乾隆十八年,三月,树木葳蕤,草长莺飞。  山路弯弯,不见尽头。一路上,杂草丛生,悬崖峭壁,云雾缭绕,飞瀑似练,磐石如船,古树参天,遮天蔽日。远处,峰峦起伏,青山如黛,空中有飞鸟盘旋。  宋运新和侄子贵武,及一名挑夫,行走在道路崎岖的山岭上。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运新吟毕,贵武笑了:“四叔,此乃贵州蛮荒之地,
期刊
他已经两天没有吃过像样的东西了。  大人!再走一段,就快到边关了。丁扶着他,遥指前方。  他扭头看着这个驭卒,身边就剩下他一个人了。  那些兵甲武士都死光了,跑没了。最后的一匹马也被射杀。  他几乎不认识这个年轻人,他颤抖着说,难得你一路跟着我,丁!他几天前才知道他的名字。  已是黄昏,雨小得多了。丁又开口,大人,前面有客舍!  客舍的主人年紀和他相仿,头发花白,站在屋檐下,注视着来人。  他擦了
期刊
小芬坐在班车上,披散着头发,枕着手,像落架的黄瓜秧。她出神地望着静默的群山,心里盘算着到家的时间。  “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孩子跳来蹦去。  小芬扶着车门,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妈妈。下车后,小芬把孩子抱了起来,孩子有点儿不好意思,从怀里向外挣,小芬放下孩子:“瞅你的小脸儿,落上‘蝴蝶’了!”风吹起了孩子的头发,头发竖了起来。  妈,我爸呢?孩子问。  有什么东西梗在了小芬的喉咙里。  才到家,
期刊
雨,下得难受。  再大一点或再小一点,都好抉择去还是不去。半个小时了,雨零碎的脚,依旧在马路上踱着方步。宋美录在额头胡乱抓了把焦灼的汗珠,说出发吧。  七辆私家车依次钻进雨雾,前方红灯唰地亮起,同时手机响得嘹亮,宋美录两眼盯着红灯不敢有看手机的动作,摄像头撇嘴斜眼骑在横杠上,期待的目光不怀好意。  驾车匆匆赶出市区驶向村里。电话铃此起彼伏,马路也随着此起彼伏。  终于可以停车接电话了。哎呀小宋,电
期刊
邱县老城建成于明朝永乐年间,夯土砖裹,周匝八里,墙高一丈六尺,马道砖阶直达城墙顶端,墙上可过车马。南大门外是馆陶县界,城墙顶部甬道经过特殊处理,外高里低,水往里流——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早年间,到过邱县的人都知道,走进老城四门,环城街与中心大街左首夹角店铺,无一例外,都挂着“老城饼卷肉”的招牌。  饼卷肉是邱县著名小吃,烙饼、煮肉都有讲究:煎饼鏊子烙油饼——形如煎饼,薄如蝉翼,熟而不糊,软而不黏
期刊
秋风凉,秋雨冷。  洛河北岸的泥泞古道上,一人一马踽踽独行。马上之人任由这清冷的风雨肆无忌惮地拍打着他裸露的肌肤,恍若不觉。  昨夜,梦中,他看见一头瘦骨嶙峋的黑灰色老驴跌跌撞撞朝他跑来,脊背上的鞍子是空的。“灰灰。”远处传来一声低沉的病恹恹的叫声。这头叫灰灰的老驴寻声而去,好像临去时向他点点头还打了个响鼻,接着便一下子消失了。  醒来时,天已微亮。他本来准备去看望亡妻的。这么多年了,虽然身旁不乏
期刊
一天中午,在我家楼下,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那个在我家楼下空地上,常年撒狗粮的女人。  一年前我见过她。她五十多岁,黑发中掺杂着几缕银丝,比一年前略显苍老。  我走近她,跟她打了招呼。  想起一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我遇见了她。她肩上背着一个花布兜子,刚刚撒完狗粮。  我好奇。我问她是这个小区的吗?她说她原先在这附近住过,后来搬去了别的地方。  我问她,那你为什么总来撒狗粮?  她说,是布施。  布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