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遗憾的艺术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实施行为的本质是教师通过各种教学行为,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组织引导是有目的和计划的,本质是学生学,下面我结合世纪老人冰心的散文《谈生命》,来探讨一下预设内的课堂实施行为。
  生命是一个司空见惯却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代文人墨客都探讨过这个问题,作者冰心对生命却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她以“一江春水”和“一顆小树”为喻,生动地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而又气势,情感非常真挚,文字一气呵成,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适合朗读。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导入新课,首先在大屏幕上显示“生命”二字,问学生看到这二个字时会想到哪些词语,景物或者句子呢?然后展示几幅关于生命的图片,让学生用心来感受,以此来迅速入题,一开始就把时间用在培养他们的感悟能力上。
  然后进入第二个板块: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放声朗读,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简要谈谈对文章思路的看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个板块是精读课文,把握文意,首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读“生命像一江春水”部分,然后以四个同学为一组,分小组讨论这样三个问题:①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春水和小树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暗示了怎样的人生经历?(用课件辅助教学,演示江水的平和与激荡的不同景象;再演示小树的成长过程。观看的同时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有关内容。)②在作者眼中,生命像一江春水,从雪山发源,最终流入大海;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历经四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生命像……”,来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③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朗读最后一层,找出主旨句。
  第四个板块是精彩展示:让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喜欢的理由。(这个教学板块是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内容,课文在这里得到了有力的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深知课文的阅读教学不是老师的分析能够代替的,从而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让学生在“品析语言”、“欣赏语言”这样高层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习得语感,提高阅读水平。)
  第五个板块是学有所获,冰心老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一定对大家有所触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是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一个板块是真心寄语:文章可以结束,生命的话题却永无止境。冰心老人告诉我们: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说是珍贵而又短暂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所以我们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希望同学们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在你的生命长河中勇敢地去战胜困难,直面人生。最后在刘欢的《从头再来》中结束课文。
  这节课整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既让学生了解了课内,又让学生关注了课外,注意了知识的延伸;既让学生训练了朗读,又让学生训练了想象,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既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让学生群体讨论,注意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回过头来,再看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还是有不少的缺憾。
  其一,以读为本,自己觉得读得还不够到位,特别是针对学生的朗读,恰如其分的指导和点评还不够。第二,未能很好地促成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例如精彩展示环节中,一名女生就对前面一名同学的回答提出质疑:在快乐中我们是应该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为什么要感谢生命呢?这名同学很好的作出了回答,赢得了满堂彩,而成为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我应该接着这个话题往下继续推进的,可惜我因为担心我预设的教学流程不能讲完,而没有把这个环节展开。第三,在分析一课小树所经历的历程暗示了一种怎样的人生经历时,一位学生就总结出:春天,他开出满树的繁花,夏天,他长出浓密的枝叶,秋天,他结出累累的果实,冬天,他无力的投入到大地的怀抱。就像一个人出生以后经历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一样。在下面听课的教研室汪洪主任就谈到这个问题时就说如果这里配上几幅相关的图片,显示树与人的关系的话,效果将会更好。第四,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或许是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不很深刻,或许是上课比较紧张,或许是我预设的问题太难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以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由此可以看出,课前的教学设计总是落后于真实的课堂。我想这也是课堂之所以美丽的真正原因吧。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课堂也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只有不断地改进、不断地优化,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趋于完美,但是永远也达不到完美的。只要是面对生动活泼的课堂,就永远只会是“遗憾的艺术”。正因为“遗憾”才值得我们去不断的追求和实践。遗憾其实并不美丽,但因思考、收获而美丽,只有这样的遗憾才能化为一份智慧、一缕启迪!
其他文献
1项目摘要  噪音污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扰,近年来有关部门在防治噪音污染上更是加大了力度,但效果甚微。结合物理学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和生物学中疾病的传播与防治措施的知识,可利用隔音材料,把声波与收集声波的耳廓隔离,从而使声波难以进入耳膜,减小噪音对人的伤害。使用本发明不仅能使耳膜听觉变声,而且能做到想听就听,不爱听就断听,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一切烦劳,实现健身长寿的效果。  2立项背景  同桌是
期刊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这一直是我们教师长期以来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促使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实行精细化教学,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减少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标。我认为应充分利用“导学案”设计中的“预习自学检测、交流研讨共享、课
期刊
【摘 要】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巧妙的教学导入,形式不拘一格,变化多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其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学观和教学观。  【关键词】 导入的误区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作为英语课
期刊
【摘 要】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因此,本文提出了有效地进行课文多元化讲析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文讲析有效创新多元化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
期刊
写作教学是使学生系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训练方式,然而,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刚接受作文教學的小学生来说,作文的“门槛”更是难以迈进。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在作文的初步阶段逐渐产生兴趣和建立信心,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的目的,是语文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从写作兴趣和练笔习惯方面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下探讨,希
期刊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我经常思考: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所增强,数学成绩有所提高。经过几年的摸索、尝试,也得出了一些个人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情感交流,利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古人云:亲其师,必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与否,
期刊
【摘 要】 机械专业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我国当前中职机械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通过加大实验环境比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定培养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与企业合作等策略来完善中职机械专业教育。  【关键词】 中职学校机械教育问题对策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一种新兴的、长期的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期刊
【摘 要】 激趣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激趣”有目的激趣、悬念激趣、情感激趣、媒体激趣、对比激趣、设疑激趣等,这些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目的激趣悬念激趣情感激趣对比激趣设疑激趣    激趣,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期刊
要掌握英语,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而这些知识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去获得,因此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认真听清、开口能说、大声朗读、书写端正、流畅背诵的习惯对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认真听清的习惯  依据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英语教学程序,在入门阶段要加大听力的训练,教师要训练学生安静认真地听。“听”是“说”的前提,只有听得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