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美在家庭教育中闪光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歌声飞扬;五月,鲜花灿烂。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2010年5月11日上午,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人民剧场里,暖意融融、充满亲情。台下,座无虚席;台上,灯火辉煌。
  幕启:放映专题片《承载希望,放飞梦想》——七个优秀家庭纷纷登场,感人的事迹、动人的歌声、绚丽的舞台,扣人心弦,感人至深。主题曲《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家/两个大人一个娃/温暖的一个家/让我心里乐开了花……曲调优美、深情。
  高潮曲《父母的心声》炽热、激情。瓦房店市用艺术形式体现家庭教育的成果,是个独特的创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里没有丝毫虚构,而是真实社会生活的写照。教育工作者发挥了瓦房店市所有音乐教师的才华,导演出这场感人肺腑的音乐会,可喜可贺!
  
  一、现实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终身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肩负着对子女抚养和教育的双重责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终身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从家庭教育做起。瓦房店市努力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家庭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大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家庭教育工作浓缩着厚重的教育内涵,积聚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演绎着全新的时代精神。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瓦房店市创新家教方法,活化家教形式,增强家教实效。在做好日常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的同时,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家庭教育艺术团,创办了家庭教育网站,发挥了家教专家的引领作用、家教艺术团的宣传作用和网站的交流与共享作用。以家庭教育为素材,率先在全国尝试将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开创家庭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先河。自编诗歌,创作歌词,演唱歌曲,创编音乐情景剧,《我爱我家》、《牵挂》、《受伤的小鸟》、《隔辈亲》、《父母的心声》、《妈妈的心伴着孩儿走》、《我的亲娘》、《青春是什么》、《一样的爱》、《不能没有了梦想》、《呼唤》等30余首歌曲在家长和学生中广为传唱,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记得2007年8月,我们参加了同事为孩子考入大学举办的家庭宴会,在座的客人纷纷送上祝福,没想到,同事的孩子神情冷漠,与现场的气氛极不协调。原来,这个孩子在高二时,偷买游戏机被父母发现,父亲粗暴地用脚踩碎了游戏机,孩子一气之下搬到学校去住,从此,孩子同父母形同陌路。席间,父母让我们做一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在同孩子交谈中,我们讲述了作为父亲对养儿育女的亲身感受,对孩子说:“孩子,你就要离开家门,父母心中的牵挂是刻骨铭心的……”说到这里,孩子向我们微微点了点头,语气也和缓了,开始袒露了心扉。我们动情地唱了一曲自己创编的《妈妈的心伴着孩儿走》——从没放开孩儿的手/今天升学你要远走/走出家门远离亲人/却永远离不开妈妈的心头……
  孩子听完后,坐在那里久久不语。过了很久,孩子“呼”地站了起来,恭敬地给我们献上一束鲜花,他深情地说:“谢谢你们。”我说:“叔叔、阿姨只不过唱了一首歌,你就这样感谢我们,其实,你更应该感谢养育你20年的父母。”听到这里,孩子潸然泪下,坐在一旁的父母也泪流满面,最后一家三口相拥而泣……想不到一曲母子情深的歌曲竟然比祝福的话语有更强烈的感染力。这时候,我们趁热打铁又唱了一首《父亲》,将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家宴,竟然打破了亲子间多年的僵局,这件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迪。从此以后,我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就注意把来自家长和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创编成诗歌、散文、歌曲、小品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并融入到家庭教育之中,产生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在家庭教育的世界里,如果没有情感的融合,就不会有和谐的亲子关系,而艺术最能表达情感,并使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精神境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会有很多方方面面的难题,我们针对教育的难点问题,将艺术形式融入到家庭教育之中。
  
  二、针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
  
  为了解决孩子青春期的困惑和烦恼,不再让家长对青春期的孩子有更多的无奈,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同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的教育方法,在交流中,家长流露出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有诸多的无奈、更多的无助,出现了教育的疑惑和交流的障碍;而青春期的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面对身心突如其来的变化,有更多的困惑和烦恼,有诸多的不良情绪。父母缺乏对青春期孩子成长规律的了解,孩子缺少对父母教育方法的理解,用一句通俗话说,就是“青春期碰上了更年期”,沟通成了他们最大障碍。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有针对性地写了一首诗,意在父母倾诉自己的心声,让孩子理解父母,达到沟通、交流、理解的目的,在培训讲座过程中让家长朗诵这首诗,激起了情感的波澜。《父母的心声》——小时候的你/乖巧又可爱/每当爸妈看到你/愁绪尽抛云霄外/为了你健康茁壮成长/给你好吃、好玩、好穿戴/每当你身体不舒服/爹妈泪水挂两腮/……孩子啊孩子/让我们从此告别无奈/让我们彼此不再伤害/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攀过高山,跨越江海/让我们未来的生活更精彩……
  在讲座中,当家长读完这首贴近生活、贴近父母、贴近孩子感人至深的诗歌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孩子更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也更懂得了如何尊重孩子。
  
