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巧用情境教学法,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命力;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52-01
就当前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够科学,致使数学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就可以了。殊不知,在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个性发展受到束缚,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的情况出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要将课堂的主导地位交还于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自我,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才能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地讲一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公式,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相关定义和公式,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研究这些知识。教师可以提出关键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一个可以拼装的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了解,发现有问题做出纠正或给予帮助。最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公布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再由教师带领全体学生总结出最佳结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现自己的个性。
二、巧用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视频、语言、音乐、符号等为学生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教师所设计的情境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这樣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学习相关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超市商品价格的照片,然后问学生“会不会经常去逛超市,和家长去超市购物之后会不会计算所选商品的总价格”等问题,这样,就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当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而对数学这门学科更加感兴趣。
三、明确教学目标
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角形”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钢架桥、起重机、埃及金字塔等物体,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要设计成三角形,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三角形的特性。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讲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千克与克”的时候,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故事:某地发生7.5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现在要进行爱心捐赠活动,要向灾区捐赠一些粮食,假如共有灾民2000户,每家需要粮食50千克,那可以怎样捐助呢?学生了解到这样一个事情,就会积极进行这样的思考:灾区有难,我们要献爱心,千克是什么单位,每个学生又可以捐出多少千克的粮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关于千克和克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让这节课更加有意义。
四、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有的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语言单调乏味,没有活力,课堂气氛严肃凝重,甚至是死气沉沉,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风趣、幽默、滑稽的语言来讲课,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和老师所讲的课程,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
五、结束语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体差异,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活泼灵动、富有生机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于正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管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2]王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
[3]张昆.数学教学设计的新视角——适应学生认知方式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命力;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52-01
就当前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够科学,致使数学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就可以了。殊不知,在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个性发展受到束缚,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的情况出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要将课堂的主导地位交还于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自我,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才能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地讲一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公式,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相关定义和公式,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研究这些知识。教师可以提出关键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一个可以拼装的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了解,发现有问题做出纠正或给予帮助。最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公布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再由教师带领全体学生总结出最佳结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现自己的个性。
二、巧用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视频、语言、音乐、符号等为学生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教师所设计的情境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这樣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学习相关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超市商品价格的照片,然后问学生“会不会经常去逛超市,和家长去超市购物之后会不会计算所选商品的总价格”等问题,这样,就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当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而对数学这门学科更加感兴趣。
三、明确教学目标
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角形”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钢架桥、起重机、埃及金字塔等物体,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要设计成三角形,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三角形的特性。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讲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千克与克”的时候,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故事:某地发生7.5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现在要进行爱心捐赠活动,要向灾区捐赠一些粮食,假如共有灾民2000户,每家需要粮食50千克,那可以怎样捐助呢?学生了解到这样一个事情,就会积极进行这样的思考:灾区有难,我们要献爱心,千克是什么单位,每个学生又可以捐出多少千克的粮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关于千克和克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让这节课更加有意义。
四、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有的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语言单调乏味,没有活力,课堂气氛严肃凝重,甚至是死气沉沉,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风趣、幽默、滑稽的语言来讲课,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和老师所讲的课程,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
五、结束语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体差异,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活泼灵动、富有生机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于正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管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2]王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
[3]张昆.数学教学设计的新视角——适应学生认知方式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