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因此在学生求知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品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运用教学导語,激发情感。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动一发而牵全身之妙,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而导语正有酝酿情绪,带人入境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好的新课导入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能够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教师确定新课教学的切入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要想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就必须精心设计导语,用生动的导语扣动学生心灵,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强烈的情感。教师一登上讲台,学生就会很快调节心理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面,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心理转变。这时,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情感基础。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先声夺人,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在上课后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一块巨大的情感磁场,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教学对我们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心理学上讲,各种媒体可以借助其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和音乐美以及直观、形象、醒目的特点,可再现课文中的各种美的因素,使作品中的文字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加深他们的印象、赶跑他们的疲劳,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使课堂气氛得以调节、学生情感得以激发,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景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反映思想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有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电脑等科技手段,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目的。譬如《祝福》,单单依靠文本,学生也许无法深刻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但是看了电影《祝福》之后,学生便要不自觉的诅咒万恶的旧社会了。再如,高中语文中很多的古典诗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等,老师讲解也许无法领会它的意境,然而借助多媒体再造形象却能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吟诵朗读,体会情感。对学生来说,听老师读文章,还只是处于对文章表现出的思想感情的接受阶段。要想有效地领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学生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朗读。不能仅把朗读指导看成是技巧方法的指导,而应通过技巧方法促使学生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境读出自己的体会。只有读出自己的体会,作品的情感才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从朗读中体会情感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课文,尤其是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
四、借助写作,培养情感。作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从不同方位、多种渠道培养、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他们健康的思想感情。作文训练课上,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寻找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因“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促使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首先,要求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因为文章的素材、人们的情感均来自生活。生活中的每一时每一刻,只要你用心感受,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生活中真善美的人、事、物均能激发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所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的点滴中体味人生,感悟真情,不仅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而且在文章中融入真情,以情感人。其次,要求学生养成整理自己所积累的材料的习惯,在整理中激发自己的情感认识,考虑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学生作文前梳理材料,实际上是根据老师的作文要求对生活积累的再认识,以选择适合于自己情感表达的内容。这个过程既是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更是学生自己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酝酿过程。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教师要创设有利用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健康的情感去认识和感知世界,在情感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境界。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品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运用教学导語,激发情感。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动一发而牵全身之妙,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而导语正有酝酿情绪,带人入境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好的新课导入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能够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教师确定新课教学的切入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要想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就必须精心设计导语,用生动的导语扣动学生心灵,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强烈的情感。教师一登上讲台,学生就会很快调节心理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面,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心理转变。这时,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情感基础。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先声夺人,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在上课后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一块巨大的情感磁场,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教学对我们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心理学上讲,各种媒体可以借助其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和音乐美以及直观、形象、醒目的特点,可再现课文中的各种美的因素,使作品中的文字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加深他们的印象、赶跑他们的疲劳,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使课堂气氛得以调节、学生情感得以激发,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景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反映思想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有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电脑等科技手段,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目的。譬如《祝福》,单单依靠文本,学生也许无法深刻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但是看了电影《祝福》之后,学生便要不自觉的诅咒万恶的旧社会了。再如,高中语文中很多的古典诗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等,老师讲解也许无法领会它的意境,然而借助多媒体再造形象却能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吟诵朗读,体会情感。对学生来说,听老师读文章,还只是处于对文章表现出的思想感情的接受阶段。要想有效地领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学生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朗读。不能仅把朗读指导看成是技巧方法的指导,而应通过技巧方法促使学生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境读出自己的体会。只有读出自己的体会,作品的情感才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从朗读中体会情感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课文,尤其是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
四、借助写作,培养情感。作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从不同方位、多种渠道培养、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他们健康的思想感情。作文训练课上,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寻找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因“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促使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首先,要求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因为文章的素材、人们的情感均来自生活。生活中的每一时每一刻,只要你用心感受,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生活中真善美的人、事、物均能激发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所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的点滴中体味人生,感悟真情,不仅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而且在文章中融入真情,以情感人。其次,要求学生养成整理自己所积累的材料的习惯,在整理中激发自己的情感认识,考虑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学生作文前梳理材料,实际上是根据老师的作文要求对生活积累的再认识,以选择适合于自己情感表达的内容。这个过程既是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更是学生自己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酝酿过程。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教师要创设有利用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健康的情感去认识和感知世界,在情感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境界。