  三、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瓦房店市共有4100多名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一直是我们关注、关爱的焦点。如何让家长同孩子保持沟通,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慰藉这些幼小的心灵?如何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无奈,理解父母的辛苦,让孩子学会自立,让孩子学会自信,让父母放心?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容忽略的问题,更是家庭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和孩子,做了大量的调研,多数孩子对父母离开自己出去打工不理解,有的孩子说喜欢让爸爸跟他一起玩,喜欢吃妈妈包的饺子,想让爸爸妈妈妈参加家长会,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入睡,有的孩子不懂得父母为什么出去打工,不清楚他们的衣食怎么来的,因此,在培训中创作了一首词《牵挂总在妈妈的心头》——妈妈也不想走/妈也想家里留/为了养活老和幼/打工离开家门口/谁愿意离开温馨的家/谁舍得放下娘的骨肉/无论妈妈走多远/牵挂总在妈妈的心头……
  培训现场,孩子们哭着扑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这一首《牵挂总在妈妈的心头》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也慰藉在外打工却时时牵挂孩子的父母。
  
  四、针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
  
  记得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有一则心理访谈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了一名少年犯,他在主持人面前侃侃而谈:我从小生活得无忧无虑,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爸妈把我放到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满足我所有的要求……后来我上了初中,由于贪玩,成绩一直不好,无奈,只能请人给我“吃小灶”,但这也无济于事,我开始厌学,甚至逃学,每当爸爸把我从网吧里拖回来,回到家里,只有训斥、漫骂,甚至棍棒相加,妈妈也只是唉声叹气,唠唠叨叨。“家”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温暖了。以后也可想而知,我流落到了社会,偷盗、抢劫无恶不作,最后进了少管所。
  主持人问:你想不想你的爸爸、妈妈?
  孩子答:想,也不想。
  主持人问:你恨不恨你的爸爸、妈妈?
  孩子答:恨,也不恨。
  主持人问:为什么呢?
  孩子答:当我无助的时候,我确实想他们;但是,我又不愿意想他们,因为我看到别人家的爸妈对孩子那么好,而我呢?……
  最后,孩子深深地陷入思考之中……
  看过这个节目,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确不是个案。于是写了一首歌词《谁之过》,来唤起父母对孩子成才的理解,对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的认识——离母体来人间一身赤裸/白净净如纸张任由笔墨/盼成龙望成凤不惜所有/儿有违父母愿闯下大祸……妈妈宠爸爸拳风风火火/铁窗寒似银河母子两隔/高墙内想父母爱恨交错/儿有悔有惑向谁诉说/谁之过谁之错爸妈可曾想过/到如今不知究竟谁之过……
  
  五、针对离异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
  
  有一次,一位单亲家庭的离异母亲领着孩子找到了我们,她拿出了孩子写的日记,日记是这样写的:
  我曾是妈妈的心肝,让妈妈捧在手上;我曾是爸爸的宝贝,爸爸对我寄予厚望。可是,爸爸、妈妈劳燕分飞,留下我幼燕独自忧伤。
  我曾是妈妈的骨肉,连在妈妈的身上,我曾是爸爸的骄傲,写在爸爸面庞。我就像是折断翅膀的孤雁,怎么会有坚韧的翅膀。
  白天,我眷恋可爱的校园,因为书本能冲淡我的忧伤。夜里,我眼望星空,梦里,我撕心裂肠,没有温暖与幸福,只有孤独与彷徨。
  我多么想靠着爸爸坚实的臂膀,我多么想依偎在妈妈温暖的胸膛。没有爸爸我缺少坚强,没有妈妈我缺少柔肠。
  我多么希望有爸爸妈妈的关爱,我多么希望我的生活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阳光,我多么希望一家人手牵着手走在大街上……
  爸爸呀!妈妈呀!想念你们不该是我的奢望,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身旁?有你们陪伴,我的天空才会有阳光……
  读完日记后,我们想方设法找到了孩子的爸爸,当爸爸看到孩子写的日记,泣不成声,爸爸、妈妈搂着孩子,一家三口哭作一团,最后的场景当然是完美的……
  当时,我们即兴创作了一首歌《受伤的小鸟》——我是一只小鸟/一只受伤的小鸟/雷电折断了我的翅膀/风雨打湿的我的羽毛/……我是一只小鸟/多想投入爸妈的怀抱/去找回家的温暖/重温往日的欢笑/小鸟,小鸟,小鸟……
  源于生活的艺术最能感动人,最能启迪人;源于现实的家教艺术,最能萌发亲人间的纯真的情感,也最能唤起父母与孩子情感的共鸣。每当这种感人的家教情景契合家长和孩子的心境时,亲子间的情感会被自然地唤醒、自然地融合、自然地升华。
  据民政部门统计,瓦房店市的离婚率在逐年升高,单亲家庭孩子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值得我们深思。每次培训时,播放这首歌曲,同时呼吁:离异孩子的父母们,要多多担负起家长的责任,多多考虑孩子的未来。家长有选择爱情的权利,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你就永远无法选择放弃“爸爸、妈妈”这个称谓。有许多离异的父母大都选择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看管,他们对孩子只能是看和管,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往往我们的家长为了弥补对孩子的愧疚,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精神的需求。如果我们同孩子换位思考,当你看到你的父母在新筑的巢穴里同雏鸟欢欢笑笑时,你的心能不受伤吗?“养”是家长的天职,“育”是家长永远不能放弃的责任,慰藉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家长必须要补上的一课。讲到这里,在场的家长都陷入到深深的回忆,感动和思考之中……
  艺术家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用艺术语言向人们传达或者表现出来的一种思想和感情,思想和感情是赋予艺术生活和活力的主要构成,通过艺术表达的情感,给人以震撼,爱的主题在艺术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表达令亲子间心舒意畅,一吐为快,有碰撞,有火花,有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艺术来扩展和升华亲子间的认知方式,是最有震撼和感动性的,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就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贴近家长的心理,引发亲子的强烈共鸣。
  因此,我们瓦房店市教育局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组织成立了家庭教育艺术团,创编了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许多音乐作品,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教育功效。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把艺术融于家庭教育之中,更能增强家庭教育效果。在美感中动之以情,在愉悦中晓之以理,在感动中产生心灵的碰撞,使情感达到理性的升华。
  家庭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创新家庭教育思维和方法是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与时俱进,创新工作。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沐浴家庭教育的灿烂阳光,共同奏响千万个家庭“亲子和谐”的永恒乐章。
  音乐是一座巨大的殿堂,它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的最便捷最广泛的沟通方式。让我们在家庭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上不断创新,让音乐之声在家庭教育中永放光芒!
  (作者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及检视    1.现有研究  对青少年“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西方对“反向社会化”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早期更多的将视线聚焦在“正向社会化”上,涂尔干就是从正向社会化的角度首先提出了社会化的概念。二战后的西方,急速的社会变迁对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发起了挑战。在变迁的社会中,面临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亲代逐渐丧失了以往的权威,杰弗里·戈诺注意到由于迁徙到
期刊
看教育的视野有大与小、宽与窄的不同,视野大的、宽的,从社会、从未来、从世界看学校和家庭里的教育和孩子的培养,能看出许多东西;视野小的、窄的,从能不能考上上级学校、升学率、考大学看教育,结果把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都看少了。教育是跨度极大的分有若干阶段的工程,如果父母和老师的视野不够用,许多问题的重要性是看不到的:  1看不出来思想品德的重要,会认为“学习好就行了”;  2看不出文学、历史、哲学、地理
期刊
引言    家庭是人们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在这最初的生活环境里,家长是启蒙老师,担负着较为重要的责任。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家长的职责更为重要。特殊儿童对家长的依赖性以及自身较弱的独立性致使特殊儿童家长承担着比普通儿童家长更为重要的角色。  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入学和质量”(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
期刊
近十年来,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尤其是对父亲缺失儿童的研究,日益显示出了父爱缺失的弊端。从性别角色来讲,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思维方式、气质类型、社会认知、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父亲、母亲对孩子成长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人们常常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孩子也往往更依恋自己的母亲,但是,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父亲角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不止在
期刊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温总理近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  中小学家委会久已有之,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变味为“收钱会”、“联谊会”,形同虚设。家委会能否帮助解决中小学“乱收费”等痼疾?如何担起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评价教学行为的重任?如何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突
期刊
目前农村家长对子女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对孩子关照呵护有佳,一心想让孩子出类拔萃,走出农村走进大都市,因此在教育时时有偏差,往往事不如愿。笔者最近做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的形式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谈话了解相结合的方法。被调查对象为县城以下农村家庭,子女为上初中和小学的父母。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是:1.你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是(①关注、辅导孩子的学习;②关注孩
期刊
家庭教育深化实施在我校已进行了五年,可以说,我们一直坚持家庭教育首席地位,树立“和谐育人为本”的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有作用,提高了家长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提升,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的办学之路。    一、整体规划,完善机制,使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化    2005年,我校依据《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制定了《家庭教育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以及与其相联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的限制,加之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些农村移民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难以解决孩子进城就学将要面临的诸多困难。因而,他们大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管。目前,由于家庭缺失和家庭环
期刊
随着2004年3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深入贯彻,随着我国2007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了极大地改善,在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提高了我国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
期刊
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地进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早期教育问题又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农村留守幼儿,即流动人口子女,指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随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农村生活的0~6岁的学龄前儿童。    1. 农村留守幼儿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家园合作狭义的解释就是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即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